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曾悠然.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66622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曾悠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曾悠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曾悠然.pdf(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学校代码 10530 学 号 201330020258 分 类 号 F234.4 密 级 公开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会 计 稳健性 对 并购绩 效 的影响 研 究 学 位 申 请 人 曾悠然 指 导 教 师 杨钰 副教授 学 院 名 称 商学院 学 科 专 业 会计学 研 究 方 向 财务与会计 二零一六 年 六 月七日 _ Effect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on the Performan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ndidate ZengYouran Supervisor YangYu Associate Pro

2、fessor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Program Accounting Specialization Finance and Accounting Degree Master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 Date June 7,2016 _ _ I 摘 要 并购是企业为了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一项重要的投资决策, 是一种 极具有不 确定性的风险行为。 假如我们将 2013 年和 2014 年叫做 “中国并购市场井喷之 年 ” 。 那么 之 后 的 2015 年 并 购 市 场 继 续 升 温 , 交 易 金 额

3、 节 节 高升 。 根据 CV Source 投资中国的 统计 数据显示 ,2015 年在我国并购市场公告了 9700 例并购 事件 ,达到了 7094.43 亿美元的交易金额 ,数量及金额较 2014 年同比分别增 长 24.30% 和 78.05% ; 交易状况为完成的并购事件有 4156 例,相比 2014 年增 长了 33.16% , 并购金额为 3160.8 亿美元, 同比 上升了 56.37% 。 这使得并购成 为 当前的热门话题, 成为理论界众多学者争相研究的一个主题。 我国 众多研究 者 同样也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 并购绩效 方面 , 特别是对并购绩效影响因素 的探 讨 方面尤为

4、明显。 Francis 和Martin (2010 )研究了会 计 稳健性 与 公司并购绩 效的关系 。 他们 经过分析认为 , 通过 及时确认亏损可以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 所以, 会计稳健性 水平越高的公司在宣布并购决策时的市场反应越好, 并购之后的并 购绩效也会越高 。 这个结论就为 众多探索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的 学者 开辟了一 条 新 的 研 究 之 路 。 国 内 研 究 会 计 稳 健 性 与 并 购 绩 效 的 关 系 的 实 证 文 献 特 别 稀 缺 , 仅仅只包括2015 年的三篇文献。 笔者尝试着依据 我国资本市场本身 的特征, 研究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5、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分析, 探究 公司治 理程度 对两者关系 的影响。 本文以中国A 股 上市 公司2009-2012 年 的277个并 购 事 件 为 样 本, 研 究会 计 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运 用Khan 和Watts (2009 )设计 的 C-SCORE 年度稳健性指数模型 和Givoly 和Hayn (2000 ) 提出的负应计模型这两种方法共 同衡量会计稳健性水平 , 以会计指标法 衡量并购绩效 。 通过回归模型 分析得出 如下结论: 会计稳健性 越高的并购方并购绩效越好, 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 例 不影响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的 正相关关系 , 机构投资者 的持股比

6、例越高 会 抑制 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 。 针对本文得到的结论, 笔者提出了 提 高公 司的会计稳健性 和积极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 平两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并购绩效;公司治理 _ II Abstrac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an important investment decision that enterprise can use it to continuously develop and expand, is a very uncertain and risk behavior. If 2013 and 2014 is cal

7、led “the Chinese M Trading conditions to finish with 4156 cases of M M Corporate governance _ IV 目 录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2.1 关于会计稳健性存在性研究 2 1.2.2 关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项目研究 3 1.2.3 关于会计稳健性对 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3 1.2.4 关于并购绩效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4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5 1.3.1 研究内容 5 1.3.2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创新 7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

