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烛之武退秦师》-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烛之武退秦师》-备战2023年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原卷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战2023高考部编教材文言文通关训练卷09 烛之武退秦师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 军:驻扎B敢以烦执事 执事:对秦王的尊称C越国以鄙远 鄙:边境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欲肆其西封 封:边疆B阙秦以利晋 阙:损害C微夫人之力 微:如果不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凋敝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 )(3分)A夜缒而出 B朝济而夕设版焉C既东封郑D共其乏困4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不同于其
2、他三句的一项是( )(3分)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是寡人之过也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D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6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B强国请服,弱国入朝C于是入朝见威王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3、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D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母过余曰8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纵一苇之所如 沛公起如厕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臣诚知不如徐公美D不如人意 突如其来9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A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B之耽兮,犹可说也C范增说项羽曰D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B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失
4、其所与,不知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D夫人之相与 吾与点也1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B驰椒丘且焉止息 割鸡焉用牛刀C犹且从师而问焉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力足以至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且焉置土石?D朝济而夕设版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1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更若役,复若赋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验之以事
5、,合契若神 C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娶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公从之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许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 君之所知也 夫音,何厌之有 将焉取之 唯君图之A/B/C/D/1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的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作者为左丘明,是对春秋这部鲁史的解释,和公羊传谷梁传并成为“春秋三传”。B“赐”,赏给,过去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小辈,如,赐予、恩赐;也指给予的财物或好处,文中就是这个意思。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
6、国周代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D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
7、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
8、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吕祖谦左氏博议卷二十一)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9、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今天欧洲仍有这样的称谓。B礼,指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先秦有周礼仪礼礼记等流传于后世。C寡人,指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D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指代对方,表示恭敬。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B烛之武反客为主,他对秦穆公说,灭郑是让秦国赔上自己的邻国来增加晋国的势力并削弱自己。C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
10、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D烛之武不辱使命。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辞令从容,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1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考点拓展训练】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4题。(20分)文本一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
11、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12、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文本二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知伯入南里,门于桔帙之门。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太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节选自左传)【注】安、平阳:分别为魏国、韩国都城。荀瑶:即智伯。赵孟:即赵襄子。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13、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B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C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D悼公四年/晋荀瑶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弘曰/知伯愎而好胜早/下之/则可行也/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请地:即要求割地。此处“请地”与下文的“求地”意思相同,都有强行讨要的意思。B邑:此指城市,都城,与苏洵六国论“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邑”意思一样。C三版:“版”,本义为筑墙的夹板,引申为古代墙计
14、量单位。文中“三版”取引申义。D骖乘:又作“参乘”。乘车时,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骖参(一般为武士)在右侍卫。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向韩、魏请地成功,而向赵襄子请地遭却到拒绝,故纠集韩、魏攻打赵氏,但韩、魏和赵氏并没有直接矛盾。B张孟谈以“唇亡齿寒”离间韩、魏和智氏,而从前文肘击和踩脚看,韩、魏也早知如灭赵成功,将重蹈赵氏覆辙。C韩、魏、赵三家配合,张孟谈密谋厥功至伟,他不仅趁夜派人掘堤水淹,又让韩、魏出兵攻其两翼,终至全歼智伯。D据左传记载,智伯与赵襄子联合伐郑时,曾因侮辱他丑恶胆小而交恶,这也是后来赵襄子想灭掉智伯的原因。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15、现代汉语。(8分)(1)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2)知伯不悛,赵襄子由是惎知伯,遂丧之。25上述两则历史材料中,司马光和左传都对智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请问两者的观点有何不同?(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20分)景公以晏子为相,欲霸天下。时三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
16、“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伏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于是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回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
17、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 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齐君负大,不义于天下,及孔子以礼责,愧悔无地。尝读晏子春秋,其言论多可采,原于老子者也。然二桃而杀三勇士,清净流为名法,不其然哉。”(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士奇曰/晏于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优之/不闻能强谏也/B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
18、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C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D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公,春秋时齐国著名国君。“景”是谥号,义为“布义行刚”,可见赠予其谥号的朝廷是肯定其作为的。B左骖,指驾在车前左边的马。古代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护卫居右,文中将左骖引申为尊者。C使者,原指受命出使的人,见秦伯的烛之武、到元营的文天祥皆属此类。文中泛
19、指奉谕办事的人。D士礼,指对待士人所用的礼节。古人等级不同,对应的礼仪也不同。文中指对士所用的丧仪。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子经过公孙接等人时小步快走向前,以此表示对他们三人的尊敬,但他们却并没有起身,显得粗鲁无礼,引发晏子对他们的嫌恶。B晏子认为可以从符合礼法、建功立业和上下认同三个条件来评判勇士对国家的作用,对这样的勇士国君可尊其位,重其禄。C公孙接说自己能搏乳虎,以示其勇武;田开疆说自己曾伏兵退军,以示其功绩;古冶子的一番话则表明他兼二人之长,既有勇且有功。D高士奇在文末不赞同左传对晏子的评价,他认为晏子并没有尽到辅佐国君的责任,因为他言行不一。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2)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29晏子认为可用二桃瓦解三士并杀之,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晏子做出该判断的依据。(3分)9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