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两项是( )(2分)
①母亲生病的那几年,我形影不离地守在她的床边,希望用自己放弃事业而换来的精心照顾,让她早日从疾病的苦痛中走出来。
②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由于他们的调节,积不相能的邻居能够和睦相处。
③毕业却不就业,已经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的孝道传统经受了严峻考验。
④网易《热观察》认为,朝鲜之所以孤注一掷地不断发射导弹,是因为领导人缺乏安全感,视核武器为维系朝鲜政权“绝对安全”的唯一保障。
⑤今天各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南山风景区在省内首先推出了免费智能电子导游服务项目,每年购票游客都可以领取一个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今年开始,中国对稀土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1月1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江西赣州为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该区域稀土的开采、勘探、储备将得到更严格的管制。
C.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D.10月16日中国台风网报道,预计“莎莉嘉”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即将于今天上午进入南海东部海面。进入南海后,“莎莉嘉”将再次加强,并逐渐向海南岛和广东的东南部沿海靠近。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小李收到王先生著作后回信:惠赐的大作已收到。拜读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帮助,定当珍藏。
B.刘老师在写“家长会邀请函”,“学校决定在下周六召开高三家展会,请家长朋友务必按时参加,不得缺席”。
C.他在征稿启事中接着写道,“恳请小区居民帮助我们,为办好《小区直通车》尽一点绵薄之力。”
D.小刘的父亲因事未能到达会场,主持人对小刘说,我去年采访过您父亲,亲聆先贤对朗读看法,受益匪浅。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B.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为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C.“宜德二年”中的“宜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睿宗,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高祖、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如“永乐”“康熙”。
D.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伏:伏地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劫:胁迫,挟持
C.举天下之豪杰 举:推举
D.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怜惜
第Ⅱ卷 阅读与写作
二、阅读(71分)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文段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文段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小题。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少从楼昉学,能文,楼钥亟加称赏。嘉泰二年,入太学。十年,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且曰:“他日愿以二子相累。”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白总领何炳曰:“此辈精悍,宜籍为兵,缓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理宗即帝位,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帝问外人因阁子库进丝履有谤议,清之言:“禁中服用颇事新洁者。”帝曰:“故事,月进鞋数两,朕非敝不易,何由致谤?”清之奏:“孝宗继高宗,故俭德易章,陛下继宁考①,故俭德难著。宁考自奉如寒士,衣领重浣,革舄②屡补,今欲俭德著闻,须过于宁考方可。”帝嘉纳。
诸路亏盐,执其事者破家以偿,清之核其犯科者追理,罣误③者悉蠲④之,全活甚众。沿江算舟之赋素重,清之次第停罢,如池之雁义有大法场之目,其钱分隶诸司,清之奏罢其并缘渔取者,盖数倍公家之入,合分隶者从朝廷偿之。报下,清之方与客饮,举杯曰:“今日饮此酒殊快!”
十一月丁酉,退朝感寒疾,危甚,犹以未得雪为忧。俄大雪,起曰:“百官贺雪,上必甚喜。”命掬雪床前观之。累奏乞罢政,不允,奏不已,拜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进封齐国公致仕。卒,遗表闻,帝震悼,辍朝三日,特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赐谥忠定。
清之不好立异,汤巾尝论事侵清之,及清之再相,巾求去,清之曰:“己欲作君子,使谁为小人。”力挽留之。徐清叟尝论列清之,乃引之共政。赵葵视师年余,乞罢,上未有以处之,清之曰:“非使作相不足以酬劳,陛下岂以臣故耶?臣必不因葵来遽引退,臣愿为左,使葵居右。”上讫从之,然葵竟不果来。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有删改)
【注】①宁考:亡父宁宗。②舄:鞋。③罣误:被别人牵连而受到处分或损害。④蠲:除去,免除。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B.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C.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D.帅赵方严重/靳许可/清之往白事/为置酒/命其子范葵出拜/方掖清之无答拜/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唐代改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教授,学官名。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丁酉,古时计时方法。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文中“丁酉”是指这年的十一月为丁酉月。
