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第二部分白居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第二部分白居易.doc(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知人论世之二白居易谁到底是诗仙 ?“一圣”“二仙”: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三大诗人,人们尊杜甫为“诗圣”,尊李白为“诗仙”,对白居易称“诗魔”、“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因此,目前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 他的主要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的生平经历白居易的为官经历白居易,字乐
2、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 ,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 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 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
3、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
4、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白居易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升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写过一分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 白居易诗作情感的分水岭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兼济天下的前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
5、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独善其身的后期贬官江州之后给白居易
6、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
7、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亦是酒中仙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
8、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素口蛮腰,蓄妓(这里的妓,
9、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妾或家庭歌舞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和小蛮等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都不忍离去。樊素感伤落泪地说:“主乘此骆五年,衔橛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间,无违无失
10、。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愦。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白居易也长叹道:“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返庙,素返闺。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缶,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当然最后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这个醉吟先生
11、,当然就是他自己。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白居易家酿的酒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居易湘灵1、介绍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
12、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心她
13、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
14、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2、疑点 其实在这个爱情悲剧里有很多的疑点,例如:
15、长相思和湘白两人最后的不成正果。 长相思一诗两首,一为樊素而作,一为湘灵而作,为湘灵作的恰是长恨歌的前身。 湘白二人的爱情,最后以湘灵的悄然离去而画上句号。 在白母在世的时候,因门不当户不对,白居易未能和湘灵成亲。而在白母去世,也就是元和十年时,白居易被贬途中(上文提到)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当时感情未灭、湘灵未嫁,白居易为什么就不能收留湘灵,或是娶其为妾呢?有人会说是白居易妻子不同意,但在此之前,白居易侍妾成堆是众所周知的,也有人说是白居易很爱湘灵,不愿委屈她,可是,仅仅收留而已,虽是被贬,但是白家荣华富贵,难道还养不起两个人吗?后来,说是湘灵离开这段感情才画上句号,不如说是白居易早已厌
16、倦反而乐得轻松。 对此,我们只能假装无视,继续感受着白居易和湘灵的奇异悲惨的爱情。 3、相关诗作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寄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寒闺夜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17、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长恨歌里“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前身。)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寄远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池上 池上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赞美洛阳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母。贞元二十年(804年)二月,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曾春游于洛阳。长庆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杭
18、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回洛阳隐居。便将自己剩余的俸薪,又加上两匹马作价的钱,在洛阳履道里(今洛阳市东南赵村东狮子桥一带),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实现了他“但道吾庐心便足”的夙愿。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宝历二年(826年)他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太和元年(827年),他奉使到洛阳,与皇甫镛、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57岁,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洛阳,长期住在洛阳龙门东山香山寺,至直18年后终老。正象他自己所说:“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诗词流传至今三千多首,数量居唐代名诗人之首。 会昌二年(842年),白
19、居易71岁时,他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杖,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做官30多年,以清贫自守,体察民情,从未忘记老百姓的疾苦。他73岁时捐资并提议民众共同治理被称为“八节滩”的伊河险段,使得“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苦辛”,自居易对这件事十分欣慰,他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就有这么二句:“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太和六年(832年)七月,白居易把自己为元稹撰墓志的钱,捐献给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开成元年(836年),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3255篇。藏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情况和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他留下的
