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预防医学简答题.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简答题一 1.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答:功能三个: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 简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一点:能量的利用效率很低,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4. 简述地方病的特点。 答:(1.地方性(2当地居住的人群均可患病,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3.非病区迁入的健康人与病区居民同样生活一段时间后也可患病,且发病率常高于当地居民水平,这与外来人对致病因子的敏感性和机体的适应性差有关。(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可自动减轻和自愈。(5.病区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可用此做动物实验研究工作。 5. 简述地方病的分类。 答:(1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由于环境中的某些元素和化合物通过水粮进入人体的量不足、过剩或比例失调导致的疾病。1.元素缺乏性疾病如:碘缺乏病2.元素中毒性(过剩性疾病)如:地方性砷中毒(2自然疫源性地方病(3某些尚未明确病因的疾病如克山病、 大节骨病。 6.简述环境污染物的种类. 答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污染物.按其性质分三类(1化学性质污染物:如有机磷农药(2物理性污染物:噪音/光/放射性污染(3生物学性污染物如:病源微生物 6. 简述环境管理制度的内容? (1“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项目、开发或其他建设项目 事先进行调查、预测、评估为防治或减少污染制定最佳方案。(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污染集中控制制度(7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8污染期限治理制度 7. 简述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1化学结构2理化特征(2剂量、浓度、作用时间(3毒物的联合作用(4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5个体感受性 8. 简述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 答:(1职业史(2劳动卫生现场调查(3症状与体征(4实验检查 9.简述职业中毒的解救原则。 答;(1现场急救。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环境移到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如现场紧急清洗不彻底入院后立即采取对应措施。气体中毒即吸氧,经口中毒即催吐、洗胃导泻等。(3解毒与排毒(4对症治疗 9. 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分级。 答:(1汞吸收:尿汞增高,尚无汞中毒症状(2轻度中毒:尿汞增高并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即轻度空腔牙龈炎及震颤者(3中度中毒在神经衰弱的基础上出现精神性性格改变且伴有明显口腔牙龈炎及震颤者(4重度除中度中毒临床表现外,有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粗大的震颤等中毒脑病表现。 10. 简述心身疾病的病因特征。 11. (1答: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2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一般人只引起正常范围的心理反应,而对心身疾病易感者则引起病理生理反应.(3遗传和个体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不同个性的人对心身疾病的易患性不同。(4有些病人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但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加重自己的病情。 12. 简述家庭的功能。(1养育子女:不仅包括生养,也包括教育(2生产和消费(3赡养:下辈家庭成员有赡养上辈家庭成员的义务。(4提供信息娱乐的特殊环境 13. 简述应激的因素。 答:(1工作或学习环境的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如:水灾、火灾、交通事故等(3家庭内部因素,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等。 14. 简述维生素的共同特征 .答: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不供热,不构成机体组;机体只需少量,但生理功能重要,大多数以辅酶形式参与代谢。简述钙的食物来源及钙吸收的因素 。答:来源于奶及奶制品,其次是豆类、小虾皮、海带及芝麻酱。食物中蛋白质、乳糖,维生素D丰富利于钙的吸收,食物中草酸、植酸、脂肪酸多不利于钙的吸收。 15. 简述铁的生理功能及主要缺乏表现。 答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细胞色素酶、过氧化氢酶等的重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促进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机体缺乏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16. 如何提高粮谷类食物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答:粮谷类食物的蛋白质含赖氨酸、蛋氨酸较少,氨基酸组成不理想,如肉类、豆类含赖氨酸较高的食物混合使用,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可提高食物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7. 简述维生素B2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缺乏的临床表现。 答:它是由许多辅酶的成分,在组织中经过磷酸化作用形成FMN和FAD,均为黄素酶的辅酶,参与多种生物氧化过程,缺乏可患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和阴囊炎。 18. 为什么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不用或慎用抗生素。 