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35436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思妇闺情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诗歌阅读:思妇闺情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独不见李白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注】莎鸡:虫名,俗称纺织娘。寒棕:谓织布梭。一说“寒梭”。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白马”“三丈雪”,是以实景来烘托戍边英雄和戍边环境的特点。B诗中借蕙草衰败、莎鸡鸣叫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突出彼此不见时间之久。C诗中用“风摧寒棕”“月入霜闺”,反映出闺中女子内心沉重的伤悲之情。D诗中“流泪空自知”与“塞上长城空自许”句中的“空”含意

2、大体相同。2诗中写到“种桃”的经历与感受,这传递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注阁:搁,这里指勉强噙住眼泪。1下列对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B第二句“月缺花飞”是借眼前之景来抒发对情人间难得的“花好月圆”的悲叹,因为在离人眼中:月圆也缺,花好也残。C三、四句以对句的形式具体写女主人公的送别,充实一、二句的内涵。“阁着”两字写出离别者内心

3、的痛苦、情绪的凝重。D最后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不舍时而坦率的情感。2送行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的临别赠言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柯子怅望梅花驿范成大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注】杜若,一种香草。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双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用双鱼指代书信。题红片叶,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殷勤谢红叶,好

4、去到人间。”后卢渥娶得一宫女,恰是当年题红叶之人。此以“题红叶”表示书信。“欲寄”二句见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下阕分别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起笔,两阕遥相呼应,如叹如诉,抒发离情别绪。B“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二句描摹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表现了他的惆怅之情。C下阕前两句中“远”“秋”二字点出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音讯断绝的愁绪,平添悲凉意味。D全词未用“思”字,却充满思念之情,既凸显了离愁主旨,又保持了词作朴实自然的特点。2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望夫石

5、明许炯劝君莫种柳,不如荆棘树。日日送人行,不解留人住。劝君莫喜鹊,鹊不及慈鸦。时时惊妾梦,误报客还家。柳条枯尽鹊声息,慈鸦夜夜啼荆棘。万里征夫望不归,新妇山头化为石。化为石,几春秋。风中怨,雨中愁。征夫若有归来日,石不能言心亦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谐音“留”,却不知留住行人,让人增添相思之苦,思妇因此感叹“莫种柳”。B鹊鸣悦耳原本令人喜爱,思妇却觉得分外的聒噪而心绪纷乱,于是劝人“莫喜鹊”。C柳不及荆棘,鹊鸣不及鸦啼,这种异乎常情的取舍,反映了思妇内心深处的愁怨。D“万里”“几春秋”分别写距离之遥与时间之久,“风”“雨”兼写环境与人的心情。2下列诗句都写了“

6、梦”,其中所梦见的内容与本诗中“妾梦”最不相同的一项是()A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萧淑妃夜梦)B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杜牧秋梦)C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D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清)朱彝尊残梦绕屏山,小篆消香雾。镇日帘栊一片垂,燕语人无语。庭草已含烟,门柳将飘絮。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1下列对本作品体裁的称呼,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子词B长短句C乐府D散曲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雾”“帘栊”两词描写的是室内的景物。B“庭草”“梨花”两个意象表现了漂泊心绪。C本作品以时间推

7、移和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D本作品用语清新而雅致,言有尽而意无穷。3结合作品,赏析画线句“燕语人无语”。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毬,即球。本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飐,即吹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8、的一项是()A唐多令首句融情于景,写出林黛玉站在燕子楼上,看到暮春时节,柳絮堕枝飘残的场景,引发心中愁绪,这两句自况之意明显。B唐多令上阙中“缱绻”即“缠绵”,暗指情好而难分。“风流”,一指柳絮随风飘流,一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C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颔联中的“芙蓉”“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D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颈联转写远景,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2两首诗中都以“愁”字为诗眼,试分析其“愁”的异同之处。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9、下面小题。渔家傲欧阳修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注逡巡:宋时俗语,一会儿。厮酿:相互融合。1下列对本作品语言特点的分析,不贴切的一项是()A字无虚设,形神兼备。B巧用俗语,化俚为雅。C词句流畅,承转自然。D笔调舒缓,词藻绚丽。2作品紧扣“饮酒逗乐”对采莲女群像展开描写,请对此加以赏析。八、阅读下面这首五言诗,完成下列小题。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

