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室外道路及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室外道路及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某室外道路及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一、编制说明 (4) 第1节 1.1、编制内容及范围 (4) 第2节 1.2编制依据 (4) 第二章二、工程综述 (4) 第三章三、组织机构及工程管理目标 (4) 第四章四、施工部署 (5) 第1节 4.1施工组织与协调 (6) 第2节 4.2施工准备 (6) 第3节 4.3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 (6) 第五章五、主要机械进场使用计划 (6) 第六章六、施工总平面及布置说明 (7) 第1节 6.1施工现场目前现状 (7) 第2节 6.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依据 (7) 第3节 6.3施工平面布置 (8) 第4节 6.4临时用水布置 (8) 第5节 6
2、.5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9) 第6节 6.6临时设施占地面积一览表 (9) 第7节 6.7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9) 第七章七、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10) 第1节、劳动力安排使用说明 (10) 第2节、本工程各阶段劳动力配备表 (10) 第八章八、工程材料进场使用计划 (11) 第九章九、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1) 第1节(一)、雨水、排水工程 (11) 1、一、施工顺序 (11) 2、二、各主要部分施工方法 (11) 第2节(二)、道路工程 (15) 1、一、路基土方施工 (15) 2、二、道路基层 (16) 3、三、沥青砼面层施工 (17) 4、四、路缘石 (19) 5、五、雨水口 (
3、19) 第3节 (三)、分项工程各工序质量观感要求 (19) 1、 1、雨、污水工程 (19) 2、 2、道路工程 (20) 第十章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1节.质量控制措施 (21) 第2节.工程质量及创优保证措施 (21) 第3节.质量管理措施 (22) 第4节.质量体系控制措施 (23) 第5节 5.质量保证措施 (25) 第十一章十一、施工进度计划、工期保证及赶工措施 (32) 第1节.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32) 第2节、材料采购计划 (32) 第3节、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及保证措施 (33) 第4节 4、赶工措施 (34) 第十二章十二、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6) 第
4、1节.安全保证体系 (36) 第2节、安全保证措施 (38) 第十三章十三、施工现场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 (39) 第1节.文明标准化管理要素网络图 (40) 第2节.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40) 第3节.施工现场标志牌设置 (41) 第4节.施工现场场容场貌管理 (41) 第5节.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 (41) 第6节.施工现场三证管理 (41) 第7节.环境绿化 (42) 第8节.工程竣工清场管理 (42) 第9节.文明施工综合管理 (42) 第10节.现场消防管理措施 (42) 第十四章十四、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 (44) 第1节.现场管理措施 (44) 第2节.降噪声专项措施 (
5、45) 第十五章十五、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45) 第十六章十六、冬雨季施工措施 (46) 第1节(一)、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46) 第2节(二)、雨季施工措施 (47) 一、编制说明 第一节1.1、编制内容及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供投标用,如有幸中标,亦将作为正式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作适当增补和修正。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施工部署、总图布置和管理、施工目标、人力及机械配置、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和方法、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自开工至竣工的全过程组织管理措施,范围仅包括自行完成的项目,不涵盖指定分包部分的工程内容。 第一节1.2编制依据 1
6、.2.1 工程招标文件 1)第一部分:招标文件。 2)第二部分:工程图纸。 1.2.2 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二、工程综述 1、工程名称:二期室外道路及管网工程。 2、工程地点: 3、工程概况:二期室外道路及管网工程,道路为沥青砼道路,面积约25000平方米,道路两侧铺设路缘石。道路下设雨水、污水管道,管径DN200800。 4、工程做法: 1、道路工程做法:自上而下: 、4cm厚细粒式沥青砼;、6cm厚粗粒式沥青砼;、60cm厚石灰土基层,按15cm一层分四层施工;、45cm厚水泥土稳定层。道路两侧铺砌砼路缘石。 2、雨水、污水管道做法:DN200800砼管,砖砌检查井。 5、自然条件:该地
