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高平.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84947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高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语文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高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高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高平.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主备人:高平复备人:加艳梅 郑振霞 石靖芳 候小艳 集备时间9、16课题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联系写作的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具准备幻灯片预习提示借助工具书,读准读通字音,理解字意。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第一课时一、揭题示标:1、引题板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理解“题目”中题的意思,题:书、写。3、出示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能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

2、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题西林壁是其最后一首诗。出示古诗: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渡:了解了作者之后,我们就走入他们的作品中去看看。朗读检测:古诗我会读:识记“唐宋八大家”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要求:1、正确流利。 2、声音洪亮。每组选派5号或者6号选手朗读。指导读难读的字音:岭 缘过渡:能够熟练诵读古诗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古诗大意吧,请看自学指导一:二、自读古诗,结

3、合注释及文中插图,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用笔画下来,请教老师或同学。先独立完成3分钟,后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交流3分钟,6分钟后比哪个小组的自学效果好。生自学,师巡视指导自学检测:各组选派4号 选手汇报: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者是自己喜欢的诗句汇报。选手汇报时允许学生质疑、反驳,陈述自己的观点。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后,我们再去品析一下诗句吧。请看自学指导二: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学生自由汇报出示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4、身在此山中。哲理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出示作者写作的背景。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48岁第一次游历庐山时所写。苏轼这次上山,前后历时十余天,从山南到山北,从山上到山下,跋山涉水,游览了庐山诸峰。然而,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在思索着、探求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也随之在心中孕育着。这首诗的成因,和他对佛学的深入探索是分不开的。了解背景后让学生再聊情感。过渡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来一起诵读这首诗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四、当堂训练:背诵古诗。3分钟后比谁记得快,记得牢。背诵检测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看待事物。课堂延伸:搜集苏轼的一首其它诗,采用课堂中学习的古诗的方法学习古诗。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教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读之后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再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人的用意。本节课的闪光点在于学生的不断读说中见真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