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目 录
老年病人一般护理
第1节 老年脑梗死护理
第2节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AD)护理
第3节 老年性聋哑患者护理
第4节 帕金森病护理
第5节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第六节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护理
第七节 老年心律失常的护理
第八节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第九节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第十节 老年肺炎的护理
第十一节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第十二节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第十三节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十四节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第十五节 老年骨质疏松护理
第十六节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护理
第十七节 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老年病人一般护理
1、 执行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按医嘱给予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
3、 病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温在 18-22℃为宜,相对湿度为 50-60%。
4、 按医嘱给与饮食,宜少量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酒。
5、 保证老年病人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入睡前避免声、光、寒冷刺激,睡前不饮咖啡及浓茶。
6、 做好心理护理,维护老年病人的自尊。
7、 鼓励能自理的病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 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经常变换体位,活动四肢,预防肌肉萎缩,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8、 老年人因齿龈萎缩,牙齿脱落或安置假牙等,影响口腔卫生,每日需 2 次清洗口腔,预防感染。
9、 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过度,不宜勤洗澡,由于皮肤变薄、弹性缺失、感觉迟钝、血流缓慢应防止压疮、跌倒和烫伤的发生。
10、 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对进行输液病人必须根据病情控制滴速。
第一节 老年脑梗死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梗死等。发病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点是起病较缓慢,常在夜间血流缓慢时和血压低时发病。一般病人意识清楚,可有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昏迷等。
一、 病情观察
1.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意识改变。
2. 若头痛剧烈、呕吐频繁、烦躁不安、意识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者为脑疝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
二、 用药护理
按医嘱进行溶栓、抗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抗凝及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正确掌握给药方法和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 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稍慢,并注意血压的变化。
2. 应用溶栓、抗凝药物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淤斑、针眼渗血等。
3. 口服阿司匹林者应注意有无黑便情况。
三、专科护理
1. 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吸入。
2. 高热者、偏瘫者、意识障碍者分别按相关护理要点执行。
3. 抽搐者,应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受伤 ,并按医嘱给予处理。
4.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四、 基础与生活护理
1. 休息 症状较轻者可适量活动;偏瘫的病人不宜强行下床活动,以免摔伤。
2.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时,可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小口慢慢喂食,必要时给予鼻饲。
3. 做好口腔护理,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预防压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定期进行压疮及Barthel指数评分。
五、心理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因偏瘫、失语,易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和性情急躁,常常会使血压升高,病情加重。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六、康复护理
1. 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
2. 失语者可根据病情进行训练,如运动性失语,病人心情多焦虑、急躁,应耐心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开始训练时可先用单词,逐渐构成语句或练习容易理解的语言。对感觉性失语病人,可叙述一件事,让病人理解后复述,反复训练,可由家属共同合作来完成。
七、健康指导
1. 让病人充分认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等。
2. 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醉、高纤维素饮食为宜,忌烟、酒,晚餐不宜过饱。
3.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适度参加体育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劳累。
4. 有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5.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指导其家属掌握预防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合并症的方法。
6. 出院后要定期复诊。
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AD)护理
老年性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障碍以及社会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一、病情观察
1. 痴呆的进展、智能下降、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减退、生活自理的程度。
2. 心理行为异常,人格是否有改变。
3. 精神异常情况。
二、专科护理
1. 房间内有鲜明的标记,不应随意变更病室内的物品摆设,且允许患者放置熟悉的个人物品,有利强化记忆。
2. 耐心重复指导患者熟悉现有的事件、时间、地点及人物,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定向力。
3. 提醒、督促、协助患者完成自我照顾,尽量避免代替。
4. 对有收藏废物、脏物行为的患者,耐心劝阻,经常检查,对吸烟的患者,应劝其戒烟,必要时有专人监护。