8、提出 8 2.1 相关概念界定 8 2.1.1 会计稳健性 8 2.1.2 并购绩效 8 2.2 理论基础 9 2.2.1 委托代理理论 9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10 2.3 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的关系: 机理描述与研究假设的提 出 11 2.3.1 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假设1 11 2.3.2 公司治理水平对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假设 2 12 第3 章 研究设计 15 3.1 关键变量的衡量 15 3.1.1 会计稳健性的衡量方法与选择 15 3.1.2 并购绩效的衡量方法与选择 16 3.2 变量说明 18 3.3 实证研究模型与步骤 20 3.3.1 假设

9、1 的检验模型与步骤20 3.3.2 假设 2 的检验模型与步骤20 3.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21 第4 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22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2 _ V 4.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4.3 实证结果分析 24 4.3.1 假设 1 的实证结果分析24 4.3.2 假设 2 的实证结果分析24 4.4 稳健性检验 28 第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34 5.1 主要研究结论 34 5.2 相关政策建议 34 5.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36 参考文献 38 致谢 41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2 _ 1 第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 景和 研 究

10、意义 2015 年新年的热度才刚刚退却 , 众多的互联网公司 的并购事件却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进入我们 的眼帘。 比如: 阿里巴巴自 上市以来进行了金额最大的一次投 资 , 出资36亿元入股魅族 。 紧接着滴滴与快的在2月14日将合并的消息公之于众。 之后, 58同城战略入股 赶集网, 两家分类信息平台终于 结束了快十年的激战进行 了合并。 国庆刚过, 美团和大众点评两家团购网站也走到了一起, 还有 近期的阿 里宣布收购优酷土豆 。 各种规模 的并购事件层出不穷 , 前一秒还是激烈 的竞争对 手 , 转眼之间就成为了良好的合作伙伴 , 这样的事件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了一 种常态 。 2015

11、年上半年我国 并购交易规模发展迅猛 , 交易金额达到了3053 亿美元,比 去年同期 增加了一半以上 , 达到了半年交易总额的 巅峰状态, 其中境内并购、 海 外并购的总额更是惊人 。 上半年我国境内并购 的金额有2327亿美元, 同比升高了 67.8% , 这一数据也创 下了新高。从全年数据 来看,2015年中国并购 市场 公布的 不论是并购交易数量还是并购的 规模都持续走高, 我国并购市场继续火热 。 按照 CV Source 投资中国 所 统计的数据 , 2015年全年 我国一共宣告了9700起 并购案例, 其中有7944 起 并 购 事 件 进 行 了 公 告 并 披 露 了7094.

12、43 亿美元的 交 易 金 额 , 同比提 升了24.30% 、16.02% 以及78.05% 。 从2009 年 至 今 , 我 国 的 并 购 交 易 市 场 有 着 持 续上升的总体 趋势, 自2012、 2013年并购的交易 规模呈现出异常火爆的上升之 势 后, 2015年交易规模持续升高 。 2015年我国并购 事件的整体数量是2014 年的3倍, 绝对金额甚至达到了2014 年 的6.8 倍 , 这 种 增 长 速 度 让 人 惊 叹 , 所 以 可 以 毫 不 犹 豫的说2015 年我国并购市场 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的局面。 将并购具体按照行业 来细 分 ,交易数量上, 制造 业

13、并购数量573起排名 第一,占总体市场的12.16% ,其次 是并购数量 达到506 起 占比10.74% 的IT 行业 , 排名第三的 是能源及 矿 业 ,数量为 460 起, 占全部行业的9.76% 。 从交易金额来看 , 房地产行业以622.89 亿美元, 占 整个行业19.71% 的较大比重 独占榜首, 交通运输行业以357.73亿美元 的规模, 所 占比重11.32% 紧随其后 ,第三名是 电信及增值交易 行业,规模为354.25 亿美元, 占比11.21% 。 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 , 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数量持续火爆, 金额 也节节升高, 不断刷新记录 , 并购是资本市场的