10、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注】:蘼芜:香草名,叶子风干可做香料。缣、素:都是绢。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缣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叙事诗采用对话形式,通过弃妇、故夫和新人三人的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苦衷,人物对答富有感情与个性,生活气息浓郁。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对被遗弃之事难以释怀。C“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明确告诉弃妇,新妻虽然不错,但我觉得故人更好,说明其有悔恨之意。D本诗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上山采蘼芜”,用香草“蘼芜”比喻弃妇的美德,委婉含蓄

11、地批评了故夫的有眼无珠。2比较上山采蘼芜氓孔雀东南飞中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简要分析说明她们有什么不同点。九、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注】鱼沉:鱼不传书,古代有鱼雁传书之说,这里指音讯全无。攲:同“倚”,倾斜。烬:灯芯烧尽成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开头两句融情入景,“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C五六句从听觉角

12、度描写了风行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D笔调细腻委婉,语言直白,感情质朴;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2诗人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怨歌行班婕妤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成帝时选入后宫,不久立为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而失宠,幽居于长信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以团扇自比,托物言志,通过写团扇从“出入君怀袖”到“弃捐箧笥中”的经历,寄托了自己

13、深沉而幽怨的情感。B齐地盛产丝绢,第一、二两联,诗人以新裁齐纨的鲜洁和精美,以及如明月一般的团扇,来喻指女子的品质和容貌。C“常恐秋节至”,表现诗人对时光空逝、人生苦短的隐忧,使诗歌多了一重悲秋的感伤内涵,引发读者的共鸣。D整首诗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颇值玩味,前三联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两联写哀叹衰颓,跌宕起伏。2这首诗刻画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一、1A2诗中以桃树的成长经历(从齐眉到长高、花落、枝枯)来见证闺中人对戍边人年复一年的等待,反映出其中思念之情的绵长和悲苦。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的能力。A.“是以实景来烘托戍边英雄和戍边环境的特

14、点”错误,诗句写闺中人想象“白马子”(边塞儿)远征边塞,天气奇寒,行军艰辛,饱含了对戍边人的同情和牵挂。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意思是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百馀尺”是说桃树有一百多尺高,说法夸张;这与上句“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相照应,同时与“齐蛾眉”形成对比,这里是用桃树由起初的“齐蛾眉”到如今桃树的高,诗中以桃树的成长经历,从齐眉到长高、花落、枝枯,来突显时间的流逝之快,来见证闺中人对戍边人年复一年的等待。“

15、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是实,而“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是虚,以实衬虚,进而表达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其中思念之情的绵长和悲苦。二、1B2送行女子是一个多愁善感、依依不舍、痴情却又爽利的形象。这位女子的临别赠言突出她复杂的心理变化,短短的嘱咐被哽咽之声打断。先说“保重将息”过于缠绵,见对方难分难舍后,马上勉励对方“前程万里”,既是对对方的祝福,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内心的离愁别绪。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B.“借眼前之景”使错误的。“月缺花飞”不是眼前之实景,而是心理感受。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曲中写到女子送行时顿觉月圆也缺,花好也残

16、,认为人世间难得“花好月圆”,同时手里拿着饯行的酒杯,眼里面含着眼泪,体现了她的多情善感和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在分别时刚刚道得一声“保重”,又感觉过于缠绵,所以又祝福前程万里,从而可以看出该女子不仅痴情更是一位坦率爽利之人。最后三句着重写临别赠言的场面,突出她复杂的心理变化。在分别时,首先刚道一声“保重”,便因为离别的痛苦之情而哽咽不语,毕竟,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让所爱的人在离别的时刻增加痛苦,于是,她显得很爽朗,很自然,用一句美好的祝愿代替千言万语。这一句祝福既是对对方的勉励,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内心的离愁别绪。三、1D2多处运用典故、化用名句,如“双鱼”“题红叶”的典故。最后两句化用白居

17、易的诗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的心情。想象,想象之中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与情人通信,把思念寄托于江水,但江水却往东流,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念到近乎绝望的心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朴实自然的特点”错误,从创作风格看,此词抒写游子思归的相思之情,虽未用“思”字,却道出了思念的真切,情韵悠长,具有清远空灵的特点。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双鱼”“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化用白居易诗句“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