5. 对有听觉、认知障碍的患者,加强有效沟通,要耐心、细致,说话态度和蔼,宜简短,速度慢。
6. 对孤独,行为退缩的患者,组织病人参加简单公娱治疗、适宜的文体活动。为患者佩戴写有姓名、地址、诊断的联系卡。
7. 尊重患者,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根据患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多使用指令性及鼓励性语言。
8. 满足营养需求同时要照顾患者口味,提供软质或流质,且含高热量,高蛋白的清淡饮食,注意病人水分的摄取,以及电解质的平衡。
9. 对年老、体弱、病态不稳的患者,防止摔伤等意外发生。
10. 对卧床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三、健康教育
1.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组织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社交娱乐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平价残存的心理功能,获得心理支持,建立生活信心。
2. 协助家属接纳患者,并提供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家属掌握护理患者的方法。
3. 家中药物要保管好,以防误服。
4. 要远离家中电源,煤气等危险物品防止意外发生。
第三节 老年性聋哑患者护理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患者聋哑的程度及双耳、声带有无器质性病变。
2.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沟通能力。
3.生命体征和患者对沟通的心理需求程度。
二、护理措施
1.避免和减少病房环境的噪音刺激,保证病房环境的安全。
2.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舞剑、打太极拳。
3.饮食清淡,避免浓茶、咖啡,戒烟酒。
4.给病人配戴适当的助听器,以改善听力,帮助其进行语言交流。
5.加强两耳卫生,切忌挖耳朵,防止耳朵进水。
6.老年人必须慎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7.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精神心理障碍,尊重重视病人,言语沟通时,语速
缓慢清晰,用词简单易懂,信息告知清晰简短。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选择合理的交流方法及交流工具。
2.多关心患者,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告知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寻找调节情
绪的途径。
4.指导病人和家属尽量保持居家环境的简单、安全,物品位置相对固定,避免病人碰撞和跌倒。
四、注意事项
1.感染急性传染病,要及时、认真、彻底予以治疗。临近器官有病,也应彻
底治疗。
2.聋哑病人不能言语,性情比较暴躁,应该予以同情和谅解。
3.尽量少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避免爆破声及其它巨大响声。
第四节 帕金森病护理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
一、病情观察
1. 观察病人震颤、肌肉强直的情况,所致运动障碍的程度。
2. 有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多汗、流涎、吞咽困难,有无胃一食管反流等。
3. 注意病人有无明显性格改变,如抑郁,防止病人自伤。
二、用药护理
1. 告知病人本病需要长期或终身服药治疗。
2. 让病人了解常用药的种类、用法、服药注意事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3. 告知病人长期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症状加重或疗效减退。
4. 让病人了解用药过程可能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以及应对方法。
“开--关”现象是指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波动,多见于病情严重者,与服药时间、血浆药物浓度无关。对这种现象有时需停药或减量一段时间以求控制。对“开--关”现象应记录每周发生的次数,“关”现象所持续的时间;“剂末现象”是指每次用药的有效作用时间缩短,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对“剂末现象”需观察记录症状加重和持续的时间,以指导用药剂量和次数,可增加每日服药次数或每次服药剂量,也可加用其他辅助药物。
3、 专科护理
1. 严重震颤麻痹和肌强直者应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2. 加强安全护理,防止病人跌伤或撞伤等躯体损伤,有精神症状者不可单独离开病区活动。
3. 鼓励并指导病人生活上自我护理,在不引起疲劳的条件下进行适当活动,必要时应给予协助。
4. 按医嘱给予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
5. 加强与病人交流,增强治疗信心。对有精神症状如忧郁、痴呆的病人,要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四、心理护理
1. 鼓励病人表达出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予正确引导,消除其不良心理,发现病人有微小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2. 病人因长期受人照顾多会产生依赖心理,护理人员应反复强调活动和功能锻炼对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性,鼓励病人生活尽量自理或部分自理。
五、基础与生活护理 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口腔护理2次/d,床上擦浴2次/d。
六、康复护理
1. 训练病人沿"S”形路线行走、转身转弯等,锻炼身体灵活性。
2. 指导病人行走时要摆动双臂,尽量抬高下肢。
3. 面肌、舌肌的训练多做示齿、鼓腮、伸舌、张口等动作。
七、健康指导
1. 讲解用药的原则和重要性,指导病人坚持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过量。
2. 家庭设施要利于病人行动,如地面平坦无障碍物、各房间之间不要有台阶等。
3. 坚持功能锻炼,延缓病情进展。Power byYOZOSOFT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老年高血压是指在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若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视力、尿量等的变化,积极处理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2、 用药护理
1. 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不宜骤然降压或降得太低。
2. 服用降压药后卧床0.5-1小时,并测量卧、立位血压。
3. 指导患者改变体位三步曲:起床时先坐半分钟,再腿下垂半分钟,站起来半分钟,再走动。特别是夜间要注意,防止跌倒。
4. 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5.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注意观察心率、血糖、血脂及有无心力衰竭的发生。
6. 使用ACE抑制剂时注意有无高血钾、干咳的发生。
三、专科护理
1. 休息: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缓解期保证充足的睡眠。
2. 血压监测:测血压、脉搏每日2次,血压升高或不稳定时应Q4H或Q6H测量血压,
并做好记录和防范。当收缩压升到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降压治疗。
四、基础与生活护理
1. 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按时翻身,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 动态评估跌倒、静脉炎、自理能力。
五、健康教育
1. 稳定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培养理解、宽容、豁达的性格。