D.节度使,官名。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北宋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郑清之从小就能写文章,受到楼钥赏识。调任峡州教授之后,向统帅赵方汇报事情,赵方置办酒席款待他,并准备将儿子托付给他。
B.理宗即位后,郑清之被授予诸王宫大小教授之职,升为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崇政殿说书,后来向皇上建议要俭以养德,崇尚简朴之风,受到皇上的嘉许。
C.郑清之依法处理了盐商违法之事后,并依次废去长江沿岸很重的船税,还建议朝廷补偿归属各衙门的钱,获得了朝廷同意。
D.郑清之不喜欢树立异己。他先后挽留汤巾、徐清叟这些与他有矛盾的人一起共事,并向皇上建议赵葵担任宰相。
文段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小题。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俄以皇陵震惊,疏责辅臣不宜作秦越之视,帝不问。出按福建,数以平寇功受赉。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加一番更移,辄加一番扰害。”帝是其言。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督师。肯堂奏,帝以偏执臆见责之。
十四年四月言:“流寇隳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此督师嗣昌受事前所未有。目前大计,在先释嗣昌之权。”疏入而嗣昌已死。十二月复言:“今讨贼不可谓无人,巡抚之外更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位号虽殊,事权无别。中枢冥冥而决,诸臣瞆瞆而任。至失地丧师,中枢纠督抚以自解,督抚又互相委以谢愆,而疆事不可问矣。”帝纳其言,下所司详议。十五年请召还建言谴谪诸臣,乃复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官。肯堂迁大理丞,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总兵郑鸿逵拥唐王聿键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曾樱至,言官请令樱掌吏部,乃令肯堂掌都察院。肯堂请出募舟师,由海道抵江南,倡义旅,而王由仙霞趋浙东,与相声援。乃加少保,给敕印,便宜从事。芝龙怀异心,阴沮之,不成行。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妇、一女孙先死,乃从容赋诗自经。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四》,有删改)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B.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C.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D.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越之视”即看他人的得失像秦国人看越国人的肥瘦一样,比喻他人痛痒与己无关。
B.在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中,皇帝在殿廷上,对乡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或由皇帝委派的大臣主管,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皆可统称进士。
C.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在明初时是指京官巡查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仅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D.蟒玉,即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亦作蟒衣玉带,在文中代指官服。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肯堂读书仕进,受到重用。他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历任知县、御史和巡抚等官职,受到了重用。
B.张肯堂忠于职守,敢于谏言。他多次就军事等问题向皇帝上书进言,即使受到皇帝的追责惩处,也不气馁。
C.张肯堂投身战事,坚持不懈。他请求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以和唐王呼应,在唐王死后仍坚持作战。
D.张肯堂气节刚烈,最终殉国。他率军守城十多天,在清军破城后,穿着官服让家人先死,然后写诗自尽。
15.把文段一、文段三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5分)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5分)
(3)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5分)
(4)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33分)
诗歌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6-17小题。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①
欧阳修
关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叠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
试问远家客,辽东今是非②。
【注释】①祝熙载:辽东人,欧阳修的朋友。东阳,古县名,在今浙江中部。②是非,指年成及状况是好还是坏。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扣住诗题中“之东阳”,交代诗人的朋友祝熙载到了吴江后,又乘船从海上去东阳。
B.颔联写叠鼓喧天,海天相接,近处的鸟仿佛在海面上漂,而远处的帆则好像在天上游。
C.颈联实写东阳情状,描写了东阳遭遇到秋汛,周围被洪水包围,然而千家万户深夜还在辛苦劳作,纺织衣服的情景。
D.尾联落在了对朋友关心与问候上。“试问远家客,辽东今是非”,意思是说:你远离了家乡辽东,家里的人是不是士居乐业?
