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时探究情境的创设.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505930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入新课时探究情境的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入新课时探究情境的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入新课时探究情境的创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入新课时探究情境的创设.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导入新课时探究情境的创设 老河口市第二小学 熊杰 内容摘要:新课的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如能在新课导入中优化新课导入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特定的“境”中产生学习的“情”。一、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实践: 1创设操作情境导入;2创设生活情境导入;3创设迁移情境导入;4创设对比情境导入。二、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思考:1. 要重视教师的情感投入和感染作用;2.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3.创设情境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4.创设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段要有所变化。关键词: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新课的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课连接

2、新旧知识的重要环节,教材因篇幅限制,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及其有限,“信息”也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学生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教师如能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合理有效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呈现方式和程序,优化新课导入的情境,在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之间架起桥梁,是学生积极参尝试探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达到尝试成功,在成功中达到认知结构的在构建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一、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实践1创设操作情境导入要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尝试活动中,必须克服数学学习的抽象、枯燥、难理解。

3、其中,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操作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给学生每人3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比一比纸条的长度是不是相等?然后让学生在第一张纸条上表示出它的1/4。接着请学生在第二张纸条上折出和1/4相等的长度,但不能再折4份,看看把纸条分成了几份,和1/4相等的部分是几份,用那个分数表示?再在第三张纸条上表示出仍然是与1/4相等的分数但折法要与上面两种不同。根据学生汇报操作的结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和1/4相等的分数,再问:利用这些纸条你还能说出一些相等的分数吗?这样通过折纸把学生引入积极地学习情境之中导入新课,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2创设生活情境

4、导入(1)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导入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用如下方法导入:最近老师要乘火车从泰州去南京参加一个会议,经过了解火车每小时行驶110千米,需要几小时到南京?学生感到无法计算,因为不知道泰州到南京的距离,于是教师出示江苏省地图,告诉学生,我们可以根据地图及其比例尺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什么叫比例尺?他有什么作用?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像这样,从生活应用中的实例出发,把学生引入新课,进行尝试,使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学习目的,激起新的学习兴趣。(2)创设“模拟”生活情境导入如“元角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文具店、售货员”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现

5、实生活的商品买卖的实践活动中,激起学习兴趣,理解和掌握知识。再如,有的学生本来对学习解决问题有困难,教师也可以创设模拟的商品购销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导入新课。因为在现实中不少学困生看到解决问题就“头痛”,但如果让他们买东西,“算账”却一点不差,因此我们用模拟实际生活情境引入新课,一方面可以让“学困生”在尝试“购销”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3创设迁移情境导入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

6、进行教学。”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就要做好“导入”工作。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我这样导入新课:首先出示一道题:白羊有5只,黑羊有4只。(1)白羊与黑羊的只数的比是( ):( );(2)白羊的只数是羊的总只数的几分之几?(3)黑羊的只数是羊的总只数的几分之几?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填。接着拿出一个盒子,对学生说,现在老师想把盒子里的东西分给同学们,你们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后老师引出课题按比例分配,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探索。4创设对比情境导入数学中的不少知识不但前后逻辑联系紧密,而且相互之间具有相似、易混等特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采用对比创设情境,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理解

7、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区别,便于实现正迁移;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对比中强化新知特征,启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本人在教学中一般这样来创设对比情境。(1)新旧倒置,激发兴趣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故意让新知设置在开头,在学生尝试时教师不作正确与否的评价,以激起学生的“求胜”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如“小数的意义”的新课导入,我采用如下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提供如下信息:体温: 37.5度、钱: 3.50元、身高:1.65米、重量:8.8千克、视力:2.5、时间: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约29.5年。、分数:97.5分然后问学生,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个小圆点叫

8、什么?这些数的名称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理解新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引导到学习新知的热点中,在“愤”、“ 悱”中,通过尝试探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实现了认知结构的在建构。(2)利用类比进行猜想类比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许多新的知识,包括概念、性质、定理、法则都是在类比中发现的。猜想能力是想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导入中,选择与新知可类比的材料吗,让学生进行猜想,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先复习商不变性质,如果把每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你猜想分数有什

9、么性质呢?再经教师一启发,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除数,既然在除法里有商不变性质,那么在分数里也应存着分数大小不变的性质,进而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变的基本性质。二、新课导入中情境创设的思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过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作出注意作出需求反应对行为的满意形成个性心理品质。它与知识的实际、理解、掌握和应用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新课导入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特定的“境”中产生学习的“情”。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

10、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 要重视教师的情感投入和感染作用别林斯基曾指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要在新课导入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必须有感情的教,学生才会有感情的学,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2. 新课导入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

11、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数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浅尝则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3. 在新课导入中创设情境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新课导入中的情境创设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比如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就不能一味的从生活中找原型,因为计算还有自身的规律需要让学生去掌握。4. 在新课导入中创设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段要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儿童,颜色、声音、动作有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