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2013年继续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2013年继续教育.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讲座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冯爱平(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研究员)今天我们研讨的专题是 “ 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 ” ,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深入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摸索出优化教学设计的途径和策略,切切实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关于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解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解 问题一 : 基于“教”的设计还是基于“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对语文课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的讲授分析课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退出课堂 , 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程序还是上世纪 50
2、年代的五环节:破题(导入),作者及介绍背景,分析段意,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色 , 把教参中的文本的解读原封不动地“平移”到课堂中,对课文进行精细化的“阐释”“解释”,“教课文”,教师“析有余”而学生“悟不足”,一节课教师讲得很累 , 学生却感觉到很没意思。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分析课文而设置一连串问题,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答案,通过板书完成对文本内容的图解,并美其名曰“启发式”。从课堂教学推知教学设计,可见教师的设计基本上还是立足于自己的“教”而非学生的“学”,不去关注学生的理解,不去考虑学生对自己的理解是否接受,更多的是在阐释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甚至是以传道式的课堂呈现,甚至是完全站在教师
3、个人的立场来确定和设计的,很多时间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浪费了。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成长在很多方面都打了折扣。教师诱导学生得出的结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能说是没有作用,起码作用是很有限的。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似乎能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但那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的。离开了教师提供的语境,学生就难以找出答案。久而久之,一批学生就训练出了能根据教师的“启发”来回答问题的本事:往往是揣摩老师的意图不断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而并非是说出自己独立思考后的见解。很多学生毕业后,发现这样的“答案”对自己的发展毫无益处,只不过是配合老师演出了一场场的“戏”。这恐怕是语文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吧,这
4、也恐怕与我们对“教学设计”的内涵缺乏认真的辨析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教学设计的界定 ,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是史密斯和雷根的表述 , 他们认为教学设计是把“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案的系统化和反思性的过程”。 这种设计观一般把教学设计看作由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步骤或程序组成,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或要素: 分析:学习者需求评定,确定学习环境中的问题、学习任务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写出教学目标的操作性定义(即以可操作的词汇叙写教学目标),将学习分成不同类型、确定具体的学习活动 , 以及具体的媒体等。 开发:准备学生及教师用的教材(各种形式的),开发教学策略,为学习者能
5、达到预期表现做出安排。 实施:在不同场景中传递教学方案 。 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以及根据具体信息反思与修正设计方案。 从实质或最终目的上看,教学设计就是解决教与学问题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问题;解决学习问题所必须的各种条件(资源、媒体、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一个“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这个口号依据一种系统观,更加合理、全面地看待学与教的关系,以改变传统意义上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经验“作坊”式的教案设计。其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即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 这就意味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 在决定教什
6、么和如何教时 , 应当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认识规律和学习兴趣 ,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经验;教学环节的设置着眼于引导、激发、促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表现为学生 “ 学 ” 的有效性;基于学生的“学”的教学设计,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努力的方向。 问题二:关注“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 基于“学”的设计,教学设计的核心是 “ 学的活动 ” ,“学”的活动构成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 “ 学的活动 ” 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 “ 学的活动 ” 的充分展开。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策划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和期望效果的假设,师生间的互动方式等一系列