E.这是一首送别诗。家在辽东的友人祝熙载要到浙江东阳做主簿,诗人以诗示情,真挚地表达对友人远走他乡的同情和愤懑。
17.诗的最后两联从东阳说到辽东,诗人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诗歌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小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榄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沦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释】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代。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19.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诗歌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0-21小题。
上西平送陈舍人
吴泳①
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②。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③局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
【注释】①吴泳:字叔永,南宋潼川人,关心国事,正直敢言,不避权贵。②襄州:襄阳,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属南阳盆地边缘,当时处在宋金对峙的前线。③高着:高明的招数。
2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上片三句,直接写陈舍人赴襄州上任。把“跨征鞍,横战槊”放在开头,醒目突出,塑造一副“横槊立马”的出征形象。
B.“便匹马”两句,预祝对方在秋高气爽、草长马肥之时驰骋疆场,打击敌人。看来陈舍人动身是在秋天,所以作者才这样祝愿、鼓励他。
C.“芙蓉”二句,进一步说明陈舍人赴襄州上任及作者鼓励他的原因就是敌人骚扰,边塞吃紧。“塞云”是不会愁的,此处运用夸张的手法。
D.下片开头四个三字短句,表明襄州是大有作为的去处,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言外之意是现在就要靠你大显身手了。
E.结句语重心长,谆谆叮嘱:不要学那些靠巧言利舌爬上高位的人。言外之意是讽刺那些鼓吹议和、苟且偷安者。
21.这是一首送别诗,可词人抒发的并不是一般的离愁别绪,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
四、语言运用(5分)
23.下面是同济大学某校友设计的校徽,请写出该校徽中除周边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5分)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只是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而已。”小刘坦言,自从父母半年前加入自己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对父母无权限开放?你是否愿意父母从朋友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是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解析】①“形影不离”应换为“寸步不离”表示一步也不离开。④孤注一掷:孤注,赌博时把所有的钱一次投做赌注,掷,抛骰子。比喻用尽全力冒险行事,以求侥幸成功,不合语境。⑤“姑妄言之”是谦辞。
2.C【解析】A项“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搭配不当。B项“开采、勘探”语序不当,位置应互换。D项句意不明,“海南岛和广东的东南部沿海”存歧义。
3.A【解析】B项,“务必按时参加,不得缺席”语气生硬,C项,“绵薄之力”应是谦称;D项,“先贤”是对去世的人的称呼。
4.C【解析】唐睿宗是庙号。
5.B【解析】A项,伏;敬服;C项,举,所有的;D项,矜,自夸。
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B、D三项。
7.B【解析】表述不正确。署,暂时代理。
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理解错误,不是别人来向他请教,而是他向别人请教。
【参考译文】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期,通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不久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在东道造反,贾耽进驻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建中三年,调任东道。德宗在梁州,贾耽让司马樊泽去梁州奏事。樊泽回来后,贾耽大摆酒席会见诸将。一会儿有急诏送到,诏书中让樊泽代替贾耽的职务,召樊泽做工部尚书。贾耽把诏书放在怀中,像刚才一样饮酒。酒席散后,把樊泽叫过来说:“诏书中让你代替我,我将要准备行装了。”命令将吏们拜见樊泽。大将张献甫说:“天子流亡,樊泽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访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军中将士心中不平,请让我为您杀了他。”贾耽说:“这是说的什么道理呢?朝廷有命令,樊泽就是统帅。我现在上朝,要你和我一起去。”他带着张献甫一起走了,军中于是安稳。
不久做了东都留守。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后来调迁为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然被削掉了伪号,却暗中藏有奸谋,希望找机会实现。李纳的数千士兵从行营回来,路过滑州,有人说让他们住在城外,贾耽说:“与我相邻,为什么要怀疑他们,使他们暴露在野外?”命令住在城里的旅馆中,在房屋的走廊上宴请他们,李纳的士兵内心都信服贾耽。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被封为魏国公。经常认为地方统帅缺少,应当让天子来任命,如果在军中谋求,那么下层士兵人心向背,人心不安。皇上认可他的话,但没有采用。顺宗即位,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很担忧,多次称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
