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54954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诊疗方案 1、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内经中就有“心病”,难经中有“厥心痛”、“真心痛”,金匮要略有“胸痹”,医林改错中有“胸痹心痛”等记述,名称之多,给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带来一定难度,影响学科发展。因此,国家曾召开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西医的“冠心病”相当于中医“胸痹”的新观点。中医认为,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指出:“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心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金匮要

2、略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医门法律云:“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是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2、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1 心血瘀阻 病因病机: 该型是临床员常见的一种。因于寒凝、热结、痰组、气滞等因素,皆可导致血脉瘀滞而为心血痹阻之证。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故作疼痛如绞如刺,而痛处不移,气血相关,瘀血痹阻,则气机不畅,而见胸闷。舌紫暗,瘀斑皆瘀血之候。由于致瘀原因有别,故有寒凝血痰,热结血瘀、气滞血瘀、痰瘀交结、气虚血瘀等,临床应辩明不同性质之病因,才能更好地遣方用药。尚须注意者无论何因所引起

3、的心痛,即使临床 上血瘀表现不明显,然心主血脉,“心痹者,脉不通”,故总与“心脉痹阻”的病机相关。其病程短者,邪犯心脉,痹阻不通;病程长者,久病入络,瘀滞不通,皆可成为心脉痹阻之根由。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 兼症:心悸不宁,眠差。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胸痛甚者,可酌加三七粉、降香、郁金、元胡以活血理气止痛。 若心悸不宁重时,可酌加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灵磁石等镇心安神。 若血瘀轻者,则可改用丹参饮为治。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

4、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2 痰浊内阻 病因病机:痰为阴邪其性粘滞停于心胸,则窒塞阳气,络脉阻滞,酿成是症,痰浊闭阻导致胸痹一证。主症:胸闷如窒而痛。 兼症:肢重体胖,痰多脘闷,气短。 舌脉: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加减:本方如再加入干姜、陈皮、枳壳、白蔻仁、苏梗等通阳理气化痰,则效果更佳。 若痉见心烦躁扰,夜寐不宁胃脘痞闷,口臭,痰黄粘,苔黄腻,为痰热壅阻,可选用小陷胸汤或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

5、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3 阴寒凝滞 病因病机:诸阳受气于胸中,心阳不振,复受寒邪,以致阴寒盛于心胸寒凝心脉,营血运行失畅,发为本证。心脉不通放心痛彻背,寒为阴邪,本为心阳不振之体感寒则阴寒益盛,而心痛易发,苔白脉紧为阴寒之候。本证的辨证关键是:心痛较剧,遇寒易作,苔白脉紧。 主症:胸痛彻背,背痛彻胸,感寒痛甚,往往遇寒而发,起急骤。 兼症: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舌脉:舌苔白,脉沉细或紧。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栝萎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加减:若痰湿内盛,胸

6、痛伴咳唾痰涎,可加生姜、陈皮、茯 苓、杏仁以行气化痰。 若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象沉紧,此为阴寒极盛,胸痹之重症,宣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以芳香温通而止疼痛。 中成药: 口服:加味参附颗粒、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4 心肾阴虚 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或思虑劳心过度,耗伤心阴,或火热、痰火灼伤心阴以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则心胸灼痛,心悸怔仲。 主症:胸中隐隐灼痛且闷,时作时休。 兼症: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

7、疫软,头晕耳鸣。 舌脉:舌质红,体瘦,或有瘀点、瘀斑,脉细弦或细数。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饮加减。 加减:若心阴亏虚而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者,可加麦冬、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等以养心安神,麦冬可以重用。 若阴虚阳亢而见头晕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热者,可酌加制首乌、女贞子、钩藤、生石决明、生牡蛎、鳖甲等滋阴潜阳。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 保心丸 静滴:阴虚明显者:刺五加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5 气阴两虚 主症:胸闷隐痛,时作时止。 兼症: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

8、甚。 舌脉: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加减:若胸闷痛,可加丹参、三七、郁金等以活血通络。 若心动悸,脉结代,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所致,可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6 阳气虚衰 病因病机:素体阳气不足,或心气不足发展为心阳亏虚,或寒湿饮邪损伤心阳,均可产生本证。心阳亏虚,失于温煦鼓动,故心悸动而胸闷,神倦气短,脉虚细迟或结代。阳虚则生内寒。寒