7、方面,最后形成综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我们来梳理一下教学设计的流程,教师是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设定教学目标 ( 当然也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 ) ,根据教学目标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学生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体验语文,在亲身体验中生成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教学环节就是组织 “ 学的活动 ” ,就是教师在基于学情了解的基础上借助文本展开适宜的 “ 学的活动 ” ,这是一种思想的革新,也是一种视角的转换。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教学活动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呢?建构主义认为:( 1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
8、神。( 2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3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此处的教学设计指的是微观的教学设计,指向具体的每节课的设计,也就是课文设计。 (二)关于“课程资源”的基本理解 课程资源: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很多,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可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
9、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为狭义的教材,“专指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二、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及策略以及案例分析 长期以来 , 我国的语文教材是 “ 文选型 ” 教材(所谓的 “ 单元型教材 ” 也是 “ 文选型 ” 教材的一种变体),教材是选文集锦。只是以体裁或主题为单元编排了大量选文 , 对每篇课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 , 基本上没有进行设计 , 没有形成完整的教材价值体系,更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教材教学价值体系。一篇篇课文“教学价值是什么”“教什么”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把握,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对教材进
10、行教学价值定位。一篇课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涉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知识、技能、情感、方法等诸多因素。在教学实际中 , 教师面对一篇包含众多要素的课文 , 在确定究竟应该 “ 教学什么 ” 的时候 , 往往感到十分茫然 , 要么面面俱到把语文课上成各科知识的 “ 大杂烩 ”; 要么任意而为 , 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法课或科技常识课。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教材,优化、整合教材内容,准确挖掘教材隐含的可供进行教学的教学价值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 “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 的基本体现。 编辑把一篇篇的作品和文章选入教材,是有其意
11、图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既有它的“原生价值”又有它的“教学价值”。所谓“原生价值”,即它发表时为社会提供的信息价值;所谓“教学价值”,即编辑把它选入教材时想用以实现的“语文教学目标”。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后者,即教材编者把它选入教材时想用它来实现的“语文教学目标”。同样的课文,被不同的编者选在不同的教材里安排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它的“原生价值”可能是一样,但“教学价值”可能完全不同。教师结合自身的积淀,产生用教材教的丰富与立体,从而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使之具有生命化特征,即立足于研究的态度,哪怕基于我们突破我们思维习惯而带来的痛苦,需要颠覆原先的被动的某些理解,那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至
12、少弄明白了我们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一)立足单篇,深入挖掘 挖掘教材的“例子”学习的价值 教材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挖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对于语文教材的功能,叶圣陶曾明确指出: “ 语文教材无非是 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 “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 这就是叶圣陶的“例子说”,“例子”是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一种体现,通过这一篇文本,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这种教学过程不
13、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例如说明文这类文体,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按旧有的一贯的模式、一成不变地上课,程式化地去呈现教学内容,这样的语文课,一定会是枯燥沉闷的。而如果我们课前积极地去 阅读 、思考,充分地去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去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并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这样我们也可以上出说明文的精彩来,真正发挥出说明文教学的教学价值。 说明文教学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说明文最重要的教学价值是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说明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提炼概括能力。而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
14、。可以说准确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能力是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的着力点。对于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的含义和行文逻辑,真正地读懂,不能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要用科学的态度阅读科学文本,培养真正的科学精神。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说明文教学,还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例如读向沙漠进军,思考人类繁衍与保护自然的关系;读生物入侵者,思考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问题;读奇妙的克隆,思考生物学革命给道德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花
