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整体素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整体素质.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整体素质 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要真正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这是因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
2、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主动的提高。 例如: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主动参与复习过程,使学生自己在主动参与中复习整理,在复习整理中查漏补缺中巩固、提高,从而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数学的认知素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的教育。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3、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动机就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动机可以由内部因素引起,也可以由外部因素激发,而需要和内驱力是激发动机的主要因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从而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引起学生的参与动机,促使学生在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磨砺坚强意志,提高非智力素质。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先在黑板上写出: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3
4、份,每份 个。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当学生说出“6和2”、“3和1”后,教师提问: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又是几个,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可以触发学生产生学习分数这一新知识的迫切需要,引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分数知识过程的动机。 当然,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数学情感素质。2、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有参与的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
5、材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关键,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落脚点。教学活动中可着重从以卜几方面进行。 (1)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样既使学生的思维随着动手操作活动而展开,又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例如,“分数”是一个比较抽象
6、的概念,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有一定的困难。一位教师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上课前把准备好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片发给学生,上课时先引导学生把 这些纸片折一折,要求使两部分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然后把这些纸片沿着折缝剪开,认识每份是整个纸片的;再把正方形的纸片平均折成四份,分别涂上其中的1份、2份、3份,认识涂色部分分别有几个14、24、24。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但步骤清楚、要求明确、重喊突出,而且使。全体学生都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的技能素质。 (2)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
7、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集体精神。教学中,教师可 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复习例题、习题和讨论题等讨论材料,或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数学素质。例如,复习“数的整除”中“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时,位教师设计了把120各数填入右图中的复习例题作为讨论材料。在学生填写正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同学。结果学生讨论热烈,有的说,我发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有的说,合数不定都是偶数教师再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参与了复习过程,而且在讨论
8、比较中深化了有关概念,达到整理、巩固、提高的复习目的。(3)指导看书,让学生在阅读中参与。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既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又是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数学课本,做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上课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课后要求学生温习课本,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参与学习,在参与中学会读书方法。指导学生看书时,要求做到边看边动脑,提出问题,边看边动笔,划出要点,作些批注。 三、注重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参与的质量所谓参与的深度是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与积极思维的程度。参与的广度是指参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
9、度是提高参与质量的保证。当前必须改变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出勤不出力”的“陪客”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参与机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热爱每一个学生,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同情和家,当学生的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枳。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不会因感到学习是负担而引起额外的内心冲突,相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年和雅克布森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而且通过态度、表情、体验与行为方式将期
10、望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依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实践也证明,小学生往往因喜欢那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那门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要热爱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关心、同情。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造一个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2、正确对待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励作用优于失败体验,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进一步的
11、失败会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能成为学习动机“激活剂”。成功的保证可以对动机起强化作用。因为学生对成功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易于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并愉悦其整个身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真正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述、操作、板演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应允许学生出错。教师在设计提问、板演、练习的时候,要以“下不保底,上不封顶”为指导思想。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及作业目标,力求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成功。尤其是对学困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出错?该怎样改正。对他们改正以后的成功,同样应该予以表扬鼓励,以提高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