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语文必须掌握的基本学习知识.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高中语文应考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常识 1、文学常识:作家(作家字、号、身世)作品(作品名称、名句、体例、评价)流派与并称(流派主张、风格、代表人、代表作、评价) 2、文体常识:(参考《一分也不能少》P152) A、历史散文:《史记》、《战国策》等 B、诸子散文:《孟子》、《荀子》等  C、议论文体:论、说、辩、原、寓言  D、杂记文体:记、志、笔记体  E、应用文体:序、赠序、跋、书、疏、表、策、告谕、诏令、檄文、移文、铭、墓志铭、碑记、碑文、祭文 3、文化常识:主要掌握古代称谓、年龄、科举、纪时纪年法、特殊地名、节日、合称、并称等。 4、默写文言名篇: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 二、基础知识 1、字:语音 错别字 2、词:1、词性(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实),副介连助叹(虚) 2、色彩: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B、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 3、成语 3、词组(短语):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 4、句:⑴、单句语法成分:主谓宾(主干成分),定状补(附加成分) ⑵、单句句式:A、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B、按动作方向分:主动句、被动句 C、按长短分:长句、短句 D、按运用灵活性分:整句、散句( ① 长句(单句、复句、多重复句):附加成分较多,可以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可起到精确、严谨、细微的修辞作用。  ② 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 ★注意:叙述事实多用短句,论述事例,多用长句。一般情况下应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③ 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语义,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缜密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 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作用:可以取得明快、生动的修辞效果。  ★注意: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有时候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给人以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感觉,可使文意表达得清楚有力。)  (3)、复句:并列(又…又…,不是…而是…) 递进(尚且…何况…,甚至,更) 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不是…就是…) 转折(固然…但…,其实,尽管…却…) 因果(既然…就…,以致) 条件(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尽管…也…) 假设(即使…也…,纵然…也…,哪怕…也…) 5、修辞(12种常见修辞方法) ⑴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⑵比拟——表意丰富,富有情趣  ⑶借代——婉转曲折,生动活泼 ⑷夸张——感情强烈,增强联想  ⑸对偶——表意凝练,有音乐美 ⑹排比——加强语势,长于抒情  ⑺设问——引人注意, 发人深思 ⑻反问——突出强调, 加强语气  (9)反复——回环往复, 强化语气 (10)对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11)反语——含蓄委婉,幽默风趣 (12)引用——论据充分,强化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知识 1、说明文(A、准确把握说明中心 B、理清说明的顺序[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C、分析说明的方法[a下定义说明 b举例说明 c引用说明 d分类说明 e图表说明 f数字说明 g比较说明]) 2、议论文(A、把握论点 B、分析论点展开的过程 C、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1)、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2)、本论的结构:a总分式 b并列式 c递进式 e对照式 (3)、分析论证方法:a理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反正法、归谬法、引申论证法) 3、散文(①、散文的种类:A、写人记事散文 B、写景抒情散文 C、托物言志散文 D、寓理于事的散文②线索:物、事、人、情、时、地[明线和暗线,单线和复线]) 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环境(自然与社会)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色彩声音味道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事抒情、寓理于事]、议论、说明) 5、表现手法(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照应、赋陈、比兴、用典、渲染、象征、联想、想象、衬托、烘托) 6、“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隐含义。(修辞型、指代型、概括型) 7、“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解释含义、分析表达效果) 8、“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①表明文章主旨或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②内涵比较丰富,表达比较形象或比较含蓄的句子;③表现记叙线索和作品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④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语句。(考含义重在解释,考作用要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要特别注意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的作用) 9、整体阅读,圈画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结构脉落(要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选择题要明确范围,认真筛选,仔细比对、慎重下手 10、读写结合题:(知识梳理型、措施建议型、鉴赏评价型、是非评价型、列举印证型、联想(感悟)仿写型、图画评述型) 四、诗歌阅读知识 1、分类 (1)、按体裁(形式分: (2)、按题材(内容)划分: (1)边塞诗(A、塑造守边将士的英雄形象,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以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B、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 C、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对故乡、亲人或心上人的思念,控诉战争痛苦,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  (2)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情感。A、称颂、仰慕英雄,寄托哀思 B、感慨兴衰,托古讽今  C、自比自况,怀才不遇)  (3)写景诗(A、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自由 B、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C、表达爱情、乡愁、惜春、伤春、闲适、闺怨等。)  (4)田园(山水田园)诗(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  (5)送别诗(借助山水景物表达离愁别绪,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它常常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表达依依不舍,或表达别后的思念。风格大致上有三种:一是慷慨悲壮型,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二是儿女情长型,如“执手相看泪限,意无语凝咽”;三是一往情深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往往是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它们或体现诗人的闲情逸致,或表达诗人的宛转思绪,或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及幸福生活的向往。) 爱情婚姻诗、评诗题画诗等 2、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 A、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理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古讽今) B、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上下、实写和虚写,白描和工笔、点面结合) C、记叙(赋)、议论、问答、说明,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比兴、联想/想象、衬托/映衬/反衬/衬托/烘托、渲染、化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乐写哀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反语等等。 (4)篇章结构:层层深入、呼应(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分后总、详略得当、过渡(巧妙过渡)、铺垫、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篇末点题) (5)语言特点: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简洁明快、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 (6)流派风格:现实意义、浪漫意义;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田园派、边塞派;沉郁顿挫(杜甫)、豪放飘逸(李白)、质朴刚健、清新俊逸、诗中有画(王维)、平淡自然(陶渊明)、隽永含蓄、阴柔婉约、哀怨凄婉等等。 (7)描写角度:描写景物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描写范围的角度:形状、声音、色彩(绘形、绘声、绘色)等。用笔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繁笔与简笔、动与静、点和面等。 3、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1)、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事)。 (2)、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3)、用来概括思想感情的词: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4)、用来概括艺术作用的词: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富有言外之意)、含蓄蕴藉(语言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等。 4、应试策略: (1)、要读题,要读人,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和题干的提示等。 (2)、分析词义、分析句义、分析意境、分析形象、分析写法。 (3)、掌握正确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 鉴赏程式一: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程式二:①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②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③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4)、想象描写题:应抓住主要意象、动词和形容词来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恰当地描写。 (5)、简答题中“含义是什么”、“寓意是什么”、“蕴涵着什么”一类的题目很多,要求回答时在理解文章“表”义时,必须由“表”及“里”,深刻理解其内涵。“内涵”的把握,在现代文中一般从文章的主旨出发考虑;古诗文中一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考虑。 五、文言文阅读知识 (一)、解释常见文言词语 1、文言实词: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实词的复习可以结合以前所考过的试卷。 2、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3、通假字: 4、古今异义 5、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分类 翻译方法 例子 名词动用 前加动词 一狼洞其中(打洞) 前加介词后加动词 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另外动词替换 舍于其址(盖房子) 名词作 状语 表形状 像…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 表态度 像对待…一样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方位 在…,从…,向… 孔子东游(向东) 表时间 每…,在… 岁赋其二(每年) 表工具 用…,乘… 辇来于秦(乘车) 表处所 在… 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形容词 作动词 状语对译法 敌人远我(远离) 补语对译法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动词替换法 私我也(偏爱)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的+名词 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使动 名词使动 使…成为什么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成为王) 动词使动 让…做什么 臣活之(使…活下来) 形容词使动 使…变得怎样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得愚蠢) 意动 名词意动 把…当作…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形容词意动 认为…怎样 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不好) (二)、识别常见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可译为:……(不)是……) 常见形式:……者……也;……乃(为、则、是)……;否定判断句……非……也 2、被动句(可译为:……被……) 常见形式:……见(于)……;……见……于;……为……;……为……所……;……被……;无标志的他动词 3、省略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宾语、省介词) 4、倒装句 (1)宾语前置 常见形式: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介宾前置;以“之”“是”为提宾标志的前置 (2)定语后置 常见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数量词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常见形式:谓语动词+于(以、乎)…… (4)主谓倒装(强调谓语  如:甚矣,汝之不惠。) 5、固定句式 1) 诚……则……:如果……那么(就)……。 2)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3)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4)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5)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6)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7)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8)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9) 唯……是……:只。 10) 未尝:从来没有。 11) 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12)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13)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14)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15) 向使:假如,如果。 16) 以……故……:因为……所以……。 17)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18)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19)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20)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21)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22)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23)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24)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办)呢? 25) 孰与……?:与……相比,哪个……? 26) 安……乎?:怎么……呢? 27) 独……耶?:难道……吗? 28) 何为……?:为什么……? 29) 何……哉?:怎么能……呢? 30) 何……为?:为什么……呢? 31) 何……之有?:有什么……呢? 32) 独……哉?:难道……吗? 33)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34) 直……耳!:只不过……罢了! 35) 无乃……乎?:恐怕……吧? 36) 得无……乎?:该不是……吧? 37) 其……其……也……?:是……还是……呢? (三)、用汉语翻译文言句 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 ①信、达、雅 ②保留、对换、删省、增补、调整、意会 ③切记高考按点给分,先要判断一下所给句子中哪些词语和句法结构会是给分点。 (四)、文言文的理解(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