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一、工程简介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三、材料的选用
四、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5、 满堂脚手架设置
六、模板安装工程
七、模板拆除工程
八、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九、模板工程安全措施
十、项目重大危险源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印江县2017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县城龙津安置点)项目。工程项目位于铜仁市印江县甲山村解放西路与乡村道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工程由住宅楼和地下二层车库组成,建设用地面积为8068.0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0813平方米。高层居民建筑,建筑高度为87.00m,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其中主楼地下二层为车库,地上30层为住宅,标准层层高2.90m,停车位232个,绿地面积2855平方米,绿化率35.4%。
本工程安全结构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商业设防等级为一级,地下车库为二级(电气设备房为一级)。
建设单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
监理单位:江苏大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贵州建工兴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建筑安全质量监督站
安全监督单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建筑安全质量监督站
工程名称:印江县2017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县城龙津安置点)
工程地址:贵州铜仁地区印江县甲山村解放西路与乡村道路交汇处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1. 编制说明
1.1. 认真贯彻建筑法和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合理的施工程序,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地方颁发的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
1.2 根据本工程特点,经过充分的分析论证,选择先进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达到均衡施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
1.3 本工程按国家新颁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加强工程的全面管理。
1.4 各种规范的新的版本现陆续发行,本方案已将新版本的内容和技术质量要求纳入本方案,并将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在本工程施工中贯彻实施。
1.5本方案为合同文件和答疑纪要中明确范围中的内容。不含业主自行分包和二次装修及未出施工设计图的内容。
1.6 本方案中尺寸计量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mm;高程为m。
2:编制依据
2.1 本工程的合同文件及答疑纪要。
2.2 本工程的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2.3 工程性条文。
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以及现行相关的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2.5 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其它有关法规文件。
2.6 相关定型图和标准图集。
2.7本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和技术装备情况等。
2.8本企业曾经施工的同类工程的经验。
三、材料的选用
本工程模板施工过程中其一次性投入的模板量较大,在钢筋砼结构施工中,支模是影响进度、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是耗用人工、时间最多的关键施工线路。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模架的承载压力,控制好间距,使结构变形在规定的范围内。
1、模板支撑体系选用
模板工程是影响结构外观的重要因素,也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占用工期最长,成本较高的分项工程,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配制方案须从质量、进度、成本和可施工性方面综合考虑,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性的经济成本分析,以达到减少周转材料的投入,降低工程成本为目的。所有模板的支撑体系均采用φ48脚手钢管加对拉螺栓固定。
2、支撑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轴线在楼、地层上弹出柱、墙支模控制线,并在柱墙钢筋上弹好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
(2)、对于竖向构件模板根部的限位问题,采用设置限位钢筋的方式来解决,根据弹出的墙、柱边线,采用Ф12钻头在柱、墙边线钻孔,然后用长150Ф12钢筋打入已钻好的孔内起到定位模板的作用,其限位钢筋的外端,应与定位放线尺寸的墙、柱边线相符,柱每边各2个,墙每边每隔1m设置1个。柱墙设砼内衬加对拉螺杆 。
模板
主筋
箍筋
限位钢筋
限位内衬
柱子限位钢筋示意
墙钢筋限位示意
限位内衬
墙竖筋
模板