15、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案例南顶中学李建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比较传统的说明文篇目,入选北京版第十六册语文教材。这里说它传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传统即是经典和规范,传统即易走向老套。也就是说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如果设计好的话,由于它的经典和规范,可以成为我们落实说明文阅读的例子;如果处理不好则容易落入“抓特征,理顺序,讲方法,品语言”面面俱到的俗套和窠臼。 从教材安排的顺序来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初中学生学习事理说明文的开篇文本;从该文内容和特点来看,其具有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无论从整体感知还是从局部探究的角度讲,都是引领学生进行事理说明文学习的典型教材。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个单元的事物说明文,对说
16、明文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对于诸如 “ 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说明文行文脉络 ” 、 “ 如何快速准确地从文章中筛选有效信息 ” 、 “ 如何对说明文主体段落进行重点研读 ” 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实践。 本课的学习,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突破:课文结构的整体把握(内部逻辑关系)、课文内容的准确理解(有效信息筛选)、说明方法的分析(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其一,用“教师抽取原文段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放回原文”的活动组织学生深入文章内部结构关系的探究; 其二,用“段落精细化阅读”的活动组织学生深入文章“怎么写”层面的深入探究;其三,用“用课文相关内容准确解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7、的活动组织学生深入课文内容进行有效信息筛选的训练。 以上训练活动样式力图对传统说明文教学方式有所突破、力图最大程度地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获得有效学习效果。教师设计了学生思考、分析、概括交流等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进行对文本内容进行最有效地解读和对“重点研读”这个阅读方法的深入实践,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说明文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而且提升了筛选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 环节 1 : 1963 年,一部名为冰山上的来客的电影红遍大江南北,它的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是脍炙人口。这部主题曲的名字与我们今天即将学习到的课文题目恰巧相同。现在,大屏幕上呈现的就是这首歌曲的歌词,歌词中对
18、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给出了两个非常浪漫的解释,这就是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就在电影上映后的第 16 个年头,也就是 1979 年,有一位名叫贾祖璋的人则从科学的角度对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阐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样一篇文章即将带给我们哪些特别的发现。(首先是提示课文要说明的中心内容;其次是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 。 ) 环节 2 :组织学生进行文章内部结构关系整体感知的活动。 通过一个小测试检测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准确程度:原文中的第 5 段和第 8 段抽取出来,按要求进行探究。(谈对探究内容的理解,明确、固化正确认识。) 布置要求:卷
19、子上有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两个段落,请你将它们分别放回原文,它们放在哪里最合适呢?并请讲讲你这样放的理由。 学生按要求进行初读,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初读学习汇报。 总结明确整体感知要点。 教师点拨:我们通常可以借助语言标志和段落间内在逻辑关系准确把握作品行文思路。 环节 3 :组织学生进行 “ 用课文相关内容准确解释一些现实生活中问题 ” 活动(材料链接)。 1 有人统计过 4107 种花的颜色,作了如下分类。 颜色 白 黄 红 蓝 紫 绿 橙 茶 黑 品种 1193 951 923 504 307 153 50 18 8 从图表看,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这个问题的设计考察学
20、生准确解读链接材料,更重要的是为下面两个问题的设计作了铺垫。)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中相关提示,将排在前四位花色的形成原因填写完整(填写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在相应的地方写上序号即可) (该环节学生快速准确地从文章中筛选有效信息,完成表格填写。) 能试着用文中内容对黑色花最少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吗? 这个问题在原文中的答案非常隐蔽,该问题在第段有所提及,文中这样写到“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
21、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这里虽然没有谈论到黑色的花,但是,学生可以从字里行间得出这样的结论:黑色的花不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少,这一定是黑色花最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 能试着用文中的内容对“土花能白又能红”做出科学的解释吗? 菊花 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这样设计是想在文学和自然科学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该题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的答案,学生必须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可能作答。原文中对于该问题有一个提示性的解答,这就是第段中的
22、 “ 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 通过对这段信息的提炼,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花青素含量的变化造成花朵颜色的变化 教师小结:我由衷钦佩这位诗人,或许在 800 多年前她根本无法从科学的角度给这样一种现象合理的解释,但是她用文学的笔触将其记载了下来,在 800 多年后的 1979 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这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给出了十分科学的解答。这让我们不得不惊异于文学和自然科学穿越时空的对话所产生的巨大