2. 饮食:应限制钠盐,以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为宜,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饱,禁烟、酒、浓茶及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减少热量的摄入。
3. 通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
4.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酒,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5. 用药: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坚持按医嘱服药。
6. 自测:教会病人及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定期门诊复查。
六、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的情绪,精神压力大时应设法释放,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
第六节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护理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神志、面容、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观察血压变化:每日2-3次。
3.有无晕厥、跌倒史。
4.用药情况,特别是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
5. 活动能力、状态。
二、护理措施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严密观察血压,老年人测血压时须强调测量立位血压。
3. 老年人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不易过快。
4. 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是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
5. 若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平卧,取头低足高位,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改变体位时动作过快,大量饮酒、过热的水沐浴
2、治疗用药指导,特别是可能引起血压改变的药物。
3、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应平卧,取头低足高位。
四、注意事项
1、老年人从卧位到坐位,从坐位到立位时,动作应缓慢,最好手扶固定装置,确保安全。
第七节 老年心律失常的护理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心前区不适感、气急、呼吸短促、手足发凉、眩晕、黑曚、晕厥、抽搐、神志不清、甚至猝死等。
1、 病情观察
注意病人的意识、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电解质尤其是血清钾的变化,注重病人的主诉,及时处理先兆症状。
2、 用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给药,静脉注射药物时应缓慢,尽量采用静脉泵调节速度。同时监测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和意识,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利多卡因、阿托品、胺碘酮、心律平、合贝爽常用。
3、 专科护理
1 休息与活动:病人一旦有头晕、黑矇等先兆症状应立即平卧,反复发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控制活动范围,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病人应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2. 给氧: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缺氧表现时,可给氧吸入。
3. 心电监护:常规心电监护,发现室早RonT,二联律、成对室早、短阵室速、IIIAVB、心动过缓等应立即报告医师作迅速适当处理。
4. 急救准备: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如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电除颤器、气管插管用物、临时心脏起搏器等。
5. 兴奋迷走神经: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用方法有:①刺激咽喉、诱发恶心、呕吐。②屏气即深吸气后闭口、手捏鼻,然后用力呼气或深呼气后闭口、手捏鼻,然后用力吸气。③压迫眼球。④颈动脉窦按摩。后两项需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4、 基础与生活护理
1. 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按时翻身,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 动态评估压疮、跌倒、静脉炎、自理能力。
5、 健康教育
1. 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对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少量多餐,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2. 病因、诱因:积极防治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药物中毒,避免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酸碱失衡。
3. 活动:情绪稳定、劳逸结合、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4. 注意安全:有晕厥史者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有危险的工作,有头昏、黑矇时立即平卧,以免晕厥发作时摔伤。
5. 通便:保持大便通畅,心动过缓病人避免排便时屏气。
6. 自我护理:教会病人测量脉搏的方法,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应教会家属心肺复苏术。
7. 服药:继续按医嘱服药,坚持长期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擅自换药。
8. 就诊: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9. 介入治疗:有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心律失常病人应劝其早日接受介入治疗。
六、心理护理:说明心律失常的可治性,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诱发因素。
第八节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5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 病情观察
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缓解方式。观察有无血压、心率、心律及面色的改变以及有无大汗、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长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应随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2、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消心痛舌下含服或(和)欣康静脉滴注或泵入,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其他药物如倍他乐克、合贝爽、阿司匹林、克赛等常用。
3、 专科护理
1. 休息: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缓解期鼓励病人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吸氧:给予氧气吸入2~3L/分。
2. 止痛: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或(和)静脉滴注,注意加强药物护理。
