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写作失实的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新闻写作失实的讨论.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新闻写作失实的讨论美国马克大学新闻学院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采访训练时,曾闹出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学院请来一位“能源利用专家讲课,这位专家讲他与另外两位教授一同发明了一种“微型信息处理机,只要家庭安装上这种机器,就能够强迫节能。他介绍完本人的“发明之后,学院的教授要求学生们根据记者工作的程序,每人写一篇新闻稿件。结果,当学生们的作业交上来后,让这位教授很失望。这些作业多是在谈此项“发明的重大意义,没有一个人对事实提出疑义并进行核实。教授很生气,他给所有作业都打了“0分,并写了同样的评语:“那人讲的是假的,你核对过事实真相吗?原来,这是学校里有意提醒学生们采访时必须认真核对事实,才让一位别的
2、系的教师来扮演“能源利用专家,炮制了一条假新闻素材,没想到学生们全部“中弹。马克大学的这次模拟训练,让很多学生们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作为新闻记者,你搜集素材与写作的本领再大,假如不会核对事实,所写出的稿件是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之上的,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新闻写作核对事实如此重要,我们在采访时就要有“质疑精神,绝不轻信任何新闻素材,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读者负责的精神,不怕费事,对已把握的素材逐一进行核对,直到确认所有新闻素材都是真实可靠以后,才能够写作成文。那么,如何核对事实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呢?笔者以为,下述几种方法可供参考:现场核实。写社会新闻,记者自然要经常深化第一现场
3、采访。有的记者以为,只要到了现场,亲眼目击了事件发生的经过,就能确保写出的新闻稿件不失实,正所谓“眼见为实!其实,问题并不那么简单“,眼见为虚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上世纪60年代,刚果发生了内战,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决订婚自飞往北罗得西亚调停。消息传出后,各国记者都涌向北罗得西亚的恩多拉机场等候秘书长的降临。黄昏时分,站在警戒线以外的记者们看见一架飞机降落后,从机舱里走出了一位男子,便推断哈马舍尔德来了,便纷纷发出电讯。第二天,很多报纸都报道讲秘书长已到达北罗得西亚。而事实上是,哈马舍尔德已在中途遭遇空难丧生。这次失实报道的教训告诉我们,记者的观察力虽然重要,但当仅靠观察不能确定新闻素材的
4、准确性时,绝不能用“推论法去判定事件的真实性,而应该在现场就进行核实。实际上,采访的经过,也是求证的经过,由于新闻当事人都在现场,边采访边核对事实,既可省去事后核对事实的众多费事,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新闻失实!向主管部门核实。当对某一事件采访结束后,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还应向有关部门求证。由于社会新闻所涉及的内容与人物,大都能够找到相应的主管部门,这些部门不仅能提供愈加真实权威的材料,而且对所管辖范围发生的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找他们核实新闻素材,既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又很容易全面把握情况,还能够请他们帮助参谋一下,你所采访到的素材从哪个角度报道效果更好。能够讲,向相关部门求证,是“一箭三雕的好办
5、法,在采访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向当事人核实。社会新闻记者在实践中经常会碰到,所采访到的新闻事件找不到相关部门核实。有些新闻事件固然能找到主管部门,但由于种种原因,主管部门不愿承当审查、核对的责任,拒绝参与此事。这时,记者能够另辟蹊径,直接找当事人、知情者核实。这种求证法应十分注意,不能只听个别人的介绍,对于重要事实既要向当事人求证,又要找尽可能多的知情者核实。必要时,还能够从侧面去印证。只要记者的采访作风扎实,不怕吃苦,同样也能到达求证之目的。运用资料核实。因受记忆力所限,有的当事人在向记者讲述新闻事件经过时,也很难保证百分之百准确。十分是口述的一些数字,更不能轻易相信,应通过查阅相关权
6、威资料进行核对。对于采访到的某些细节不太了解或拿不准时,就更应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求证,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当代芭蕾舞剧(沂蒙颂)上演时,美国的一位记者由于对剧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不了解,也看不懂舞剧,他又不肯仔细查阅相关资料,结果错误地理解了剧情,写出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报道“:这是一个关于共产党兵士同一位美丽的农妇相爱的浪漫故事。她把他藏在山洞里,给他吃,给他喝,还给他生了一个孩子。见(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试想,只要他看过(沂蒙颂)之后能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是绝对不会出现如此过失的,正是缺乏这个环节才弄出了笑话。由此可见,运用资料核实所采访来的新闻素材是何等重要!总之,核对事实是社会新闻写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应该引起记者的高度重视。只要我们能认真做好新闻事实的核对,在采写时慎之又慎,就能把失实之处消灭在见报之前,确保见睹媒介的社会新闻都真实可靠、经得起读者的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