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附件三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试行)
1 建筑电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2 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3 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4 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5 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6 建筑起重机械司机(施工升降机)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7 建筑起重机械司机(物料提升机)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8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9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施工升降机)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10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物料提升机)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11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1 建筑电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试行)
1.1 设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
1.1.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或模板)各1个,用电设备1台,电气元件若干,电缆、导线若干;
2 测量仪器:万用表、兆欧表(绝缘电阻测试仪)、漏电保护器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
3 其他器具:十字口螺丝刀、一字口螺丝刀、电工钳、电工刀、剥线钳、尖嘴钳、扳手、钢板尺、钢卷尺、千分尺、计时器等;
4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1.1.2 考核方法
1 根据图纸在模板上组装总配电箱电气元件;
2 按照规定的临时用电方案,将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与用电设备进行连接,并通电试验。
1.1.3 考核时间:90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1.1.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6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1.1。各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值。
表1.1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扣 分 标 准
应得分值
1
电线、电缆选择使用错误,每处扣2分
8
2
漏电保护器、断路器、开关选择使用错误,每处扣3分
8
3
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互感器连接错误,每处扣2分
8
4
导线连接及接地、接零错误或漏接,每处扣3分
8
5
导线分色错误,每处扣2分
4
6
用电设备通电试验不能运转,扣10分
10
7
设置的临时用电系统达不到TN-S系统要求的,扣14分
14
合计
60
1.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用电设备绝缘电阻、漏电保护器参数
1.2.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接地装置1组、用电设备1台、漏电保护器1只;
2 接地电阻测试仪、兆欧表(绝缘电阻测试仪)、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计时器;
3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1.2.2 考核方法
使用相应仪器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测量用电设备绝缘电阻、测量漏电保护器参数。
1.2.3 考核时间:15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1.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5分。完成一项测试项目,且测量结果正确的,得5分。
1.3 临时用电系统及电气设备故障排除
1.3.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模拟系统2套,设置故障点2处;
2 相关仪器、仪表和电工工具、计时器;
3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1.3.2 考核方法
查找故障并排除。
1.3.3 考核时间:15 min。
1.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5分。在规定时间内查找出故障并正确排除的,每处得7.5分;查找出故障但未能排除的,每处得4分。
1.4 利用模拟人进行触电急救操作
1.4.1 考核器具
1 心肺复苏模拟人1套;
2 消毒纱布面巾或一次性吹气膜、计时器等。
1.4.2 考核方法
.4.2 设定心肺复苏模拟人呼吸、心跳停止,工作频率设定为100次/min或120次/min,设定操作时间250秒 。由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操作:
1 将模拟人气道放开,人工口对口正确吹气2次;
2 按单人国际抢救标准比例30:2一个循环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即正确胸外按压30次,正确人工呼吸口吹气2次;连续操作完成5个循环。
1.4.3 考核时间:5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1.4.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仪表显示“急救成功”的,得10分;动作正确,仪表未显示“急救成功”的,得5分;动作错误的,不得分。
2 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试行)
2.1现场搭设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2.1.1 考核场地、设施
1 具备搭设脚手架条件的场地;
2 具备搭设脚手架条件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2.1.2 考核料具
1 钢管:规格Φ483.5,长度6m、5 m、4 m、3 m、2 m、1.5 m若干;
2 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若干;
3 垫木、底座、脚手板(木脚手板、钢脚手板或者竹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式安全网、安全平网、系绳、铅丝若干;