14、永恒主题。 而且并购重组不仅是 企业 不断发展、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而且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和升级 息息相关, 在 如今我国企业改革以及 供给改革的双轮驱动下, 我国 并购重组也会随之发展和 _ 2 提升, 也会进一步激发2016年更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 众所周知, 并购 是企业一项 特别重要的投资决策, 众多企业都期 望借由并购重组的方式 来提升企 业 规模, 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 然而并购也是一项 有风险的决策, 需要投资者谨 慎思考 。 那么并购行为是否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并购后公司的绩效是否会变好? 什么因素影响着并购的绩效?这些问题都是 我 国 众 多 学 者 探 讨 和 研

15、 究 的 热 点 问 题, 因此 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 会计稳健性是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 基本原则之一 ,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Francis 和Martin (2010 ) 研究了会计稳健性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 他们经过分 析认为, 通过及时确认亏损可以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过度投资 行为, 所以, 会计 稳 健性 水平越高的公司在宣布并购决策时的市场反应越好, 并购之后的并购绩效也 会越高。 这个结论就为众多探索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的学者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 之路。 近几年我国众多 研究者都将研究重点集 中在讨论会计稳健性与 投资决策或 者筹资 决策的关系 , 在分析会计稳健性与投资决策 的关系

16、的过程中, 绝大多数研 究者 都 是 在 探 讨 会 计 稳 健 性 与 投 资 效 率 以 及 会 计 稳 健 性 与 企 业 过 度 投 资 和 投 资 不足 之间的关系, 而 研究细分至会计稳健性与 企业特定的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 , 这样的 文献少之又少 , 寥寥无几, 例如企业并购 行为, 仅仅只有2015 年的三篇文 献。 基于以上的研 究背景, 本文将会计稳健性和并购 绩效这两者联系在一起, 也 对会计稳健性 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具体行为 并购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是一个 比较新的研究 方向,会 计稳健性通过抑制管理层为了个人 利益而虚增 盈余的机会 主义行为, 向大众披露更全面和透

17、明的信息 , 有利 于监管者全面有效的控制并购 决策。同时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水平对会计稳健性和并购绩效两者关系的影响, 为上市公司设计合理 、 完善、 有效的治理机制, 提升各种 机制之间的 协同作用提 供了证据。 1.2 文献综 述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简单的回顾: 首先是会计稳健性存在 性研究, 只 有在存在性的基础上才能够继续深入探讨会计稳健性的作用。 第二是 对会计稳健性与投资项目 的关系进行综述。 第三是 从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影响 的方面进行回顾, 这个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最后对并购绩效其他影响因素的研 究进行了简要梳理,这方面对 后面模型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8、 1.2.1 关于会 计稳 健性 存在 性研究 Basu (1997) 对会计稳 健性 是否存在这一问题 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 盈 _ 3 余对坏消息 反应的及时性 显著地强于好消息 , 从而表明了美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 余存在 稳健性 的特点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 。自 Basu 研究之后, 我国 的学者 也陆续将这种研究思路运用于我国资本市场, 纷纷开始探讨我国会计盈余是否具 备稳健性的特点。 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通过研究 1995 年至 2000 年的上市公司 ,得出与 Basu 一致的 结论, 结果 说明了 我国上 市公司 的会计盈 余 同美 国一样 也具有稳健 性。针对这

19、一结论,我国众多学者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 研究 表明, 控制还是不控制 亏损公司, 对会计稳健性的存在性影响截然不同。这 从一方面 说明亏损公司的 会计稳健性实际上是一种 假象, 是利润操纵 造成的。曲 晓辉和邱月华(2007 )对 2006 年新颁布的企 业会计制度 实行期间的样本 公司进 行 分析 后 得 到 的 结 果 表 明 上市公司表 现 出 的 会 计 稳 健 性 特征究 其 原 因 是 亏 损 公 司的 “洗大澡” 行为造 成的, 这个结论与李远鹏和李若山之前的研究相似 。 但是, 毛新述和 戴德明 (2009 )得到的 研究结 果与前 面研究者 的结论

