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第3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卤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点,掌握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 2.通过比较卤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层数)的不同点,掌握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学会分析递变性的原因。 3.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以IA和VA族为例,知道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相似和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初步掌握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素材的分析来归纳结论的能力,形
2、成科学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位置反映结构”的化学基本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学习,加深对“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等哲学规律性认识,体会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三、教学方法:对比归纳实验探究演绎 四、教学过程 (一)碱金属元素 环节1:理论探究,对比归纳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把锂、钠、钾等元素编在一个族呢?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科学探究1)查阅元素周期表,填写教材P5中的表格,对比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碱金属原子结构的
3、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根据上述结构的异同,推测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异同点? 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碱金属可能像钠一样能与氧气和水反应,但反应程度可能不同。下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 环节2:实验探究,通过实验钾和钠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钾和钠与水的反应,对比钾和钠性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探究2)钾分别与氧气、水的反应,回忆钠分别与氧气、水的反应,进行对比。 环节3:由钾钠到碱金属再到研究方法,分层次归纳总结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4、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回忆钾和钠的实验,你认为钾和钠性质的相似性和不同点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钾和钠都能与氧气和水反应,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都是有1个电子,而钾比钠反应更剧烈,是因为钾原子比钠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归纳整个碱金属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并预测锂和铷的性质。 碱金属元素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氧气、水反应。 碱金属从锂到铯,随着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越来越易,与氧气、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锂反应没有钠剧烈,铷反应比钾剧烈。 锂与水,铷与水,铯与水的反应。 LiO2 = NaO2 = K+O2=
5、KH2O = RbH2O = 从Li到Cs,与水生成碱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它们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以后若要比较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可以用哪些判断方法? (研究方法)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比较(教材P7注释) 元素的金属性比较可以从两个方面比较: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容易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环节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根据表1-1,请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规律性。 单质的颜色,除铯外,都呈银白色,状态柔软,密度小,熔点低。 (二)卤族元素 环节5:利用已学碱金属的研究方法,预测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通过碱金属的学
6、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个电子的碱金属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那同学们能不能类推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呢?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所示,根据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请你试着推测一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都易得一个电子,都有氧化性。 递变性:从氟到碘,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越来越难,氧化性逐渐减弱。 环节6:利用已有的科学事实,证明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如何证明我们的预测是否正确呢?除了实验,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家已经得出的客观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结论?例如教材第
7、8页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相似性:卤素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均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 递变性:从F2到I2,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环节7: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类似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证明卤素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也可以通过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现象写出方程式,比较以上三个反应氧化剂、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阅读教材P8资料卡片,卤素单质在
8、物理性质上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环节8: 通过比较碱金属和卤族元素,我们可以看出,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练习,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结构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拓展到整个元素周期表,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五板书设计: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 结构(从Li到Cs)性质 同:最外层为1e-都能与氧气和水反应 异: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与氧气和水反应反应越来与剧烈 失电子越来越来越容易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 结构(从F2到I2)性质 同:最外层为7e-都能与氢气反应 异: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与氢气反应越
9、来越难,生成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得电子越来越来越难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首先由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入手,由学生预测Na和K的化学性质,接下来回忆Na、K分别与氧气 燃烧及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辅以实验视频,然后由学生讨论推出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预测铷、铯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再次呈现实验视频,学生被铯与水反应的现象所震撼,也加深了对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的理解。此时,我们再次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你估计锂与水反应会是怎样? 当他们看到金属锂在水中慢悠悠地转动,发出会心的微笑。在老师把单质的还原性转变为元素的金属性后,形成金属族元素金属性的递变性的这一原理。这样利用反差较大实
10、验现象,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他们形成运用原理的思维程序。 2.在环节7中: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卤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对于要比较卤素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学生相对陌生,我们可以提示他们:类似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通过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证明,并提出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易观察,通过帮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萃取实验,设计出置换后,再加入CCL4溶液,让现象更明显。这样让学生通过反应事实及实验得出出元素的非金属性定义、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卤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 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 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 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