4 工具:钢卷尺、扳手、扭力扳手、计时器;
5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1.3 考核方法
每6~8名考生为一组,搭设一宽5跨、高5步的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步距1.8m,纵距1.5m,横距1.3m;连墙件按二步三跨设置;操作层设置在第四步处。
2.1.4 考核时间:180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2.1.5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7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2.1。第1~10项为集体考核项目,考核得分即为每个人得分;第11~12项为个人考核项目。各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值。
表2.1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值
1
垫木
和底座
未设置垫木的,扣6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未设置底座的,每处扣2分
6
2
立杆
杆件间距尺寸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2分;立杆垂直度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2分;连接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6
3
扫地杆
未设置扫地杆的,扣6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6
4
纵向
水平杆
杆件间距尺寸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1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4
5
横向
水平杆
未设置横向水平杆的,每处扣2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1分
4
6
连墙件
连墙件数量不足的,每缺少一处扣4分;设置位置错误的,每处扣2分;设置方法错误的,每处扣2分
8
7
剪刀撑
未设置剪刀撑的,扣6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6
8
扣件拧紧扭力矩
随机抽查4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4
9
安全网
未设置首层平网的,扣4分;未设置随层平网的,扣4分;未挂设密目式安全网的,扣4分;安全网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8
10
操作层
防护
未设置挡脚板的,扣4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未设置防护栏杆的,扣4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未设置脚手板的,扣8分;未满铺的,扣2~6分。未按规定进行对接或搭接的,每处扣2分;出现探头板的,扣8分。
8
11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
未佩戴安全帽的,扣4分;佩戴不正确的,扣2分。
高处悬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的,扣4分;系挂不正确的,扣2分
4
12
扭力扳手的使用
不能正确使用扭力扳手测量扣件拧紧扭力矩的,扣6分
6
合 计
70
说明:
1. 本考题中脚手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自行确定;
2. 本考题也可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竹脚手架、木脚手架,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由各地自行拟定。
2.2查找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架)存在的安全隐患
2.2.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已搭设好的模板支架,高度3~5m,上部无荷载。其中设置构造缺陷(问题)若干处;
2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计时器1个。
2.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检查已搭设好的模板支架,在规定时间内查找出5处存在的缺陷(问题)并说明原因。
2.2.3 考核时间:20 min。
2.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20分。在规定时间内每准确查找出一处缺陷(问题)并正确说明原因的,得4分;查找出缺陷(问题)但未正确说明原因的,得2分。
2.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部件的判废
2.3.1 考核器具
1 钢管、扣件等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包括达到报废标准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2.3.2 考核方法
1 从钢管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2件(张),由考生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或达到报废标准,并说明原因。
2 从扣件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2件(张),由考生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或达到报废标准,并说明原因。
2.3.3 考核时间:10min。
2.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能正确判断并说明原因的,每项得2.5分;判断正确但不能准确说明原因的,每项得1.5分。
3 建筑架子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操作技能
考核标准(试行)
3.1附着升降脚手架现场安装、升降作业
3.1.1 考核场地、设施
1 具备搭设附着升降脚手架条件的场地;
2 具备搭设附着升降脚手架条件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3.1.2 考核料具
1 钢管:规格Φ483.5,长度6m、5m、4m、3m、2m、1.2m若干(其中包含不合格品);
2 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防滑扣件若干(其中包含不合格品);
3 设备:三套升降机构(动力设备为电动葫芦)、便携式控制箱;
4 水平梁(桁)架、竖向主框架及配件;
5 方木、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式安全网、安全平网、系绳、铁丝若干;
6 工具:钢卷尺、扳手、小钢锯、水平尺、线锤、钢丝钳、计时器等;
7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3.1.3 考核方法
A 三套升降机构的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
