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精神科护理学考试试题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精神病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性事件是 ( )
A.18世纪的工业革命 B.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与应用
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 D.弗洛伊德创立动力精神病学派
2.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 )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知觉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3.谵妄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意识障碍 B.思维障碍
C.情感障碍 D.记忆障碍
4.奥瑞姆的自护理论强调护理的最终目标是 ( )
A.增强家属的护理精神病人的能力 B.恢复和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
C.增强护士的护理能力 D.促进社区对精神病人护理的认识
5.倾听时应注意不要:( )
A.适当地给予反应 B.注意非语言性沟通行为
C.不明白时应立即提问 D.保持眼神交流
6.对于暴饮暴食者的护理中,错误的是:( )
A.适当限制患者入量 B.限制患者进餐的速度及数量
C.可采用单独进餐的方式 D.鼓励集体进餐
7.一级护理管理的护理对象是( )
A.自伤自杀者 B.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他人者
C.伴有一般躯体疾病者 D.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
8.二级护理管理的护理要点是( )
A.病人安置在重症室内 B.每周作护理记录1—2次
C.日夜三班作护理记录与交班 D.做好出院指导
9.护士从病人的书信、日记了解病人的情况是属于( )
A.直接观察 B.间接观察
C.全面观察 D.间断观察
10.精神科最为常见的危机事件是:( )
A.出走行为 B.自伤自杀行为
C.暴力行为 D.吞食异物
11.以不至于死亡的自杀行动来表达其真正的目的是指:( )
A.自杀意念 B.自杀未遂
C.自杀威胁 D.自杀姿态
12.预防噎食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吞咽反射迟钝者应给予软食
B.吞咽困难者可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
C.吞咽困难者应专人守护进食或喂食
D.对抢食及暴饮暴食者应集体进食,适当控制其进食量
13.按临床作用特点,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分类中以下哪条不对( )
A. 抗精神病药物 B. 脂肪胺类
C. 心境稳定剂或抗躁狂药物 D. 抗焦虑药物
14.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不对的说法是 ( )
A.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B.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病人表现为写字越来越小
C.应常规应用抗胆碱能药物以防止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
D.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颤和肌张力增高
15.谵妄患者生理功能方面的护理,最优先考虑的是:( )
A.睡眠障碍 B.行为紊乱
C.维持生命的需要 D.安全性
16.照顾痴呆患者的场所,最理想的是在: ( )
A.专科医院 B.社区工疗站
C.患者家里 D.老人福利院
17.戒断症状是指:( )
A.一次摄入大量精神活性物质后产生的症状
B.由于依赖,表现为情绪上、行为上、生理上对所依赖物质的强烈需求
C.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过程中引起的损害
D.对精神活性物质产生依赖之后,一旦停用所产生的症状
18.不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谵妄的是:( )
A.有思维奔逸 B.又有全身肌肉粗大震颤
C.突然停饮酒后发生 D.有意识障碍
19.下列不属于阿片类过量中毒三联症的是:( )
A.针尖样瞳孔 B.肌松弛
C.呼吸抑制 D.昏迷
20.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是:( )
A.联想障碍 B.妄想
C.行为紊乱 D.情感淡漠
21.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觉主要是:( )
A.假性幻听 B.言语性幻听
C.幻视 D.内脏幻觉
22.某患者有被害妄想,认为饭中有毒而拒食,此时护士的正确做法是: ( )
A.避免冲突,不勉强患者进食,让其饥饿再进食
B.强行喂食
C.把患者约束起来,直至同意进食为止
D.带去餐厅与其它病友一起进食
23.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 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
C.反复发作,从无缓解期 D.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
24.躁狂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
A.入睡困难 B.多梦 C.早醒 D.睡眠需要减少
25.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以上都是 D.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26.神经症性疼痛,以什么部位最为常见 ( )
A.头颈部 B.腰背部 C.胸部 D.四肢
27.关于神经症的药物治疗,以下哪项说法不当( )
A.控制靶症状起效较快,可促进心理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遵医行为
B.抗焦虑药、抗抑郁药以及促大脑代谢药等可用于神经症的治疗
C.不要将药物的副作用预先向患者说明,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
D.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和药物的作用特点,可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
28. 病因相对明确的精神障碍是 ( )
A.酒精性幻觉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神经症
29.儿童多动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注意缺陷 B.活动过多
C.学习困难 D.品行问题
30.下列哪项不属于儿童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
A.社会交往障碍 B.意识障碍
C.智力和认知缺陷 D.言语交流障碍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 )
A.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 B.强烈的敬业精神
C.健壮的体格 D.精湛的业务技术
E.男性
2.在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
A.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B.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比较,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C.应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进行分析
D.结合当事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E.精神症状是否持续存在,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
3.精神科的基础护理有( )
A.治疗护理 B.安全护理
C.生活护理 D.睡眠护理
E.饮食护理
4.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护理评估主要包括: ( )
A.生活自理能力 B.角色功能
C.人际交往能力 D.现实检验能力
E.以上都是
5.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
A.智商在35—40分至50—55之间 B.学习成绩差,时常不及格或留级
C.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工劳动 D.生活能自理
E.无明显言语障碍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思维障碍包括 、 、 。
2. “四防”护理是指 、 、 、 。
3.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的主要表现包括 、
、 、 。
4.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分型如 、 、 、
、 。
5.抑郁症典型的“三低”症状是指 、 、 。
6.神经症患者睡眠障碍是以 为最常见。
四、名字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精神疾病
2.知觉
3.自杀威胁
4.木僵
5.滥用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2.简述精神病人出走行为的预防?