答肠毒素中毒者,由于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常发生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21.简述河豚鱼中毒的主要中毒机理。 答:它毒素阻碍神经肌肉的传导,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19. 简述肥胖症的运动疗法。 答:包括:步行运动 、跑步运动、减肥健美操、跳绳运动、跳舞、太极拳及针对肥胖各部位进行的各种减肥运动,在决定减肥前需进行一个体能及健康状况的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项目,并在该过程中严格遵循减肥疗法的注意事项,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20. 简述糖尿病的一级防御措施。 答: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防治专业人员在内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开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础医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制定糖尿病的防治计划。 纠正和防治肥胖的发生,避免高脂饮食,膳食中的热能要保证理想体重及工作、生活能力;食物中营养成分要合理,其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应以非精致富含可溶性纤维素为好,避免使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 23.简述住院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 答:包括营养缺乏病检查,人体测量,临床生化检验及膳食营养评价四部分。 24.简述医院膳食的类型? 答:包括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四类. 25.简述静脉营养的适应症? 答:外科病人,多用于术后营养支持及术前的肠道清理,尤其如胃肠道大手术胰腺炎坏死、烧伤。(2非外科手术病人中如接受化疗的或放疗的病人,常因为胃肠道反应而无法进食,体质虚弱的内科病人,昏迷、卒中、神经性厌食等(3其他特殊情况,如肠瘘,局限性肠炎、溃疡型结肠炎、心衰等. 26.简述青少年营养的需要? 答:为青少年体格发育迅速,活动量也较大,故热能需要一般超过成人。女性发育较早,所以13-15岁女少年热能需要接近男少年,而16-18岁男青年则明显高于女青年,其热能需要均接近成人的轻体力劳动或中等体力劳动者。如能量长期供应不足可出现疲劳、消瘦抵抗力下降等。蛋白质供应量为1.6-1.9g/kg体重超过成人。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中应注意铁锌碘。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锌与性和生长有关,缺碘引起甲状腺肿。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时应按训练的项目增加特殊营养。 27.简述老年人的膳食特点? 答:定时定量,每餐不宜过饱。膳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吃纤维素含量过多的食物,但可有较多果胶。食盐量应按每日6g以下,食糖不宜过多,忌烈酒,浓调味和辛辣食物。 28.哺乳期的营养需要? 答:乳母泌乳汁哺育婴儿,母乳营养不足则乳汁减少,而且需要动用母体营养储备来维持乳汁成分的恒定。泌乳量为500-1000mg,因此需足够的营养储备。每日泌乳850ml,需增加热能3.35mg。每日泌乳100ml母乳含蛋白质1.2g膳食蛋白质转为乳汁蛋白质的的有效率为40%故每日泌乳850ml需额外补充蛋白质25g乳汁中含钙量为340mg/ml,如膳食中钙供给不足。则动用乳母骨骼钙补充而致乳母骨软化症,故每日补钙1500mg乳中膳食中应注意维生素的供给,以保证母体需要和乳汁中维生素的含量,饮食中注意食物的搭配。 29.等级资料是什么?他和计量、计数资料有什么不同,简要举例说明? 答: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和程度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类别间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与计量资料与计量资料间无法精确理化。形式上它与计量资料相近,是按事物的类别分组,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它又有量的概念存在如临床治疗效果中,按无效、好转、有效、显效和痊愈等整理得到的资料。 30.什么叫小概率事件? 答:医学统计研究中把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0.05的随机事件称作小概率事件它表明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31.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存在变异的数据,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同意,因为统计分析就是要从大量存在变异的事物现象中找到或发现事物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它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 32.分析流行病学和描叙流行病学有何联系? 答:分析流行病学是对描叙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假设或线索加以验证或检验,是更深一步认识所研究的事物的方法。 33.流行病学有几类,分别是? 答:两类。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34.简述流行病学涉及的人群,其含义是什么? 答:流行病学涉及的人群为来自社会的人群,这个人群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健康知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特点,并按不同的比例构成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群体。35.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有那些方面? 答:1)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律;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疾病防治及促进健康的卫生策略及效果的卫生评价;与其学科结合进行医学边缘学科的科学研究。在制定一个地方的卫生规划时,经费投入,医疗机构的设置,技术力量的配备,人才的培养,他需要保健照顾人获得最好的收益及使医学研究突入符合低消耗、高收益也都属于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 35.