每次3组、每4位考生一组,3组共同按照图3.1.3搭设包含带转角、三套升降机构的附着升降脚手架。上部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长8跨、高2~5步。
图3.1.3 架体搭设平面布置示意图
B 升降作业
每次3组、每4位考生一组,每组负责一个机位,操作三套升降机构的升降作业。
3.1.4 考核时间:100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3.1.5 考核评分标准
A 三套升降机构的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
满分8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3.1.5.1。第1~12项为集体考核项目,考核得分即为每个人得分;第13项为个人考核项目。各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值。
表3.1.5.1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值
13
材料选用
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件的,每件扣2分
4
14
水平梁(桁)架、竖向主框架
安装
水平梁(桁)架及竖向主框架在两相邻附着支承结构处的高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2分。竖向主框架和防倾装置的垂直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2分;使用扣件连接的,每处扣2分
8
15
杆件间距
杆件间距尺寸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2分
4
16
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间距尺寸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1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未设置横向水平杆的,每处扣2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1分
4
17
立杆
立杆垂直度偏差超过规定值的,每处扣2分;连接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
4
18
操作层防护
未设置挡脚板的,扣4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未设置防护栏杆的,扣4分;设置不正确的,每处扣2分。未设置脚手板的,扣8分;未满铺的,扣2~6分。未按规定进行对接或搭接的,每处扣2分;出现探头板的,扣8分
8
19
扣件拧紧扭力矩
随机抽查4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4
20
安全网
未设置首层平网、作业层平网和密目式安全网的,每项扣4分;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8
21
附着支承结构安装
穿墙螺杆松动、双螺母缺失的,每处扣4分。未设置垫板的,每处扣4分;垫板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8
10
电动葫芦及连接件的安装
电动葫芦安装不牢固、传动部分不灵活的, 每处扣2分。连接件缺损的,扣4分:使用非标准连接件的,扣4分:安装不牢固的,扣4分
12
11
防倾装置安装
防倾导轨(座)变形、导轮缺损的,每处扣2分;
防倾导轨(座)、导轮安装不牢的,每处扣2分
4
12
防坠装置调试
调试不到位、动作不可靠的,每处扣4分
8
13
个人安全防护
用品使用
未佩戴安全帽的,扣4分;佩戴不正确的,扣2分。高处悬空作业未系安全带的,扣4分;系挂不正确的扣2分
4
合 计
80
B 升降作业
满分8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3.1.5.2。第1-13项为集体考核项目,考核得分即为每个人得分;第14项为个人考核项目。各项目所扣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值。
表3.1.5.2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值
1
升降前作业
连墙构件安装、检查
穿墙螺杆固定不牢、缺失螺母的,每处扣4分;未设置垫板的,每处扣4分;垫板不符合要求的,每处扣2分
8
2
电动葫芦及连接件的安装
电动葫芦传动不灵,各个电动葫芦预紧张力不均,环链绞结的,每处扣4分。连接件固定不牢、受力不均的,每处扣2分;使用非标准连接件的,每处扣2分
10
3
供、用电线路检查
未对供、用电线路检查的,扣4分;电缆缠绕,绑扎不牢的,每处扣2分
4
4
防倾装置检查
防倾导轨(座)固定不牢、导轮有破损的,每处扣3分
6
5
防坠装置调试
未进行调试复位的,每处扣4分
8
6
障碍物清理
未对妨碍升降的障碍物进行清理的,每处扣2分
4
7
升降作业
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
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调整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扣4分
4
8
架体垂直度
架体垂直度调整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扣4分
4
9
架体与墙体距离
架体与墙体距离调整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扣4分
4
10
升降后作业
防坠装置锁定
电动葫芦卸载前,防坠装置未可靠锁定的, 每处扣4分
8
11
防倾装置检查
防倾导轨(座)固定不牢、导轮有破损的,每处扣3分
6
12
架体加固
未按标准要求设置架体与墙体间硬拉结的,每少一处扣3分
6
13
架体与墙体间防护
架体与墙体间的封闭未恢复的,扣4分;封闭不严的,每处扣2分
4
14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
未佩戴安全帽的,扣4分;佩戴不正确的,扣2分。高处悬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的,扣4分;系挂不正确的,扣2分
4
合计
80
说明:
1. 本考题分A、B两个题,即附着升降脚手架安装和升降作业,在考核时可任选一题;
2. 本考题也可采用液压等其他动力升降形式的附着升降脚手架,考核项目和考核评分标准由各地自行拟定。
3. 考核过程中,现场应设置2名以上的考评人员。
3.2故障识别判断
3.2.1 考核器具
1 设置电动葫芦卡链、防倾装置出轨等故障;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3.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识别判断电动葫芦卡链、防倾装置出轨等故障(对每个考生只设置二个)。
3.2.3 考核时间:15 min。
3.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别判断的,每项得5分。
3.3 紧急情况处置
3.3.1 考核器具
1 设置相邻机位不同步、突然断电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3.3.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对相邻机位不同步、突然断电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中所示的紧急情况进行描述,并口述处置方法。对每个考生设置一种。