3. 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测。
4. 通便:注意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
4、 基础与生活护理
1. 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按时翻身,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 动态评估压疮、跌倒、静脉炎、自理能力。
5、 健康教育
1. 心理情绪:克服紧张和恐惧,保持情绪乐观,避免激动,学会自我调整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活动休息: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全休1月,逐渐增加活动量,选择适宜自己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等,避免突然、剧烈的运动。
3. 饮食:饮食宜清淡、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饮食、营养:坚持饮食治疗,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过饱,戒烟酒,肥胖者还应减轻体重。
4. 药物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学会正确服用急救药物。
5. 心绞痛发作:疼痛发作或加重时及时告诉护士。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病情稳定方可下床活动。
6. 随身携带保健盒和保健卡:写明病人姓名、所患疾病名称、患病时间、联系人电话、经常就诊的医院、病案号、保健盒放置位置等。
7. 洗澡:洗澡时应让家属知道,且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要上锁,以免发生意外。
8. 复查: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一旦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9. 家庭救护:如出现疼痛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应做好家庭救护:①应让病人立即卧床休息,不要用力,以降低心肌耗氧量。②使用平时防备的抗心绞痛的药物,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3~5分钟1片(一般控制在5片以内)。以减轻疼痛。③如病情危重应尽快要求急救中心前来就地抢救,待心率、心律、血压稳定,才轻抬轻搬,送病人到医院继续治疗。④有条件时尽快给病人吸入高浓度(4~6升/分)氧气。⑤如病人突然面色青紫、抽搐、大叫一声、口吐白沫、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或停止,就是急性心肌缺血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跳骤停,此时需争分夺秒在病人胸前区重捶1~2下,然后坚持胸处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等待医生到来,为抢救赢得时间。
六、心理护理:解除紧张不安情绪,安慰病人,减少心肌耗氧量。
第九节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一、病情观察
密切注意患者胸痛出现的时间、强度、部位、性质,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和休克等的发生,以及用药后的反应,尽早识别心肌梗死的发生,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二、用药护理
1. 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皮下注射;消心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泵入。
2. 再灌注心肌——溶栓: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②溶栓前查血常规、凝血时间、血清心肌酶的变化。③给药后定时查心电图及血清酶的变化。④持续心电图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⑤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反应和出血情况,一旦出血严重立即中止治疗,紧急处理。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指标为: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
三、专科护理
1. 环境:住监护室,尽可能住单间,限制探视,减少干扰。
2. 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等药物止痛,同时使用硝酸甘油,并观察药物的效果。
3. 给氧:持续吸氧2~4L/分,稳定后可酌情间断给氧。
4. 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
5. 心电监测: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处理。
6. 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如量不足或过多,尿量<30ML/H,应及时通知医生。
7. 通便:常规服用缓泻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
8. 再灌注心肌——急诊PCI术的护理。
四、基础与生活护理
1. 执行I级护理:绝对卧床,床上大小便。
2. 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按时翻身,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 动态评估压疮、跌倒、静脉炎、自理能力。
五、健康教育
1. 胸痛时立即停止活动,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服药后平躺,并及时拔打急救电话。
2. 饮食:24小时内暂禁食,其后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3. 服药: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预防发生再梗死。
4. 康复训练(见附件)。
六、心理护理
疼痛剧烈时应专人守护,给病人以安慰,解除焦虑,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附: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推存使用2周康复程序
⑴第1天绝对卧床,被动变换体位。
⑵第2天卧床休息,主动变换体位。
⑶第3天使被动坐位90,自己进食,可让病人听收音机。
⑷第4天可主动坐位10分钟,1~2次/天,病人可自己看报纸。
⑸第5天主动坐位30分钟,1~2次/天。
⑹第6天可使病人床边坐位,床边使用便器,可允许病人写字。
⑺第7天可床边直立5~10分钟,1~2次/天,允许进行轻微的手边事情。
⑻第8天可床边步行2圈,1~2次/天,允许与他人谈话。
⑼第9天可室内步行30米,1~2次/天。
⑽第10天可走廊步行50米,1~3次/天,自己入厕。
⑾第11天可步行100~200米,1~3次/天。
⑿第12天可步行200~300米,1~3次/天,能沐浴。
⒀第13天可步行300~500米,作保健操,下一层楼梯。
⒁第14天能步行500米,1~3次/天,上一层楼梯。
第十节 老年肺炎的护理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有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但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常常容易误诊。
一、病情观察
1. 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尤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
2. 观察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痰等症状缓解情况。
3. 观察神志改变,尤其是儿童、年老体弱及有基础疾病者,警惕并发感染性休克。
二、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现配现用,依据药物性质,严格执行输液时间,并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专科护理
1. 一般护理
①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并鼓励患者定时改变体位。
