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方案怎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活动方案怎么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班数学活动方案怎么设计中班数学活动方案怎么设计思欣,来欣赏一下吧。中班数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1、尝试将五个蛋糕分给两个小朋友,找出所有的分法。2、愿意与同伴合作,相互共享不同的分法。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活动准备:玩具小蛋糕,盘子,记录纸,笔活动经过:一、回忆绘本故事老师和幼儿一起回忆绘本故事(蛋糕长大啦),并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老师:绘本里的佳佳上一次蛋糕没有做成功,可这一次她的蛋糕做成功啦!一共做好了5个小蛋糕。恰好,佳佳的好朋友琳琳和小茂来找佳佳玩,佳佳准备把这五个蛋糕全都分给琳琳和小茂吃,你们能帮助佳佳来分蛋糕吗?二、操作实物进行分解1、幼
2、儿自主分解,记录本人的分法。师:请小朋友本人试着将蛋糕分给琳琳和小茂,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分法?2、集体共享本人的分法。师:请小朋友讲讲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看看大家的分法一样吗?3、比拟不同的分法。师:有的小朋友有两种分法,有的小朋友有三种分法,那你们是怎么分的?三、梳理经历1、将所有的分法罗列,请幼儿寻找规律。2、再考虑还能够怎么分?怎样分才不会漏掉?教学反思:一节课没有过多华美的语言,就是把最基本的要素提供应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本人去考虑,去动手。整体看来,这节课的效率不错,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不错。中班数学活动方案2活动目的:1、学惯用自然物测量图形的边长,探索并初步把握正确的测量方
3、法。2、会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3、积极介入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若干,回形针,长棒,记录表。活动经过:一、讨论:如何测量图形。(出示正方形)教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形,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有多长呢?(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正方形的边的长度呢?)(知道,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的呢)二、尝试用自然物回形针,测量边长,在实践中感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1、没错,我们能够用很多工具进行测量,今天教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回形针,这个回形针可以以来测量正方形的边
4、的长度,2、假如我们要测量这条边的长度,该从哪里开场测量呢?我们要测量这一条边的长度又是到哪里结束呢?(幼儿自由讨论,沟通。)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幼儿将一条边全部量完。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首尾相接排起来,再数一下用了几根回形针。记录在画黑线的边上。4、沟通:请小朋友拿起你的记录纸轻轻回到本人的位置上。谁愿意来讲一讲你的测量结果?(请2-3个幼儿沟通)你量到正方形的边有几个回形针长呢?你们测量的结果是这样的吗?5、老师小结:原来刚刚由于两个小朋友放回形针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两个人测量出的正方形的变长不一样。在测量的时候,要从边的这一头开场,把回形针一个接着一个,首尾相连,一直放到正方形边的最后。这
5、样量出来才准确。三、用一样的工具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的边长,知道不同长度的物体即便用一样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1、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我们测量的结果是一样的,假如用回形针去测量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测量的结果还会一样吗?2、后面桌子上教师为你们准备了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回形针,请小朋友再去试一试,量一量,你的正方形四条边各有多长?量好后把你的测量结果用数字记录在记录纸彩色线上。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幼儿测量和记录。中班数学活动方案3设计意图:“数的排序对于中班幼儿来讲已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正是学习、认识排序概念的时候,他们喜欢探究问题,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沟通探索的经过和结果。(纲要)中指出
6、: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历。活动(好玩的吸管)通过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吸管展开,幼儿在活动中不但能够进一步把握数的排序,而且通过活动了解吸管的另一种玩法。活动目的:1.尝试学看图纸并有规律排列材料。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活动。活动准备:彩色吸管(2cm),彩色胶皮细电线,图纸,音乐。活动经过: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1)小熊近期开了一家专门卖项链的商店,生意可好了,里面的项链非常受欢迎。小熊这几天本人制作了一条好玩又漂亮的项链,你们想不想看?(2)出示项链,引导幼儿观察,探索规律。师:项链是用什么做的呀?好玩吗?师:你们会做吗?师:
7、你们都会做呀,那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串项链是如何穿起来的?(3)引导幼儿讲出排列规律,老师将其画成规律图。师:哦,原来他们是有规律的。老师将其画成规律图。幼儿讲规律。2.画图纸。(1)这里有很多空白项链的图纸,请小朋友先来为本人设计一条项链。(2)幼儿介绍设计图纸,讲规律。3.介绍材料,幼儿操作。(1)请幼儿根据本人设计的图纸,然后再到筐里找需要的吸管用胶皮电线穿起来。(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4.游戏:送项链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做出了项链。我们把穿好的项链去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中班数学活动方案4【活动目的】1.认识5以内的序数,并能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2.体验参加序数活动的乐
