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线路基工程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络线路基工程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联络线路基工程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方案本标段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在路堤沉降已经趋于稳定、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确认批准后方可施工。观测频率加密,保证一周的停置时间,并整修路基表面,填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采用填料集中拌和站集中厂拌,摊铺机分层双机联铺,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胶轮压路机碾压收光。级配碎石拌合采用填料拌合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车运至现场。1.1工艺流程厂拌法级配碎石填筑工艺流程详见下页图:厂拌法级配碎石填筑工艺流程图1.2原材料质量控制对购进的粗集料按规定频度、方法取样进行试验,确认其级配、压碎值、有机物和硫酸盐含量是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碎石的压碎值30%;有机质含量2%;
2、硫酸盐含量0.25%。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对水源按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现场试验时,按照试配改进确定的程序进行配合比试验,并最终确定合理的级配碎石配合比。1.4级配碎石混合料试拌和根据试验确定的级配碎石配合比进行试拌。试拌前检验确认拌合站计量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进行归零校核;检测集料实际含水量。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投料,以便验证设计配合比的可靠性。试拌混合料作一组试件,以检验试验室配合比的可行性。此项工作在正式拌合前1014天完成。1.5级配碎石混合料正式拌和在试拌后修正配合比,确定正式的
3、施工配合比,接着进行正式拌合生产。在正式拌合生产过程中,按规定频度检测集料的级配和含水量,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为补偿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正式施工拌合的含水量根据天气情况可比最佳含水量高0.51.0%。1.6摊铺碾压级配碎石采用双机联铺。但在有中粗砂和土工膜地段,第一层20cm用轻型推土机前推式摊铺,防止损坏土工膜。双机联铺方法如图所示,前后机位相距10m,熨平板重叠810cm。基层双机联铺示意图采用重型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须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
4、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1.7摊铺厚度与标高控制根据工艺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作为摊铺控制标准。在路肩边线处用张紧钢丝引导法控制标高、层厚、横坡,如图所示:边线钢丝绳引导法示意图 双机联铺时中间接缝处安装一组传感器控制两侧标高,如图所示。碾压过程中安排一个测量小组进行跟踪测量、检测。双机联铺接缝处标高控制示意图1.8摊铺速度联机摊铺的摊铺强度控制在300t/h左右,与拌合站能力保持匹配。摊铺速度控制在1.5
5、2.0m/min,防止过快造成混合料离析。1.9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时间控制掺水泥的混合料从拌合到最后成型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0h;摊铺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超过30min时应按接缝处理。(2)施工缝设置、处理由于每段路基长度很短,纵向单层单幅双机摊铺一次摊铺成型,不留施工纵缝和横向施工缝。双机联铺时虽然没有施工缝,但是两机布料在交缝区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会比单机布料器范围内的均匀性、一致性稍差。因此两台摊铺机的布料宽度不能绝对相等,保持上下基层交缝区错开,如图所示,保证基层整体性良好。纵向交缝区上下层错缝示意图(3)完工后交通管制与防护碾压后立即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养护期结束后施工车辆可限制通行,速度15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4)上下基层层间处理摊铺前,对下基层层面进行处理:清除污染物,如洒落的尘土、碎石等;将下层层面适当拉毛,清扫拉毛产生的碎屑,适当洒水滋润。结合面洒布一层纯水泥浆或撒一层薄水泥干粉,以保证上下层结合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