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例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例解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实例解析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是具有自锁工程的直插式新型钢管脚手架,与传统扣件式悬挑外架相比,在搭拆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节约成本及节能环保方面有明显提高。尤其在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应用更为广泛。 超危大工程判别 一 1文件要求 2022年3月8日住建部下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37号令)。该文件自2022年6月1日期开始实施。 1.1模板工程超危大判别标准 1.2举例说明危险性分析过程 危险性分析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2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2 3、建筑结
2、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2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22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22)31号文 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2022254号文 1.2.1信息参数 1.2.2危险性分析 (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 :9m8m (2)模板支架搭设跨度B :20m18m(3)施工总荷载: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 S 1=1.2(G 1k +G 2k a+G 3k a)+1.4Q 1k =1.2(0.9+240.3+1.10.3)+1.42.5=13.616 kN/m 2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 S 2=1.35(G 1k +G 2k
3、 a+G 3k a)+1.40.7Q 1k =1.35(0.9+240.3+1.10.3)+1.40.72.5=13.83 kN/m 2两者取大值,即施工总荷载S=maxS 1,S 2=13.83 kN/m 2 15 kN/m 2(4)集中线荷载: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 1=b1.2(G 1k + G 2k h+ G 3k h)+1.4Q 1k =0.61.2(0.9+241.6+1.51.6)+1.42.5=32.124 kN/m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 2=b1.35(G 1k + G 2k h+ G 3k h)+1.40.7Q 1k =0.61.35(0.9+241.6+1.51.6)+1.
4、40.72.5=35.247 kN/m 两者取大值,即集中线荷载S=maxS 1,S 2=35.247 kN/m 20 kN/m 综上可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22) 31号,此模板工程属超 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条文规定: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计算过程来源品茗安全计算软件。 二论证方案审批流程 三 JGJ2312022规范解析 3.
5、1材料要求 3.1.1材质要求 3.1.1可调托座、可调底座 (1)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丝杆宜采用梯形牙,A型立杆宜配 置?4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46mm;B型立杆宜配置?3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 (2)可调底座的底板和可调托座托板宜采用Q235钢板制作,厚 度不应小于5m 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2mm,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 m,承力面钢板与丝杆应采用环焊,并 应设置加劲片或加劲拱度;可调托座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40m m。 3.1.2水平杆 3.1.3立杆 3.1.4斜杆 3.2构造要求 3.2.1斜搭设高度、高宽比 3
6、.2.2立杆间距、步距 3.2.3立丝杆外露长度 3.2.4扫地杆 3.2.5斜拉杆 (1)当盘扣架体搭设高度不超过8m时:支架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并应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图6.1.3-1)或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剪刀撑(图6.1.3-2)。当满堂模板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应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刀撑。 (2)当盘扣架体搭设高度超过8m时,竖向斜杆应满布设置,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5m,沿高度每隔46个标准步距应设置水平层斜杆或扣件钢管剪刀撑(图6.1.3-3)。周边有结构物时,宜与周边结构形成可靠拉结。 3.3荷载要求 3.3.1荷载分类 3.3.2荷载取值 3.3.3荷载分项系数 3.3.4荷载分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