20、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就有800多首。如洛城东花下作中的“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柳枝词八首中的“何以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在白居易的笔下,人们了解了洛阳的美容,对洛阳更加热爱。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在诗中写的“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会昌四年(844年)春,白居易已73岁了,他还到赵村(今洛阳市东南部)观赏杏花,写了游赵村杏花诗。 会昌五年(845年),自居易和在洛阳的6位年过70的朋友,组成7老会。后来95岁的僧人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也参加了7老会,号称“九志图”。他们饮酒赋诗,在诗坛上传为佳话。 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与世长辞。临终前,他遗嘱“不归下王
21、圭,葬于香山如满之侧”,想永远与洛阳山水为伴。家人依照他的遗嘱,将他埋在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人们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在琵琶峰上对其墓加以扩建,建成了“白园”。整个白园庄严肃穆,质朴典雅,布局结合地形,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依山筑房建亭,高低错落。 西湖治水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西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整治。遇到干旱天气,西湖水很浅,不够灌溉农田;每到下大雨,又会湖水泛滥,不能积蓄。这种情况使西湖不能尽到最大的效用,造成农用和民用的水源都发生问题。 白居易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到杭州做刺史的,到任以后,就把彻底治理西湖这一工程提到议事日程上。他任杭州刺史的主要政绩之一,就是在西湖东北岸一带筑成
22、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泄洪,保证农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 这个筑堤蓄湖的工程在白居易离任前的两个月得以竣工。824年三月,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们就称它为“白公堤”,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 当然白居易在筑堤捍湖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麻烦。例如,当时有些人对筑堤设闸、决放湖水来灌溉农田的举措十分担心,而且提出了反对意见,白居易对此一一作出了解释与批驳。并且,白居易也对湖堤筑成后西湖的蓄水量与放湖水灌农田的实际功能作了细密的测算。 当然,最后捍湖大堤的建造是十分成功的。 到明代,白公堤仍然存在,它不仅
23、是一座水利设施,而且还是当时杭州一条热闹繁荣的交通要道。只可惜白公堤的原址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人们游览西湖,就以白堤为白公堤的替身,来寄托对白居易的爱戴与怀念之情。当然,其实我们今天说的白堤并不是白居易建造的白公堤。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十月赴任杭州刺史,前后三年,实际时间仅20个月。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白公却为杭州做了多件大事,对杭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这个山明水秀的城市,三面环山,山泉淙淙不竭,又有周边三十里的西湖,蓄着一湖淡水,按说水源还是相当充裕的。但是在唐代,居民的饮水却大成问题。 原来,杭州濒临钱塘江,由于受钱塘江咸潮的长期侵蚀,地下水又咸又苦,根本不能喝。唐代的杭州范围比今天要
24、小得多。城中居民大多住在井边,取井水饮用,而井水却是咸苦的,到西湖取水还有一段距离,到四周山中溪涧取水,路途更远。居民为解决日常引用水问题,往往跑来跑去,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 第一位浚六井,解决饮水问题的官员是李泌。李泌所始建的六井,不是从地表向下深挖而取地下水的井,而是引西湖水通过管道到一定位置而蓄水的井,类似于蓄水池,其水源就是西湖。只要西湖水不干涸,城内井中就淡水不竭,居民们就可免除远途取水疲于奔波之苦。 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距李泌建造六井已经四十年。这时,地下引水管道已常常淤塞,水流不畅,影响了城内六井的供水。白居易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心继续李泌这一利民业绩,彻底治理西湖,疏通六井77。
25、他在823年秋天到824年春天,亲自主持并完成了西湖水的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 白居易墓白园(白居易墓)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安葬于此而得名。 白园坐落在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的琵琶峰上,是一座依山傍水、秀色宜人的小巧园地,白园占地40亩。这里东西两山对峙。 白园包括龙门桥东头整个琵琶峰,占地44亩,分为青谷、墓体、诗廊三区,系根据诗人性格、唐代风采和得体于自然的原则设计建造的纪念性园林建筑。迎门为青谷区,丛竹夹道,悬瀑飞洒,荷池送爽,乐天堂、听伊亭、松风亭等仿唐建筑引人入胜。乐天堂内有白居易塑像。园中间为墓体区,有墓冢、24吨重的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楼。整个墓区翠柏葱郁,奇花飘香。
26、诗廊区在墓北山腰,陈列有当代书画家书写描绘的白诗碑刻和诗意瓷砖壁画。居易故居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位于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占地80亩,整个布局按唐代东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馆内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纪念馆、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白居易故居北半部为住宅区,南半部主要为园林和湖泊,整个布局力求再现原貌。白居易纪念馆是一座仿唐式建筑,馆内有诗人的塑像,并陈列他的生平事迹、文献资料及有关字画、壁画等,是凭吊诗人的主要场所。乐天园是根据白居易的名作如琵琶行等的诗意而建造的园林。白居易学术中心则是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研究和活动的场所。唐文化游乐园按照唐代的风俗设立
27、了马球场、乘骑场等娱乐设施。仿唐商业街则为游人提供了购物方面的各种服务,表现了白居易的文化特色。白居易与元稹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几回魂梦与君同,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经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
28、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寻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现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经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慰藉孤独的心情,一直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惊,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
29、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诉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朋友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
30、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整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十分懊恼,觉得大概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缘故。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元稹死后,白居易对他的思念从没有停止过。十年之后,白居易在友人卢子蒙处看到其与元稹唱和的旧作,感今伤昔,不禁老泪纵横,蘸满浓墨,在诗集最后的空白处,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31、!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梦微之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也许“元白”的情谊并没有李白与孟浩然来的那么张扬,还留下了类似于“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千古名句,但他俩的情谊却是可以从那一首首的唱和诗中读出端倪。1、 赠樊著作白居易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从史萌逆节