18、向西流”,写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着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为想象,作者想象女主人公想用缄帛写信,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但是江水却往东流,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绝望的心情。四、1B2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B.“思妇却觉得分外的聒噪而心绪纷乱”错误。诗歌说“时时惊妾梦,误报客还家”,可见思妇不是觉得它聒噪,而是因为听见喜鹊叫声,会误以为是为征夫归来报喜,结果征夫却并未归来而感到伤心难过,所以劝人“莫喜鹊”。故选B。2本题考查学

19、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根据诗歌题材以及“万里征夫望不归”可知,这首诗中的“梦”是思妇梦见丈夫的梦。A.“昨日梦君归”是思妇梦见丈夫归来,与本诗相同。B.根据“美人边思深”可知,美人也是在梦戍边的征人,与本诗相同。C.“犹是春闺梦里人”,思妇思念着出征的人,却已化为白骨,与本诗相同。D.“梦渔樵”是梦见渔人樵夫,暗指归隐,与本诗不同。故选D。五、1D2B3房梁上的燕子在轻语呢喃,人在闺阁整日闭门锁户,形单影只无人言语,以动衬静的画面刻画出抒情主人公的落寞与孤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卜算子,词牌名。词的别称: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排

20、除ABC。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能力。B.“两个意象表现了漂泊心绪”错,都属于室外景物,表现闺阁中女子的怅然若失、寂寞孤苦,并非羁旅漂泊的心绪。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即炼句题可以从诗句意思和形象分析、表达效果等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全面理解。“燕语人无语”大意是说居住于帘外房梁上的燕子成双成对窃窃私语,而房屋中主人却门扉紧闭、只身帘内,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燕子和人一语一默形成鲜明对比,燕语声反衬环境的静谧,以声衬静,动静结合,渲染孤寂的气氛,烘托人物失意的心情,颇具画面感,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闺阁中思妇寂寞无依的惆怅、落寞、失意。六、1A2同:两首作

21、品都表达了漂泊际遇的“愁”、身世坎坷之愁。异:(1)唐多令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黛玉曾以草木自比,韶华白头,是暗指青春终将逝去;爱情无力维系,“一团团,逐对成球”暗指黛玉对爱情的渴求和珍视,然而柳絮“空缱绻,说风流”,指黛玉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暗示着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结局;自叹命薄,“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愁自己仕途不顺,被贬谪于大荒之地;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愁,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思念之苦。孤独之愁,山水阻隔,音书断绝,自己滞留在穷僻之地,孤独寂寥如影随影。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

22、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写出林黛玉站在燕子楼上,看到暮春时节”分析错误,唐多令首句并非眼前实际看到的景色,“粉堕百花洲”典出晋代石崇爱妾绿珠。石崇在金谷园百花洲建高楼藏纳绿珠,因赵王司马伦垂涎绿珠美貌,恃权强夺,绿珠在百花洲跳楼自杀,誓死不从。而燕子楼的典故又常被前代文人用来泛说女子的孤独悲愁,与黛玉以泪洗面的心境相合。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两首作品都表达了漂泊际遇的“愁”、身世坎坷之愁。唐多令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

23、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两句,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诗人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抒发身世坎坷之愁。不同点:唐多令:(1)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的命运。(2)“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

24、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 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3)“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尔去,忍淹留”而已。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五六句“岭树重遮千

25、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意思是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抒发了诗人仕途不顺,被贬谪于大荒之地的愁绪。(2)从另外一个角度,五六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此时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3)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

26、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抒发了自己的孤独之感。七、1D2上阕以“闻”“敲”起笔引出女伴相访,姑娘们以荷叶作杯,推杯送盏之间欢声笑语,花气酒香与人面桃花相融,继而醉眠树阴任船漂荡,惊觉船搁沙滩,由动而静,声、影、味、色交错描摹,生动刻画了活泼、顽皮的采莲女群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D.“笔调舒缓”错误,如“旋”“忽”“逡巡”,这些汇成一连串快速的行动节奏,表现了姑娘们青春活泼、动作麻利的情态,笔调轻松欢快,并非“舒缓”。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到诗歌中找到采莲女“饮酒逗乐”的具体内容,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