3.3.3 考核时间:10 min。
3.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并正确叙述处置方法的,得10分;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但未能正确叙述处置方法的,得5分。
4 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试行)
4.1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运用
4.1.1 考核器具
1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用红、绿色旗1套,指挥用哨子1只,计时器1个;
2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1.2 考核方法
在考评人员的指挥下,考生分别使用音响信号与手势信号配合、音响信号与旗语信号配合,各完成《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中规定的5个指挥信号动作。
4.1.3 考核时间:10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模拟情况调整。
4.1.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30分。按标准完成一个动作得3分。
4.2 装置绳卡
4.2.1 考核器具
1 三种不同规格钢丝绳(每种钢丝绳长度为3~4m);
2 不同规格的绳卡各5只;
3 其它器具:扳手2把、计时器1个;
4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装置一组钢丝绳绳卡。
4.2.3 考核时间:10 min。
4.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绳卡规格与钢丝绳不匹配的(或者绳卡数量不符合要求、绳卡设置方向错误的),不得分。螺栓扣紧度、绳卡间距、安全弯(绳头)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2分。
4.3 穿绕滑轮组
4.3.1 考核器具
1 滑轮组2副,长度为4m的麻绳(或化学纤维绳)2根,计时器1个;
2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3.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分别采用顺穿法和花穿法各穿绕一副滑轮组。
4.3.3 考核时间:5min。
4.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穿绕正确、规范的,每副得5分;穿绕基本正确,但不规范的,每副得2分。
4.4 编打绳结
4.4.1 考核器具
1 长度1m的麻绳(或化学纤维绳)若干段;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4.4.2 考核方法
由考生编打二种绳结,并说明其应用场合。
4.4.3 考核时间:5 min。
4.4.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编打正确,并正确说明其应用场合的,每种得5分;编打正确,但不能正确说明其应用场合的,每种得3分;编打错误,但能够正确说明其应用场合的,每种得2分。
4.5 起重吊具、索具和机具的识别判断
4.5.1 考核器具
1 不同规格的钢丝绳若干;
2 卸扣、绳卡、千斤顶、倒链滑车、绞磨、手扳葫芦、电动葫芦等起重吊、索具和机具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
3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4.5.2 考核方法
1 随机抽取2根不同规格的钢丝绳,由考生判断钢丝绳的规格;
2 从起重吊、索具和机具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5种,由考生识别并说明其名称。
4.5.3 考核时间:10min。
4.5.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判断一种规格钢丝绳,得2.5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别一种起重吊具、索具和机具的,得1分。
4.6 钢丝绳、卸扣、绳卡和吊钩的判废
4.6.1 考核器具
1 钢丝绳、卸扣、绳卡、吊钩等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包括达到报废标准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4.6.2 考核方法
从钢丝绳、卸扣、吊钩、绳卡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4件(张),由考生判断其是否达到报废标准或有缺陷,并说明原因。
4.6.3 考核时间:8 min。
4.6.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判断并说明原因的,每项得2.5分;判断正确但不能准确说明原因的,每项得1分。
4.7 重量估算
4.7.1 考核器具
1 各种规格钢丝绳、麻绳若干;
2 钢构件(管、线、板、型材组成的简单构件)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
3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4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7.2 考核方法
1 从各种规格钢丝绳、麻绳中随机分别抽取一种规格的钢丝绳和麻绳,由考生分别计算钢丝绳、麻绳的破断拉力、允许拉力;
2 随机抽取两种钢构件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由考生估算其重量,并判断其重心位置。
4.7.3 考核时间:10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4.7.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2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4.7。
表4.7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扣分标准
应得分值
1
钢丝绳、麻绳破断拉力计算错误的,每项扣2.5分
5
2
钢丝绳、麻绳允许拉力计算错误的,每项扣2.5分
5
3
钢材估算重量误差超过10%的,每项扣2.5分
5
4
未能正确判定其重心位置的,每项扣2.5分
5
合计
20
5 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技能
考核标准(试行)
5.1 起吊水箱定点停放(图5.1、表5.1)
表 5.1 (单位:m)
起重机高度
S1
S2
D1
D2
D3
20≤H≤30
18
13
1.7
1.9
2.1
5.1.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备:固定式QTZ系列塔式起重机1台,起升高度在20m以上30m以下;
2 吊物:水箱1个。水箱边长100010001000mm,水面距箱口200mm,吊钩距箱口1000mm;
3 其他器具: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用红、绿色旗1套,指挥用哨子1只,计时器1个;
4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1.2 考核方法
