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填空.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填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基础知识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运动是( )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这种运动叫做( ),简称运动。 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这一要素,把他简化为一个( )的点,称为( )。 3、杂研究地球的公转时( )把地球看作质点,在研究地球自转时,( )再把地球看作质点。 4、在描述一个物体的( )时,选来作为( )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是( )的,通常选取( )作为参考系。 5、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 ),需要在( )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6、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点,如果以奔驰的火车车厢为参考系,雨点则是向( )下落的。 7、质点是一种( )的模型,并不真实存在,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是由研究问题的( )决定的。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基础知识 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用( )表示,时间间隔是用( )表示。 2、我们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 和“ 8时45分”指的是(),这一节课的时间间隔是( )分钟。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制( ),有时指( )。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 ),有字母( )表示。 3、一般说来,当物体从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尽管可能沿着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 ),但是位置的变化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我们从物体的( )到( )作一条有向的线段,有这条有向线段来表示物体的位移。位移既有大小又有( ),是( ),位移的国际制单位是( ),用字母( )表示。 4、路程是( )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 )。 5、当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且运动方向不便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其他情况下物体的路程都要( )位移。 6、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 ),两个标量相加遵从( )的法则,两个矢量相加遵从( )定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基础知识 1、当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坐标系,规定正方向,这样就可以用( )表示质点( ),用坐标的( )表示质点的( )。用坐标变化量的( )表示位移的方向。 2、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 ),位移大,运动的快;另一种是位移相同,比较所用的( ),时间短,运动的快。物理学中用( )与( )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通常用字母( )代表。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速度是( )量,是( )单位。 3、速度不但有( ),而且有( ),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的大小,速度的方向( )相同。 4、运动物体经过(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 )。平均速度表示( )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的平均快慢程度,通常说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一般都指的是( ) 5、()叫做速率。瞬时速率是指( ),平均速率是指( )。我们平时说的速度,有时是指( )。各种记速器的读数都是指( )。 6、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 7、光年是( ),光年是( )单位,1光年等于( )米。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记时器测速度 基础知识 1、该实验的目的是( )速度。 2、实验所需的器材有:电磁打点记时器或( )。 3、电磁打点记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 )仪器,工作电压为( ),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通电以前,把纸带穿过( ),再把套在轴上的( )压在( )的上面。 4、电火花记时器是利用( )在纸带上打出( )而显示出点迹的( )仪器,工作电压是( )。使用时,( )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 )之间,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也是每隔( )s打一次点。 5、测量打过点的纸带,如下图:思考如何根据平均速度测量瞬时速度? A B C D E F G I 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基础知识 1、不同的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 )是不同的,如火车进站时速度( ),炮弹在炮筒里的速度( ),为了描述( )的快慢,我们引入了( )的概念。 2、加速度是速度的( )与发生( )所用( )的比值。加速度是(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与( )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 ),有字母( )表示;加速度是( )量,其单位是( )单位。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速度的改变量。 3、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不变的运动。 4、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 5、用图象法描述物体的运动,x—t图象的意义( ),x—t它的应用有①判定运动的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的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动的快慢,④确定位移和时间。 v—t图象的意义( ),v—t它的应用有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表示大小),③判断运动性质(静止、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④判断运动的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的大小,⑥通过直线斜率判定加速度的正负。学习要求,必须会利用x—t图象,v—t图象做以上的判定。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基础知识 1、为了研究小车的速度随( )的变化规律,需要把( )固定在长木板上,把( )穿过打点记时器,连在( )的后面,把小车停在( )打点记时器的位置。在多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打点最( )的,为了便于测量,舍掉( )一些( )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 ),同时要注意打印点和记数点之间的区别。 2、该实验的目的是( )。 3、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实验器材有( )、( )、( )、导线、( )、( )、钩码。 5、实验注意减小实验误差(见教材)。 6、如何有实验数据得到v—t图象(见教材),进而得到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知识 1、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 )的时间里( )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 )的时间内( )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 )变化的, (v-v0 )/t 是( )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方向也是( ),由此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 ) 4、v=v0 + a*t 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 )速度的变化量,所以( )就是整过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为( ),就得到物体t时刻物体的速度v = ( )。 5、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 )、( )、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6、加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认识、理解、应用。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基础知识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以推出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 3、注意掌握,利用v—t图象求解位移的大小,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为( ),同时要注意它的使用条件。 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 基础知识 1、物体只在( )作用下从( )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时,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 )仔细研究过物体下落的运动以后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大小为( ),也叫做( )。注意在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其值略有不同。纬度越高,g越( ),高度越高,g越( )。 3、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差相等,即 △x =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的一半,即( )。 