②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③ 密切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防止发生休克,如有高热做好高热的护理。
④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观察痰液的量及颜色的变化并记录。
2. 专科病情危急变化:识别休克的早期征象: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压变小、脉搏细速、呼吸浅快、四肢厥冷、甚至神情紧张、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表现时,应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 专科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患者鼓励自行排痰。
② 患者取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抬高下肢30,有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
③ 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PaO2﹥60mmHg,改善缺氧状况。
④ 补充血容量:出现末梢循环衰竭时,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保证正常组织灌注。注意观察升压药物效果,根据血压调节滴速,防止药物外漏。
⑤ 切观察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皮肤黏膜、准确记录24出入水量、血气分析变化,必要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物品,积极配合抢救。
4、 基础与生活护理
病房安静、环境适宜,室温为18~20℃,湿度50﹪~60﹪。口唇疱疹者局部涂抗病毒软膏,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实施分级护理。根据压疮、跌倒的评估值,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健康教育
1. 饮食护理: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1~2L/d。
2. 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疗程和不良反应。
3.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患者取坐位或者站位的同时手压腹部协助咳嗽,即用鼻深吸气上身慢慢稍向前弯,与此同时,用枕轻将胃部下压,使空气经口腔、嘴唇吐出,然后再用鼻吸气,使身体恢复原来的座位。如此反复4次深呼吸后,上身稍向前弯的同时强咳嗽两三声,咳嗽后恢复原位。平静呼吸后再将上身慢慢向前弯腰,再次咳嗽。
4. 疾病预防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肺炎的病因和诱因。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六、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了解老年患者心理、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因患病而发生的变化,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消除诱因。对表现焦虑的患者,教会患者缓解焦虑的方法,如听音乐、下棋、做游戏等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第十一节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在疾病早期劳力时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1、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呼吸型态的改变,紫绀情况,痰液的颜色、性状、粘稠度、气味及量的变化,并正确留取痰标本送检。
2、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等,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三、专科护理
1. 一般护理
① 合理氧疗:采用鼻塞法或面罩法给氧,氧浓度28%~30%,流量1.5~2L/min,时间每天>15h。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有效的咳嗽排痰技巧,对痰液粘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
③ 遵医嘱定期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和观察。
2. 专科病情危急变化:观察患者神志、呼吸及血气分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 专科并发症
① 慢性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② 自发性气胸:吸氧,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排气。
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4、 基础与生活护理
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端坐位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病情较轻者可适当增加全身活动。同时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协助进食、水,必要时行口腔护理。根据压疮、跌倒的评估值,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健康教育
1. 饮食护理:多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软食,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
2. 功能锻炼: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 用药指导: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定量吸入气雾剂(MDI)及其辅助装置。指导合理的家庭氧疗。
六、心理护理
病人存在有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心理,护士应做好病情的告知工作,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病人知晓病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不断地鼓励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树立唯物主义的生死观,配合治疗。
第十二节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肺、心功能代偿期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和喘息,稍动即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并有不同程度发绀等缺氧症状,有的伴有胸痛。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表现,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
1、 病情观察
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注意有无头痛、烦躁不安、神志改变等肺性脑病表现。
2. 注意有无发绀和呼吸困难,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变化。
3. 观察有无心悸、胸闷、腹胀、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二、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祛痰剂、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慎用镇静剂,禁用麻醉剂。
三、专科护理
1. 一般护理
①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氧浓度为25-30%,每日大于15小时。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指导有效的排痰技巧,必要时行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的引流。