20、不同 。 他们 认为, 减去了操 纵性应 计利润 之后,会 计制度 要求的 会计稳健 性原则 的应用 程度密切影 响着 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 水平。 肖成民和吕长江 (2010) 没有采用计量 会计盈 余的原始方法 , 而是 在其基础上改良了研究方法 。 两位学者以季度会计盈余 和年 度会计盈余 来计量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这两种计量方法来衡量会计 稳健 性 都表明我国会计盈余 具有稳健性的特点, 而且这个特点 是实实在在的, 能够经 得起检验的,而并不是 “洗大澡”的利润操纵行为所造成的。 1.2.2 关于会 计稳 健性与投 资项目 研究 因为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绩效息息相关, 如果公司

21、亏损, 那么管理者可能会 面临薪酬锐减甚至于有被解雇的风险 ,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会 去掩盖或者隐瞒 亏损的 投资 项目, 会计 稳健性可以增加股东和董事会 对于净现值为负的 投资项目 的敏感程度 ,从而及时 应对亏损(Watts, 2003) 。Ball(2001),Ball 和 Shivakumar (2005)的研究也表 明, 会计稳健性 能够降低 管理者盈余管理的行为, 及时 终结不 利 的投资项目 。 王宇峰 和苏逶妍 (2008) 研究 认为, 会计稳健性比较高的公司 在 缺少投资机会的时候 ,会更及时采取措施削减出资 ,此时的投资效率也会增长 。 这一研究也是 我国检验 会计稳

22、健性与企业投资效率 关系的首次尝试。 孙刚 (2010) 经过研究 发现 , 会计稳 健性 能够 显著地 降低 无 效投资 。 韩静 等(2014 )认为, 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减少 投资过度, 加剧 投资不足, 会计稳健性的这种作用在 非国有企业 尤为突出 。 1.2.3 关于会 计稳 健性对并 购绩效 的影 响研究 Francis 和 Martin (2010 )探索了会计稳健性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他们 _ 4 经过分析认为,通过 及时确认亏损可以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所以, 会计稳健性 水平越高的公司在宣布并购决策时的市场反应越好, 并购之后的并购 绩 效 也会 越高 。我 国

23、的 李 维 安和 陈钢 (2015a ) 发 现, 会计 稳健 性与短 期 并购 绩 效 没有显著的 关系, 而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 , 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就 越好。 于江 和 张秋生 (2015) 经过 研究发现: 非条件稳健 性有降低并购溢价, 增加 累计异常 收益 率的作用 ; 条件 稳健性可以明显提升公司 的并购绩效。 总的来说, 研究这两 者之间关系的文献还比较少 , 属于比较新的一个研究视角, 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 究。 1.2.4 关于并 购绩 效的其他 影响因 素研 究 企业的并购绩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会计稳健性之外还包括公司治 理、政府干预、 另外一些 影响因素等等。 (1

24、)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股权结构与并购绩效的关系。Marin 和 Luc (2011 )研究得出: 第一大股东 控制程度越高 时,并购绩效在英国与欧洲显著不同,在英国为正,在欧洲为负, 究其原因 是因为两个地区的并购决策向大众传递的信号截然相反, 在英国传递着 有利 的信号, 而在欧洲传递着 不利的信号。 我国冯根福和吴林江 (2001 ) 认为第 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短期并购绩效正相关 。 蒋璐 (2009) 却认为两者是负相关关 系。 李维安和 陈钢(2015b)选取了 2007-2010 年之间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 为样 本, 研究结果表明 高管持股与短期绩效 之间没有明显 关系,