8、趣。3.在生活中学会使用序数词。【活动准备】5间小房子的图片;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的图片各一张;标有数字15的门牌卡和贺卡各2套;路标(箭头)一个;磁力板一块,磁力扣若干。【活动经过实录】1.以“小动物要搬家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介入活动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告诉教师,如今是什么季节呀?教师:“冬天到了,小动物们要搬进新家了!老师事先将五座小房子的图片贴在磁力板上。老师:“你们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啊?(将5只小动物的图片分别贴在5座小房子的下面。)2.请幼儿讲讲这些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间房子里,引导幼儿发现从左边数和从右边数房间的序号是不一样的。教师:“小猫住在第几间房子里?你是
9、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讲出数的方法,例如:“从左边开场数,是第一间。鼓励幼儿讲出不同的想法,如:“从右边开场数。是第五间。3.幼儿学习看路标,了解路标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老师出示“路标(箭头):“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教师:“你们在哪里见过路标?它有什么用呢?教师:“假如路标指向了这边,那我们应该从哪边开场数?假如路标指向了另一边呢?4.请幼儿根据路标为小动物们送门牌卡,稳固对序数及左右方位的认识。教师:“如今,小动物们已经搬进新家了,可是它们却碰到了一个小问题,它们总是走错房子,由于它们不知道本人住在第几间房子里。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想一想我们能够如何做呢?(启发幼儿讲出为它们的房子加上门
10、牌号。)请5名幼儿到前面来,发给他们每人一张标有15中任意一个数字的门牌卡,请幼儿根据路标和本人手中门牌卡上的序号,为小动物们送门牌卡。假如送对了,老师则以小动物的身份谢谢他;对于送错的幼儿,老师不应代替其改正,而应提示他,例如,小狗讲:“这不是我家的门牌号,唔我找不到家了!老师改变路标的方向,请其他五名幼儿为小动物们送门牌卡。5.以请幼儿去小动物家做客为由,引导幼儿根据上下方位讲出序数。幼儿学习根据上下方位讲出序数。教师:“如今,小动物们的房子上都有了本人的门牌卡,它们再也不会找不到家了!它们请小朋友们到它们家里去做客!可是,它们给小朋友们出了一个难题:你们瞧,小动物们的家变样了!老师将5间
11、小房子由横排变成竖排,并将小动物的图片贴在房子旁边。老师分别将路标指向上面和下面,请幼儿讲出小动物们分别住在第几间房子里。老师:“假如如今路标指向下方(从上往下数),那么小猫住在第几间房子里?假如路标指向上面呢?请幼儿带着“贺卡去小动物们的家里做客,稳固对上下排列次序的理解。老师:“一会儿就请小朋友们到它们家里去做客了。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贺卡,假如你能够把这张贺卡带给小动物,那么它们一定会十分高兴的!请幼儿根据路标,将贺卡上的数字与房子的序号对应起来,去为小动物们送贺卡。老师变化路标的方向,请另一组幼儿手持贺卡去小动物家做客。6.简单总结本次活动学习的内容:老师:“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好
12、多新的本领,我们学会了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从上往下数和从下往上数,你们还为小动物们送去了门牌卡,又带着礼物去小动物们的家里做客,你们做了这么多事情,一定有点累了吧?那就让我们休息一下吧,轻轻地去一趟厕所,然后拿水杯喝一杯水。活动结束中班数学活动方案5活动目的:1、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2、初步感悟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按数量分类。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比拟的能力。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课件、录象、操作图片、小动物图片、小房子、实
13、物若干、玩具柜、数字卡片活动经过:一、游戏“一家人温习稳固数字师: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小朋友,我们玩一个一家人的游戏呀?教师先讲游戏规则。游戏:“你有家,我有家,我们都有一个家;数一数,拉一拉,我们几个是一家。念完儿歌,幼儿赶紧找到相应数目的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圆圈内。(老师讲10以内的数量)师:小朋友一家能够在一起玩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一家在做什么?二、幼儿通过看课件,初步感悟按数量分类的意义1、师:小熊的爸爸妈妈要出门了,他们告诉小熊,本人在家把房间的玩具整理好,我们来帮帮小熊,它的玩具应该怎么整理?2、幼儿动手操作各种分法后汇报本人是怎么分的。3、师幼共同观看课件中小熊的分法
14、,讲一讲小熊是怎么分的?4、老师小结:小熊是按数量分类的,就是把数量一样的物体放到一起。三、通过操作游戏稳固按数量分类1、游戏:“送小动物回家(1)师:小熊整理好了本人的玩具,高高兴兴和小伙伴去玩了,天黑了,小动物们找不到家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2)老师讲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数一数小动物的只数,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到几号房子里,每个小朋友只许选择一种小动物。(老师提醒幼儿要数准小动物的数量后,在把他们送回家。)(3)幼儿集体游戏(4)师:你把小动物送到哪座房子里了?为什么?2、游戏:“娃娃家超市(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开心吗?今天,娃娃家超市里的东西不知道被哪个淘气包弄乱了,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帮教师把它们按数量摆好?(2)幼儿分组操作,老师巡视指导。(3)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分类情况。3、扩展:按其他标准分类(1)师:小朋友,你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2)幼:把吃的分一类,把玩的分一类(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超市的录象,看看录象中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4、老师小结:超市里的东西能够按种类、用处、颜色等标准分类,这样摆放能够方便顾客买东西,看起来也比拟整洁。5、幼儿根据自定标准把物品重新分类。6、分好后,幼儿分组完娃娃家超市游戏。四、自然结束中班数学活动方案怎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