7、区建筑场地类别为2类,地面粗糙度为B类,标准冰冻深度为0.6m,场地地下水埋深1.9-2.5m,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0.4KN/M2。 6、施工条件 1)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做好。 2)工程所处位置交通比较便利,材料及半成品来源充足有保障 三、组织机构及工程管理目标 1、组织管理机构 我们将按项目法施工的原则选派精干得力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进驻现场,代表本企业全面履 行合同。我单位拟派曾经承担过类似工程施工的全国优秀一级项目经理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该同志施工经验丰富、工作扎实、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不仅能常年吃住在现场,还能很好地与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打成一片。其余项目管理人员也
8、都参加过上述或类似工程的施工。 3.1.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3.1.2 项目部主要成员及各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委托,代表企业全面负责履行总承包合同,负责施工所需人、财、物的组织管理与控制。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和协调管理,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成本目标进行控制。 2)项目工程师 分管技术质量部和综合技术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施工图纸和组织图纸会审,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制和交底,负责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微机管理和档案管理。3)工程部 负责总承包管理,负责土建和装饰工程的施工和分包管理,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总平面管理,负责总进度计划、季、月、周计
9、划的编制和落实,负责编制材料和机具设备使用计划,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4)技术质量部 负责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图纸学习和会审,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新技术应用和培训、测量、计量和试验检验、微机管理、工程的技术复核、隐藏验收、质量计划、质量预控、质量检验与评定、施工技术档案等工作。 5)物资设备部 根据工程部门提出的要求,负责材料设备和工具的计划、采购、供应和管理工作。 3.2 管理目标 3.2.1 工期目标 室外道路、管网工程计划2022年5月10日开工,2022年10月31日竣工,工期日历天数175天。 3.2.2 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争取创出市优良工程标准。
10、3.2.3 安全生产目标 杜绝重大事故,一般事故频率小于1.5。 3.2.4 文明施工和环保目标 “市文明工地”。 3.2.5 服务目标 建造业主满意工程。 四、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一章是本施工组织设计之纲,是指导本工程施工的纲要,包括施工组织与协调、施工准备、主要方案选择、施工流程和施工段划分等,还应包括组织机构、工期控制及管理目标等,为了方便叙述,对后几项另章专门编写,本章不再重复。 第一节4.1施工组织与协调 4.1.1 人力组织 我们在研究了工程的特点以后,除按第三节已表述的选择了项目班子成员外,并拟选派抽调技术成熟、组织严密,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 4.1.2 机具组织 根据工
11、程需要,首先落实的大型机具如砼搅拌机等,将在全单位内调配落实,大宗材料的运输,将联系社会力量解决,自备运输车辆和小型机械将随施工工程进度一起落实。 第一节4.2施工准备 4.2.1 技术准备 1)组织图纸学习和会审,尽可能把设计图纸上的疑问解决在施工之前。 2)修订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报业主和监理认可。 3)根据工程需要加密现场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并且加以保护。 4.2.2 机具准备 根据工程需要现投入机械及施工用具,详见第五节主要机械进场使用计划表。 4.2.3 物资准备 主要材料设备,要先落实货源,再按计划采购、供应并陆续进场,保证满足工程使用。详见第八节主要材料进场使用计划表。
12、 4.2.4 人员准备 项目管理班子在开工前进入现场,并带领部分工人,为后续人员进入现场创造条件,为现场生产做好必须的设施搭建,为开工作好前期准备。拟进土建施工队两个,总计约100人,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高峰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详见第七节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表。 第一节4.3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 4.3.1现场规划方案 根据现场情况初步确定,现场主要布置办公室、职工宿舍、材料加工、周转料具的堆场、搅拌站等。 4.3.2沥青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混凝土采用商品沥青砼,摊铺机摊铺方式。 五、主要机械进场使用计划 六、施工总平面及布置说明 第一节6.1施工现场目前现状 施工现场基本上实现了三通一平条件。 第
13、一节6.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依据 6.2.1 布置原则 为保证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确定如下:1)采用予制装配式临建设施,提高装配速度,尽快投入使用。 2)合理布置临建设施,规划好施工道路和场地,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3)布置符合现场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6.2.2 布置依据 1)招标文件有关要求。 2)现场红线、临界线、水源、电源位置,以及现场勘察成果。 3)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图。 4)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5)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6)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第一节6.3施工平面布置 在施工现场布置生产区和生活