5、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即( ) 6、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即( ) 7、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连续奇数之比,即(xⅠ:xⅡ:xⅢ = ) 8、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0=0)自由落体运动是特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即(t1:t2:t3 = ) 第五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基础知识 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 )决定的。物体越( ),下落的( )。 2、伽利略认为,重物和轻物应该下落得( ),他猜想落体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 ),即它的( )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3、日常生活中常见,较重的物体下落的较快,这是由于( )对不同物体的( )。 4、由于自由下落物体时间( ),当时当时直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 )很困难,伽利略采用了间接的验证方法,他让一个( )从( )很小的斜面上滚下,做了上百次实验,证明了球在( )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将此结论( )到自由落体运动上。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基础知识 1、在物理学中,人们把( )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 )的原因,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 ),称为力。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属于物理学中的( )量。 2、力是矢量,有( ),有( )。可以用一根( )的线段来表示。箭头的指向表示(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同时注明标度。力的示意图,只画出物体受到的力和力的方向就可以了。 3、力的三要素是指:( )、( )、( )。力的作用效果( )、( )。 4、地球上( )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 )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 )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 )的重力作用集中于( ),这一点叫做物体的( )。薄板的重心可以用( )方法确定。 5、( )、( )、( )和( )为人们目前认识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第二节:弹 力 基础知识 1、物体的( )或( )的改变叫形变,可以恢复原形的叫( )。 2、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 )。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 )、( )。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弹力包括:( )、( )、( )。 3、弹簧的弹力跟弹簧( )的长度成正比。胡克定律:F=kx,其中F为弹簧受到的弹力大小,x是弹簧的( ),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 ),符号是N/m,生活中常说的弹簧“硬”或“软”,就是说劲度系数不同,它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4、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后大家经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绳沿绳,线沿线;有面接触垂直面;有球接触过球心;点点接触垂切面。希望大家牢记。 5、轻绳子的弹力方向是( ),轻杆的弹力方向常用( )加以判定。 第三节:摩 擦 力 基础知识 1、摩擦力是在两个( )产生的,当他们发生相( )或者(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 )或( )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 )并且跟物体的( )或( )的方向相反。 2、摩擦力产生条件:( )、( )、( )。 3、摩擦力分类( )、( )。 4、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阻碍它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 ),与( )有关。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 5、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即动摩擦因素u,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没有单位的。 6、滑动摩擦力的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物体的运动性质( )。正压力与重力没有( )关系。 7、利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基本步骤是:( )、( )、( )、( )。 8本节易错的知识点: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要分析判定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其次是依据( )原则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利用公式( )或者( )求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9、摩擦力通常情况下是阻力,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作为( )。 第四节:力的合成 基础知识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的几个力可以( ),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 )。另外几个力叫做( )。 2、二力的合力F的大小随着分力F1、F2的夹角变化而变化 当夹角等于0度时,合力等于( ) 当夹角等于60度,且F1=F2时,合力等于( ) 当夹角等于90度时,合力等于( ) 当夹角等于120度,且F1=F2时,合力等于( ) 当夹角等于180度时,合力等于( ) 3、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它们的夹角变大,合力如何变化?( ) 4、二力合力不变,夹角变大,分力如何变化?( ) 5、二力合力的大小范围?( )。 6、任意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以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中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所夹的( )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求合力的方法叫做( )。不仅力的合成满足这一法则,所有的矢量合成都满足这一法则。合力的求解方法有作图法和计算法,利用作图法求解时的注意事项:合力、分力要( ),实线、虚线要分清;合力、分力的标度要( );作平行四边形要准确。利用作图法求解合力的特点:简单、只管、但是不够精确。 7、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同作用在同一个( )上,或者虽然不是作用于( )上,但是他们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指:保持( )或( )状态。 8、多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例:有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2F、3F、4F、5F、6F,相互间夹角均为60度.,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9、合力的求解方法 (1)作图法 例: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2)计算法 例,F1=6N ,F2=6N ,它们互成120度夹角,用计算法求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10、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 ----( ) A. 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 合力的大小既可以等于F1也可以等于F2 C. 合力的大小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D. 合力的大小随F1和F2之间的夹角(0~180)增大而减小 1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5N ,7N ,8N B.2N ,3N ,5N C.1N ,5N ,10N D.1N ,10N ,10N 12、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共点力,其合力的( ) A.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 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 C.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 D.大小和方向都确定 13、两个共点力F1,F2, F1=10N,F1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改变F2的大小和方向,发现合力F总等于10N,则下列关于的取值可能的是(   ) A.20N     B.10N   C.5N  D.25N 1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F2的作用,但木块处于静止状态,F1=10,F2=2N,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 ) A. F=0;f=8N,方向向左 B. 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左 C. F=10N,方向向左;f=12N,方向向右 D.F=0 , f=0 15、已知F1=30N,F2=40N,两者之间的夹角=90,则它们的合力F= ,其方向与F1的夹角约为 。 16、在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 (1)合力与两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某一长度 (2)用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   ) A.簧秤的弹簧与木版平面平行 B.细绳和弹簧秤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 C.弹簧秤要在量程范围内工作 D.弹簧秤不超过木版的边界 第五节:力的分解 基础知识 1、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 )。力的分解是力的( )的逆运算。力的分解的求解方法有作图法和计算法。 2、分解的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3、矢量相加法则 ( )或者 三角形法则。 