25、与长期绩效之间是非 线性的 关系 。 董事会机制对并购绩效影响。 关于董事会规模 与并购绩效的具体关系 , 我国 学者 在这方面的 研究 各持己见, 见仁见智。 按观点来看, 可以分为三种 : 第一种 观点认为两者是正相关关系, 比如 孙永祥和章融 (2000) ; 第二种观 点认为两者 是负相关关系, 比如 吕长江和王力斌(2004 ) ; 与上述观点都不同的 观点认为两 者 之间的关系不是单 纯 的 正相关或者负相关 的 线 性 关系, 还 可 能 是 非 线 性 的 关 系 , 于东智和池国华 (2004) 的研究支持这一 观点 。 潘颖和王凯 (2014 ) 研究发 现 董事会规模与并

26、购绩效 的关系不明显, 独立董事 比例的提升对企业并购绩效有 着显著地促进作用 。 我国学者对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 与否与并购绩效之间的 关系 ,学 者们观 点各异 ,没有统 一的结 论 。 吴 淑琨 等 (1998) 认为 两个变量之 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 刘曼琴和曾德明 (2002) 经过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 两职 兼任更好 。 潘颖和王凯 (2014) 与刘曼琴和曾德明 的观点相反, 他们更赞成 两职 分离 。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我国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_ 5 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观点不同, 龙振海 (2010 ) 研究发现,在 控制了非 市场化因素 干扰的

27、 情况 下, 受到自身 机制设计的影响, 机构投 资者不能够明显的增加并购方 公司的价值。 姜岩磊 和余灼萍 (2014) 的研究结果表明: 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例的 增加 有利于 提高公司 的并购绩效, 还能一定程度上削弱 并购公司代理成本对并购 绩效的损 害。 (2)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潘洪波 等(2008 )研 究 结果表 明对 盈利公 司 来说,地 方政 府干预 会 抑制公 司的 并购 绩效,相反的, 对亏损公司来说地方政府干预会提升公司的 并购绩效。 刘大志 (2010) 运用 因子分析法衡量并购绩效 , 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国有控 股属性 会显著降低并购绩效 , 也就是说

28、, 国有 公司 的并购绩效要低于 非国有公司 的并购绩效 。 (3)另外的 影响因素 田高良 等(2013 )研究 表明, 并购 方和被 并 购方若为 连锁 董事 关 系会 明显 损害公司 的 并购绩 效 。 张雯 等(2013) 认为 政治关联 程度越高 会明 显降低 公司 的 并购绩 效; 而且国有企业 的这种程度会更明显 。 赵息和 张西栓 (2013 ) 研究表 明 , 内部控制 水平越高的公司, 会提升其并购绩 效, 而高管权力则会抑制 并购绩 效 的提升 , 并且内部控制和高管权力存在反向作用关系。 王艳和阚铄 (2014) 通 过对中国 A 股上市公 司并购事件的实证检验, 发现

29、收购方公司的企业文化强度 越高 , 并购的长期绩效 越低。 宋淑琴和代淑江 (2015) 研究发现管理者 过度自信 程度越高, 并购绩效 会下降,而且是否为相关并购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明显比较好。 西方国家有关并购绩 这个方面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 , 相关理论也 达 到了 相对 全面和完善的水平 , 制度也比较合理和成熟 , 早已形成统一与合理 的体 系 。 国内并绩效研究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历史不 长, 起步比较晚。 当前 我国研究者 对于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方面 讨论和探索日益增多,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 他们众说纷纭, 各持己见 , 究其原因是因为计量方法

30、、 选取样本、 模型与变量的 设计各不相同。 1.3 研究内 容和 研 究方法 1.3.1 研究内 容 本文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引言 。 这一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 意义, 在此 _ 6 基础上 提出 了研究问题, 接下来按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发展历程 对会计 稳健性的存 在性以及会计稳健性 对投资项目的影响这两个方面 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然后介绍 了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的研究状况以及影 响并购绩效的各个因素, 通过划分类 别总结和简要评述 , 增加了文章的逻辑性, 紧接着 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运用 的 研究方法,最后说明文章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依据。 这

