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必修Ⅰ
一、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 地球
太阳系 月球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1)安全的宇宙环境——外因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2)自身条件——内因 有液态水
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例如:太阳能——大气运动——风能——海水运动——波浪能等
太阳能——光合作用——生物能——地质作用——化石燃料
太阳能——水循环——水能——开发利用——水电等
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1)标志:黑子(光球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2)周期:约11年
3)影响:黑子——影响气候(降水)
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引发——“磁暴”
高能带电粒子流——轰击——两级大气——产生——极光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侧视:
自西向东
俯视:
北逆南顺
恒星日:23h56m4s
太阳日:24h
角速度相等,每小时15。
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两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公转
自西向东
恒星年:365d5h48m46s
回归年:365d6h9m10s
一月初近日点最快,
七月初远日点最慢。(绘图)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①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自转
②晨昏线:(绘图说明)
③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
(2)地方时和区时的含义
①地方时:A 不同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
B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C 东早西晚 东加西减
D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分钟*两地经度差)
E 特殊经线的地方时
6:00 12:00 18:00 0:00(绘图说明)
②时区与区时:A 时区的划分(+中央经线、本初子午线)
B 区时的计算方法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1小时*两地时区差)
某地时区数的计算:经度数/15
余数<7.5即为商,余数>7.5,即为商+1
计算说明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规律
南左北右,赤道不偏转
地表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沿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发生偏转。(绘图说明)
河岸的凹凸、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洋流运动、大气运动均受此影响。
赤道0
3、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
黄道面
黄赤交角
赤道面
(2)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太阳高度角(h):绘图
正午太阳高度角(H):一天中正午(地方时)时刻的太阳高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A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B 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最值: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最大值
南半球——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最大值
北半球——最小值
④昼夜长短的变化(用课件演示)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3.21 全球昼夜平分
3.21-6.22 北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 昼>夜
南半球昼变短 夜变长 昼<夜
6.22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6.22-9.23 北半球昼变短 夜变长 昼>夜
南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 昼<夜
9.23 全球昼夜平分
9.23-12.22 北半球昼变短 夜变长 昼<夜
南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 昼>夜
12.22 北半球昼最短 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 夜最短
12.22-次年3.21 北半球昼变长 夜变短
昼<夜
南半球昼变短 夜变长
昼>夜
(3)季节更替的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更替
四季的划分 我国传统四季 四立
气候四季:345春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1、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的主要特点
1)坚硬外壳
2)厚度不一 陆地地壳>海洋地壳
2、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及对流层大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流层主要特点: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特点的形成原因: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上冷下热
3)水汽、固体杂质较多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五、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
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变质作用
2、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之间的转化
六、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2、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及其地貌
(1)地壳运动
①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②地质构造:
A 褶皱构造与地表形态(绘图)
B 断层构造与地表形态(绘图)
(2)岩浆活动
①侵入活动 花岗岩
②喷出活动 玄武岩
(3)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高温高压)
(4)地震:世界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
4、风力和流水的侵蚀、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1)风化作用:大 小 碎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
(2)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黄土沟壑 V型谷
冰川侵蚀 U型谷
(3)搬运作用
风力沉积 沙漠、黄土沉积
(4)沉积作用 洪积扇、冲积扇
流水沉积 冲积平原
三角洲
(5)固结成岩
关系:
七、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量来源
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直接热源: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示意图
注意:AA’为大气的垂直运动,AB为大气的水平运动,即为风。
会比较AB A’B’的气压值高低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①示意图:
②风的形成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高低气压差(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③高空风(2个力的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④近地面风(3个力的作用)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斜穿等压线(和等压线呈一定角度)
八、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性移动规律
2、各气压带风带气流运动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
季节性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多雨
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九、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 冷锋、暖锋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及影响下的天气
天气系统
冷锋
暖锋
暖气团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示意图
A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
天气晴朗
气温低,气压高,
天气晴朗
B过境时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狂风暴雨
(夏季暴雨,冬季寒潮)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连绵细雨,连续性降水
C过境后
气温低,气压高,
天气晴朗
气温高,气压低,
天气晴朗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天气系统示意图及影响下的天气
天气系统
气旋
(低压系统)
反气旋
(高压系统)
示意图
(北半球)
中心气压
低
高
水平气流
外围流向中心
(逆时针)
中心流向外围
(顺时针)
垂直气流
辐合上升
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阴雨
晴朗
典型天气
台风
伏旱、秋高气爽的天气
简单记忆
北气逆,南气顺
十、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内陆循环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3、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淡水资源更新;塑造地表形态;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十一、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沿岸气候、渔场分布、航运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1)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2)渔场: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
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
3)航运: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
4)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十二、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下垫面、人类活动、大气环流
1、气候影响外力作用的类型及地貌特点
流水侵蚀、搬运、沉积
风力侵蚀、搬运、沉积
2、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
年雨型、少雨型、冬雨型、夏雨型
十三、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五个要素互相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2、各要素相互影响、渗透、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十四、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沿纬度变化,沿经线变化,纬度因素,热量(主导)
2、 经度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沿经度变化,沿纬线变化,海陆分布,水分(主导)
3、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沿高度变化,海拔,水热状况(主导)
4、 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地形等因素
“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有”
十五、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1、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
2、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世界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宜的平原地区、热带的高原地区、山区的谷地
