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材料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黄良国 (2004年9月6日) 政绩,是党政干部行使人民给予的权力在任期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创政绩、出政绩,是干部从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干部学问水平、工作看法、敬业精神、业务实力和领导水同等素养的综合反映。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相识和看法。对于如何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必需坚持走民主化之路,完善“三个民主机制”。 一、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选人用人导向确立好。完善民主选拔机制,引导领导干部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就是要把好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阔干部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主动性。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具有正确政绩观、实绩突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努力把干部的留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想发展、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选用那些*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对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予以表彰和重用;对那些虽有良好发展愿望但没有驾驭科学方法的,要热忱地予以帮助,正确地加以引导,让想干事的人干成事
3、;对成果平平,无所作为的人要刚好加以调整;对为快出政绩而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或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人坚决予以惩处。locaLHOst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果和重大贡献的,必需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果、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需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需坚决撤下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进一步激励广阔干部大胆工作,干事创业,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真抓实干的深厚风气,使更多的人创出更好的政绩。 2、完善民主考评体系,把干部工作实绩评估好。长期以来,在
4、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在考评的体制上重上级领导的印象,轻群众的满足率;在考评的指标上重经济增长,轻社会人文发展;在考评的内容上重“显”绩的考评,轻“潜”绩和“隐”绩的考评。出现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缘由是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好民主的科学的考评体系,因此,要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组织必需加快建设客观公正民主透亮的政绩考评体系,重点在指标上、方法上、参加主体上进行完善。一要集思广益,完善考核指标。考核是指挥棒,考核指标是指挥棒的方向。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先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看法,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方能成为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既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防止考
5、核指标设计过细过繁,群众难以考评的现象发生;既要突出反映经济增长和效益的考核,又要防止不适当地突出数字指标,片面追求gdp,单纯注意数字增长等偏向;既要考核有形的“显”绩,又要考核无形的“潜”绩。如当前考核应降低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体现发展过程的指标和微观指标,增加公共卫生、科技教化、环境爱护、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指标的权重。二要分类指导,改进考核方法。要统筹运用传统的目标管理法、关键事务法、立体评议法、综合考核法,依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和任务,突出不同的指标,实行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考核。依据不同方面的政绩可实行定量、定性、评估、监测、民意调查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如
6、四川省在全国领先运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数量线型考评分析方法”,对厅级干部进行民主测评的做法值得借鉴,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采集测评数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数理分析方法来测评干部,能最大限度地削减人为的、感情化的因素,防止出现一模一样的考评结果。三要拓宽渠道,扩大群众参加面。当前在政绩评价时,要着重解决党组织与群众评价不一样的问题。要切实变更少数领导干部常常不正确地充当下级政绩评判主体的现象,重要的是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有群众广泛参加的有效形式。要提高参加政绩考核评价者的代表性,既要有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又要有各方面的群众代表;要拓宽考核的渠道,既要有集中评议,又要有个别交谈;
7、既要有集中性的考核考察,又要注意平常状况的了解。同时,要探究建立干部政绩公示、公议、公众评价体系,广开渠道,让更多的群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社会中介机构参加,运用现代网络建立干部政绩民情反馈体系,提高政绩评价的广泛性、精确性、科学性。 3、推动民主化进程,把改革举措落实好。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推动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促进干部管理方式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主转变,保证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的配置效率,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的公正。中心“5+1”文件和省委的五个制度出台后,常山县作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大力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民主化进程,力求在完善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上
8、有所突破。一是注意干部初始提名的民主化改革。一方面规范全委会成员民主举荐提名制度,对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的正职及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提任和沟通的人选实行由全委会成员初始提名,依据全委会成员的举荐结果确定考察对象。另一方面,主动探究其他县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参加进来,提高初始提名的精确性,从而使各个层次干部初始提名环节实行民主化。二是注意对“三民”工作的规范操作。扩大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参加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考核中民主评议、民主测评、民主举荐(简称“三民”)参与对象的界定,明确不同层次、不同代表、不同类型的参加主体,使“三民”工作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真正把干部“好”与“坏”的评判权和“升”与“降”的裁判权交给群众,使“三民”工作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三是注意民主选拔方式的创新。在开展公选领导干部工作的同时,探究运用民推竞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选拔乡镇、部门正职,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123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