9、凝心脉不通则涌,故见心痛、遇冷加剧,阳气不达于四肢,不充于肌表,故四肢乏温而畏寒。 主症:胸闷气短,胸痛彻背,遇冷则心痛加剧。 兼症:心悸,汗出,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 舌脉:舌质淡白或紫黯,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法: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加减:若见面唇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乃心阳欲脱之危候,可重用红参(或别直参)、附子,并加用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 若阳损及阴,阴阳两虚者,可再加麦冬、五味子以温阳滋阴并用; 若肾阳虚衰、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少,肢体浮肿者,可用真武汤加汉防己、猪苓、车前子、母草、

10、泽兰以温阳活血利水。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7 痰瘀互结证治 病因病机:痰瘀互结证,临床较为常见,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或湿聚生率痰滞而血瘀,或血阻而瘀瘀血内阻,滓运不畅而生痰,痰瘀互结所引起。 主症:胸部刺痛,疼痛彻背,固定不移;或四肢麻木,沉重疼痛,经久不愈,遇寒加剧 舌脉: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弦滑或沉弦有力 治法:化痰祛瘀 方药:栝萎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化裁: 加减:心悸脉结代者,加炙甘草,柏子仁; 心前区闷痛者,

11、加石菖蒲、檀香; 心痛放射至背部者,加熟附子; 心痛而肘臂掣痛者加白芍、姜黄; 心悸头晕血压高者,加生龙骨、生牡蛎、鸡血藤; 心失所养,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茯苓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8 气虚血瘀证型 病因病机:多因思虑劳倦,耗伤正气或禀赋不足,心气本虚,或年高体弱,脏气日虚,或久病气血虚弱,上及于心。气虚不能推动血运,而产生气血运行不畅等症 主症:胸痛、气短乏力,活动后尤其兼见头晕,神疲自汗,胸闷不适,严重者痛如针刺不可忍,唇面青紫

12、, 舌脉:舌质淡暗,舌白,舌边有瘀点瘀斑脉细弱涩或结代。治法:补益心气活血化瘀,宽胸定痛 方药:四君子汤合生脉饮合桃红四物汤化裁 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麝香 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黄芪针、参附针、参麦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2.9 心阴不足证 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或思虑劳心过度,耗伤心阴,或火热、痰火、灼伤心阴以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则心胸灼痛,心悸怔仲。治法:滋养心阴,活络止痛。 主症:隐痛忧思,五心烦热,口干梦多。 兼症:眩晕耳鸣,惊惕潮热。 舌脉:苔净或少苔或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或代促。 主

13、方:天王补心丹加减(摄生秘剖)。 加减:若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等心阴虚明显者,加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 胸闷且痛者,加当归、郁金,川芎,丹参; 有头晕,目眩,舌麻肢麻,面部烘热者,加制首乌女贞子。中成药: 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血栓通、逐瘀通脉胶囊、廉香保心丸 静滴:气(阳)虚明显者:刺五加针、参麦针、生脉针: 血瘀明显者:丹参针、灯盏花、血塞通、血栓通、川芎针、疏血通。 3、中医其他特色治疗 3.1 针灸 主穴心俞、原阴俞。 配穴内关、足三里、间使,每次取主穴一对配穴一对或一侧, 不留针。每日1次,12天一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一5天。 手法针料向脊柱方向与皮肤呈45。用

14、力迅速刺入皮肤,然后慢慢进针。深度为3.5寸一2寸。在抵脊柱横突根部时,可提插,寻找敏感点,然后进行轻中度刺激或轻捻针柄1分钟一3分钟,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予以增减。注意切勿直角进针,以防止气胸。 3.2 穴位注射 主穴心俞、厥阴俞。 配穴内关、间使,每日取两穴交替。每穴注射黄芪针(2m1)或丹参针(2m1)或参脉针(2 m1) 3.3 耳针 取心、小肠、交感、皮质下为主,辅以脑点、肺、肝、胸、降压沟、兴奋点少数心区刺二根针。每次选3穴一5穴,针入后接电脉冲治疗仪,留针一小时,隔天1次 3.4 膏药穴位敷贴 胸痛贴膏敷心俞、厥阴俞或膻中,适用于胸痹之胸闷、胸痛者。 3.5 推拿疗法 据报道,按摩腹部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关元、心俞、厥阴俞或华伦夹脊压痛点等治疗心痛有效。 3.6 药浴疗法 中药药浴双足每次20分钟再疗5分钟一10分钟,以20次一25次为一疗程。永温10左右,以无不适为佳,出浴休息10分钟。休息5天一7天再进行一疗程,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