③ 使用呼吸机时注意观察有无人机对抗及疗效,并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护理。
④ 心功能不全患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⑤ 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
2. 专科病情危急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表情淡漠、神志恍惚、嗜睡、和昏迷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 专科并发症:肺性脑病的护理
①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黏膜、球结膜和尿量的变化。
② 保持皮肤、口腔清洁。
③ 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帮助排痰。
④ 必要时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⑤ 病情危重者建立人工气道。
4、 基础与生活护理
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的体位。病情稳定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以能耐受为度。同时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协助进食、水,必要进行口腔护理。根据压疮、跌倒的评估值,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健康教育
1.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易消化饮食,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2. 功能锻炼:坚持全身锻炼、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及御寒训练,劳逸有度,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 用药指导:按医嘱用药,坚持家庭氧疗,自我监测心、肺功能的变化。
4. 鼓励病人戒烟,少去人群集中、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
六、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关心病人,陪伴病人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其与患者共同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十三节 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指机体在遭受急性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突然打击后,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以至在无干预治疗的情况下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综合征。
一、一般护理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病室,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
2.应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对病人分泌物及排泄物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免发生继发性感染。
3.饮食护理:病人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应保证病人足够的能量摄入,从而增强病人抵抗疾病的能力。
4.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二、病情观察
1.严密监测神志及瞳孔变化,每2小时观察1次。
2.中心静脉压(CVP):监测CVP是反映血容量的一个重要指标,CVP小于5cmH2O为低压,应补充血容量;CVP大于15cmH2O时输液应慎重,并密切注意心功能改变。
3.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了解心功能的各项参数,并进行动态分析。
1 密切观察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固定稳妥,防止管道脱开出血。
2 测压期间严防导管堵塞或肺动脉血栓形成,注意心内压力图形的改变,保持心导管通畅。
3 观察置管肢体末梢循环情况,皮肤、温度、色泽及微血管充盈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每30-60分钟1次。
5.严密观察出入液量;肾功能障碍时,病人的饮食及进水量、输出的液体量、呕吐物及大小便均应正确记录,严格控制入量。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比重,注意有无血尿。
三、对症护理
1.呼吸功能障碍:病人应卧床休息,烦躁者应予四保护性约束,慎用镇静安定药,禁用吗啡类药物;对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清醒病人应鼓励排痰或体位引流,同时配合胸背叩击促进排痰。
2.心功能障碍:病人应绝对卧床,根据病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两腿下垂可减少回心血量,连续心电监护,必要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血电解质,尤其是血钾,以防高血押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脏停博,做好心肺脑复苏的准备。
3.肾功能障碍:观察尿液颜色及比重,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留置导尿管者。应用1/5000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防止逆行感染,需透析治疗者应做好透析护理。
4.肝功能障碍:限制蛋白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观察病人意识改变及黄疸情况,以判断病情的变化,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定时监测血氨等变化,以防肝昏迷发生。
5.脑功能障碍:昏迷者应加床栏防止附床,以下义齿,如意识障碍加重,两侧瞳孔不等大,呼吸浅慢或暂停,提示发生脑疝时,应及时行脱水治疗,并酌情用冰帽以保护脑细胞。
6.胃肠功能障碍:待病人肠鸣音恢复后进行流质或无渣、无刺激性半流质饮食,出现食物反流或腹泻时应暂时禁食,并留取标本化验,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心悸、冷汗、脉率加快及血压下降等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征象。
7.凝血功能障碍:少量鼻出血时可行填塞鼻腔止血,牙龈出血时可用过氧化氢漱口。
四、心理护理 病人因病情危重,常有复杂的心理反应,应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以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十四节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老年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人群。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减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以提高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
1. 2型糖尿病是我国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2. 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病年龄、病情、身体状况、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并发症、合并用药情况、经济状况及医疗支持、对治疗的预期以及其预期生存期均不同。
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