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八上语文《唐诗五首》练习进步题及标准答案.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诗词五首 野望 一、基础演练 1.解释下列词语。 (1)薄: (2)徙倚: (3)落晖: (4)相顾: 2.请有感情地背诵《野望》,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一句“东皋薄暮望”,交代了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 4.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二、课内阅读(背诵古诗) 1.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钱塘湖春行》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3. 第三联描写眺望到的景象,那是怎样的景象? 4.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词五首 黄鹤楼 一、基础演练 1.本诗选自《 》,崔颢(ho)(约公元704—754年),( )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 )、( )。 2.《黄鹤楼》作者通过抒写登上黄鹤楼是的( ),抒发了诗人( ),( ),以及对( )之情。 3.请有感情地背诵《黄鹤楼》,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背诵古诗) 1.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5.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 一、基础演练 1.解释下列词语。 (1)单车: (2)征蓬: (3)候骑: (4)胡天: 2.请有感情地背诵《使至塞上》,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字( ),( )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 )”,有《王右丞集》。 二、课内阅读(背诵古诗) 1.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链接中考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词五首 渡荆门送别 一、基础演练 1.李白,字 ,号 ,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 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2.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3.请有感情地背诵《渡荆门送别》,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渡荆门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1)平野: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荒: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楼:_____________________(4)怜: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链接中考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4.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诗词五首 钱塘湖春行 一、基础演练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请有感情地背诵《钱塘湖春行》,并把这首诗写在下面。 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2)最爱湖东行不足( )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 (4)谁家新燕啄春泥。( ) 三、链接中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 《野望》 一、1.(1)薄:迫近(2)徙倚:徘徊,彷徨。(3)落晖:落日的余光。(4)相顾:相视;互看。 2.略 3. 东皋 薄暮 望 4.皆、唯 色、晖 二、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B 3. 牧人赶着牛羊,猎人骑着马带着许多狩猎所得,回家了。 4.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三、1.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美景的陶醉 2.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境 《黄鹤楼》 一、 1.本诗选自《全唐诗》,崔颢(ho)(约公元704—754年),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2.《黄鹤楼》作者通过抒写登上黄鹤楼是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伤今,人生的失意,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略 4. (1)悠悠:飘荡的样子。 (2)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3)历历:清楚可数。 (4)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5)乡关:故乡家园。 (6)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二、 1.(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3. 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4.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5.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 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渺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三、 1.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故乡 2.A.Ⅴ B。Ⅹ C。Ⅹ D。Ⅹ 3.“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4.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5.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使至塞上〉 一、 1.(1)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2)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3)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4)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2.略 3.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二、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B 4.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三、 1.略 2.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 3.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4.B 5.D 〈渡荆门送别〉 一、 1. 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杜”。 2. 叙事写景 思乡 3.略 4. (1)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2)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3)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4)怜:爱。 二、 1.记叙。地点、目的 2.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3.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 4.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5.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三、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随”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钱塘湖春行〉 一、 1.《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 唐 乐天 香山居士 2.诗人行踪 早春 喜悦 三 四 颈 对偶 3.略 4. (1)指向阳的树木。 (2)不够。 (3)欲:副词,将要,就要;使人眼花缭乱。 (4)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二、1.D 2.C 3.D 4.C 三、1.喜爱钱塘湖春天的美景 爱(最爱) 2.“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