(3)、对于所有竖向模板,为保证模板能够处于水平状态,同时与基层结合紧密,可以采取在基层砼上做水泥砂浆找平底座的方法,用1∶3水泥砂浆,定位放线工序结束后立即进行,当其强度达到1.2N/mm2以上后方可进入模板支设工序,以免将其碰坏后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其做法详下图。找平底座的高度,依据模板模数,在排定模板图时确定,一般在50mm以内,具体在现场的确定方法:应当是根据该底座的计算标高,用水准仪从高程控制点处引测而得;如果竖向构件是单独浇筑,也可以将楼层标高测定后,以某个区域的平均标高为基准,分别确定。
竖向钢筋
水泥砂浆找平底座
基层、楼面
模板找底座示意图
(4)、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一道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5)、应将柱、墙底部面层的浮浆及松动的石子打掉、打毛,墙、柱的钢筋经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支设。
3 、柱模板
(1)柱模板安装见附图。柱模的安装顺序为:安装前检查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安装对拉螺栓和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
(2)根据不同柱截面尺寸以及相应的梁截面尺寸,采取一次支模到顶的办法避免梁柱节头临时用木条拼凑,造成节头粗糙的质量通病。
(3)柱箍用短钢管加扣件互相箍紧,间距500mm,在柱底留清扫孔,便于清扫垃圾。
(4)柱边长大于等于600mm的柱子必须加设对拉螺栓,所有柱子的对拉螺栓施工完后其外露部分采用氧气焊割掉。
4、梁模板
(1)大梁模板安装顺序:复核梁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支梁底板绑扎钢筋支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与相邻梁、板模板连接固定。
(2)当梁的跨度4m时,模板中部要起拱,起拱高度为主跨度的1/1000~3/1000。
钢管支撑架@500
φ14对拉螺栓
组合模板
当500≤h≤1000时,采用一道对拉螺栓;当1000<h≤1500时,采用二道对拉螺栓;当1500<h≤2000时,采用三道对拉螺栓。
h
(3)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并用部分短钢管斜撑;梁高大于等于700mm时,要加设对拉螺栓固定。
500≤b≤1000
500≤b1≤1000
φ14对拉螺栓@500
组合木模
钢管箍@500
b≥1200
b1≤1000
φ14对拉螺栓@500
组合木模
钢管箍@500
钢管支撑架@700
钢管斜撑
组合模板
h<500
5、 楼板模
(1)、楼板模采用15mm厚九夹板。
(2)、模板之间的接缝高低差应控制在2mm以内,接缝宽度应控制在2mm以内,过大的缝隙要用胶带粘贴。
(3)、要严格控制整体模板的水平度,平整度应控制在5mm以内。
(4)、当板的短跨4m时,顺短跨的模板中部要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
(5)、满堂架在上下层对应的模板支柱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6、楼梯模板
根据楼梯图先放出大样,计算好标高、步高、步宽及步数和主体一次性支拆模板。详见下图:
挡板固定木枋
梯模板支设示意图
踏步侧模一端与边模固定
底模
钢管架
7、模板的拆除和处理
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严格按拆模的程序要求进行拆模,同时加强对工人宣传教育过早拆模危害性。
拆除混凝土结构模板程序图
浇筑混凝土结构
制作控制拆模时间专用试块
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试 块 强 度
结构养护
监理签发拆模令
拆模
不合格
合格
8、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1)、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按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严格把关。模板需进行设计计算,满足施工过程中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拼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截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
(3)、模板施工前,对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拆模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并报监理审批同意后下达拆模通知书,方可拆模。
(4)、支模时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
(5)、拆除顶模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
(6)、模板采用专用模板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每次拆模后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7).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设计无要求时,则按下述要求:
构 件 跨度 试件强度/设计强度
板 ≤2m ≥50%
>2m,≤8m ≥75%
>8m ≥100%
梁 ≤8m ≥75%
>8m ≥100%
悬臂构件 ≥100%
4、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1) 基础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1、计算模板及其支架时荷载标准值(以下荷载取值均参照GB50204-11附录一 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由于扣件及钢管自重较小,故在支撑体系验算中忽略不计: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计算横杆及取:F1=0.3 KN/㎡
计算立杆时取:F 1=0.95 KN/㎡
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对于板:F 2=240.15(板厚)=3.6 KN/㎡
对于大梁:F2=241.5(梁高)=36 KN/㎡
3)钢筋自重标准值:
楼板:F 3=1.10.15(板厚)=0.165 KN/㎡
梁:F 3=1.51.5(梁高)=2.25 KN/㎡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计算模板时:F4=2.5 KN/㎡
计算支架时:F4=1 KN/㎡
5)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对水平模板:F5=2.0 KN/㎡
对垂直模板:F5=4.0KN/㎡
6)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F0=0.22γCt0β1β2ν1/2
=0.222461.21.151.11/2
=45.85KN/㎡
柱:F1=γCH
=245.1
=122.4KN/㎡
梁:F1=γCH
=241.5
=36KN/㎡
两者取较小值:柱:F6=45.85 KN/㎡
梁:F6=36 KN/㎡
F:新浇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
γC:砼重力密度:24KN/m3
t0:新浇砼初凝时间:6h
V :砼浇筑速度(m/h):1.2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1.15
β2::砼塌落度修正系数:1.1
7)、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本工程采用导管进行浇筑)
F7=2 KN/㎡
现场所用材料的技术参数如下:
钢管
(Φ483.5)
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弹性模量E(N/mm2)
2.06105
截面积A(cm)
4.89
惯性矩I(cm4)
12.19
截面模量W(cm3)
5.08
九夹板及木枋
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6
弹性模量E(N/mm2)
0.12105
以上参数根据JGJ 130-2011表5.1.6及附录B及施工手册取得。
验算模板及支架时荷载组合依据GB50204-2011 第二章 模板工程 第二节 模板设计。
2、对木模体系的柱模板、木枋进行验算。支撑系统:背杆@900,横杆@600,对拉丝杆@450600设置,木枋@300设置。(木枋采用50100)
1)对墙木模进行验算,取一个横杆间距La=0.6m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跨度Lb=0.3m,以底部荷载作为模板所受均布荷载:
对模板强度进行验算:
q静=1.2F6La
=1.245.850.6
=33.01KN/m
q动=1.4F7La
=1.420.6
=1.68KN/m
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q
0.3 0.3 03
M=KMqLb2
=0.10033.010.32+0.1171.680.32
=0.31KN.m
σ=M/W
=0.31106/182300/6=19N/㎜2<f=26N/㎜2
满足应力要求。
KM—为弯矩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对模板挠度进行验算
υ=KfqLb4/100EI(该式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得)
=(0.67733.01+0.9901.68)(0.3103)4/10012000(183300)/12=1.1㎜=[υ]≤450/150=450/150=3㎜
满足挠度要求。
Kf—为挠度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对墙木枋进行验算,取一个木枋间距La=0.3m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跨度Lb=0.6m,以底部荷载作为模板所受均布荷载:
对模板强度进行验算:
q静=1.2F6La
=1.245.850.3
=16.51KN/m
q动=1.4F7La
=1.420.3
=0.84KN/m
按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q
0.6 0.6 0.6
M=KMqLb2
=0.10016.510.62+0.1170.840.62
=0.63KN.m
σ=M/W
=0.63106/502100/6=15N/㎜2<f=26N/㎜2
满足应力要求。
KM—为弯矩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对模板挠度进行验算
υ=KfqLb4/100EI(该式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得)
=(0.67716.51+0.9900.84)(0.6103)4/10012000(503100)/12=1.2㎜=[υ]≤L/150=600/150=4㎜
满足挠度要求。
3、对板支撑体系进行验算,支撑体系设置:板立杆@13001300,横杆@1500;:
1)对板横杆进行验算
以一个立杆间距作为计算单元,立杆横距为La=1.3m,纵距为Lb=1.3m:
由于板支撑系统为满堂架,作用于横杆线荷载按双向板
验算横杆强度:
q=FLa= 0.625[1.2(F1+F2+F3)La+1.4F4La]
=0.625[1.2(0.3+3.6+0.165)1.3+1.411.3]
=5.10KN/m
按三跨连续梁验算横杆:
q
1.3 1.3 1.3
故M=KMqLb2
=0.1005.101.32
=0.86KN.m
KM—为弯矩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对横杆刚度进行验算
σ=M/W
=0.86106/5.08103=169N/㎜2<f=205N/㎜2
满足抗弯要求。
对横杆刚度进行验算
q=FLa= 0.6251.2(F1+F2+F3)La
=0.6251.2(0.3+3.6+0.165)1.3
=3.96KN/m
υ=Kf qLb4/100EI(该式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得)
=(0.6773.96)(1.3103)4/1002.0610512.19104=3㎜≤[υ]=Lb/150=8.7㎜
满足挠度要求。
Kf—为挠度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扣件抗滑验算:
R=Kv0.625[1.2(F1+F2+F3)La+1.4F4La]Lb
=1.15.10
=7.29KN<RC=5KN
设置双扣件满足抗滑要求。
KV—为剪力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2)立杆验算
根据受力分析,立杆所受轴向力为纵横杆通过扣件传给,大小等于纵横杆连接扣件所受剪力。