流行病学按设计分型分类,共几类? 答:4类 (1描述性研究,亦称横断面研究现况研究(2分析性研究,其中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3试验性研究亦称干预实验(4理论性研究亦称流行病学模型研究 36.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它研究的内容跟临床医学有什么不同? 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如为什么某个年龄组的人医患某病?为什么某个季节易发生某病?为什么某职业的人医患某病?从所述可以看出流行病学与以个体病例诊治为研究对象的临床医学不同。 37.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是什么? 答:对疾病分布的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研究疾病的分布可以了解疾病分布的基本特征,并可提示某些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指出方向。 38.何为爆发?爆发与短期波动有何区别? 答:在集体单位或小居民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同类病例的现象。区别: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39.影响疾病地区分布的因? 答:地理、气候条件、物理、化学、生物环境、人群的风俗习惯和卫生水平等因素。 40.横断面研究的目的? 答:4个发面(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2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确定危险因素。(3查处某一地区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4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1.横断面研究的常见偏倚应如何控制? 答:坚持随机化原则,严格按设计方案选择研究对象。如遇无应答,应及时分析原因进行补漏调查,以提高应答率。其次仪器设备应提前校对,尚应严格培训调查员,并对其工作加以监督和检查。 42.什么筛查,目的是? 答:是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自健康人群发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它仅是一种初步检查,不是做出诊断。筛查阳性者需就医以便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1早发现某些可疑的病例,便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了解和研究疾病的自然是,以便开展病因学研究。 43.病例对照研究的特征是? 答:(1属于观察学研究方法,他是研究人群中已经发生的暴露与既往疾病之间的联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2设立对照:研究设立单独的,由未患者研究疾病组成的对照组,用来与病例组进行比较。(3研究方向由“果”到“因 在研究过程中,已知研究对象患某病或未患某病,再追究以往是否暴露与可疑危险因素。(4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研究与回顾性观察法,只能推测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且只限于统计学上的关联,尚不能做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44.说明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的方法。 答: 对照的规定:对照来自于产生病例的人群,经相同诊断手段确认为非病者,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按规定与病例一致的人口学和其他外部特征的相同要求选择对照,如对年龄、性别等因素加以限制,以此控制外部因素的影响,增强病例的可比性,还应注意对照须不患与所研究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疾病,目的是减少混杂偏倚。(2对照的形式包括成组不配比对照、成组配比对照和个体配比对照(3对照源a、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疾病,病种越复杂愈好b、社区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该对照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c.社区团体人群中非该病例或健康人d病例的领导或同一居委会、住宅内的健康人或没该病例的e、病例的配偶、同胞、亲友、同学等。 45.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答:(1优点:A、特别适用于罕见病或潜伏期较长的慢性病病因的研究B、该方法省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易组织实施C、可检验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可明确的病因。 (2局限性:A、不适合研究人群中爆率比例很低的因素,因所需的样本量很大。B、选择研究对象获取信息时,难以避免信息偏倚和偏倚C、混杂偏倚的因素较难控制D、从一次病例对照研究中不能得出危险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结论。 46.设立对照组注意什么? 答:(1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除干预措施以外,其他能影响结果的条件尽可能的相同或相似(2两组研究对象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程度及感染的机会均衡可 (3两组发现病例的方法、诊断标准等必须一致(4对两组的观察要同样重视,包括问卷调查 47.估计样本量的条件是什么? 答:(1效应指标的信息。如效应指标为定量指标需要了解其标准差;若为定性指标,则需了解其率,标准差越大或率越接近0.5,所需样本越大。(2实验研究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欲比较的指标之间是差值为&。差值越大,所需样本越小,反之则大。(3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a a越小,所需样本越大。(4第二类错误概率为b(1-b)称为把握度。B越小所需样本越大。 48.随机分组的意义? 答:随机化分组可以使每个研究对象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因此可以减少已知或未知的非研究因素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影响,提高可比性,同时也是控制或消除选择性偏倚和混杂偏倚的手段之一。 49.在实验性研究中为何使用盲法?