3.痴呆综合症的早期表现包括?
4.简述儿童多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六、病案分析题(10分)
患者男性,31岁,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多疑、敏感,认为邻居在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感到马路上的人也议论他,诋毁他的名誉。近一个月病情加重,认为邻居收买了公安局的人派人跟踪监视他,想害死他,并用高科技仪器控制他的脑子,让他头痛,使他生不如死。为此,患者多次拿刀找邻居,被家人及时制止。近三天,患者拒食,听到有声音告诉他:“饭里有毒,不能吃。” 医生与其交谈时,病人表情变化不明显,语声偏低,反应慢,很少抬头看医生。否认自己有病。
1) 指出病例的主要精神症状?(2分)
2) 提出该患者的疾病诊断(1分)及护理诊断(3分)
3) 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4分)
试题一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5 BCABC 6~10 DABBC 11~15 DBBCC 16~20 CDABD
21~25 BDDDC 26~30 ACAAB
二、 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E 3.BCDE 4.ABCDE 5.BCDE
三、填空题
1.联想障碍、思维逻辑结构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2.防自杀、防伤人、防毁物、防出走
3.震颤麻痹综合症、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
4.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紧张型、未分化型
5.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
6.入睡困难
四、名字解释
1.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智力等心理过程的异常,其严重程度达到需要用医学方法进行干预的一类疾病。
2.知觉---指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印象在头脑中的反应。
3.自杀威胁---指口头上表达自杀的愿望,但无具体的自杀行动。
4.木僵---为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5.滥用---又称有害使用,指一种有挬于社会常规或偏离医疗所需的间断或不间断地使用精神活性物质。
五、简答题
1. 答:遗忘是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常可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及界限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常常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经历所致,如脑震荡及脑挫伤患者。逆行性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历,也常见于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上述两种遗忘阶段的长短及预后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阶段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忘,是指把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忘的发生常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的波动有关,遗忘的内容具有高度选择性,常与强烈的恐惧、愤怒及羞辱的情景及场面有关,多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
2. 答:①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②加强安全管理。
③丰富住院病人的生活。
④加强与病人家属或单位的联系,减少其社会隔离感。
⑤对于精神发育迟滞、痴呆者以及处于谵妄状态的病人,应加强监护。
3.答: 1)近记忆力下降;
2)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
3)对自己疾病有自知力,故对自身状况常表现出焦虑等情绪反应;
4)个性变化。
4.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其主要表现:
1)注意障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
2)活动过多:婴幼儿时期就表现格外活跃,好动好跳;
3)冲动:缺乏控制力,做事不计后果;
4)学习困难,伴有阅读障碍或其它学习问题;
5)神经和精神发育异常: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
6)品行障碍:攻击性行为等。
六、病案分析
1. 主要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听、情感淡漠、无自知力。
2. 疾病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2)生活自理缺陷;3)思维过程改变;4)有冲动、暴力行为的危险;5)不合作
3. 主要护理措施:
(1)躯体方面:纠正营养失调;改善患者睡眠;观察药物副作用;协助料理个人卫生;躯体疾病护理。
(2)心理功能方面:
对被害妄想:耐心护理,说服劝解,保证进食,注意安全。
对情感淡漠的护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改善其情绪衰退。
(3)社会功能方面:强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训练;娱乐能力训练。
(4)安全护理
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美国第一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先驱者是: ( )
A.南丁格尔 B.琳达﹒理查兹
C.克雷佩林 D.希波克拉底
2.关于联想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 ( )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 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3.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
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历称为记忆错误
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
C.病人把从未见过的人当作熟人或朋友认识,称为虚构
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
4.对于血管性痴呆临床表现中痴呆症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记忆下降为主 B.为一种局限性痴呆
C.患者相当一段时间内有自知力 D.近远期记忆全面受损
5.护理兴奋躁动病人时下列哪项措施不合理? ( )
A.鼓励其多与其他病人交往 B.安排在较安静的地方
C.避免伤人、自伤 D.保证其饮食和睡眠
6.下列哪项交流方式可能会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 )
A.给予患者反复的保证 B.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C.当患者悲伤时,可运用触摸方法
D.当患者说话慢无边际时,可适当引导
