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言文断句技巧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言文断句技巧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一、读文段,通文意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第一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遍 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懂得了;然后依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 地方断开来;详细来说,就是走 “四步路 ”:(1)先通读全文,明白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懂得,可连续读 上二至三遍,直至懂得;(2)依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留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 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依据前后次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
2、出如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 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依据上下文给以推断;【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 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行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明白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 事;主要分两层:一是 “微观 ”湖阳公主之意,明白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明白男方的态度;基 本上明白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依据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3、;”帝曰: “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 “谚言: 贵易交, 富易妻 ,人情乎? ”弘曰:“臣闻 贫 贱之交不行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例】(北京)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 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 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 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 之为福化不行极深不行测也我们经过通读,就能明白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叙述了“近塞上之人 ”(塞翁)
4、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知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 坏事 ”,“福”与“祸”,在肯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基本上明白文章的大意之后, 断句时,就可抓住 “失马 得马 儿子堕马 ”这一进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 ”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案】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行极深不行测 也 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
5、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 物名、时间等;由于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谈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 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显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 断出句读了;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 代词;其中 “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始终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如、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其次人称代词,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 “你”
6、“您”;其中 “阁下 ” “陛下”有外交用语中仍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仍可 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 “有的人 ”,“有时 ”;“莫”,相当于 “没有谁 ”,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 “相互 ” “彼此 ”,也可以偏指,代 “你” “我” “他”;与 “相”的偏指现象极相 似的仍有 “见”字,多代 “我”,即辞源所谓 “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 “谁” “孰 ” “何” ;“何”也问事;问事的仍有 “奚” “胡“曷” “恶” “安” “焉”等;(3)指示代词:文言
7、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此” “是 ” “斯” “兹” “夫”等,另“之” “其” “彼”除作人称代词外, 仍常作指示代 词;留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显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显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 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 “肃径迎之 ” “肃宣权旨 ”就不再提姓了;【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行大也目小可大大不行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就事寡败矣;韩非子 说林下【注释】(1)刻削:雕刻;道:指道理,规律;(2)举事:做任何事情;然:这样;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8、 -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答案】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 /小不行大也 /目小可大 /大不行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 者也 /就其事寡败【例】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2005 年北京卷)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 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如远行客过家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 山北峰曰香炉峰 / 北寺曰遗爱寺 / 介峰寺间 / 其境胜绝 / 又甲庐山 / 元和 十一年秋 / 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 如远行客过家乡 / 恋恋不能去 /
9、 因面峰腋寺 / 作为草堂【解析】在选段中, “匡庐即庐山 ”、“香炉峰 ”、“ 遗爱寺 ”、“太原 ”、 “峰腋寺 ”都是地名, “草堂 ”是常用的 名词, “元和十一年 ”是年号, “白乐天 ”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好处的;(句中划线词均为专用词,有年号时间、地名、人名及事物名;)三、看虚词,找位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殊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1;对话、引文定句读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对话最易被发觉;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
10、为标志,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显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依据上下文判定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如北京卷,材料中有三处“其父曰 ”,应在 “曰 ”后停顿;【例】拙于用大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就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庄子逍遥游【注释】(1)拙:笨;拙于:不善于;(2)惠子:姓惠名施,宋国人,曾做过梁国相国,是先秦的思想家,据说是庄子的好友;(3)魏王:即梁惠王,早年建都于安邑,国号为魏;后来,可怕秦的强大,被迫迁都大梁,改 国号为梁,同时僭号称王,
11、故魏王有时也称梁惠王;瓠:葫芦;(4)树:栽培种植;成:成活;(5)剖:破开;(6)瓠落:平浅的样子;(7)枵然:虚大;(8)掊:击破;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案】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就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译文】”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惠施对庄子说: “魏王送给我一棵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栽种活了,结的葫芦能装下五石东西;我用这个大葫芦去装水或酒,由于它皮薄易脆,承担不了这么大的重量;把剖开来做舀
12、水的瓢,又嫌 太平浅,盛不了多少水; 葫芦不是不大啊! 可是,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 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先生,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这个大的特点啊!”2;语首发语词:夫、盖、至如、如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 前面一般要断开;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常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穿上下文意,就可断句;5;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