23、魅力。 环节 4 :“精细化解读文本内部信息”:指导学生以第段为例进行“段落精细化阅读”的活动。 这部分的细读重点是抓住每个例子中的对比,牡丹花的例子中是“亿万年”和“几十年”的对比,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从时间长短的角度谈,大丽花的例子中是“八个红色花瓣”和“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的对比,由此看出,这是从品种花色的角度谈,虞美人的例子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的对比,由此看出,这是从稀有品种的角度谈。这样,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楚这三个例子的典型性体现了。除了上述三个角度,教师还在以下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这三个例子典型性体现的点拨,这里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普通培养也
24、有专业科学研究。所以,从这两个意义上讲,这三个例子的典型性就更强了。(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辨识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更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在文中的动态运用,不仅仅是知道一些术语,知道了说明方法,并不代表读懂了文章,准确获取了信息) 环节 5 :质疑:(你觉得标题有问题吗?)文章明明是在探究花朵各种颜色形成的原因,为什么标题中偏偏要用“红”呢?(结合文中关键语句和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这个问题的设计首先考虑到学生会进一步对文本内容进行有价值解读,其次考虑的是对导语中的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主题曲进行解释,主题曲中的红和本文中的含义是不同的。 教师总结: 花红叶绿,红是花的特征,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
25、题,形象生动,趣味性浓,有吸引力。 在分析花的色彩发展过程中与自然选择时,着重分析红色的花,说“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过程中是最成功的” 同名电影脍炙人口,用这个题目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主题曲中的“红”和本文的题目中的“红”含义不同。主题曲中的“红”指友谊和爱情经历了特殊的考验,所以“花儿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本文中的“红”是指花的各种颜色,不单指红色。 环节 6 :相关内容拓展 关于“花语”小常识 花是美好、幸福、快乐的代言者,是美丽的天使。不同种类、颜色的花朵含义各不相同,面对婀娜多姿、异彩纷繁的鲜花,送花者需根据自己送花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种类、颜色,以藉“花
26、语”表达情意。 环节 7 : 作业 按照课上学习的阅读方式,对 6 、 7 自然段进行重点研读。 设计意图 进一步理清文章说明的内在逻辑关系,强化重点研读的这种阅读方法,实现对段落说明内容(写什么)和说明过程、方法(怎么写)的有效训练。 关于提取信息能力层级的大致划分: 阅读文章,能够辨识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需要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内涵) 及格:能根据需要,从文章说明的内容中直接提取明确陈述的信息。 良好:能从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需要的有用信息,或从相关系中整合出新的信息。 优秀:通过对说明内容的逻辑推测,找出文章中隐含的信息。 从信息筛选和提炼概括这个能力点来看,教师注意到几个层次的学
27、习活动的设计,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各个层级的信息筛选和提炼概括的能力。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设置了学生的活动,教学流程是学生的活动的充分的展开。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教学设计注意到了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后,教师的点拨指导、归纳提升,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果失去教师的引导,其效果、效率就没有保障,甚至会流于形式。强调每一个环节教师的讲评、点拨,其实也就是要注意到每一个环节的目标的落实。 挖掘教材的“语言学习”价值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依赖于其读书的数量和质量。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是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的样板。教材语言学习价值的体现,依靠学
28、生对教材形式上的语言学习、理解和运用来体现;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获得语言感受,进行语言积累,学会语言品析与鉴赏。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材的“语言学习”的价值应该是我们着力关注的。 案例:周庄水韵教学案例(云岗中学葛保红) 我们来看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次游览的内容(填写第一行表格),重点讲解“雨雾中”与“雨中”的区别,详细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时间 环境 描写角度 整体印象 景物特征 第一次 仲春 雨 雾 中 视觉 水墨画 灰蒙蒙的 朦胧的 师:判断一个比喻是否恰当,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否恰切。在这个比喻中,本体是仲春时节的周庄。因为“古镇
29、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所以,周庄给作者的整体印象应该是灰蒙蒙的、朦胧的(“隐约出没”)。这恰恰与水墨画的特征一致:因为纯用水墨不着彩色,所以水墨画主要以墨色的深浅变化构成画面,整体印象上以灰色为主,景物间的轮廓界线也并不分明。 教师在该部分的讲解中,要着重强调关注相似点和从文本中寻找依据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在下一步的阅读理解中有章可循。 ( 3 )学生尝试采用以上的分析方法,讨论修改表格第二行的内容。 时间 环境 描写角度 整体印象 景物特征 第二次 冬天 雪后 视觉、 听觉 版画 黑白分明 色彩对比强烈 * 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色彩对比强烈(文中依据:像
30、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 与景物特征相对应的语句 黑白分明“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 色彩对比强烈“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 教师提问:在描写的角度上,第二次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增加了对水声的描写“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水声的特点是“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 教师小结:水声轻婉、柔
31、媚、悠扬,如同人们赏画时的背景音乐,令游览者的心情随乐声的变化而变化,增添了游览的情趣。 ( 4 )阅读理解第 5-6 自然段,修改表格第三行的内容。 时间 环境 描写角度 整体印象 景物特征 第三次 春天 温暖的夜晚 立体 全方位 童话 变幻多姿,流光溢彩 师:仲春时节雨雾中的周庄像水墨画,冬天雪后的周庄像版画。在作者眼中,温暖春夜的周庄像什么? 第 5-6 自然段中比喻句较多,容易对学生的选择判断构成干扰。另一方面,因为对于前两次的概括都与“画”有关,学生也会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而偏离正确答案。 引导学生准确完成表填写的步骤是: 问题 1 : 5 、 6 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怎样的?
