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摘要】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推广,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其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的效能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育与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从而带动教育更加高效率地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就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能的培训,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了些基本探讨。【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计算机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信
2、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面对时代的呼唤,面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在教育部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启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感召下做出积极的回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这既是提高教师运用新技能的要求,也是其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那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呢?一、教师要学习现
3、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新观念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理念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
4、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教师要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这些新型的教学媒体可以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同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
5、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能设计课件脚本,具备一定的制作多媒体教材软件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软件等。当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不应只为了追求形式,仅在“调教课”、“公开课”、“优质课”中使用,而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需要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的教学环境。三、教师要强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指教师的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及传递能力。具体指教师能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的能力;加工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信息素养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
6、递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结构中,信息意识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的提高是核心。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工作中,应主要通过对任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内容应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等。四、强化软硬件环境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软硬件的建设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反过来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又依赖于学校软硬件环境的构建。软硬件环境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校经济条件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配置现代教学设施,建校园网,建设学校网站等
7、;2.加强教师信息能力考察,对教师评职称,考核指定硬性指标;3.根据教学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并把培训作为一项制度和规定;4.鼓励教师上多媒体课,定期进行公开课评优等,实行奖励机制;5.鼓励教师进行信息管理、电子备课、统计学生成绩、写电子评语、网上讨论交流等,让教师在信息技术操作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6.学校领导要有相关意识,带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五、教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教师不仅要使用好现代教育媒体,还要使之与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活动,用以改进教学手段,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
8、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意指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去辅助各传统学科的教学,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一是可以利用现有的软件平台,借助他人(如网络、光盘、资源库等)获取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二是学习并掌握多媒体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如auther-ware、flash、photoshop、3dmax、几何画板等,并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自己制
9、作课件,着重解决用传统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实施课程整合。这种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六、协作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任课教师由于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去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议老师们实行分工学习、协作学习,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如:1.在校内或组内成立一个协作小组,a教师重点掌握图象处理方法,b老师重点掌握声音处理方法,
10、这样,一位老师要做课件,需要相关素材处理,即可找a或b老师帮忙;2.在校园网中建立一个相关信息技术素养论坛,学校老师有什么问题或什么解决好的、实用的办法就可在校园网论坛里面留言,相互探讨;3.经常浏览互联网一些论坛,增加互动留言,共同提高等。这样,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便可由定期化(定期举行)向日常化转换,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也由主要依赖培训向教师自学转换;协作学习还对那些要求教高层次培训的教师创造了条件。在协作学习中,人人都是教师,人人都是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交流、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商议解决。协作学习是提高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参考文献】1中国学术期刊网“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11、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2008年1月2张小林“如何打造信息化校园”新教育2005年第4期3韩仙“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新教育2006年第26期浅谈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环境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
12、为了赶上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用)。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
13、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
14、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高校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对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
15、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
16、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
17、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
18、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一方面,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
19、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需要教师们首先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开辟,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