考生接到指挥信号后,将水箱由A处吊起,先后放入B圆、C圆内,再将水箱由C处吊起,返回放入B圆、A圆内,最后将水箱由A处吊起,直接放入C圆内。水箱由各处吊起时均距地面4000mm,每次下降途中准许各停顿二次。
5.1.3 考核时间: 4 min。
5.1.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4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5.1.4。
表5.1.4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扣 分 项 目
扣分值
1
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未放在零位的
5分
2
作业前,未进行空载运转的
5分
3
回转、变幅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未发出音响信号示意的
5分/次
4
水箱出内圆(D1)的
2分
5
水箱出中圆(D2)的
4分
6
水箱出外圆(D3)的
6分
7
洒水的
1~3分/次
8
未按指挥信号操作的
5分/次
9
起重臂和重物下方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未停止操作的
5分
10
停机时,未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的,未依次断开各开关的,未关闭操纵室门窗的
5分/项
5.2 起吊水箱绕木杆运行和击落木块(图5.2、表5.2)
图5.2 表5.2 (单位:m)
起重机高度
R
S1
S2
S3
20≤H≤30
19
15
2.0
2.5
5.2.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备:固定式QTZ系列塔式起重机1台,起升高度在20m以上30m以下;
2 吊物:水箱1个。水箱边长100010001000mm,水面距箱口200mm,吊钩距箱口1000mm;
3 标杆23根,每根高2000mm,直径20~30mm;底座23个,每个直径300mm,厚度10mm;
4 立柱5根,高度依次为1000、1500、1800、1500、1000mm,均匀分布在CD弧上;立柱顶端分别立着放置200200300mm的木块;
5 其他器具: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用红、绿色旗1套,指挥用哨子1只,计时器1个;
6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2.2 考核方法
考生接到指挥信号后,将水箱由A处吊离地面1000mm,按图示路线在杆内运行,行至B处上方,即反向旋转,并用水箱依次将立柱顶端的木块击落,最后将水箱放回A处。在击落木块的运行途中不准开倒车。
5.2.3 考核时间: 4 min。具体可根据实际考核情况调整。
5.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4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5.2.4。
表5.2.4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扣 分 项 目
扣分值
1
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未放在零位的
5分
2
作业前,未进行空载运转的
5分
3
回转、变幅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未发出音响信号示意的
5分/次
4
碰杆的
2分/次
5
碰倒杆的
3分/次
6
碰立柱的
3分/次
7
未击落木块的
3分/个
8
未按指挥信号操作的
5分/次
9
起重臂和重物下方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未停止操作的
5分
10
停机时,未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的,未依次断开各开关的,未关闭操纵室门窗的
5分/项
5.3 故障识别判断
5.3.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塔式起重机设置安全限位装置失灵、制动器失效等故障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5.3.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识别判断安全限位装置失灵、制动器失效等故障或图示、影像资料(对每个考生只设置一种)。
5.3.3 考核时间:10 min。
5.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5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别判断的,得5分。
5.4 零部件的判废
5.4.1 考核器具
1塔式起重机零部件(吊钩、钢丝绳、滑轮等)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包括达到报废标准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计时器一个。
5.4.2 考核方法
从塔机零部件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2件(张),由考生判断其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并说明原因。
5.4.3 考核时间:5 min。
5.4.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5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判断并说明原因的,每项得2.5分;判断正确但不能准确说明原因的,每项得1.5分。
5.5 识别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5.5.1 考核器具
1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图示、影像资料等;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5.5.2 考核方法
考评人员做5种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由考生判断其代表的含义;或从一组指挥信号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5张,由考生回答其代表的含义。
5.5.3 考核时间:5 min。
5.5.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5分。在规定时间内每正确回答一项,得1分。
5.6 紧急情况处置
5.6.1 考核器具
1 设置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意外卡住、吊装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5.6.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对钢丝绳意外卡住、吊装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中所示的紧急情况进行描述,并口述处置方法。对每个考生设置一种。
5.6.3 考核时间:10 min。
5.6.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5分。在规定时间内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并正确叙述处置方法的,得5分;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但未能正确叙述处置方法的,得3分。
