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6200393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环境地学知识点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环境地学学问点整理1、环境地学概念: 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 -地系统为讨论对象,讨论人 -地系统的组成、结构、进展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剂和掌握、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2、环境地学分支学科:环境气象学、环境水文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海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地 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物理学 3、太阳系是由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其公转;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4、太阳大气层

2、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日冕 3 层;5、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它的向径(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公转周期 T 的平方与行星轨道长半径 a 的立方成正比,即:6、地球圈层结构表圈层结构 厚度及区间大 气 散逸层 地表面约 800km 以上的高层大气层 热离子层 介于距地面约 80-800km 中间层 介于距地面约 52-80km 平流层 介于距地面约 10-52km(其中臭氧层介于 12-52km)对流层 地面至 10km 的近地层大气海洋水层 全球地球表面平均水层厚度约 2.8km 地壳 平均厚度 1

3、7km,质量 2.6x10 22kg,平均密度 2.8g/cm 3地幔 平均厚度 2900km,质量 4.0x10 24kg,平均密度 4.48g/cm 3地核 平均厚度 3470km,质量 1.95x10 24kg,平均密度 10.7g/cm 37、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土壤圈、 岩石圈和人类聪明圈所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也是环境科学、环境地学和地理科学重要的讨论内容;经济社会 子系统地球环 境系统(补充 30 页图 2-11)8、生态子系自然资源C=5F-32/9 或 F=32+9C/5 ;统子系统大气要素:气温: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 C)的换算关系为大气的温度一般以

4、百叶箱中干球温度为代表;气压;湿度: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a、相对湿度( f )是指空气中的,即 f=e/E ,相对湿度直接反映名师归纳总结 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B、露点( Td)在气压肯定的情形下,并保持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使空气第 1 页,共 5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其单位与气温代问一样;水汽越多,露点越高,露点经常比气温低;降水量;风;云量;大气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 m 或 km

5、;9、大气圈的层结( 41 页图 3-1)10、太阳能辐射三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要背内容吗?)11、温室气体( *):大气层中那些对太阳短波辐射透亮、且能够吸取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 全 球 变 暖 的主要来源奉献率 /% 12、CO260 化石燃料燃烧;砍伐森林CH420 湿地、稻田中的细菌;反刍动物活动;化石燃料燃烧CFCS14 制冷剂、泡沫剂、溶剂;气溶胶释放物N2O 6 化石燃料燃烧;化肥释放物及砍伐森林大气污染来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风尘;沼泽地区;海洋飞沫;人为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源点源;家庭炉灶与

6、取暖设备排放源面源;交通运输排放源线源;农业污染源面源;13、大气污染种类:SO2、 CO、 NxOy 、CxHy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汽和各种颗粒物;和颗粒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或者在太阳辐射参加下所进行的光化学反应而与一次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组成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按污染物的组成和性状可分为:氮氧化物、含碳化合物;颗粒物(灰尘、 烟尘和烟雾; 云雾和雾滴)、硫氧化物( SO2、SO3)、14、臭氧层耗损机制及过程(记公式,书 71 页自己整理)15、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 0,沸点为 99.63;水有最大的

7、比热,0-4范畴内,水的体积随温度上升而减小,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16、地球环境中水分循环过程包括蒸散、传送、凝聚、降水、径流 5 个主要环节;(书 84 页图 4-3)17、流域的概念:流域是指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包括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18、湖泊的富养分化及其防治:19、怎样产生的?(自然富养分化见书 93 页)人为富养分化:城市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注入湖泊;后果?防治?定期人工清淤;厄尔尼诺现象怎样产生的?特点?特点:通常在迟到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由于盛行于海岸平行的偏南风,表层水在 风和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产生离岸流淌,为了保持水体平稳,于是深层较冷的海水便涌上来补

8、偿;但在有些年份的圣诞节期间,中美洲沿岸有一股暖水流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向南流淌,代 替了那里原先的冷水,沿岸上升流也随之减弱或消逝,从而影响了那里的海洋动物区系和鱼类,使秘鲁渔场大幅度减产,通常干旱少雨的南美洲西部地区连降大雨,成为厄尔尼诺现象;20、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对地表水循环的大气条件影响;对地表水量进行人为再安排;对水体的人为污染;超采地下水资源;人类活动引起的湿地退化;水环境净化与修复技术;名师归纳总结 21、地壳的化学元素丰度O Si Al Fe Ca Na K Mg H Ti 第 2 页,共 5 页规律:地壳中元素分布具有明显不匀称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元素丰度有大致的下降

