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纪录片创作期末复习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纪录片创作期末复习资料 .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填空若干 10*2我国最早的纪录片:话说长江常见的叙事方式: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和客观记录式。吉加 维尔托夫:电影眼睛,1929带摄影机的人1931 第一步有声片热情,列宁的三支歌罗伯特 弗拉哈迪:纪录片之父,一种探险的实践模式,北方的纳努克约翰 格里尔逊: “ 我视电影为讲坛 ” ,肯定普鲁曼的柏林,1929 年拍摄了代表作拖网渔船莱尼 里芬斯塔尔: 通过电影激发国民的强烈感受。作品意志的胜利 。真理(实)电影: 1961夏日纪事(让 胡什和莫兰导演)代表人:让 胡什直接电影:罗伯特 德鲁,立科克(让我自己寻找事物意义),德鲁小组作品初选直接电影之后:开口说话的当事人:访谈纪录片,康尼
2、 菲尔德:铆工露茜(普通嘴里的历史)安东尼奥秩序的焦点(挑战“ 基础性的腐败 ” )克劳德 莱兹曼:证词:大屠杀风格化的构建虚拟: 埃罗 莫瑞斯细细的蓝线纪录片导演的架构四步:解释,观察,谈话,自省后期编辑和剪辑 (包括叙事性剪辑和交叉型剪辑,对叙事的处理包括线性结构,逆向结构,交叉结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名词解释3*2纪录片 :应用新闻类镜头,真实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生活中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态和完整过程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电影眼睛派 :苏联维尔托夫 20 世纪 20 年代
3、初提出, 并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 主张电影摄影机是 “ 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的“ 眼睛” ,反对叙事性电影;提出蒙太奇的“ 我看” ,反对人为的搬演,甚至反对表演。直接电影 : 20C 五六十年代年在北美出现的纪录片流派,最初出现在罗伯特 德鲁小组的作品中。它是一种现场拍摄、非虚构、细观的电影类型,基于经验主义的记录观,使用摄影机和录音机,并采用原声记录。真实电影 :法国的让 胡什什创建的电影流派,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拍成的纪录片,介于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之间,兼有虚构与非虚构的特点,既要满足观众需求,又使用了虚构手段。(夏日纪事)(与直接电影共通之处:以真实人物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
4、,避免使用旁白。)格里尔逊模式 :亦称 “ 英国纪录电影学派 ” 。主张纪录片应当创造性地处理生活真实场景, 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注重对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工,讲究画面构图、镜头剪辑、音画配合。简答 4*8 (简单答)电视专题片 / 纪录片的制作流程:第一,构思阶段,包括题材的选择、前期采访、寻找切入点、拍摄场地勘察、拟定工作计划第二,拍摄阶段,包括摄影、录音、访谈、跟踪拍摄记录。第三,后期编辑和剪辑(包括叙事性剪辑和交叉型剪辑,对叙事的处理包括线性结构,逆向结构,交叉结构):审看
5、素材,纸上剪辑,初剪或精剪。专题片的制作流程:策划、稿本、解说词、拍摄、编辑、音乐字幕。格里尔逊模式及其主要观点:(1)纪录片应该面向现实,关注社会问题; (2)“ 电影即讲坛 ” 认识和宣教,重视社会教育功能;(3)主张“ 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 (4) 兼顾纪录片的真实美和形式美;(5)对故事片持否定态度;(6)“ 解说 + 画面” :注重构图、剪辑、解说词、音画配合。人文与社会纪录片题材选择遵循的原则:1、注重时代内容 2. 关注主流群体,关注民生民情3.选题的新鲜性4.题材的人文性5.题材的复杂性6.社会变迁、社会转型与公民社会的成长前期准备工作中预防和调研的基本任务:1.确定拍摄可能
6、性,与被拍摄对象沟通。 2.熟悉现场。事先加以考察。 3.确定拍摄重点,做大量观察。 4.收集背景材料,事实信息以及细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的区别:1、对“ 纪录” 与“ 虚构 ” 的看法。 直接电影主张纯粹纪录现实 ,在被动状态中捕捉真实,反对虚构。真实电影主张主动挖掘真实,不排斥虚构。2、分别主张 “ 旁观 ” 的美学和 “ 在场” 的美学;3、 直接电影艺术家是不介入的旁观者,真实电影艺术家扮演挑动者角色; 4、前者拍摄时等待非常事件的发生,后者则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论述12
7、+18中西方纪录片的不同研究(言之有理即可)由于在语言符号的编码、思维逻辑的方式、宗教文化的传承以及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国内和国外的纪录片在制作理念、表现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被纪录片界普遍公认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纪录片大多是英国的BBC广播公司纪录片部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出品的节目,这些节目在我国近年的引进项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一、中外纪录片在诉求理念上的差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各国的历史、自然、地理、文化、人以及相关的事件都是中、外纪录片描绘的对象。在我国,涉