13、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就、然就、或、况、而况、且、如夫、至于、至如、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6;其它的如:以、于、为、就、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 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就 游者众险以远就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解析】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就、就、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假如顿号不
14、计,共 众”后的分号,可依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例】12 处标点,有 10 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 “游者“特别之观 ”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日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 亡然亦殆矣(新序 刺奢)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解析】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 题差不多就解决了;【答案】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 不亡何待? ”优莫曰:“桀纣之亡也 遇汤武 今日下尽桀也 而君纣也 桀纣 并世 焉
15、能相亡 然亦殆矣! ”文言虚词断句歌“曰”后冒(:), “哉”问叹(?!)“于” “而”一般在中间“耶” “乎”常常表疑问(?)“就”前断句常加逗(,)“矣” “耳” “焉”后常加句(;)“者” “也”作用表停顿 或句(;)或逗(,)酌情看“盖” “夫” “如夫” “纵 ” “向使”“然就” “是故 ” “于是 ” “苟”常常用于句子首 说明:1“曰”后面加冒号是不言而喻的;号或问号;“哉”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询问或反问语气,句末常用叹例如: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而”作连词常常用于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如“学而不思就罔,思而不学就殆”;“于”是文言文中用得最
16、多的介词,由它和名词组成介词结构多数放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后作补语;例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就”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其中,“就”表示承接、假设、转折等关系时,“就”前常有停顿;例如: “徐而察之,就山下皆石穴罅;” “向吾不为斯役,就久已病矣;” “就”表示并列关系时,常用于句中;例如: “位卑就足羞,官盛就近谀;”4语气词 “盖、夫、且(如)夫 ”等常用在句首,它们前面要断句;此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 “就” “苟” “纵” “是故” “于是 ” “向使 ” “是以 ” “纵使” “然就”等前面也常常要断句;例如: “余是以记之,
17、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夫战,士气也; ” “如夫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然就何时而乐耶? ” “苟富贵,勿相忘; ” “向使无君,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也;”5“矣、耶、乎、焉、耳、而已”等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句;例如:“古之圣人其出他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此亡秦之续耳; ” “然就何时而乐耶?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壮士,能复饮乎?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时必需留意敏捷性;1“
18、乎”用在句中相当于 “于”时不能点断;例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中, “乎”用在句中相当于 “于”,就不能断句;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例如:也难矣; ” “是说也,人常疑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3连词 “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假如“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就往往要在其前面断开;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独以钟名,何哉?”4“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有时甚至仍可作名词,这
19、几种情形都不能点断;例如:“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例】(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 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越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就齿寒今日亡越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解析】画线的部分是周子用唇亡齿寒的比如来劝告齐王给粟救赵的;这段话句末语气词较多, “也”、“矣”都是句尾语气词, “夫”、“且”都是发语词, 是特别明显的断句标志, 要把握精确; 此外,多个判定句、假设复句也能为恰当断句帮上大忙;【答案】夫赵之于齐楚 /扞蔽也 /犹齿之有唇也 /唇亡就齿寒 /今日亡赵 /明日
20、患及齐楚矣 /且救赵 /高义也 /却秦 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 /为国计者 /过矣;四、明语法,辨句式 1; 特殊句式把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文言文中的句式特殊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忙我们断句;比如:判定句式: “ 者, 也”,“为、乃、即、就 ”等 反问句式: “不亦 乎”,“孰与 乎 ”,“其 乎”,“安 哉”,“何 为”被动句式: “为 所 ” “受 于 ” “见 于 ”其它固定句式: “如 何” “况 乎” “何(以) 为”积存:如:“何 之有 ” (宋何罪之有?);“如 何”(如太行王屋何?);“唯 是 ” (唯余马首是瞻);“非唯 抑亦 ” (非唯天时,抑亦人谋;);名师归
21、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不亦 乎”(不亦说乎?);“何 之为 ”(秦就无礼,何施之为?);“无乃 乎(无乃不行乎?);“可得 欤”(可得闻欤?);“得无 乎”(得无异乎?)如“有所” “无所 ” “有以 ” “无以 ” “以为 ” “何所” “孰如 ” “至于 ” “足以 ” “得无” “无乃” “何以 ” “于是 ” “然就 ”等;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削减断句失误;【例 1】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 “不 乎”这一
22、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例 2】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 “其 邪”句式很清晰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当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 3】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就冠履不如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就天下不如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分析】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 “ 何”可断两句;借助 “子 ”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像的
23、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答案】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 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就冠履不如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就天下不如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 是贵义于其身也;2;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忙判;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 只是靠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行语法分析,依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学问, 对文言文的句子进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仍是属下,有时难以肯定,而当运用语法学问划分主、谓、宾时,就简单 解决;也就是说,在进行断句时,可抓住文言文词性的组合特点,抓名(
24、代),找主干;主 | 谓宾 名(代) |动(形)名(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词性组合特点如下:名(代)词+动(形)词(这里的名词、 代词包括由名词和名词或代词和代词构成的并列短语)名(代)词 +动(形)词 +名(代)词 介 +名+动(形)动(形) +名(代)副 +动(形) +名(代)“矣” “也” “者” “乎 ” “哉”等助词,和前面的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以上六种只是最基本的组合方式,仍有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但不管怎么变,都不能违反“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 ”这一点;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 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依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 提高断句精确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