答:如果研究对象或研究人员知道分组情况均可产生凭主观判断的观察性偏倚。若采用盲法则可使上述两者不了解分组情况,而避免产生这种偏倚。 50.简述单盲的优缺点? 答:单盲法:研究人员了解研究的分组情况,而研究对象则否。优点:可以克服来自研究对象的信息偏倚,同时研究人员能全面了解研究对象接受研究因素后的情况,如出现研究的毒副作用时,可及时处理以保证研究对象的安全。 缺点:难以避免研究人员在收集和评价资料时带来的偏倚。 51.双盲法的优缺点? 答: 采用此方法时研究对象或研究人员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和接受措施的具体内容,因而可以避免来自这两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但这种盲法的设计、实施都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此法时,需缜密的安排及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52.疾病病因轮状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答:轮状模式不但阐述了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还强调了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他还表示宿主对环境有适应性的一面,也有受其影响而发生内环境紊乱的一面。宿主本身的遗传、免疫或代谢对病因有承受的一面,也有抵抗、中和和耐受的一面。此模式强调环境与宿主的密切关系及环境的多样性和宿主体内的遗传因素。 53.流行病学在探索疾病病因时总思路是? 答:首先根据研究疾病“三间”分布情况提出病因假设,在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验证上述假设。若假设成立,再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验证上述假设。最后建立因果关系。 54.有人称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提出是病因假设是主观臆断,你的意见? 答: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提出是病因假设是是建立在科学数据上的推测,并非猜想。是对所研究“三间”分布和描述,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找出原因,从而提出某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可能联系—假设。当然有的人获得的数据不够准确、全面或存在某种偏倚,失所提出的假设是错误的。这只能批评此人所获取的资料科学性不强,而不能说是主观臆断。 55.应激所致疾病有几类? 答:(1身心疾病:以身体症状为主但心理因素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占有重要位置的病态如:多汗症、消化性溃疡、月经异常等(2神经症:以个人性格为基础,由个人生活实践为导火线的精神性疾病,其表现多种多样,没有器质性病变是其特点,如恐怖症、强迫观念等。(3抑郁症:应激抑郁症常表现为感情抑郁、悲伤等。性格认真、责任感强、固执的人易患此病。(4不适应状态:由于心理或社会的刺激而在学校、工作岗位或家庭中表现各种不适应状态、在学校逃学、对学习不关心等。在岗位表现不出勤。 56.预防接种效果考核包括? 答:包括免疫学效果评价、流行病学效果评价(1包括免疫学效果评价:预防接种后一定时期采用液体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方法,检测预防接种对象的抗体阳转率、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等(2流行病学效果评价:采用流行病学现场实验、爆发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等来计算疫苗的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57.传染病的注要监测内容?答:(1检测人群的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居住条件和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2监测传染病在人、地、时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3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4监测传染源、宿主、昆虫媒介及传染来源(5监测病原体的类型、毒力及耐药情况(6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7开展病因学和流行规律的研究(8传染病流行预测 58.简述疾病监测的特点?答:(1只有长期、连续和系统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2只有将原始材料整理、分析、解释后,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3只有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才可在防治疾病中得到完全利用 58.简述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答:(1一般呈季节性增高,多见于冬春季节(2传播易于实现,病例可连续发生,传播迅速、广泛(3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周期性增高,而免疫力持久的疾病,以儿童多见(4发病与人口密集程度,居住条件有关 59.生物媒介传染病有那些流行特点?答:(1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2有些疾病具有职业特征(3发病年龄有差异在疫区多见与儿童(4发病率与节肢动物媒介密度呈正相关,控制主要虫媒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61.临床症状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特点?分述典型病人与非典型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答:(1病人在临床症状期,机体组织已经遭受损害,并开始排出病原体,而有些临床症状有利于病原体排出,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临床症状期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2典型病人由于具有典型的临床经过、症状和体征,尽管其排出的病原体数量较大,但易于诊断多住院隔离治疗,其传染源的作用受到限制,否则将是重要的传染源(3非典型病人:由于其临表现或病程经过与一般典型病人的不同,易被忽视、误诊而未进行及时隔离,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具有慢性临床经过的病人,由于持续排出病原体,对周围健康人群的威胁时间延长,其传染意义更亦大。 60.人群易感性降低主要因素有?