32、,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2、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
33、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3、感鹤白居易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一兴嗜欲
34、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4、和乐天感鹤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5、 折剑头白居易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6、和乐天折剑头元稹 闻君得
35、折剑,一片雄心起。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7、 赠吴丹白居易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夏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顾我愚且昧,劳生殊未休。一入金门直,星霜三四周。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8、和乐天赠吴丹元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
36、守命门,回九填血脑。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颓尽枯槁。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扫。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9、雨雪放朝因怀微之 白居易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 10、独酌忆微之 白居易独酌花前醉忆君,与君春别又逢春。惆怅银杯来处重,不曾盛酒劝闲人。 11、见紫薇花忆微之 白居易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
37、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12、忆微之 白居易与君何日出屯蒙,鱼恋江湖鸟厌笼。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又被新年劝相忆,柳条黄软欲春风。 13、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14、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白居易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15、寄微之 白居易帝城行乐日纷纷,天畔穷愁我与君。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卨堕髻如云?人生多少欢娱事,那独千分无一分。
38、16、三月三日忆微之 白居易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17、寄微之 时微之为虢州长史。 白居易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搘床。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18、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白居易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19、答微之上船后留别 白居易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20、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白居易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21、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白居易贺
39、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余杭尽不如。 22、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白居易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23、醉封诗筒寄微之 白居易一生休戚与穷通,处处相随事事同。未死又邻沧海郡,无儿俱作白头翁。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凭五字中。为向两州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24、除夜寄微之 白居易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40、25、答微之见寄 白居易可怜风雪浙东西,先数余杭次会稽。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26、早春忆微之 白居易昏昏老与病相和,感物思君叹复歌。声早鸡先知夜短,色浓柳最占春多。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可道眼前光景恶,其如难见故人何。 27、重寄别微之 白居易凭仗江波寄一辞,不须惆怅报微之。犹胜往岁峡中别,滟预堆边招手时。 28、河阴夜泊忆微之 白居易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29、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30、和乐天感
41、鹤 元稹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31、酬乐天 元稹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32、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 元稹昔君乐游园,怅望
42、天欲曛。今我大江上,快意波翻云。秋空压澶漫,澒洞无垢氛。四顾皆豁达,我眉今日伸。长安隘朝市,百道走埃尘。轩车随对列,骨肉非本亲。夸游丞相第,偷入常侍门。爱君直如发,勿念江湖人。33、酬乐天早夏见怀 元稹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34、和乐天秋题曲江 元稹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35、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元稹敝宅艳山
43、卉,别来长叹息。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36、和乐天刘家花 元稹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37、水上寄乐天 元稹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38、代杭民答乐天 元稹翠幕笼斜日,朱衣俨别筵。管弦凄欲罢,城郭望依然。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春坊幸无事,何惜借三年。39、酬乐天秋兴 元稹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40、赠乐天 元稹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41、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
44、判盐 元稹想到江陵无一事,酒杯书卷缀新文。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暇日上山狂逐鹿,凌晨过寺饱看云。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42、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元稹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43、予病瘴,乐天寄通中 元稹紫河变炼红霞散,翠液煎研碧玉英。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骥轭前惊。愁肠欲转蛟龙吼,醉眼初开日月明。唯有思君治不得,膏销雪尽意还生。44、书乐天纸 元稹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45、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元稹碧落招邀闲旷望,黄金城外玉方壶。人间还有大江海,万里烟波天上无。46、和乐天高相宅 元稹莫愁已去无穷事,漫苦如今有限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