6 建筑起重机械司机(施工升降机)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试行)
6.1 施工升降机驾驶
6.1.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施工升降机1台或模拟机1台,行程高度20 m;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6.1.2 考核方法
在考评人员指挥下,考生驾驶施工升降机上升、下降各一个过程;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各停层一次。
6.1.3 考核时间:20 min。
6.1.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60分。考核评分标准见表6.1。
表6.1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扣 分 项 目
扣分值
1
启动前,未确认控制开关在零位的
5分
2
作业前,未发出音响信号示意的
5分/次
3
运行到最上层或最下层时,触动上、下限位开关的
5分/次
4
停层超过规定距离20mm的
5分/次
5
未关闭层门启动升降机的
10分
6
作业后,未将梯笼降到底层、未将各控制开关拨到零位的、未切断电源的、未闭锁梯笼门的
5分/项
6.2 故障识别判断
6.2.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置简单故障的施工升降机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6.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识别判断施工升降机或图示、影像资料设置的二个简单故障。
6.2.3 考核时间:10 min。
6.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5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别判断的,每项得7.5分。
6.3零部件判废
6.3.1 考核器具
1 施工升降机零部件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包括达到报废标准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6.3.2 考核方法
从施工升降机零部件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2件(张、个),由考生判断其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并说明原因。
6.3.3 考核时间:10 min。
6.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5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判断并说明原因的,每项得7.5分;判断正确但不能准确说明原因的,每项得4分。
6.4紧急情况处置
6.4.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置施工升降机电动机制动失灵、突然断电、对重出轨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6.4.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对施工升降机电动机制动失灵、突然断电、对重出轨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中所示的紧急情况进行描述,并口述处置方法。对每个考生设置一种。
6.4.3 考核时间:10 min。
6.4.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并正确叙述处置方法的,得10分;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但未能正确叙述处置方法的,得5分。
7 建筑起重机械司机(物料提升机)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试行)
7.1 物料提升机的操作
7.1.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备:物料提升机1台,安装高度在10m以上、25m以下;
2 砝码:在吊笼内均匀放置砝码200kg;
3 其他器具:哨笛1个,计时器1个。
7.1.2 考核方法
根据指挥信号操作,每次提升或下降均需连续完成,中途不停。
1 将吊笼从地面提升至第一停层接料平台处,停止;
2 从任意一层接料平台处提升至最高停层接料平台处,停止;
3 从最高停层接料平台处下降至第一停层接料平台处,停止;
4 从第一停层接料平台处下降至地面。
7.1.3 考核时间:15min。
7.1.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60分 。考核评分标准见表7.1。
表7.1 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扣 分 项 目
扣分值
1
启动前,未确认控制开关在零位的
5分
2
启动前,未发出音响信号示意的
5分/次
3
运行到最上层或最下层时,触动上、下限位开关的
5分/次
4
未连续运行,有停顿的
5分/次
5
到规定停层未停止的
5分/次
6
停层超过规定距离100mm的
10分/次
7
停层超过规定距离50mm,但不超过100mm的
5分/次
8
作业后,未将吊笼降到底层的、未将各控制开关拨到零位的、未切断电源的
5分/项
7.2 故障识别判断
7.2.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置安全装置失灵等故障的物料提升机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7.2.2 考核方法
由考生识别判断物料提升机或图示、影像资料设置的安全装置失灵等故障(对每个考生只设置二种)。
7.2.3 考核时间:10min。
7.2.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识别判断的,每项得5分。
7.3 零部件判废
7.3.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物料提升机零部件(钢丝绳、滑轮、联轴节或制动器)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包括达到报废标准和有缺陷的);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7.3.2 考核方法
从零部件的实物或图示、影像资料中随机抽取2件(张),判断其是否达到报废标准(缺陷)并说明原因。
7.3.3 考核时间:10min。
7.3.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20分。在规定时间内能正确判断并说明原因的,每项得10分;判断正确但不能准确说明原因的,每项得5分。
7.4 紧急情况处置
7.4.1 考核设备和器具
1 设置电动机制动失灵、突然断电、钢丝绳意外卡住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
2 其他器具:计时器1个。
7.4.2 考核方法
由考生对电动机制动失灵、突然断电、钢丝绳意外卡住等紧急情况或图示、影像资料中所示的紧急情况进行描述,并口述处置方法。对每个考生设置一种。
7.4.3 考核时间:10 min。
7.4.4 考核评分标准
满分10分。在规定时间内对存在的问题描述正确并正确叙述处置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