稳定性验算
N=2R=27.29=14.58KN
σ=N/ A
λ=L0/i u按两端铰支,即u =1,根据JGJ130-2001 5.3.3的L0=kμh=1.15521.5=3.465m,λ= L0/ i =3.465/1.5810-2=219,查JGJ130-2001中附录C,得 =0.152,得σ=N/ A=14.58103/(0.1524.89102)=196N/㎜2<f =205N/㎜2,满足稳定性要求。
基础承载力验算:
P= N/A=14.58/(1.31.3)=8.63KN/㎡,而地基承载力为20 KN/㎡,故满足承载力要求。
所以,板支撑体系满足要求。
4、对0.351500的大梁支撑系统进行验算,体系设置为:大梁立杆@800双排设置,横杆@1500设置,大梁设置三排φ12对拉丝杆@600:
1)小横杆验算,取一个横杆间距为计算单元,按一跨简支梁进行验算,立杆间距为La=0.8m,横杆跨度为Lb=0.4m:
强度验算
q=FLa=[1.2(F1+F2+F3)La+1.4F5La]
=[1.2(0.3+36+2.25)+1.42]0.8
=39.25KN/m
q
0.4
故M= qLb2/8
=39.250.42/8
=0.784KN.m
对横杆刚度进行验算
σ=M/W
=0.78106/5.08103=154N/㎜2<f=205N/㎜2
满足应力要求。
对小横杆挠度进行验算
q=FLa=1.2(F1+F2+F3)La
=1.2(0.3+36+2.25)0.8
=37.01KN/m
υ=5qLb4/384EI(该式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7得)
=537.014004/3842.0610512.19104
=0.49㎜<[υ]=L/150=400/150=2.7㎜
满足挠度要求。
2)对大横杆进行验算
大横杆受力如下:
按三跨连续梁验算横杆:
N
0.8 0.8 0.8
N为小横杆通过扣件传给的轴向力,故对大横杆只需验算扣件抗滑力。
N=qLb/2=FLaLb/2=[1.2(F1+F2+F3)La+1.4F5La]Lb/2
=[1.2(0.3+24+1.5)+1.42]0.80.4/2
=5.4KN
R=N=5.4 KN<RC=8KN
满足抗滑要求。
4)梁侧模对拉丝杆验算
F=1.4F5+ 1.2F6
=1.44+1.236)
=48.8KN/㎡
Ntb=FA=48.80.450.6=13.18KN
σ= Ntb /An=13.18103/(122π/4)=141.83 N/㎜2<f=210N/㎜2
满足强度要求。
5、柱箍验算,柱设置双钢管包箍@600;取一个柱箍距为计算单元,按单跨简支梁,以最底道柱箍进行验算,箍距La=0.6m,跨度Lb=0.6m
对柱箍进行抗弯验算
q=(1.2F6+ 1.4F7)La
=(1.245.85+1.42)0.6
=34.69KN/ m
M= qL2/8
=34.690.62/8
=1.56KN.m
σ=M/2W
=1.56106/25.08103
=154N/㎜2<f=205 N/㎜2
满足抗弯要求
挠度进行验算
υ=5qL4/2384EI(该式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7得)
=534.696004/23842.0610512.19104
=1.2㎜<[υ]=L/150=600/150=4㎜,满足挠度要求。
梁、板、墙支撑体系详见下图:
(二)对于主体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1、对于主体,由于层高为3.9m,3.2m,根据经验,梁、板、墙支撑体系详见下图:
2、对于主体的木模体系的柱模板、木枋设置:除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有可能不同,作用于柱侧模的其他荷载均同。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G0=0.22γCt0β1β2ν1/2
=0.222461.21.151.11/2
=45.85KN/㎡
G1=γCH
=243.6
=86.4KN/㎡
取较小值G=45.85 KN/㎡,故作用于墙上的荷载同1F层。支撑系统设置同1F,即背杆@900,横杆@600,对拉螺杆按450600设置,木枋@300设置。(木枋采用50100)
对横杆刚度进行验算
q=FLa= 0.6251.2(F1+F2+F3)La
=0.6251.2(0.3+3.6+0.165)1.0
=2.48KN/m
υ=Kf qLb4/100EI(该式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得)
=(0.6772.48)(1.0103)4/1002.0610512.19104=0.66㎜≤[υ]=Lb/150=6.6㎜
满足挠度要求。
Kf—为挠度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扣件抗滑验算:
R=Kv0.625[1.2(F1+F2+F3)La+1.4F4La]Lb
=1.14.36
=4.8KN<RC=5KN
满足抗滑要求。
KV—为剪力系数,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 上册表2-12进行取值。
2)立杆验算
根据受力分析,立杆所受轴向力为纵横杆通过扣件传给,大小等于纵横杆连接扣件所受剪力。
稳定性验算
N=2R=27.29=14.58KN
σ=N/ A
λ=L0/i u按两端铰支,即u =1,根据JGJ130-2001 5.3.3的L0=kμh=1.15521.5=3.465m,λ= L0/ i =3.465/1.5810-2=219,查JGJ130-2001中附录C,得 =0.152,得σ=N/ A=14.58103/(0.1524.89102)=196N/㎜2<f =205N/㎜2,满足稳定性要求。
五、满堂脚手架满足以下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木枋垫块。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地垫块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米。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3、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4、脚手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六、模板安装
1)、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份,必须要落在可承载的基层上。
2)、模板及其支撑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3)、当现浇梁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3‰。