贾耽非常喜爱读书,到老之后更加勤勉,尤其通晓地理。见到四面八方的人与出使外族的人,一定会向他们询问当地风俗,所以天下的地方物产、山川平坦崎岖的状况,一定会深入探究清楚。
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喜欢评价别人。做宰相十三年,虽然安危大事方面没有成就,然而检点自身、做事严格,这是他的长处。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亲近他,看不到他的喜怒。世人称他德行淳厚有规矩。
9.D【解析】注意句子中“帅赵方”“靳”“清之”“方”等表人称的词语均作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
10.C【解析】“十一月丁酉”应是丁酉日。
11.B【解析】“后来向皇上建议要俭以养德,崇尚简朴之风”错误,原文“问外人因阁子库进丝履有谤议”。
【参考译文】
郑清之,字德源,又字文叔。少年时跟从楼昉学习,能写文章,楼钥十分赞赏他。嘉泰二年,他进入太学。十年,考中进士,调任峡州教授。统帅赵方处事严肃稳重,不轻易赞许人,郑清之去他那里汇报事情,他给郑清之置办酒席,让他的儿子赵范、赵葵出来拜见,赵方扶着郑清之不让他回拜,并说:“他日希望能照顾我的两个儿子。”湖北茶商群集暴横,郑清之向总领何炳建议说:“这些人很精悍,应该登记当兵,紧急时可使用。”何炳马上下达招募他们的命令,响应的人云集而来,号称“茶商军”,后来多次依赖这支军队起作用。
理宗即位后,郑清之被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升为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皇上询问外人为什么对阁子库进丝鞋有谤议,郑清之说:“宫中穿的用的都十分讲究新的、干净的。”皇上说: “按旧例,每月进贡鞋子数双,朕不穿坏是不换的,为什么会招致谤议呢? ”郑清之奏说:“孝宗继高宗之后,所以节俭的美德容易表现出来,陛下继宁宗之后,所以节俭的美德难显现出来。宁宗自己的日常供养就如同寒士,衣服多次洗涤,多次补衣服鞋子,现在想使节俭的美德显著,必须超过宁宗才行。”理宗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各路盐额亏损,负责这件事的人都倾家荡产来偿还亏损的盐数,郑清之核实了那些违犯盐法的人加以追究处治, 受牵连的人都被免去了罪责,使很多人得以活命。长江沿岸的船税一向很重,郑清之一项一项地废去,如池州的雁义有大法场这样的税目,这部分钱分别归属各衙门,郑清之上奏请求废除它并追究那些从中渔利的人,他们的收入是公家的好几倍,那些分别归属各衙门的钱由朝廷补偿。(皇上同意了郑清之的请求,)消息传下来,郑清之正与客人饮酒,他举杯说“:今天饮这个酒特别痛快。”
十一月丁酉日,退朝后郑清之得了寒病,病势很重,他仍然因为天没下雪而担忧。不久天降大雪,他起身说:“百官庆贺下雪,皇上一定十分高兴。”他命令人把雪捧到床前观看。郑清之多次上奏请求辞官,皇上不许,他不停地上奏,皇上授予他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任醴泉观使,他被加封为齐国公后退休。郑清之去世,遗表送到朝廷,皇上十分震惊,追悼他,停止朝政三天,特赠给他尚书令的官职,追封他为魏郡王,赐给他的谥号是“忠定”。
郑清之不喜欢立异,汤巾曾经因谈论政事冒犯郑清之,等到郑清之再次做宰相,汤巾请求离职,郑清之说:“自己想做君子,那么让谁当小人呢?”极力挽留汤巾。徐清叟曾经一一论述郑清之,于是郑清之举荐徐清叟和他共同处理政事。赵葵带领军队一年多,请求离职,皇上还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他,郑清之说:“不让他做丞相不足以酬报他的功劳,难道陛下是因为我的缘故?我一定不会因为赵葵的到来就立刻隐退,我愿意做左丞相,让赵葵做右丞相。”皇上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然而最终赵葵却没有上任。
1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顺治三年”“六年”“八年”表示时间,“东阁大学士”“定西侯张名振”等表示职务、人名,不可断开,再结合句意断句。句意:顺治三年,唐王败死,肯堂漂泊海外。六年,他到舟山。鲁王任用他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淸部队乘满天大雾的机会集结在螺头门。定西候张名振保护鲁王航海离开,嘱咐肯堂防守。
13.B【解析】不是乡试而是会试。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包括乡试、会试、殿试。
14.B【解析】B项“即使受到皇帝的迫责惩处”错误。
【参考译文】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初任浚县知县。崇祯七年,他升任御史,第二年春天,贼寇攻下凤阳,他上书就消灭贼寇的事讲了五点意见。不久因为皇陵受战火威胁,让帝王担心震惊,他上书批评辅臣不应该对战事谋划疏远,悲喜不关于心,皇帝没有追究。过后他外出巡察福建,几次因为平定贼盗的战功受到奖赏。回朝以后,他上书说:“监司胡乱钻营,花样百出,心中想让谁留在那里,就可以让他长期在那里任职;心中想让谁离开那里,就可以让他换个地方,说是借用人才。(一个官员)今年在河北、陕西,明年调到福建、广东,在路上往返,动不动就是几千里,时限的耽误经常超过几个月。官员多一次更换地方,就多一份纷扰侵害。”皇帝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任督师。肯堂进奏,皇帝批评他的意见偏执、主观。
