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26430069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生活中我们从语文中品味语言的魅力。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乘(chn) 烟榻(t) 逻辑(j) 锱铢必较(z) B.流弊(b) 箭镞(z) 辞藻(zo) 不离不即(j) C.蕴藉(ji) 倒涎(xin) 斟酌(zhu) 清沁肺腑(xn) D.窸窣(s) 憎恶(zn) 精髓(su) 轻鸢剪掠(yun) 2.下列词语都出自典故,请查阅有关词典,找到其出处,并解释其意思。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端木遗风: 柳岸

2、灞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具有文学良心和_力的人像_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 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_的好习惯。 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鉴别 严正 必需 简捷 B.鉴赏 严肃 必需 简洁 C.鉴别 严肃 必须 简捷 D.鉴赏 严正 必须 简洁 4.下面句子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两句是( ) 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版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

3、,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尺牍是书信的代称,因为古代书简大约长一尺,所以叫书简。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中国诗歌的发展与西方诗歌的发展一样,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南宋诗人、诗歌评论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引用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话,说的是平淡而又含蓄的诗风。 拜伦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著名诗篇有唐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等。惠特曼是英国诗人,诗集有草叶集桴鼓集等。 5

4、.在横线上填写诗的上句或下句。 _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千山天远大,_。 _,欲辩已忘言。 美人卷珠帘,_,但见泪痕湿,_。 _,吾将上下而求索。 采菊东篱下,_。山气日夕佳,_。 6.“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对于“撩人”应如何理解? 答:_ 7.下面是谢榛的诗论,阅读并回答问题。 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与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注:机杼:喻指文章的构思和布局。 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三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答:_ _ 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

5、请分析优在何处。 答:_ _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9题。 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领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8.“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

6、诸位对本国的爱恋,”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答:_ _ 9.请谈谈本段文字里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语言特色。 答: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4题。 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未作任何

7、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8、沙扬娜拉! 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象活动的。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又充满了离别的轻愁。为什么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当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象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

9、,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象为诗中的人。 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有改动) 注释:文中的“沙扬娜拉”即日语“再见”的意思。 10.从第一段的文意看,作者为什么把“诗歌的欣赏活动”看成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答:_ 11.怎样

10、理解作者所说的长干曲“整首诗几乎未作任何描写与叙述”? 答:_ _ 12.作者在对沙扬娜拉一首所作的欣赏中,具体地指出了“再创造过程”的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_;第二个步骤是_。(用第三段中的语句作答) 13.作者为什么说“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 答:_ 14.从最后一段的文意上看,“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实际上包括_和_两个方面。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在中国的章回小说中,每回结束必写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难道作者不怕这样一下子把读者从故事里拉出来,明白这故事原是他编造的吗? 同样,在京剧三岔口中,任堂惠与刘利华的全部“夜战”,竟然都是在灯火通明中

11、进行的。为什么没有观者指责这种不真实已经近乎荒唐,反倒看得更加津津有味?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一根马鞭便是一匹千里神骏,几个打旗的龙套便是浩浩三军,抬一下脚便是进一道院或出一道门。西方人面对这些可能惊奇莫解,中国人却认可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中国艺术家为什么敢于如此大胆地以假当真,将读者与观众“欺弄”到这般地步,非但不遭拒斥,反而乐陶陶地认同?我想,中国的艺术家更懂得读者与观众的欣赏心理假定这是真的。 其实,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或观众会把一部小说当作真实的事件,把一幅画当作真实的景物,把一出戏当作真实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的罢了。 西方戏剧家从易卜生

12、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在努力使演员进入角色,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忘掉自己,舞台不过是“四面墙中抽掉一面”的生活实况,观众好像从钥匙眼里去看别人家中发生的事;然而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刚好相反,空城计中诸葛亮唱完后,轮到司马懿唱时,诸葛亮可以摘掉胡子,用手巾擦擦汗,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因为他完全清楚观众知道这是唱戏。戏是假的,只有演员的艺术水准和功夫才是货真价实的。这样,东西方的剧场也就截然不同。在西方的剧场里,观众不敢响动,甚至忍住咳嗽,怕破坏剧场的气氛,影响真实感;但在中国的剧场里,观众却哄喊叫好,以刺激演员更卖力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剧场高潮往往比戏剧更能得到满足。 西方的古典画家同样把真实视为

13、最高的艺术法则。他们采用焦点透视、光线原理与人体解剖学来作画,尽力使观众感到物像的逼真如实,而中国画家却用墨色描绘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了表达的自由,他们将泰山松、黄山云、华山石、庐山瀑超越时空地集于一纸,这种透视不是依据眼睛,而是依据心灵(现代美术理论家称之为“散点透视”,他们甚至还把诗文图鉴都搬到画面上来,与画中种种形象相映成辉。因为中国画家知道观者要看的,不是生活中有的,而是生活中没有的。比如画中的意境、品格、情趣以及笔墨的意蕴。至于小说,更是如此。 西方的小说家着意刻画他笔下人物皮肤的光泽、衣服的质地与眼神种种细微的变化,努力把他的读者导入如实的感受和逼真的情境中;中国的小说家则只用“沉

14、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熊腰虎背,声如洪钟,力能扛鼎”之类的套话来形容一位美女或英豪。因为中国的小说家知道读者更关注的是这些人物超乎意料的行为,以及故事怎样一步步更牢牢地抓住他们向前发展。 以假当真,不是艺术家非要这么做不可,而是读者与观众需要这么做。 中国的艺术自始就立在这一点上。因为艺术家深知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艺术,也正因为它是生活中没有的,所以才更有存在价值。 15.第三自然段“欺弄”一词加引号的作用是_:在文中的意思是_。 16.概括中西方小说家刻画人物的不同方法。 西方小说家:_ 东方小说家:_ 17.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只不过东西方艺术家对此所做的全然是背道而驰

15、的罢了”,结合全文,理解“背道而驰”在文中的含义。 答:_ _ 18.选出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两项( ) A.这篇文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者认为,中西方艺术家在处理真实性方面,可谓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B.艺术不是重复生活,而是超越生活,中国艺术家以假当真,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心理。 C.中国观众常沉迷于戏剧的高潮,哄然叫好,相比之下,西方观众看戏则要冷静、理智得多。 D.“散点透视”就是依据心灵,超越时空,追求艺术真实。 E.艺术,要表现生活中没有的东西,这是神话小说、科幻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三、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0题 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小孩儿看着于心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小孩儿内疚的把它捧回草地 19.可怜的蝴蝶回到草地上以后,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从这只蝴蝶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对此进行描述。自拟题目,不超过200字。 20.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