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设计理念的几点看法.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744765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教学设计理念的几点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教学设计理念的几点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教学设计理念的几点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教学设计理念的几点看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教学设计理念的几点看法 自2004年春开始我校进行了备课改革,目的是为了把老师们从无用且无聊的抄写备课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腾出充足时间来精备,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出一些精品的教案,两年多来,有些老师已在这一项改革中受益,我们的一些青年老师的基本功、分析教材的能力、听评课的水平、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这是我们值得欣喜的,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一改革过程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教而不研、教后不思、备课滞后的现象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学期我们在教案的格式上进行了一下改革,对表格的内容进行一些增删。与原来不同的是增加了教学设计理念这一要求。我想老师们可以一时摸不着头脑了。其实在一些

2、刊物上都有这样的例子。只不过大家对这些内容熟识无睹罢了。再者说我们自当上台讲第一节课起就已经与教学设计理念为伴了。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水平罢了。下面我就教学设计理念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理念一词在词典上有两种解释:()信念。如人生理念。()思想、观念。毋庸置疑我们的教学理念应该是第二种解释。我们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渐渐被我们所接受,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阐述了六大基本理念。这六大基本理念从数学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教学评价、信息技术等六个方面作了纲领性的描述。这六大基本理念是我们课堂教学行为指南

3、。大家一定认真研读。关于这六大理念的解读请参见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1期至第期上有详细的说明。网上有也有很多类似的文章。有空的话请大家到苏州教学网上去看一看(那什么是教学设计理念呢?我觉得教学设计理念与这六大基本理信念不是一回事,但它们是有联系的,我认为教学设计理念是这六大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化。也就是说这些基本理念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是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理念就是我们在编写教学方案时的一些思想、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备课时的一些想法,试问那位老师在备课时一点想法都没有?最起码你会有这些想法:1、这节课讲得是什么内容?它的认知前提是什么?为那部分后继知识打基础?2、这节课的内容属

4、于四大领域中的哪一个?这一范畴的内容一般采取什么的策略去教学?3、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将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4、为达成这些目标我将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采取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把这些想法落实下来提炼一下,就是教学设计理念。(举例说明)我认为教学设计和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从宏观上来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做到:第一,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即要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

5、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的起点才能来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编制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学习目标和实施有利于学生人格整合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方案。 第二,要由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价值观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价值观。把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把学科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再把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第三,要由以静态教案为本位的备课观转向以动态方案为本位的设计观。即要以一定的静态教案为基础,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的反馈情况再作出动态的、实时的调整。 从操作层面上,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整合教学

6、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要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我们必须“轻结论,重过程”。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而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从教学的角度看,“重结论、轻过程”是一种形式上的教学捷径,它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理解为呆板单调的知识背诵和记忆,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培养了掌握知识却不知反思、不知评判、不知创新的“好学生”,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和独特个性。因此,我们必须强调过程,强调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这对一个人的能力、智慧的发展大有裨

7、益。要实现这种价值追求,我们必须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在人的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是相互作用的。但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常常忽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因此,现代教学要摆脱唯知主义,达到认知与情意的和谐统一。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并赋予它新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和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宽容的人生态

8、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科学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学生确立对真、善、美的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在编写教学目标这前我们不仅要对学习主体的起点才能做出分析,还应对学习主体从起点才能出发到可以达到的终点才能的状态作出预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学习的实际现状和学生的发展潜能出发来编写有针对性的、适合于学生学习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才可以使我们编写的学习目标处于学生

9、的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实现由其潜在的发展水平向其现实的发展水平过渡。(二)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人是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预设性要求,导致了教学运行体系的相对封闭。传统的教学因为过分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师生无法在课堂中焕发其生命活力。交往论认为,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

10、,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课堂不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是拘泥于某些程式化的设计,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强调实施过程中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似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

11、动性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的状态,使学习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人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因此,教学设计要关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革除传统学习方式所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的弊端。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凸显出来,更多地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四)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

12、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常常用一个标准衡量学生,其目的是鉴别对错、区别优劣。由于目的与手段的背离,教学评价未能看到教学活动是双主体活动,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师与学生成了对立的两面,而不是获得共同发展。同时,教学评价多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未能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未能有效地反馈信息,失去了主动调控的机制。这种评价把规范当作限制,当作剔除的手段,用条条框框限制被评价者,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发展的空间。现代教学设计要强调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激励、强化等教育发展功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同时,要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一句话,以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在2006年10月11日数学组教研会上的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