答:(1计划免疫:在人群中进行预防接种,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是重要措施(2传染病流行后,由病后或隐性感染后获得特异性免疫,而增加免疫人口(3人群一般抵抗力的提高 61.疫源地?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如何确定及其意义?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答:(1疫源地: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是所能波及的地区。(2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的存在时间和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3范围大小,决定了采取防疫措施的范围。B、疫源地消灭必备条件:传染源已移走或已治愈;经有效的消毒、杀虫措施,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所有易感接触者,经最长潜伏期后,未出现病例后感染者。 62.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危险因素有?答: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 63艾滋病传播?答: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主要危险因素:人口流动,不安全的异性和同性行为,诊疗器械污染,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 母婴垂直传播,静脉注射方式的药物滥用等。 63.简述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个体因素?答:遗传、生活方式、年龄、肥胖、性别、其他疾病 64.心血管疾病的膳食预防措施?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的摄入,占总热能摄入量的48%;控制脂肪的热比在30%以下;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d;食盐摄入量5g/d;适当增加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65恶性肿瘤.的人群分布特点?主要危险因素?答:(1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但不同年龄段分布种类不同,大多数恶性肿瘤男性高于女性。各种肿瘤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男性高发,35-55岁组女性高于男性。且恶性肿瘤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及种族差异。(2环境因素是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90%以上化学致癌物引起的。生活行为方式如吸烟酒、不良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药物、病毒、电磁辐射等;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是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66.简述与意外事故发生有关的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答:(1个体因素:年龄、性别、种族、生物钟、生活行为、某些疾患和心理因素。 (2环境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药品管理不善和安全意识教育不够。 67简述医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答:空气、食品和水、接触传播、体液传播、垂直传播。 68. 简述医院内感染的有关的个体因素。答:个体因素:年龄、性别、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不良卫生习惯、精神状态。 69.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答:首先根据感染部位,感染性质,判断给药方案是否合理;其次、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或围手术期,还是介入有创伤性检查治疗都要严格限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对有规定疗程的疾病和药物,应执行规定,经验用药要遵循先送培养本,后用抗生素的原则,治疗方案一经确定,就不可反复更换药物,并尽量限制和减少不必要的局部用抗生素的原则(4联合用药应遵循增强抗生素抗菌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原则。 简答题二 1. 试分析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答: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环境。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由于客观环境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利用和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不断的调整自生的适应性与环境保持平衡;但人的适应性是有限的,如环境的改变超过了人类的调整范围,就可引起人体某些功能和结构的异常反应,甚至死亡。当我们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要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这也符合我国古代“天与地合一”之说。要有效的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使之不再日益恶化,就应从生态整体化出 2. 对地方病的预防和监测应采取那些措施?答:(1监测:有计划、有步骤连续监测地方病为控制和消灭地方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提供地方病动态变化的信心资料,做出预测预报。;通过监测对预防措施进行评价,以提供效果评价(2预防与控制:社会各级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如,预防碘缺乏病,需盐业部门提供合格的碘盐,卫生部门认真监测等;推行科学易行的防治措施,如切实开展食盐加碘;以人群为对象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地方病知识;对病因清楚的要千方百计的消除病因。 3. 试述保护环境的技术措施及措施。答:(1治理工业“三废”。工业合理布局;进化处理; (2预防农业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农业灌溉的卫生管理;防治农药污染食品,防治食品变霉。(3预防生活性污染。