3、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平坦地区利于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的建设;
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的走向、密度、建设投资和技术难度
十六、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冷暖干湿交替
2、近代气候的整体趋势——全球变暖
3、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变暖,纬度带向高纬移动,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会增加;而热带干旱地区,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2)对工业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减少高纬地区冬季取暖能源的使用量,但增加低纬地区夏季制冷能源的使用量,同时也会刺激相关新技术产品市场的扩大。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使得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增加,扰乱人类正常的新陈代谢;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播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
4)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使大多数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的适应或迁移,也就是说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即由于人类社会对土地的大量占用,生态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因此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会遭受重大损失。
十七、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自然资源的含义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 水资源的组成、地区分布
(1)水资源的组成:主要指淡水,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分布:
A 影响水资源分布的因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B 衡量水资源丰富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C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淡水资源短缺及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十八、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寒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寒潮发生的时间:冬半年
(2)标准:气温24h内下降10℃,并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
(3)原因:很强的冷气团从高纬向低纬移动。
(4)危害:
①很强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②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③严重的冻雨、大雪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2、构造地震及其危害
多发生在断层和板块交界处。
危害:
①建筑物与构造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②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
③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必修Ⅱ
一、分析不同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发展阶段及其模式
1)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2)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特征
人口增长特征
原因
原始
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高低
缓慢
自然灾害;战争;
生产力低
过渡
模式
高增长
阶段
高低高
明显加快
生产力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和平
增长下降阶段
高低高
增速减慢
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观念发生改变
现代
模式
“三低”模式
低低低
缓慢
养老制度的健全和医疗技术的发达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韩国、新加坡、古巴:“三低”模式
2)发展中国家:从“过渡”模式向“三低”过渡
3)世界:“过渡”模式
4)中国:“三低”模式
人口负增长:出生率<死亡率
例如:德国,中国上海
二、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的含义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几个特点
①主要形式:劳务输出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去变为人口净迁入区
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
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区
2)中国国内人口迁移
①历史上:黄河流域 长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
“闯关东”、“走西口”
②新中国成立后:支援内地和边疆
改革开放前: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开放后:自由迁移为主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就业——主要因素
2)政治:战争、难民
3)社会文化:宗教、种族
4)生态环境:水灾、旱灾
5)其他因素:心理和生理,例如:婚姻、家庭等
三、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 环境承载力的含义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2)主要因素: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
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重要因素
2、 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1)含义: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方案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主要因素: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势(正相关)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先正后负)
③科技水平(正相关)
④地域的开放程度(正相关)
中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16亿)
中国——淡水资源——环境承载力(8亿)
四、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城市内部的主要功能区
2、不同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北京故宫
2)经济原因:地价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交通通达度
商业>住宅>工业
3)社会原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针对居住区)
4)行政原因:对新建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影响较大。
五、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功能区分化越明显
2、城市功能区分化越明显,城市服务功能越强
3、城市服务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广
人口>100万 特大城市
100~50万 大城市
20~50万 中等城市
<20万 小城市
六、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含义
1)含义: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过程:人口集中的过程,地域转换的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
3)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
速度
和工业化的关系
水平
协调
程度
发达
国家
早
先快后慢
工业化先于城市化
高
协调
发展中国家
晚
先慢后快
城市化先于工业化
低
不协调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水污染、原有生态环境改变、地面沉降等。
七、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2、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
1)布局:美国——中高周低
欧洲——中低周高
2)结构:中国——内向性,封闭性
西方——外向性,开放性
3)风格:中国——红墙、黄瓦、飞檐、斗拱、
楼台亭阁
西方——喷泉、雕塑
3、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服饰和习俗
八、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自然区位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人文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2、传统旱作农业、现代混合农业的特点及主要区位条件
特点
主要区位条件
传统旱作农业
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灌溉)
现代混合农业
盈利为目的,种植谷物,放牧牲畜
交通、市场
九、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原材料、市场需求、运输条件、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工业基础、科技、环境条件、其他因素(动力、政策、个人喜好)
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类型
1)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2)类型:
基本工业地域 专业性工业地域
综合型工业地域
出口加工区(港口机场附近)
工业园区(新兴工业——苏州
新型工业地域 工业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术产品——中关村)
3、某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与发展特点
例如: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鲁尔工业区
十、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草场;农业技术的应用(灌溉 土地盐碱化 化肥 生态系统)
2、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产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消耗大量资源、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
工业生产中的“废物”排放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十一、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地域联系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讯、商业贸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得出结论:
1)短距离运输、公路运输费用较低;
长距离,水运最便宜;
中长距离,火车适宜;
管道运费受距离影响不大。
2)灵活程度:公路最灵活
3)速度:空运最快,水运最慢
通信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
商业贸易
1)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动力。
2)环节: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
3)对内——商业;对外——贸易
4)国际贸易:商品的贸易;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
十二、结合实例,分析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水路交通:①入海口河口②渡口③交汇处
④可以通航的起点
2)铁路、公路:城市沿交通轴线发展
3)综合交通:城市向多方向分散扩展
2、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网点的形成:交通枢纽处
2)商业网点的发展:逐渐布局在城市外围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