14、区;生产区主要为材料加工和堆放、周转料具的堆放、砂、石堆场及砼搅拌站等,生活区主要为甲方办公室、监理办公室、现场管理人员办公室、会议室及施工人员的宿舍。 6.3.1生产区平面布置 1)先将生产区场地进行平整,硬化处理,做法为100厚C15砼。修筑临时道路,主路宽8.0m,路侧修排水沟、集水井。 2)接通临时水源,保证必要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 3)由总配电箱沿场地围墙设埋地供电电缆,引至专用配电箱,供生产、生活用电。 4)搅拌站 砼主要采用商品砼,零星砼及砂浆等现场搅拌,每套搅拌场地总占地面积460m2,分为三部分:搅拌棚、砂石料堆场、水泥库和标养室。搅拌机棚内设1台JZC-350型搅拌机,
15、占地50m2。砂石料场紧靠搅拌机左右两侧设置,300m2,以满足主体施工阶段砼及砂浆需用量,并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满足计量要求。 水泥库设在搅拌机棚旁边,占地100m2,贮存水泥50t,标养室面积10m2,内配空调、增湿器、温度计、湿度计及水池,满足标养条件。 6.3.2 生活区布置 办公室及会议室上下两层采用色彩明快的装配式板房,其中:业主现场办公室20m2,监理现场办公室20m2,会议室40m2,总计80m2。现场管理人员办公室80m2,约4间,现场生活用房100m2,办公室内统一配备办公桌椅,会议室内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微机房配备电脑等设施,办公室、会议室安装电源插座和电话,传真机等。
16、办公室门前进行绿化,靠道路设灯箱式“七牌一图”,营造一个整洁、文明、舒心的办公环境。 工人宿舍占地约200M2、双层板式宿舍,满足施工高峰期约100人的需求。食堂约100M2另行布置。整个生活区,派人定时进行卫生打扫,做到干净、整洁、无异味、排水通畅、道路整齐,并进行适当绿化、美化,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展现企业形象。 第一节6.4临时用水布置 本工程用水分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四部分,现场临时用水在满足消防用水的条件下,即可满足施工需要。消防用水量按现场总面积2ha以内,人数2000人以内,火灾同时发生二次,定额用量q4=1015L/s,q4按10L/s考虑。 根据
17、规定,当q1+q2+q3q4时,采用q4的原则,现场总用水量为q=q4=10L/s ,供水管径,按下面公式计算: 由计算结果可知,甲方提供的水源管径DN100,可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根据总平面图布置和用水情况,自水源分两支DN65干管做环行布置,接至生活办公区、现 场材料仓库。另在管段中间设4只65消防栓,冲洗地面及洗车用水设置在出入口处。在每层留1-2个25阀门,作为混凝土养护使用。 第一节 6.5施工临时用电布置 6.5.1 现场施工用电计算 在施工现场用电主要机械详主要施工进场使用计划表,程用电负荷公式如下: p=1.053(k1p1/cos +k2p2+k3p3) 其中:p1为电动机总
18、功率;p2为电焊设备总容量;p3生活照明总功率;本工程施工进场后根据现场情况编制详细的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6.5.2 施工现场用电平面布置详见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第一节 6.6临时设施占地面积一览表 第一节 6.7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6.7.1 管理原则 mm m v q d 91091.010005.1114.3/1041000/44=?= ?= 根据施工平面布置,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订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及进退场计划,主材及周转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同时制订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奖惩分明,实施科学文明管理。 6.7.2 平面管理体系
19、由项目经理负责总平面的使用管理。建立健全调度制度,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对总平面的使用进行协调和调整,并由工程部对总平面的使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6.7.3 管理计划的制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等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利用平面空间为目标,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并将计划输入微机电脑,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6.7.4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在计划执行中不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经充分协调确定后,发布计划调整书。工程部负责组织阶段性的定期检查监督,确保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其重点保证项目是:安全用电、场区内外环卫场区道路,给排水系统,垂直运输、料具堆放场地管理调整,机具、机械进退场情况,以及施工作业区域管理等。 七、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第一节、劳动力安排使用说明 根据该工程特点,本工程将组织各专业施工队进行流水施工,突出队伍专业化。在开工前10天,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位,施工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在内部配备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 第一节、本工程各阶段劳动力配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