32、 答案要点:分总关系第 6 自然段是总结性的段落,因此,整体印象的概括性词语应从第 6 自然段中寻找。 问题 2 : 依据学案中对童话概念的解释,参照你平时的阅读经验,你认为童话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童话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因此内涵更丰富,情节更富于变化。平时,我们经常说“童话世界”,说明相对于平面的水墨画、版画而言,它的描写角度是立体的、多方位的。 问题 3 : 在第 5 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句,将温暖春夜的周庄描写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周庄景色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因为是旅游节期间,周庄被五彩缤纷的彩灯所装饰,再加之以不断燃放的焰火,光的变化引起水
33、的变化,使周庄的水景异彩纷呈。 问题 4 : 第 5 自然段中的一系列比喻句与“童话”的比喻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要点:第 5 自然段中一系列比喻句所描写的景象共同构成了“神奇的童话”的内容。 教师小结:在光与影的不断变化中,作者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神奇的童话世界,兴趣盎然地遨游其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案例分析: 周庄水韵一课,教师把品析第 4-6 自然段,准确完成三次游览的对比分析设为一节课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示范分析第一次游览的内容,重点讲解“雨雾中”与“雨中”的区别,详细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教师是这样设计讲解的:判断一个比喻是否恰当,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本体与喻体
34、之间的相似点是否恰切。在这个比喻中,本体是仲春时节的周庄。因为“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所以,周庄给作者的整体印象应该是灰蒙蒙的、朦胧的。这恰恰与水墨画的特征一致,因为纯用水墨不着彩色,所以水墨画主要以墨色的深浅变化构成画面,整体印象上以灰色为主,景物间的轮廓界线也并不分明。 教师在该部分的讲解中,着重强调了关注相似点和从文本中寻找依据的分析方法,示范分析了第一次游览的内容,详细分析了本体“雨雾中的周庄”与喻体“水墨画”之间的相似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判断一个比喻句好不好,并不仅仅在于读起来是否好听,而是在于比喻是否恰当。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本体与喻体之
35、间的相似点是否恰切。而对本体和喻体特征的认识,也不仅仅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更应该来自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这样的阅读理解才是准确的、有据可依的。教师给学生指出了学习的路子,并且作出示范,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出可供参考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阅读的困惑,恰当的讲解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搭桥铺路的作用,有了这样“指路子”“做样子”的示范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后两次的分析就具备了基础。由此可见,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概念,讲解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深,讲透,在设计上紧紧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在精讲上下足功夫,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 挖掘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
36、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解读化悟,借助这些解读化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这就是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的体现。 例如,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教学,老师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读海的女儿,写一段读书笔记; 读懂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领会作者随人生阅历增加而不断丰富的读书感受; 精读其中一个段落,揣摩作者与自己人生经验相结合的读书感受是如何充分表达出来的; 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书,写一段文字,充分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上未有天才之前一课,老师在拓展环节引入了以下材料,设置了一个问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 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
37、刘翔一人: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世纪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视他为神,将 “ 翔 ” 解释为 “ 飞翔 ”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解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 “ 刘降 ” 。直到刘翔手术后, “ 诈伤说 ” 依然存在, “ 劝退论 ” 也很流行。 2009 年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复出夺冠,再次掀起了 “ 粉丝 ” 们崇拜的热潮,媒体上 “ 王者归来 ” 的赞誉铺天盖地。 刘翔曾说: “ 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想通了就没什么,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在被批评的环境当中历练,人能成长很多。 ” 教师把课外拓展
38、材料切入到教学中,其实是想借助文本以及这则材料来设置一个话题的平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锤炼学生的思维,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这则材料紧跟时代的潮流,阅读这样的文章,也可以帮助学生保持阅读新闻材料的习惯以及关注社会的习惯。 老师同时预设了点拨指导的方向: 从三个时间段内容的归纳提炼来着眼。刘翔辉煌时人们的反映 :04 年被奉为 “ 神 ”( 飞翔 ) ; 08 年被称为 “ 刘降 ”( 诈伤说 , 劝退论 ) ; 09 年被赞誉为 “ 王者归来 ” ,从这一段材料看 , 刘翔是被动的。我们中国人常说 “ 不以成败论 “ 英雄 ” , “ 胜败乃兵家常事 ” ,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最喜欢以成败论英雄,
39、而且我们也是一个最好面子的民族。以 “ 成败论英雄 ” 折射出:扭曲的价值观;畸形的心态;民众的不成熟;民众的冷漠;舆论的跟风倒;让舆论回归理性,让人性回归本身;冷却关注与热议;多些期待,少些指责。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人口众多,民间有流传一句话 “ 中国人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把你淹死 ” ,所以古人有云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言论是一把双刃剑,他可以放大一个 “ 英雄 ” ,也可以将一个英雄杀死。我们该如何理智地对待 “ 英雄 ” ,值得我们深思。过度的关注和不理智的责备都是扼杀 “ 英雄 ” 的一把剑!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谈,例如: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