例如:高速公路沿线。
十三、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人类文明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特点
2、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历史演变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
十四、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
原因
1)全球气候变暖:矿物燃料的燃烧 CO2上升
加剧温室效应(地球目前处于温暖期)
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
3)大气污染:有害气体排放(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
4)酸雨:酸性气体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2、 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
1)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
2)臭氧层破坏:紫外线过量,影响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存。
3)酸雨:腐蚀建筑物,土壤酸化,河湖水酸化
十五、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消费观);
调整社会行为(政府、市场、公众);
加强国际合作。
十六、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2、个人对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
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
珍爱生灵,万物共存
必修 Ⅲ
一、了解区域的含义。
1、区域的含义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的划分指标
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二、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范围
地形
地势
气候
河流
植被、土壤
东部季风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面积占45%,人口占95%
平原、低山丘陵为主
海拔较低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以外流区为主,河流湖泊众多
多外流河、淡水湖
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森林、森林草原为主
森林土壤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
面积占30%,人口占4%
高原、盆地为主
海拔较高,但差别明显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
多为内流河、咸水湖
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自然景观
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青藏高寒区
北起昆仑—阿尔金—祁连,南到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脉,西到国境;面积占25%,人口占1%
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平均海拔四千米
高寒气候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强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多高寒荒漠,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
冻土广布。
2、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受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
是中国最主要农业区
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和经济最为发达地区
道路纵横,四通八达
教育水平高,有深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
人类影响较小
农业主要是畜牧业、绿洲农业
该区主要问题是水源不足、荒漠化、盐碱化
交通不便,信息
经济相对落后
与东部相比,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明显偏高
1992年,西部内地开始开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人类活动影响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还要微弱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发展林业和种植业
该区主要问题是水份不足、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和地势崎岖
山区和高原地形崎岖,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而且山区道路常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的破坏
信息闭塞,经济相对落后
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明显偏高
青藏高寒区
三、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分布在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人类分布在农牧业条件优越的地区
3、工业社会人口向矿产、能源和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集聚
4、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四、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一般而言,从一个区域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2、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从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来看: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遵循着基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3、产业转移对移入区和移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移入地: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消耗增加,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移出地:环境污染减轻,资源消耗减少,增加就业压力,有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人类利用矿产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1)有利于推进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
(2)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3)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4)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影响:
(1)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问题
(2)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减少水源调入区的地下水开采,防止地面沉降。
五、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某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地理背景
2、某区域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
3、某区域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以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例: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1、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植被稀少
4、地质不稳定。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渡开垦,乱伐树木、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兴修水平梯田、修水库、打坝淤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六、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3、某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为例:
(1)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自然条件:
位于美国东南部,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
田纳西河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大;
矿产资料(煤、磷、铅锌)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比降大决定)。
人文条件: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差、许多地方没有电力;交通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措施: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
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
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发展。
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2、某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特点
3、某区域农业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4、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气候条件适宜,适于多种作物种植;
林地面积广大,森林资源蕴藏量大;
草场资源和渔业资源兼备。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部门比较齐全,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
农业机械工业是发展较快的部门;
地广人稀。
(3)东北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林地和草地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水土流失严重;
农产品质量和种类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4)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措施: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过程;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地理条件
2、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兴衰的影响
3、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鲁尔区发展工业优越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交通:便捷的水陆交通
能源(煤炭):丰富的煤炭资源
矿产(铁矿):离铁矿区较近
水源:充沛的水源
市场:广阔
(2)鲁尔区工业一度出现衰退的主要原因: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煤炭危机)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挖掘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③钢铁过剩(钢铁危机)
全世界钢铁产量增加,竞争激烈;钢的替代品的出现,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价上升。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①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如改造传统工业、引进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等;
②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③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④环境保护
九、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过程
(1)工业化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