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XXXXXXXXX灌区 总干渠监测系统 设计方案 XXXX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5月 编写:XXXX 校对: 审查: 批准: 文档修订历史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综合说明. 1.1信息化建设内容. 1.2投资概算. 1.2.1投资概算. 1.2.2工程量清单. 1.3效果评价. 2建设内容. 2.1信息化建设原则. 2.2信息化总体结构. 2.3数据信息流程. 2.4建设内容. 2.4.1水情监测系统. 2.4.2视频监视系统 (9) 2.4.3网络及通讯系统. 2.4.4信息中心建设. 2.4.5应用软件系统. 2.4.6基础设施改
2、造. 3技术方案. 3.1信息化总体结构. 3.1.1数据信息流程. 3.2水情监控系统. 3.2.1系统体系结构. 3.2.2水情信息采集系统. 3.3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3.3.1建设内容. 3.3.2各站建设内容及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视频监控系统组成结构. 3.3.4关键技术说明. 3.3.5视频监控系统功能性能. 3.4主要设备说明. 3.4.1视频摄像机. 3.4.2云台解码一体机. 3.4.3超声波明渠智能水位流量计. 3.4.4GPRS/CDMA模块 . 3.4.5视频服务器. 3.5灌区通信及通讯系统. 3.5.1组网方案整体说明. 3.5.2网络安全设计.
3、3.5.3可靠性设计. 3.5.4设备说明. 3.6调度信息中心. 3.6.1系统体系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调度中心投影屏. 3.7应用软件系统. 3.7.1总体结构. 3.7.2灌溉监测监控系统. 3.7.3灌区数据库系统. 3.7.4视频监控软件. 4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 4.1建设管理部署. 4.1.1实施机构和职责划分. 4.1.2建设管理方式和措施. 4.2施工监督措施和质量控制体系. 4.3实施进度安排. 4.4运行管理部署 (73) 4.4.1运行管理机制及措施. 4.4.2运行管理人员安排. 4.4.3管理维护经费. 5效果评价. 1综合说明 1.1 信息化建设
4、内容 根据需求分析,我们确定出本次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建设内容为下面的五大部分: 1.水情监测系统 2.节制闸视频监控系统 3.调度分中心及中心建设: 4.应用软件系统: 1.2 投资概算 XXXXXXXXX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总投资439,819元,投资概算总表如下:1.2.1投资概算 投资预算总表 * 以上造价不含土建费用 1.2.2工程量清单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 程预算表 1.3 效果评价 由于灌区工程的修建及运行,对灌区内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给灌区内带来众多正面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方面的负面环境影响,克服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是灌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提高灌
5、区工程标准、完善灌区配套、提高管理手段的结果,都将有利于克服灌区工程现行的负面环境影响。建设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手段,是克服灌区现行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显而易见,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克服灌区工程现行负面环境影响将产生积极的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应用,由于能及时掌握水情、雨情状况,为灌区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众所周知,水位的陡涨陡落、超标准的冒险运行都将对渠堤工程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渠堤不允许有溢水现象发生,一旦出现渠(库)水溢堤(坝)的现象,将会导致溃堤(坝)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调度人员、水管理人
6、员控制灌区工程的正常运行比较困难,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本灌区在多年的运行中,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安全事故,但渠水超过警戒水位值、危及渠堤安全运行的非常情况也多次出现过。不仅调度人员、水管理人员的思想压力大,而且灌区工程安全运行的保证率低。应用信息系统以后,由于能实时掌握灌区各控制断面的水位变化状况以及各测站的降雨过程,为调度人员的安全调度提供了依据,有利于灌区工程的防汛保安,能有效地防止因运行不当而导致溃堤(坝)等影响区内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及社会安定的恶性事件发生。 (2)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应用,能实时掌握灌区工程的运行状况,为确保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7、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及时掌握工程的病变状况,为制定并实施维修、治理方案提供依据。提前预防、治理的结果,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工程隐患而导致渠道停水抢修现象的发生;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及时发现工程的异常现象,从而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灌区工程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三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收集灌区重要建筑物的运行数据,掌握其运行状况,为制定建筑物的维修养护计划提供依据。这三个方面的共同结果,均能提高灌区工程正常运行的保证率,减少灌区工程停水抢修的机率。无疑,有利于确保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这对于提高灌区工程社会环境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应用,对及时掌握农作物的需水状况
8、、适时适量地满足其灌溉要求提供了条件。自流灌区部分农田潜育化及次生潜育化现象的加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渠堤渗漏、田间入渗所致以外,与盲目、超量灌溉的结果是分不开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作为典型灌溉区,对农作物的需水要求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灌区水管理人员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要求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能够避免盲目地、超量灌溉的现象,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农田土壤潜育化及次生潜育化现象,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4)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应用,对于提高灌区工程社会环境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要实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调度、优化利用的水管理目标,需要应用系统工程学理论。
9、而系统工程技术也只有在情况非常清楚的情况下才能确定其最优方案。显而易见,要实现优化的水管理目标,灌区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掌握灌区水资源状况、工程运行状况、气象状况、农作物需水状况、各用户对水资源的需求状况等基本资料。这在人工管理手段的条件下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满足这一管理条件。水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调度、优化利用的结果,不仅提高灌区工程的社会效益,而且提高水管单位的内部经济效益。可见,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对区内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是很可观的。 (5)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应用,为促进管理人员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创造了条件。由于信息系统是人类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10、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软件技术等多学科技术。信息技术在灌区水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水管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体现。如果没有相应业务技术素质的管理人员,就难以适应现代灌区管理的要求,这就为灌区水管理人员钻研业务技术增加了压力。随着灌区改革的深入,竞争机制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水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在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情况下,灌区管理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不难理解,在灌区管理水平提高以后,对灌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都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XXXX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应用,对区内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无弊。这是因为建设灌区信息化系统的目的,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有针对性地提高灌区管理手段,这本来就是一项对区内环境产生正面影响的活动。同时,在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无须对区内地表植被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所以说,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应用,对区内环境影响是有利无弊,将给灌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理想的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