27、。由“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可知女伴来访,“闻”“敲”不写人而人自现,“桨”字不写舟而舟自在,“ 花底 ”二字映衬出了敲桨之人;“逡巡”则显示水乡女子荡舟技巧的熟练与急欲并船相见的心情,人物出场写得颇有声势。由“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可知姑娘们喝酒逗乐的场面,在荷香万柄、轻舟荡漾中间,几个天真烂漫的姑娘,用荷叶作杯,大家争着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动而富有乡士气息的女儿行乐图!接着轻荡莲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摇动起来,映入了荷花的红脸,也映入了姑娘们腮边的酒红,一似红浪时生。花、酒、人三方面交错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

28、相互混和,花的红晕和脸的红晕相互辉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在一片“香”与“红 ”之中了。这就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由“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可知饮酒后的情形,此时笔锋一转,热闹转为静止。又拈出一个“绿阴”的“绿”字来,使人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色彩和音响的对比,并从“眠”到“醒”,由“静”再到“动”。姑娘们喝醉了酒,在荷叶的绿阴中睡着了,而船因无人打桨随风飘流起来,结果在沙滩上搁浅了。“惊起”是言醒来看到了这个令人尴尬的场面,这样既坐实一个“醉”字,又暗藏一个“醒”字。诗歌据此塑造出活泼、顽皮、大胆、清纯的水乡姑娘形象。八、1A2氓中的女主人公面对男子的反

29、复无常,表现出果敢决绝的一面;孔中的刘兰芝面对婆婆的刁难,表现出勇敢清醒且具有反抗精神;本诗中的女主人面对前夫的喜新厌旧,则显得温和软弱。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A.“通过三人的对话”错误。“新人”并没有参与对话。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氓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

30、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孔雀东南飞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写出了刘兰芝对自己婚姻有清醒的认识,准备自休下堂,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上山采蘼芜是弃妇和故夫偶尔重逢时的一番简短对话。诗中出现了故夫、弃妇和新人三个人物。“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等句写弃妇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对

31、被遗弃之事难以释怀。但相对前两首诗而言,女主人公则显得更加温和、软弱,没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九、1A2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和风格的能力。A.“作者在开头两句融情入景”有误,“触目凄凉多少闷”是直抒胸臆。故选A。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是一首闺怨词,写闺中思妇离愁别恨的情感。上片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行人角度抒情;下片变换视角,侧重从思妇自身处境的角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篇突出一个“恨”字,层层递进,深沉婉约。由诗句

32、“别后不知君远近”可知,作者不知离别之后你行程的远近,不知你的行踪,所以“恨”。由诗句“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可知,只此一别,诗人与对方书信往来渐渐稀少,最后甚至“无书”,山长水阔,鸿雁鱼儿都没法为我们传书,所以“恨”。由诗句“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可知,现实中无法相见,想要在梦中寻觅思念之人,可是梦难成,灯芯也化为灰烬,诗人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所以“恨”。十、1C2品质纯美容貌皎洁,如霜月、明月般鲜洁的团扇,既是对女子容貌的刻画,也是对纯美品性的写照。对美好爱情有着单纯的向往,如明月般的合欢之扇,也是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期许向往。担忧被遗弃而终被负心之人遗弃的怨恨和绝望。诗

33、人常恐天凉团扇无可用而遭弃,最终也被弃于箧笥,恩情绝而哀怨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表现诗人对时光空逝、人生苦短的隐忧”说法错误,此句是说诗人担心自己像团扇一样,在秋天天凉时被遗弃而无所用,也有担心自己容貌凋零而被遗弃之感,但并非人生苦短、时光空逝。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一二句写精美柔细的丝绢,皎洁无瑕,这两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也是写其内在本质之美;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团圆的月亮,此二句则写其经过精工制作,更具有外表的容态

34、之美,不仅突出了团扇的精致美观,以喻女子的外貌出众,而且也寄托了少女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由此可以看出,前六句既展现人物的容貌之美,品行之洁,还表现出人物对爱情的向往。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诗人以团扇无所用而被弃来喻指女子遭弃,流露出因担忧被遗弃而终被负心之人遗弃的怨恨和绝望。据以上分析,这首诗歌中塑造的是深处深宫中幽怨女子的形象,虽然品质、容貌美好,但是担忧被遗弃而终被负心之人遗弃的怨恨和绝望。诗人常恐天凉团扇无所用而遭弃,最终也被弃于箧笥,恩情绝而哀怨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