《说明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说明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丰县城关中学:陈太华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关键词:以了解文体特点、灵活的教学方法、活泼的课堂氛围、朗读课文、语言训练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引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更好地教学说明文,实现说明文的教学目标说明文教学一向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的学习就会没有兴趣,学生也就会普遍产生厌学心理。尤其是八年级上半学期的教材中集中安排的说明文,由于说明文在生动形象上比记叙文逊色,学生对说明文的思维方式一时还不够适应,还没有认识到说明文的独特魅力及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学生们普遍认为说明文学起来枯燥乏味,用处不大,进而对说明文
2、学习就产生了厌学心理。如何矫正这种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 通过充分了解和认识说明文这种文体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往往要解说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方法、关系、效能、用途等,而解说的特点则是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一篇说明文常常只解说事物的一个要点,有的侧重解说一个要点而兼顾其他要点,这是同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掌握的材料分不开的。一篇说明文,为了解说要点,表达中心,必须选用一定的材料。说明文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为了有效地解说事物要点,说明文需要注意结构安排,恰当地组织材料。有些说明文是写物体的,往往依据物体所占的空间和方位来安排结构;有些说明文是写事物发展过程的,往往依据过程所
3、占的时间和经过的程序来安排结构;有些说明文是按照事物本身所显示的主次要因素组织材料的;还有些说明文是依据中心思想和材料之间,这一材料和那一材料之间的内部联系主要是思想上的组织材料。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地解说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说明文语言还要简洁明晰,平实贴切,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如果做不到这点,哪怕是最小的毛病,也会招致误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明文写作方法,要依据事物的具体情况而定。说明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和静止的事物,在方法运用上各有特点。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文同其它文体一样,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如引用,比喻等,但是说明文运用修辞方法,
4、是为了解说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等服务的。教学时,需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再针对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对说明文这种文体特点,有了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就会对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做依托,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显著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这是一篇以说明中国石拱桥建筑特征为主的说明文。作者举出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我国石拱桥的代表,前者代表独拱石拱桥,后者代表联拱石拱桥,二者结合起来代表我国全部石拱桥。课文第五段,对赵州桥的特点作了详细地分析,接着用“赵州桥高度的技术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5、和力量”一句话作了科学的概括。第六段对卢沟桥的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第七段引用了马可波罗的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卢沟桥的高度技术和艺术价值作了科学的概括。十分明显,这篇说明文运用了先分析后概括(综合)的写作方法。对于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知道他们认识这种写作方法,对于提高他们阅读、写作说明文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同时,这篇说明文多次运用了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例如,课文第一段中连用“卧虹”、“飞虹”、“长虹”、“卧波”来比喻石拱桥的形状,形象地说明石拱桥特点之一形式优美。课文中还引用了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有力地赞扬了赵州桥的“结构巧妙”这一特点。文章
6、最后一段介绍了解放后我国桥梁建筑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了先分析后概括(综合)的写作方法和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还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科学技术,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这篇说明文的教学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二、通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单一化也是学生不喜欢说明文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一味地说教,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相关故事,不仅不会冲淡教学重点,反而还能丰富教
7、学内容,变乏味的课堂为有趣的课堂,这样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学核舟记这篇文言说明文时,结合“船头”一节的教学内容,不妨穿插苏东坡和佛印之间的故事。学生们听了故事后兴趣盎然,学习的劲头就更大。这样,不仅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好,也会掌握得更深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只能点到为止,千万不可漫无边际,喧宾夺主。二、 通过语言训练、朗读课文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训练是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是说明文教学的突破口。说明文语言和其它文体的语言相比较是平淡的。它不像记叙文语言那样丰富多彩,也没有议论文语言的强烈论辩性和逻辑力量。但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
8、简明性,是其它文体不具备的,而这些正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果从这个特点入手进行说明文教学,一定会使学生认识到蕴含在准确平实语言里的科学美、真实美,蕴藏在简明语言里的简练美和朴素美,学生就会品尝到说明文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味道”,感觉到说明文语言的亲切感、自然感,就会有力地消除对学习说明文的平常的乏味感,增强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感,由衷地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语言训练往往是通过朗读课文来达到要求的。教学说明文同样也要加强朗读。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反复的体会,揣摩课文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掌握作者的情感。这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对说明文的朗读较之
9、记叙文的朗读显得更少,似乎说明文语言过于平淡,读不出味儿来。其实,说明文由于重说明,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表达含蓄,这就更要通过朗读来加以体会。例如,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中有一段文字“整个沙丘波浪式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沙丘移动虽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市变成丘墟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我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尽管这段说明文的文字比较平实,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也能体会到蕴含在字里行间表达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学生慢慢地就体会到作者在陈述沙漠的危害时表现的一种忧虑的心情,而陈述治理沙漠的前景时则充满喜悦和信心。可见,作者并不单纯地冷冰冰的为说明沙漠的危害而说明,而是以急切的心情号召大家来治理沙漠,并对治理沙漠的前途表明了莫大的乐观。而作者主观情感的变化,不通过反复朗读是很难体会和领悟到的。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矫正学生厌学的心理,必须不断努力地探索,方能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