7.对准备绝食自杀的抑郁症患者,首要的是( )
A.饮食护理 B.睡眠护理
C.日常生活护理 D.安全护理
8.安全护理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有伤人、自杀、外走的病人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
B.严重病人安置在重症室内24小时监护
C.病区危险品要严加管理
D.每30分钟巡视住院病人一次
9.二级护理管理的管理方式是( )
A.实施关闭式管理为主 B.实施半开放式管理为主
C.实施开放式管理为主 D.实施关闭与开放相结合式管理为主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 )
A.暴力行为 B.缄默状态
C.吞食异物 D.自伤自杀行为
11.下列哪项不是抑郁病人自杀的征兆?( )
A.有企图自杀的历史
B.情绪低落,表现为紧张、无助、无望、经常哭泣
C.失眠,体重减轻,以及害怕夜晚的来临
D.经过治疗后,情绪逐渐好转
12.出走病人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丰富病人的住院生活
B.鼓励病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C.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D.对出走后找回来的病人,应严加批评
13.关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不对( )
A.抗胆碱能副作用是TCAs治疗中最常见的副作用
B.TCAs可以诱发癫痫
C.不引起体重增加
D.超量服用或误服可发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危及生命
14.痴呆患者的护理目标最优先考虑的是:( )
A.维持最佳的功能状态 B.维持生命
C.保持足够的睡眠 D.保证足够的进食
15.某患者“见到”床上有虫爬(幻视),要求护士清理,护士此时的正确做法是:( )
A.帮助患者清除床上的虫 B.拒绝帮助或否认床上有虫
C.告诉患者目前处于病态,医护人员会帮他 D.避开话题
16.下列不属于酒瘾者特点的是:( )
A.渴望饮酒或努力觅取酒 B.可以控制饮酒量
C.多数曾多次试图戒酒而失败 D.常在清晨饮酒,或随身带酒频繁饮用
17.下列不属于阿片类过量中毒三联症的是:( )
A.针尖样瞳孔 B.肌松弛
C.呼吸抑制 D。昏迷
18.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
A.思维障碍 B.记忆障碍
C.意志障碍 D.行为障碍
19.精神分裂症各种类型中治疗效果最差的是:( )
A.单纯型 B.青春型
C.紧张型 D.偏执型
20.青年学生,失恋半年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孤僻少语,生活懒散,对老师、家长的批评持无所谓态度,还经常照镜子并且自言自语,说镜子里自己的脸变形了。该患者没有的症状是:( )
A.情感平淡 B.意志减退
C.人格障碍 D.感知综合障
21.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 )
A.入睡困难 B.早醒 C.睡眠过多 D.多梦
22.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 (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以上都是 D.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23.在神经症的症状中,不包括 ( )
A.情绪症状 B.强迫症状
C.妄想 D.躯体不适症状
24.以下哪种疾病可出现意识障碍 ( )
A.神经衰弱 B.强迫症 C.疑病症 D.癔症
25.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约为:( )
A.20~34 B.35~49
C.50~69 D.70~85
26.关于精神发育迟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的一组综合征
B.特征为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C.起病于发育成熟以前
D.本病只单独出现
27.关于儿童多动症,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患儿存在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 B.与遗传因素有关
C.患儿多有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D.女孩多于男孩
2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包括: ( )
A.生理需要 B.健康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29.精神病人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吞咽反射迟钝
B.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所致吞咽肌群反射迟钝
C.进食过快 D.意识模糊
30.精神病人饮食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
A.一般采取集体进餐
B.吃异食的病人需专人看护
C.拒食、抢食、暴食的病人一起进餐
D.年老、吞咽困难的病人给以重点照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关于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妄想内容与事实不相符 B.病人对妄想坚信不疑
C.妄想可通过解释等心理治疗消失 D.妄想可影响病人的情感及行为
E.妄想的内容往往与患者本人有关
2.下列哪些属于非语言沟通?( )
A.面部表情 B.点头
C.眼神 D.手势
E.沉默
3.下列哪些措施可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
A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B建立适宜环境
C减少诱发因素 D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
E及时控制精神症状
4.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证包括 ( )
A. 治疗精神分裂症 B.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C. 控制躁狂发作 D.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E. 抑郁症
5.神经症中的易激惹症状包括 ( )
A.易发怒 B.易伤感 C.易烦恼
D.易委屈 E.易愤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临床上一般把强迫症状分为 、 、 三大类。
2.典型的躁狂症的临床表现是“三高”症状,即 、 、
。
3.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 ,以 最为常见。
4.谵妄综合症是指以 、 、 为三联征的一组精神障碍症状群,是急性脑器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
5.“四防”护理是指 、 、 、 。
6.有自杀的想法或意念,但无具体的自杀行动,这称为 。
7.隔离的应用基于 、 、 这三项治疗性原则。
8.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精神病药物是 。
四、名字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幻觉
2.出走行为
3.痴呆综合症
4.双相障碍
5.精神疾病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
2.简述服毒的紧急护理措施?