4、注意事项:求一个力的分力,可以有多个答案;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相互替换,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 ),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 5、力的分解的几种情况(分别作图表示):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两解;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有三种可能;唯一解、两解、无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基本步骤):定义: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做力的正交分解。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建立( ),选定正方向,将力分解到( )上,分别求( )、( )上的合力,再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F合=( ),由此得到她们的合力。 7、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与它们的合矢量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求出合矢量。注意: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 )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 )和方向。推论:三个力合成时,若每两个力都首尾相接地组成三角形,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8、本节易错知识点: 合力与分力是( )的关系; 受力分析时,合力和分力只能考虑其一; 几个不同性质的力可以合成,但是一个力分解时,只能分解成与该力同性质的分力。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知识 1、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事实得出结论说:必须( )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即力是( )的原因。 2、十七世纪的意大利科学家( ),他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缘故;如果没有( ),物体将保持自己的速度( )。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揭示了( )。 4、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 )。 5、英国科学家( )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进一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切物体总保持( )运动状态或者(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 )、( )。 6、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 )。 7、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有惯性 B.物体加速运动时有向后的惯性,物体减速运动时有向前的惯性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因它没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物体受力越大,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8、对惯性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B.惯性就是通常说的惯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向前运动,是因为汽车还要受向前的惯力 C.由惯性定义知,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才有惯性,状态改变时,惯性就消失了 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是指宏观物体都具有惯性,而像α粒子这样的微观粒子就没有惯性 9、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小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基础知识 1、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也就是物体的( )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还与( )的大小有关。 2、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 )的作用下的( ),分析( )与( )的关系,如果a与F成( )比,则a—F 的图象将是一条过( )。 3、探索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基本思路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 )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 ),分析( )与( )的关系,如果a与m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1\m成( )比 ,则a—1\m的图象将是一条过( )。以上探索方法实际上是控制变量法。 4、实验目的:即质量一定时,( )作用力一定时,( )。 5、实验原理: 采用控制变量法 要测量的物理量: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天平。 小车受到的拉力F——物体重力等于拉力。 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实验器材:打点记时器、纸带及复习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版、小盘及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两根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实验步骤:参看教材 注意事项: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基础知识 1、物体的加速度跟( )成正比,跟( )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 2、加速度和力都是( ),它们都是有( )的,牛顿第二定律不但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还确定了它们之间的( )关系,加速度的方向跟( )的方向相同。 3、在国际制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 )。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 )的物体产生( )加速度的力,叫做( )。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瞬时性(加速度和合外力)、矢量性、同体性、独立性、相对性(a是相对地面或者惯性系的)。 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确定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情况 选定正方向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求合力,列方程求解 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者讨论 6、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24N,成90角作用在质量为10kg的物体上,物体产生加速度大小为____m/s2。 7、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受到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分别为6m/s2和3m/s2,当质量是m1+m2的物体也受到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____m/s2。 8、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前进,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9、学习要求:学会使用正交分解法 第四节:力学单位制 基础知识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 )关系。因此,我们有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 ),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 )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 )的单位,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 )。( )和( )组成了单位制。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 ) ( ) ( ) 质量 ( ) ( ) ( ) 时间 ( ) ( ) ( ) 3、由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以及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物理量以及单位: 导出物理量名称 导出物理量符号 导出单位名称 导出单位符号 速度 ( ) ( ) ( ) 加速度 ( ) ( ) ( ) 力 ( ) ( ) ( ) 4、思考回答:为什么选定长度、质量、时间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第五节:牛顿第三定律 基础知识 1、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 )的,所以说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 )力。 2、实验研究表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相等、( )相反、作用在(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很多,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同时地面也( ),使得人能向前行走。 4、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它反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同性质的力(一个弹力一个摩擦力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使用于一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 5、复习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 )。 6、牛顿第三定律建立的意义:牛顿第一、第二定律都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是解决了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是自然界中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