9、次序,惰性元素发生亏损;与整个地球和太阳系中元素丰度对比,地球和地壳明显贫H、He、Ne 和 N-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等元素;而同整个地球相比,地壳中明显贫 Fe 和 Mg 而富 Al、 K 和 Na;偶数规章,地壳中偶数元素的丰度比奇数元素丰度高,而且对某个详细偶数元素来说,其丰度总是高于与它相邻的奇数元素;四倍规章和壳层规章,当把某一元素或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除以 4 时,可以分成4n、4n+1、4n+2、4n+3 四种类型,其中 4n 型元素的质量占地壳总量最多,4n+3 型次之,而 4n+1型和 4n+2 型元素总共占地壳总量的很

10、少一部分,它们多属于稀有和贵金属元素及其同位素;22、主要岩石类型: 岩浆岩 (长石、 石英、 云母、 角闪石、 辉石、 橄榄石);沉积岩 (碎屑岩、 粘土岩、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变质岩(黏土岩、粉砂岩、板岩、千枚岩、片麻岩)23、土壤刨面: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木质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刨面;其中与地面大致平行,物质及形状相对匀称的一层土壤称为土壤发生层,是土壤刨面的基本组成单元;24、土壤自净才能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物理化学自净、生物自净;25、土壤化学元素组成: 太阳元素( H,He)、亲气元素 B,C,N,O,F,Cl,Br,I 、亲石元素( Si,Al,Mg,Ca,Na,K,Ti)

11、、亲铁元素 Fe,Mn,Co,Cr,Ni、亲铜元素 Cu,Pb,S,P,Zn,Ag,As,Cd,Se,Hg5组;26、土壤热容量:包括质量热容量和容积热容量;土壤质量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土壤温度每上升或27、减低 1K 所吸取或释放的能量,Cg 表示, 单位 J/kg K;土壤容积热容量是指单位体积的原状土壤的温度每上升或减低1K 所吸取或释放的能量,Cv 表示,单位 J/m3K ;土壤热传导率:是指在单位截面、垂直截面的单位距离土壤温度相差1K、单位时间内所传导的热28、量, k 表示,单位J/m sK 或 W/m K ;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颗粒密度:单位体积土壤固相颗粒的质量(风干),常用

12、p 表示,单位g/cm3;29、土壤体积密度: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质量(风干),常用b表示,单位g/cm3;土壤孔隙度:单位原状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所占总体积的百分数;将与成土过程相关的地表元素迁移转化过程归并为:溶解迁移、仍原迁移、协作迁移、悬浮迁移和生物迁移;30、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多级分类制,共6 级,即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书 223表 6-11)31、土壤功能: 土壤的连续性生产才能 (即以土壤肥力为标志的土壤生产力功能)、土壤的环境功能 (土壤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与缓冲才能,土壤圈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具有保持和提高大气、水体质量和环境质量的才能,以

13、及对全球变化的掌握与调剂的才能,如对地球表层系统中水分和热量平稳、温室气体的吸取与排放的调剂才能,对水圈的全球水分循环及水质的影响,对生物圈32、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土壤的健康 (指影响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才能)、土壤的生态功能 (即保护生态系统平稳与生物多样性的才能);作用或用途地球生物的五界分类系统(主要看它们之间差别)五界分类系统特点类别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界无明显的细胞核, 无膜古细菌大肠杆菌有机物的降解;自养或包被的细胞器, 都是一细菌螺旋藻异养;工业发酵,造成些微小的单细胞生物蓝细菌等水体污染,致病,供应单细胞蛋白及生物工程材料等原生生物界为真核细胞, 单细胞或原生动物类草履虫有的