31、一章节首先对 会计稳健性和并购绩效的具体概念进行 界定, 之后详细 介绍了 委托代理理论、 信息不对称 理论。 并简要分析了理论与本 文的内在联系, 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 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的关系 , 以及公司 治理水平对这两者关系的影响, 通过对这两者关系的梳理和 机理描述 最终提出了 本文的 两个 至关重要的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设计。 本文首先介绍了解释变 量、 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选择 的依据与计量方法, 特别是 会计稳健性以及并购绩效 衡量方法都有很多, 而且每 种方法优缺点和侧重点都不同, 本文对这些方法 进行了梳理和简单分析 , 然后 介 绍了实证分析的模型 ,最后介绍

32、了数据的来源以及样本的选择过程 。 第四章 :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这一章首先对所选取的 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 统计, 分析 样本特征 , 观察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有何区别, 然后进行了变量的相 关性分析, 判断模型是否具有多重共线性, 接着 将样本数据代入各个 模型中检验 本文的 假设, 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最后为了让实证结果更具有 准确性 和可信度, 本文进行了 详细的稳健性 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这一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 进行了概括, 针对结论 提出 了 与之相关 的政策建议 , 自我剖析了文章值得改进之处并提出 未来可供继续 探索 和深度挖掘的方面 。 1.3.2 研究方 法

33、本文 在研究会计稳健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的过程中, 具体采用了 以下的研究 方法 : 1、规范 研究法 :首先 进行相关 概念的 界定, 然后 通过 对委托 代理理论 、信 息不对称理论 的回顾与分析, 以及对会计稳健性 与投资项目的关系和 并购绩效影 响因素 相关文献进行 评述和梳理后,在此基础上提出 本文的研究假设。 2、实证分析法:本文选取 了我国 A 股上市公司 2009-2012 年间 一共 277 个 并购事件 作 为 样 本 ; 研 究 过 程 中 对 会 计 稳 健 性 水 平 的 计量运 用 Khan 和 Watts(2009)的 C-SCORE 公司年度会计稳健性 指标和 G

34、ivoly 和 Hayn (2000) 的 负应计指标 , 两种方法的衡量使文章 结果的可信程度更高, 而且使样本观测值 之 间 具有横向可比 性, 并购绩效采用比较适合我国 当前资本市场实际情况 的会计指 _ 7 标研究法来 衡量。 本文使用 Excel2007 和 Stata12.0 软件进行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4 研究创 新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 在 于 丰富了现有的会计稳健性 以 及并购绩效的相关研 究。 会计稳健性不 仅是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是一项较为 重要的 治理机制, 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而并购 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投资 决策, 是一项极具有不确

35、定性的风险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数量与金额 仍旧呈现 出逐年上升 的趋势, 这使得更多的国内学者去研究并购方面的问题,尤 其对并购绩效等热门研究方向 的兴趣日渐浓厚, 但是 关于会计稳健性和并购绩效 相关关系 的研究,我国目前只有三篇文献对其进行 研究,系统的研究比较少 。 从研究 方法来 看 , 比起 运用得 特别广 泛的 Basu(1997)的会 计盈余 股票回 报 法、Beaver 和 Ryan(2000)提出 的市净率法、Ball 和 Shivakumar(2005)的应计 现金流计量法等, Khan 和 Watts(2009)设计 的 C-SCORE 公司年度 稳健性指数 模型 在国内的运用不太多, 缺少对这种方法的系统论述和研究 。 本文在衡量会计 稳健性水平时采用了 Khan 和 Watts(2009)的 C-SCORE 公司年度稳健性指数模 型, 丰富了 C-SCORE 公司年度稳健性指数的运用并且 对其理论研究进行了补充 。 而且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也应用了 Givoly 和 Hayn (2000) 的负应计模 型 来衡量会计稳健性水平, 两种方法结合使 结果更有说服力。 对于并购绩效的衡 量 方面, 结合我国资本 市场的实际情况, 本文 没有运用西方学者研究的主流研究 法 事件研究法,而是 用会计指标法来衡量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