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第三版东南大学.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土力学 第二章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 设 (2) (3) 或 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和相对密实度Dr,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解:(1)设 整理上式得 (2)(中密) 2-5、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的含水量为30%,土粒相对密度为2.73,液限为33%,塑限为17%,试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该黏性土的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解: 查表,定名为粉质粘土 查表,确定为软塑状态 第三章 3-8、某渗透试验装置如图3-23所示。砂Ⅰ的渗透系数;砂Ⅱ的渗透系数,砂样断面积A=200cm2,试问: (1)若在砂Ⅰ与砂Ⅱ分界面出安装一测压管,则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 (2)砂Ⅰ与砂Ⅱ界面处的单位渗水量q多大? 解:(1) 整理得 所以,测压管中水面将升至右端水面以上:60-40=20cm (2) 3-9、定水头渗透试验中,已知渗透仪直径D=75mm,在L=200mm渗流途径上的水头损失h=83mm,在60s时间内的渗水量Q=71.6cm3,求土的渗透系数。 解: 3-10、设做变水头渗透试验的黏土试样的截面积为30cm2,厚度为4cm,渗透仪细玻璃管的内径为0.4cm,试验开始时的水位差145cm,经时段7分25秒观察水位差为100cm,试验时的水温为20℃,试求试样的渗透系数。 解: 3-11、图3-24为一板桩打入透水土层后形成的流网。已知透水土层深18.0m,渗透系数,板桩打入土层表面以下9.0m,板桩前后水深如图中所示。试求: (1)图中所示a、b、c、d、e各点的孔隙水压力; (2)地基的单位渗水量。 解:(1) (2) 第四章 4-8、某建筑场地的地层分布均匀,第一层杂填土厚1.5m,;第二层粉质黏土厚4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m深处;第三层淤泥质黏土厚8m,,,;第四层粉土厚3m,,,;第五层砂岩未钻穿。试计算各层交界处的竖向自重应力,并绘出沿深度分布图。 解:(1)求 由上式得:,,, (2)求自重应力分布 4-9、某构筑物基础如图4-30所示,在设计地面标高处作用有偏心荷载680kN,偏心距1.31m,基础埋深为2m,底面尺寸为4m2m。试求基底平均压力p和边缘最大压力pmax,并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 解:(1)全力的偏心距e (2) 因为 出现拉应力 故需改用公式 (3)平均基底压力 (理论上) 或(实际上) 4-10、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4m2.4m,设计地面下埋深为1.2m(高于天然地面0.2m),设计地面以上的荷载为1200kN,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8kN/m3。试求基底水平面1点及2点下各3.6m深度M1点及M2点处的地基附加应力值。 解:(1)基底压力 (2)基底附加压力 (3)附加应力 M1点 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 查表得 则 M2点 作延长线后分成2大块、2小块 大块 查表得 小块 查表得 则 4-11、某条形基础的宽度为2m,在梯形分布的条形荷载(基底附加压力)下,边缘(p0)max=200kPa,(p0)min=100kPa,试求基底宽度中点下和边缘两点下各3m及6m深度处的 值。 解: 中点下 3m处 ,查表得 6m处 ,查表得 边缘,梯形分布的条形荷载看作矩形和三角形的叠加荷载 3m处 : 矩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查表 三角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查表 所以,边缘左右两侧的为 6m处 : 矩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查表 三角形分布的条形荷载 ,查表 所以,边缘左右两侧的为 第六章 6-11、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4m2m,天然地面下基础埋深为1m,设计地面高出天然地面0.4m,计算资料见图6-33(压缩曲线用例题6-1的)。试绘出土中竖向应力分布图(计算精度;重度(kN/m3)和应力(kPa)均至一位小数),并分别按分层总和法的单向压缩基本公式和规范修正公式计算基础底面中点沉降量()。 解:1、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基本公式 (1) 求 又已知,粉质黏土的,,和淤泥质黏土的,, 所以 分别为 和 (2) 地基分层 基底面下第一层粉质黏土厚4m,第二层淤泥质黏土未钻穿,均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分层厚度取1m。 (3)地基竖向自重应力的计算 0点: 1点: 2点: 3点: 4点: 5点: 6点: (4)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总重 基底平均压力 基底处的土中附加应力 计算基础中心点下由基础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基础中心点可看作是四个相等小矩形荷载的公共角点,其长宽比,取深度z=0、1、2、3、4、5、6m各计算点的。 点 l/b z/m z/b 0 1.6 0 0 0.250 94.8 1 1.6 1 0.8 0.215 81.5 2 1.6 2 1.6 0.140 53.1 3 1.6 3 2.4 0.088 33.4 4 1.6 4 3.2 0.058 22.0 5 1.6 5 4.0 0.040 15.2 6 1.6 6 4.8 0.029 11.0 (5)地基分层自重应力平均值和附加应力平均值的计算,见表1。 (6)地基各分层土的孔隙比变化值的确定,见表1。 (7)地基压缩层深度的确定 按确定深度下限:5m深处,;6m深处,,可以。 表1 分层总和法单向压缩公式计算的沉降量 (8)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如下: 2、规范修正公式计算(分层厚度取1m) (1)计算 同分层总和法一样, (2) 分层压缩模量的计算 (3) 计算竖向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当z=0时,z=0 计算z=1m时,基底面积划分为 四个小矩形,即 ,,查表6-5有 基底下1m范围内 详见下表。 Z(m) l/b z/b z (z)i-( z)i-1 Esi 1 1.6 0.8 0.958 0.958 0.958 2.68 34 34 2 1.6 1.6 0.8316 1.6632 0.705 2.50 27 61 3 1.6 2.4 0.7028 2.1084 0.445 2.30 18 79 4 1.6 3.2 0.5988 2.3952 0.287 2.77 10 89 5 1.6 4.0 0.5176 2.588 0.193 2.57 7 96 6 1.6 4.8 0.4544 2.7264 0.138 2.35 6 102 (4) 确定计算深度 由于周围没有相邻荷载,基础中点的变形计算深度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5) 确定 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查表(当时)得: (6)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6-12、由于建筑物传来的荷载,地基中某一饱和黏土层产生梯形分布的竖向附加应力,该层顶面和底面的附加应力分别为,顶底面透水(见图6-34),土层平均。试求:①该土层的最终沉降量;②当达到最终沉降量之半所需的时间;③当达到120mm沉降所需的时间;④如果该饱和黏土层下卧不透水层,则达到120mm沉降所需的时间。 解:①求最终沉降 ② (双面排水,分布1) 查图6-26得 所以 ③当时 查图6-26得 ④当下卧层不透水,时 与③比较,相当于由双面排水改为单面排水,即 ,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