8、及政治、历史的纪录片通常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随之产生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形式专题片。关于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界定,专题片是一种主题先行的纪录片形式,纪录片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对客观的记录。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 国内纪录片的制作者在创作前就已经为整个纪录片定下某种情感基调。这些感情色彩使节目在选取题材、撰写解说词等方面具有某些倾向性,这种倾向在制作完成的纪录片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如在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长白山四季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依恋的专题类纪录片,这类专题片在中国的纪录片制作和播出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且一度主导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方向。国外纪录片及其主流市场遵循着广义纪录
9、片概念对自然、地理和人类社会进行相对客观的纪录。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 弗拉哈迪在北美阿拉斯加因纽特人居住地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是目前占据着全球市场巨大份额的自然影片, 这部影片以及他拍摄的诸多人物类纪录片往往通过对生动、特别和典型的素材选取,加上对当事人的追忆等“ 让事实说话” 的方式,使观众自然而然形成对某事、某人的理解和看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应该指出的是,源于西方的以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一度被我国影视界演变为科教片,被赋予了纯粹科学的观念。然而,国外的自然影片
10、并不是单纯地推介某种科学观念,而是对于自然界和动物本身给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这类节目也应该是地道的纪录片。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对某种动物的称谓上,不用 it,而是用 she 或 he 来描述;当它们组成家庭的时候,雌性和雄性被称作“ 母亲” 和“ 父亲 ” 等。二、中外纪录片在叙事结构上的差异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与解说词写作文学结构密不可分。国内外纪录片解说词都基本上采用记述文的结构方式。但由于两者在文学理念方面存在差异,使各自的解说词在结构方面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这种文体的差异影响到其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在汉语写作中, “ 凤头 ”“豹尾 ” 是作者的普遍追求。文心雕龙里就有 “ 立
11、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的说法。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影响着国内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并且左右着纪录片本身的结构。比如:系列片话说运河的开头是由“ 人” 字的联想来引入节目的:“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长城和运河是中国人为人类所创造的两大人工奇迹。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以如此巨大的代价,在如此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书写这个人字,它
12、又是何等可敬可畏,可歌可泣的事业呢?说来话长了。 ”又如:在雕塑家刘焕章的结尾:“ 假如你要寻找刘焕章的家,那是太容易了。你不必记住门牌号码, 因为在他家的窗户外面,长年累月摞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么,刘焕章在不在家呢?你听”(深沉的劈木、凿石之声,一直延续到本片结束)。国外纪录片的结构与其记述文的平铺直叙相似。它强调结构的逻辑性与系统性。首先,开头段落普遍采用综述:对系列节目中各个部分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对某一特定事物、事件的特征或本质的描述。而后,将各个部分和细节层层展开,详细叙述。结尾是最简单的总结性概述。如六集系列节目南美野生世界是这样开头的:“ 南美洲是一片奇异的大陆。这里有世界