4)、采取多层支架支模: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支架的横垫板应平整,支柱一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1、主要结构部份模板安装
1)、柱模的安装
a、 安装程序为: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模板吊装就位→安装模板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
Ⅰ、放线:矩形柱模安装前,应先待柱子轴线标记,采用广线拉通纵横轴线后,弹出柱子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外边线。
Ⅱ、柱模及支撑安装:柱模就位后应加临时支撑固定,固定后根据柱上设置的铅垂线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要求为止。
Ⅲ、对于结构施工中的的梁柱节点,为克服节点处传统上使用拼装模板,木枋塞缝不规范,致使节点处梁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通病,故采用定制的异型节点模板,以保证工程质量。
Ⅳ、柱箍安装:柱箍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调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要求为止。
Ⅴ、检查校正:柱模安装完毕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等项目,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漏设,且必须准确、稳固。
Ⅵ、柱模群体固定:群体柱子支模时,必须整体固定。同一排柱模,应先校正两端柱的模板,校正好后在柱顶接通线,使整排柱保持一致,并校正各柱柱距,然后在柱脚和柱顶分别用水平杆拉通连固,最后安装剪刀撑和斜撑。
2)、梁、板模板的安装
a、安装程序为:复核梁底、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梁底板→拼装梁侧模及铺放板模龙骨→铺放板模→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安装→柱、梁板节头模板安装→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Ⅰ、支模架的搭设:支模架搭设前,支模架的地面须经夯实平整,所有立杆均设10050木垫板,通长设置,支模架采取多层支设,上下层立杆设在同一垂直线上。
Ⅱ、支模架搭设完毕,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无误后,调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铺放“-”字形带连接角模的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与支架卡紧,每根据梁底模视其长短固定不少于三点,再分别吊装预组接梁侧模与底模拼接,并设临时斜撑固定。
Ⅲ、板模采用15厚九夹板,10050木枋作加劲肋,间距@150,其两端将梁侧模上口顶紧固定。模板铺设好后,应检查板面标高、平整度,以及拼缝宽度,必要时采用不干胶贴缝,防止板模漏浆。
Ⅳ、检查校正:模板安装后全面复核,梁板模的位置及形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检查钢管支架扣件的扭力矩是否满足要求,支模架必须稳定、牢固。
3)、楼梯模板安装
现浇楼梯施工应保证钢筋预留位置及数量,采取措施消除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翘曲、梯步尺寸不均现象。支模按传统的木模施工方法进行(详楼梯模板图)。
七、模板的拆除
1、非承重模板:对现浇整体结构的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对仅受自重荷载的模板:当现浇结构上无楼层和支架模板荷载时,应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3、承受上部荷载的模板:对多层和高度需几层结构连续支模或拆模后结构上承受较大施工荷载时,下层结构的承重模板必须在与结构同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75%设计标号时方准拆除,若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应经验算后加临时支撑。
4、拆模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应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5、所有模板拆除均实行指令拆除制:即由项目技术负责根据砼强度报告下达模板拆除令,经监理审批后由施工人员指挥班组进行模板拆除。
八、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对于个别部位使用非系列的模板工程,需经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后,方可使用
2、拼装和安装过程要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和合格的配件,保证模板本身的使用可靠性。
3、完成安装模板后,工人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经相应的分管施工员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模板采用专用模板脱模剂,以保证砼表面光洁。每次拆模后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5、模板拆除时间要达到规范要求的砼强度。
九、安全措施
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2、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3、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4、楼梯处要设置护身栏杆,每三层设置水平硬防护和水平软防护各一道,软防护高度离硬防护1.5m。
5、工人在拆建筑物周边模板时,应设置不低于1.0 m高的踢脚板,以防止模板和扣件外落伤人。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