十四年四月,肯堂上书说:“流寇攻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这是督师嗣昌任职前所没有过的事。目前最好的办法是首先解除嗣昌的职权。”他的奏疏刚递进去嗣昌就死掉了。十二月肯堂又上书说:“现在讨伐贼寇不能说是没有人才,巡抚之外又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官名虽然不同,所要办的事和他们的权限没什么差别。中枢在这里想当然地做出决策,下边的大臣在那里稀里糊涂地执行。弄到国土失陷、军队受损的时候,中枢纠举督抚来自我开脱,督抚又相互推卸责任,疆场上的战事就这样没法子办了。”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把他的奏疏交给有关部门详细讨论。十五年,肯堂请求召回那些因为提建议被贬出的大臣,朝廷就恢复了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的官职。肯堂被提拔为大理丞,不久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外出巡抚福建去了。
总兵郑鸿逵护唐王朱聿键到福建以后,与他的哥哥、南安伯郑芝龙以及肯堂劝说唐王登上皇位,肯堂就被加官太子少保、吏部尚。曾樱来后,言官奏请让曾樱掌管吏部,于是唐王让肯堂改掌都察院。肯堂请求到地方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号召义师举事,请唐王从仙霞直趋浙东,与自己相互声援。唐王于是给他加官为少保,给他发了敕命、印信,由他自行见机行事。芝龙怀有二心,暗中阻挠他,肯堂未能成行。
顺治三年,唐王败死,肯堂漂泊海外。六年,他到舟山。待王任用他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淸部队乘满天大雾的机会集结在螺头门。定西候张名振保护抒王航海离开,嘱咐肯堂防守。城中兵力只有六千人,百姓一万多人,坚守了十多天,城被攻破后,肯堂身穿官袍朝南坐着,让四个妾、一个儿媳、一个孙女先死,然后从容不迫地写下绝命诗,上吊自杀了。
15.(1)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故事”“以”“优诏”各1分,大意2分。)
(2)贾耽每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畋”“从”“往往”“畏”各1分,大意1分。)
(3)崇祯七年,他升任御史,第二年春天,贼寇攻下凤阳,他上书就消灭贼寇的事讲了五点意见。(“擢”“陷”“条上”各1分,大意2分)
(4)(一个官员)今年在河北、陕西,明年调到福建、广东,在路上往返,动不动就是几千里,时限的耽误经常超过几个月。(“明岁”“动”“稽迟”“逾”各1分,大意1分)
16.CE【解析】C项“实写东阳情状”不对。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都是想象之景,并非实写;E项“同情和愤懑”感情归纳不准确,更多的是依依不舍的深情。
17.①颈联想象秋天洪水围困东阳,城内千家万户夜里纺织的情景,尾联突然探问朋友家乡的百姓的情况,委婉地告诫友人:你家里也有父母,为官要多为东阳老百姓的生活着想。②表达了诗人关心百姓生活,体恤民众疾苦的思想感情。(每点3分)
【解析】尾联落在关心朋友上:“试问远家客,辽东今是非”,你远离了家乡辽东,家里的人是不是安居乐业?实际是提醒朋友,你家人也是老百姓,当然要为老百姓多着想。
18.BD【解析】B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应是“朋友”。D项诗歌颈联是虚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之地。
19.①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领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②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③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④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答对3点给满分)
【解析】分析作者情感可以结合诗歌中的表情感的字词及写景的语句进行分析,如标题中的“送”则表现了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榄君衣袂更移觞”写了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叙联“莫叹”“每年春草芳”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劝慰之情;颈联“雪过蓝关寒气薄”“怨声长”等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关怀;尾联“应无惆怅”“非我乡”表达的是对友人深切的希望。
20.CD【解析】C项应是“运用拟人的手法”;D项“阅人物、渺渺如沤”的言外之意是现在要靠你大显身手了,而非下片开头四句。
21.①全词没有离别的伤感,而是一种富于男子汉气概的壮别,洋溢着一种男子汉要干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
②作者结合当时的宋金对峙、金人侵扰的严重局势,用襄阳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来劝勉友人,希望他努力向前,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每点3分)
【解析】上片中:把“跨征鞍,横战槊”放在开头,醒目突出。用以形容陈舍人,不难看出这是一副“横槊立马”的出征形象。尤其两句中各用“征”、“战”分别形容“鞍”和“槊”,制造了十分强烈的战斗气氛。接下二句预祝对方在秋高气爽、草长马肥之时驰骋疆场,打击敌人。结尾二句与开头呼应,用直接语气,鼓励陈舍人,国家危难之际,正是男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下片中:下片头四个三字短句,一方面表明襄阳是大有作为的去处,出现过不少著名人物;一方面表明那已成为历史陈迹。“渺渺如沤”,比喻新颖生动。言外之意:现在就要靠你大显身手了。“棋头”二句,遥接上片“芙蓉未折”二句,是说既是战争已开始,那就要有高明的招数,去对付敌人,使之不得乱动。结句,语重心长,谆谆叮嘱,不要学那些靠巧言利舌爬上高位的人。言外之意是讽刺那些鼓吹和议、苟且偷安者。
22.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2.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23.构图要素:“1907”字样,三人奋力划龙舟的图案。(2分)寓意:同济大学有悠久的历史,同济人有团结奋进、同舟共济的精神。(3分)
2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