40、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 天才 ) 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就是在座的 诸 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
41、,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 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我以为幼稚的人,或者老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说幼稚的话,只为自己要说而说,说出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对于无论打着什么旗子的批评,都可以置之下理的! 从刘翔的角度说,从人才的角度来谈,教师点拨:走自己的路;正确面对批评;真正的对手是自己;只求尽
42、力,不求完美;拼搏是你的精神品质;辉煌的不全是成绩;走好人生路;你的曾经是所有人的财富;人生之常便是无常;高峰与低谷;宠辱不惊,与己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 , 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 , 教学价值的确定要依据课文所处的位置及其自身特点来确定。一篇课文,处于一套教材中的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一定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全面、充分地认识教材的教学价值 , 把握住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并且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指导学生阅读的路径,无疑可以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更为恰当地处理教材。 二、勾连多篇,巧妙整合 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努力钻研教材,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编写者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思
43、想,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文本所潜藏的资源点,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把握教材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 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语文知识的支撑力更强、容量更大、形式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过程,或者说是探求一种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新路径。 从现有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到,局部的教学整合乃是围绕某种语文知识要点而展开的。 这方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看王君的大美为美 教学案例和李卫东老师的知识何为教学案例。 三、有效拓展,文本互证 这里所说的拓展 , 是指狭义的拓展,是指在某篇具体课文的教学中,补充与其题材、体裁或主题相近的课文外的篇目或者相关内容。 “用教材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44、,与传统的“教教材”不过一字之差,其内涵却有天壤之别。正是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向课外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广大语文教师逐渐明确了拓展语文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在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尝试。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注重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或者把生活之水和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引导学生就某一学习内容生发开去,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语文教学开始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这些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课内所学、得
45、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 但是,课外拓展逐渐发展为课堂教学环节上的一种时髦点缀。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来一个“衔接”和“延伸”,乃至课外拓展都成了很多课堂教学大赛首要的“保留节目”。与此同时,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拓展开始走向随意化,或者是拓展资源与文本没有本质的联系 , 脱离文本随意“拓展” ; 或者过多地引入拓展资源 ; 乃至课外拓展都成了很多课堂教学大赛首要的“保留节目”。打着“拓展”的旗号,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时事分析课、影视音乐欣赏课等。如此众多的课外拓展
46、,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以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是走马观花。这种舍本求末、舍内求外的做法冲淡了文本的主题,也使课堂教学的课内外结合偏离了教学的核心 , 使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向教材外拓展?在语文教学中 , 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拓展资源都有哪些 ? 语文拓展资源的使用要注意哪些问题?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吗?这种拓展性的教学的落脚点在哪儿呢?拓展资源如何才能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 拓展资源对优化教学过程的负面影响是否客观存在 ?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顾及全篇,知人论世 关于顾及全篇,知人论世, 鲁迅 先生有着精彩的
47、论述: “ 我总认为倘要论文,最好 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 ” 顾及全篇,知人论世,知人论文。 顾及全篇,就是理解作品要从整体出发,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感受完整的艺术形象。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不能断章取义。入选课本的文章有些经过了删改,面对这些删选文章,我们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思考,避免出现理解偏颇的情况。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最初发表在 1883 年 8 月 7 日 法国高卢人日报上,后收入短篇小说集羊脂球。这篇小说在选为课文时,被斩头截尾: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 原文开头是: 一个白胡
48、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文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人教版课后“研讨与练习”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 这篇小说在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现照录如下。和同学们讨论一下,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教师与教学用书提供的解答是: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事手法的效果。 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