14、可进行光合作用,多细胞群体, 大部分生真核藻类小球藻是水体环境中初级生产活在水体环境中黏菌者,有的是地质历史形成化石能源的来源名师归纳总结 真菌界为真核细胞,无叶绿霉菌青霉降解有机物,致病,作第 3 页,共 5 页素,不能进行光合作子囊菌木耳物病害,制药,食品等-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用,腐食养分担子菌猴头菇植物界真核、多细胞,多具有苔藓植物各种植物吸取 CO2 和 H2O 合成有根、茎、叶和繁衍器官蕨类植物机质并放出O 2,与人类的分化,光合自养裸子植物衣食住行联系亲密被子植物动物界真核、多细胞,异养,海绵动物各种动物吸取 O2和放出 CO

15、 2,有无细胞壁, 大多数组织腔肠动物的为高蛋白食物的主要和器官发达,能运动环节动物来源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3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结构(书上 259 页图 7-6)34、生态系统规章: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3 大功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是单方向的, 物质流淌是循环式的,信息传递就包括养分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信息网;35、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等;36、生物多样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7、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示意图(书322 页

16、图 9-1)38、自然资源特性:稀缺性、系统性、时空差异性、多用性、共轭性;39、土地利用及其环境影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引起那些问题?)优质农用地的流转40、能源的低效使用与交通拥挤问题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问题水资源的安排问题开放空间 -生态系统失调与环境风险增加的问题“ 三农” 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自然灾难概念: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稳使人群或生物种群收到威逼或损害的现象;41、自然灾难类型:天文灾难:超新星爆发、陨石冲击、太阳辐射反常、电磁异爆、宇宙射线等;地质灾难:火山爆发、地震、岩崩、雪崩、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气象水文灾难:旱灾、水灾、风灾、

17、沙尘暴、雪灾、雹灾、寒潮、霜冻、低温、陆龙卷风及气候反常等;42、海洋灾难:台风、海啸、海风暴潮、海水倒灌、海岸腐蚀、厄尔尼诺、赤潮等;土壤生物灾难:森林火灾、农业病虫害、沙漠化、盐化、物种灭亡、地方病、外来物种侵入;环境灾难:烟雾大事、酸雨、噪声、环境污染等;自然灾难特点:危害性和并发性;意外性和紧急性;区域性和延滞性;周期性和群发性;复杂性和多因性;43、火山灾难讨论中,一般将火山划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死火山是指保留着火山形状和物质,但在人类历史上至今从未活动过的火山;休眠火山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活动但现今始终处于“ 休眠” 状态者;活火山是现在仍在活动或有明显活动迹象的火

18、山;活火山是最危急的火山类型;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4、地震效应是指地震所产生直接或间接快速跳动的后果,它既反映了地震的强度,也是地震破坏方式的表达;45、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各级地震释放的能量46、M(里氏级别)能量 /J TNT 当量M(里氏级别)能量 /J TNT 当量1.0 16 2.0 100.17kg 6.0 20 6.3 106270t 2.0 16 6.3 105.9kg 7.0 22 2.0 101 10 5t 3.0 17 2.0 10397kg 8.0 23 631

19、106.27 10 6t 4.0 17 6.3 106t 8.5 24 3.6 103.16 10 7t 5.0 19 2.0 10199t 9.0 25 2.0 101.99 10 8t 各类型地震名称,怎样引起的?构造地震:由地壳的机械运动使刚性岩块发生突然断裂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与火山喷发有明显成因联系的地震;陷落地震:在岩溶发育地区,由于溶洞顶部岩石倒塌而引起的地震;诱发地震:在某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局部地区的地应力强度达到临界状态,进而造成岩层或土体失稳而导致的地震;47、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80的浅源地震, 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全球地震最多的地区,集中全球的

20、深源地震; 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 -印度尼西亚地震带:全球 15,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 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地震带:地震少,很少超过里氏 6 级; 大陆板块内部地震带:地震多集中于板块内部的活动断层带及邻近地区,浅源地震为主,对人类社会危害较大的一个活动带;48、泥石流三个前提:顺坡积累的大量碎屑物质;在瞬时集聚的超量水源;山高谷深的地貌条件;49、洪涝灾难:洪水、涝害(雨量大、集中)、湿害(连阴雨时间过长)3 种;50、洪涝灾难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季节性区域降水量、流域地理位置、地貌、河道类型、形状、植被分布、水土流失,以及人类活动都有关联;但主要仍是受气候反常变化、流域地貌特征和河流水文变迁等因素的制约;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