3.与痴呆患者沟通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4.孤独症患儿的社会功能训练包括?
六、病案分析题(10分)
患者男性,31岁,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多疑、敏感,认为邻居在背后议论他,说他的坏话。感到马路上的人也议论他,诋毁他的名誉。近一个月病情加重,认为邻居收买了公安局的人派人跟踪监视他,想害死他,并用高科技仪器控制他的脑子,让他头痛,使他生不如死。为此,患者多次拿刀找邻居,被家人及时制止。近三天,患者拒食,听到有声音告诉他:“饭里有毒,不能吃。” 医生与其交谈时,病人表情变化不明显,语声偏低,反应慢,很少抬头看医生。否认自己有病。
1) 指出病例的主要精神症状?(2分)
2) 提出该患者的疾病诊断(1分)及护理诊断(3分)
3) 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4分)
试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DDA 6~10 AADBB 11~15 DDCAC 16~20 BBBAC
21~25 BCCDB 26~30 DDBB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DE 4.ABCD 5.ABCDE
三、填空题
1.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
2.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3.幻觉、幻听
4.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感知觉障碍
5.防自杀、防伤人、防毁物、防出走
6.自杀意念
7.封闭、孤立、减少感官刺激
8.氯丙嗪
四、名字解释
1.幻觉---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感知觉。
2.出走行为---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得到医生的同意而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3.痴呆综合症---是指在脑部广泛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常见的脑部慢性综合症,通常是慢性、进行性、不可逆(15%可逆)的智能减退和人格衰退;记忆力、思考能力、理解、判断、计算及至言语能力都受到损害,并由此严重影响患者的职业和社会功能。
4.双相障碍---指反复(至少2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的发作,有时表现为情感高涨、活动增多等躁狂症状,有时表现为情感低落、活动减少等抑郁症状,发作间期基本缓解。
5.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智力等心理过程的异常,其严重程度达到需要用医学方法进行干预的一类疾病。
五、简答题
1.答: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未治愈率;2)足量足程,提高治疗依从性;3)尽量单一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4)以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2.答:(1)首先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肤色、分泌物、呕吐物等。
(2)初步判断所服毒物的性质及种类。
(3)意识清醒者,先催吐,后洗胃。
(4)正确选择洗胃液:毒物性质不明,首选清水;精神类药品或镇静药,首选1:15000~20000高锰酸钾溶液。
(5)对服毒患者,无论服毒时间长短均应彻底洗胃。
(6)对毒物种类不明者,应留取胃液标本送检。
(7)洗胃后,可用硫酸钠溶液导泻。
(8)意识不清或休克者,应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9)可以行血液透析。
3.答:①主动倾听;②适当的引导;③个体化交流技巧;④及时的结束;⑤充分的尊重。
4.答:(1)语言能力训练;(2)人际交往能力训练;(3)行为矫正训练。
六、病案分析
1. 主要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听、情感淡漠、无自知力。
2. 疾病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2)生活自理缺陷;3)思维过程改变;4)有冲动、暴力行为的危险;5)不合作
3. 主要护理措施:
(1)躯体方面:纠正营养失调;改善患者睡眠;观察药物副作用;协助料理个人卫生;躯体疾病护理。
(2)心理功能方面:
对被害妄想:耐心护理,说服劝解,保证进食,注意安全。
对情感淡漠的护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改善其情绪衰退。
(3)社会功能方面:强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训练;娱乐能力训练。
(4)安全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