13、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在亚马逊河流域,有着世界上最宽广的河流,以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在这座沙漠的近旁,则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海洋之一。 南美洲还有多得难以计数的物种 , 无论你到哪里,都能见到异常多样的生命形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从这段综述中,观众们可以预感到南美野生世界这部自然影片将对安第斯山、亚马逊河、亚马逊雨林、阿塔卡马沙漠等地的自然生态和野生物种分集讲述。三、中外纪录片解说词在遣词造句上的差异修辞上的不同偏好,与中、西方文化的传承具有极深的渊源关系
14、。国内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方式,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其文章的创作传统: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事实的细节,着眼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在文学语言方面进行描绘,并希望通过此类描述抒发情感。国内解说词追求“ 文似看山不喜平 ” 的写作风格, 充满 激情的解说词使播音员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诗词文化也被引用到解说词创作中。如在长白山四季 这部电视散文体的纪录片中作者用“ 几处早莺争暖树 ” 和“ 叶底莺鹂一两声” 的诗句来描述早春季节悦耳动听的鸟叫声。国外的纪录片解说词并不追求在语言上体现出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及修辞的精致与巧妙, 相反创作者们追求解说词的朴素和直白。它通常是以叙述自然界和
15、人类社会的各种已知细节(包括精确的数字、 时间和具体事实等)、以报告人文与科学研究成果来完成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文化的不用体现在解说词上的差异就是:国外纪录片在细节问题上不重描绘,重在对具体事实的记述。在西方的自然影片中,解说词对修辞技巧的省略是其最大、最重要的特征。而这一切都来自科学家对自然的深入探索及其对自然界奥秘的揭示。语言尽管朴素但是信息量却充盈在每一段、每一句话语中。四、中外纪录片在情节转换内在机制上的差异国内纪录片的情节转换通常以文字语言作为切入点;国外纪录片以具体事实和各类细节之间的
16、相互关系作为情节转换的契机。比如,在系列纪录片蜀道中,某些情节是这样转换的:在“ 开辟蜀道的艰难 ” 这个段落中, “ 我们的祖先常说: 路是人走出来的 正像黄河一 样,它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文明,也留下了一个金黄的黄 字。长江给华夏留下文明,也留下了一个悠长的 长字。而蜀道给我们除了留下文明之外,还留下了 难字。” 从路的开辟说到了 “ 难” 的段落。在以上情节的衔接中,作者将字义作了充分的引申。由黄河“ 黄” ,长江“ 长” ,一直到蜀道 “ 难” ,这样的说法在中国的文化中都具有相当久远的传统。作者正是借用了这样的比喻, 完成了使情节进入了蜀道难的转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17、-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国外的纪录片则是通过充分利用其细节中逻辑联系的部分完成自身的情节转换。比如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中的情节就是这样转换的。情节一:“ 几百万年以后,昔日的海洋变成了由一万七千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 ,有些岛由火山造就,有些则是大陆的碎片,比如婆罗洲。” 进入对婆罗洲生态的记录。情节二:“ 婆罗洲是个古老的岛,它是亚洲大陆的一个碎片。群岛中其他的岛都比它年轻得多。最新的岛形成于1928 年。”进入对一个最新的岛的讲述。情节三:由火山喷发造就了印尼的群岛过渡到岛上的居民,解说词是这样写的:“ 火山一停止喷发,移民就涌来了 (画面:引
18、来的各种动物) 。 肥沃的火山土壤还吸引着另一类移民人类”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西方自然影片在情节的转换上也是以其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创作者都是在充分了解拍摄对象的自然生态学、生物学特征的情况下来完成影片情节转换,结构全片的。当然,在国外许多有关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或是人物纪录片中,也有以事件中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等一些内在因素作为情节转换线索的。比如时间、地理位置的相同或相似性;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等。但这些转换同样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五、中外纪录片受众欣赏心理的差异纪录片作者说到底是电视符号的生产、加工者,纪录片是产品,受众才是纪录片的归宿。中外观众对纪录片的喜好程度和审美标准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人对纪录片的喜好强于中国人。二是中西方观众欣赏纪录片的审美标准不一样。追根溯源,引起中外纪录片的跨文化差异的原因应该是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西方社会的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念更多来源于近现代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生长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而产生的工业文明和科学精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