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例1教学设计2016、5、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例1教学设计2016、5、10.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知道余数一
2、定比除数小。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发现并理解余数。教学难点 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异同。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学具 草莓、盘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
3、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教师板书规范写法: 摆3盘,正好摆完 。 62=3(盘)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
4、余的方法。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摆3盘,还剩1个 。 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板书 余数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6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62=3(盘)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3盘, 还剩1个72=3(盘)1(个)【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
5、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设计意图:借助练习,沟通不同表征方式间的联系,在多种表征形式相互映衬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四、课堂总结(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摆3盘 正好摆完 摆3盘 还剩1个623(盘) 723(盘)1(个) 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