搞好环境卫生防护工作制定和修护适宜国情的卫生标准。 4. 试述职业性损害的一级防御?答:(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劳动保护法,为职业人群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2采用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和消除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3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的健康教育,开展群众性预防工作。(4加强职业人群职业保健措施。如:做好就业前健康检,查制定合理的劳动作息制度,为从事有害作业的人群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等。 5. 试述社会经济与健康的关系?答:(1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是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群的健康为条件。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相互促进。(2经济水平低下带来的各种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对健康水平起到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反之-经济发展负面作用:环境的污染和破;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合成的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心理健康问题;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6. 试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答:成人体内蛋白质占体重的16-19%其在体内不断分解和合成,每天有3%的蛋白质进行代谢更新。(1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现象和蛋白质同时存在的。机体的重要部分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如合成新组织、修补和更新损坏组织等(2蛋白质是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人体每日消耗的热能也有部分来自蛋白质。(3蛋白质参与机体几乎所有重要新陈代谢过程。如酶的催化作用、激素的调节作用、胶原蛋白的支架作用等。 7. 试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答:原则:(1迅速排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2对症治疗:对中毒感染者合理应用抗生素,但葡萄球菌中毒不用或慎用抗生素,对肉毒中毒可尽早使用抗生素,实验前做过敏试验。预防措施:(1防治食物被细菌污染(2防治或阻止细菌繁殖或产毒(3食前彻底加热杀灭病原体和破坏毒素。 8. 非依从?怎样减少这种现象?答:指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不遵守规定的实验要求。如果实验组的成员不遵守干预规程,相当于推出实验组,对照组的成员不遵守试验规程,而擅自接受干预,相当于加入实验组,造成非议从的原因:(1研究对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研究对象难以忍受(2研究对象对实验不感兴趣,无信心。为减少非依从现象,对研究对象要进行宣教促成合作。同时主要研究的合理性,实验期限不宜过长,干预措施尽量简化。 9. 试述预防接种反应类型?答:(1一般反应:接种24h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有时附近淋巴结中,一般反应是正常反应不做特殊处理1-2天可消失。若反应强烈对症处理。(2异常反应:少数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等(3偶和疾病: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接种引起。冬季偶和流脑,夏季常偶和肠道传染病,可经诊断加经鉴别。严格按操作进行并做好解释工作。(4预防接种事故:品质不合格、消毒、无菌操作不严格或接种部位错误引起,常误以为接种反应。 10. 试述潜伏期的概念及其流行病学的意义?答:指自病原体侵入体内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之间的一段时间。意义:(1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染时间、传播途径和追踪传染源(2根据潜伏期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3根据潜伏期,可确定接触者的免疫接种时间(4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特征。潜伏期段的传染病流行来势猛、传播快,反之。(5根据潜伏期可评价预防措施。从施行某项预防措施起,经过最长潜伏期,观察病例是否下降等,从而评价该措施效果。 11. 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答:(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合理饮食(3限制盐摄入(4防治超重和肥胖(5开展适当运动(6不吸烟和减少饮酒(7防治各种感染 12. 试述饮食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答:饮食占癌症的35%,与饮食有关的癌症有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等。(1胃癌的发生与大量摄入食盐有关。日本、智利胃癌高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摄入过多盐;粗盐内含有亚硝酸盐;长期摄入高盐可引起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减少,幽门杆菌感染并过量生长。(2高脂肪可导致肠癌、乳腺癌增加:脂肪促癌机制可能为许多致癌物质溶于脂肪,只是致癌物质吸收增加;烹饪是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致癌物质等(3维生素缺乏与肿瘤有关:许多肿瘤病人维生素A、B、C、E缺乏。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降低大肠癌和胃癌的发发生。维生素C、E可阻断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体内合成。(4微量元素与肿瘤有关:碘摄入过多可致甲状腺乳头癌。锌摄入过多可致乳腺或消化道癌发生等。(5其他:摄入变霉食品可致肝癌、食管癌。食物粗糙、习惯食过烫、过硬食物可致食管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