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模具课程教学设计.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课 题 挤压模具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孙天宇 1110121103 汪 浩 1110121104 王 朝 1110121105 王 青 1110121106 王 显 1110121107 王业伟 1110121108 院 别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1材控(2)班 指导教师 张红云、张金标、刘建 二0一四年十月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机械工程学院11材控班 指导教师:张红云,张金标,刘建。 设计课题:挤压模具设计 一、 设计条件:在19.6MN挤压机的Φ200mm挤压筒上生产出下列条件的合格型材,设计出相应的型材模具。 1.单模孔模具生产如下图型材。(1,2,3组同学设计) 2.双模孔生产ф12mm的圆棒材。(4,5,6组同学设计) 3.三模孔生产ф8mm的圆棒线材。(7,8,9组同学设计) 4.四模孔生产ф6mm的圆棒线材。(10,11,12组同学设计) 5.双模孔生产3*5扁线材。(13,14,15组同学设计) 6.四模孔生产3*5扁线材。(16,17组同学设计) 二、 设计内容: 1.模孔布置。2.设计工作带长度。3.型材模孔尺寸设计。 4.模子强度校核。5.画出模具图。 三、 设计时间:2014年12月27日至10月31日 四、 设计地点:实验楼C楼501,502 五、 分组情况: 组号 学生安排情况 型材金属种类 1 1110121001----1110121005,1010121113 铜及其合金 2 111012106-----1110121012 铝及其合金 3 1110121015----1110121024 镁及其合金 4 1110121025--- 1110121031 铜及其合金 5 1110121032----1110121039 铝及其合金 6 1110121040----1110121048 镁及其合金 7 1110121049----1110121056 铜及其合金 8 1110121058----1110121070 铝及其合金 9 1110121071----1110121079 镁及其合金 10 1110121080----1110121088 铜及其合金 11 1110121090----1110121095 铝及其合金 12 1110121096----1110121101 镁及其合金 13 1110121103----1110121108 铜及其合金 14 1110121109----1110121115 铝及其合金 15 1110121116----1110121122 镁及其合金 16 1110121124----1110121131 铜及其合金 17 1110121132----1110121137 铝及其合金 目 录 第一章概 述 5 第二章 坯料选择 6 2.1坯料尺寸计算 6 2.2挤压比的计算 6 2.3挤压机的选择 7 第三章 模孔布置 8 3.1模孔的布置 8 3.2工作带长度的确定 9 3.3模孔尺寸的确定 9 3.4模孔出口尺寸确定 10 第四章 模具外形尺寸设计 11 4.1模角 11 4.2模子的外形尺寸 11 4.3入口圆角半径r 11 4.4挤压模结构形式与模具外形锥度b 12 4.5模具材质的选取 12 第五章强度校核 14 第六章 绘制模具图 15 设计小结 16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概 述 本次设计主要是在给定挤压筒和挤压机的条件下,设计挤压出35mm的扁线材所用的双模孔模具。在此次设计中,本组以黄铜为例,对模孔的布置,工作带长度,模孔的尺寸以及模具外形尺寸的进行确定的设计,并对模子的强度进行校核以及绘制各种模具图;此次的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的一个总结,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模具的设计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挤压模具的工艺过程,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和见识,提高我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铅黄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易削国标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 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 在铜合金的热挤压过程中,对金属流动性的影响除挤压温度外,挤压载荷、热加工特性、合金的组织与性能都对铜在挤压筒中的流动情况产生影响。对于塑性很差的低塑性铜合金,可以进行二次挤压成型的方法。铜合金的热挤压有时需要有润滑剂,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力和温度损失,但要考虑到润滑剂对制品表面质量的影响。铜合金的毛坯加热温度应根据合金的性能、铸锭和被挤压制品的尺寸和挤压设备能力来确定。 第二章 坯料选择 2.1坯料尺寸计算 2.1.1锭坯直径计算 计算锭坯直径时,应综合考虑挤压筒直径、锭坯直径偏差量、加热膨胀后仍能顺利进入筒内等因素。由于本设计挤压圆棒线材,所以坯料可选择为圆锭。为使坯料加热后能顺利装入挤压筒内,坯料直径与挤压筒内径应有一定间隙,此时,坯料直径可用下式来预选: —挤压筒直径,—使锭坯顺利进入又不产生纵向裂纹的间隙值。 表2.1筒、锭间隙选择 金属材料 挤压机 挤压筒直径 mm 间隙值mm 类型 吨位 铜 卧式 — ≤100 1~3 100~300 5 ≤300 10 立式 6 75~120 1~2 由挤压筒直径为200mm,则,。 为保证加热后顺利进入筒内,把挤压筒截面积与锭坯截面积之比称为填充系数。 ,则,在1.07—1.15之间,符合要求。 2.1.2锭坯长度计算 长度一般为直径的2.5—3.5倍。 。 2.2挤压比的计算 在挤压生产中,金属的变形量大小常用挤压比或加工率()来表示。挤压比甚至挤压成形前锭坯充满挤压筒时的断面积与挤压成形后制品断面积总和之比值,以表示: 式中n—模孔数; 。 设计原则有利于查资料可知,取10~400较为合适,而所求得的挤压比大于标准值,故需要设计导流腔。导流腔的金属预分配和调整金属流速。一般来说,导流腔的轮廓尺寸应比型材外形轮廓尺寸大6~15mm,导流孔的深度可取15~25mm,导流孔的入口最好做成3~15导流角,导流模腔内的各点应均匀圆滑过渡,表面应光洁,以减小摩擦阻力。故可选取导流腔的轮廓尺寸为1012mm,导流孔的深度可取20mm。 2.3挤压机的选择 卧式挤压机按其挤压方法又可分为正向挤压机、反向挤压机和联合挤压机三种类型。挤压机的技术特性主要包括:挤压力、穿孔力、挤压杆的行程与速度、穿孔针的行程与速度和挤压筒的尺寸等。最常用的卧式挤压机的能力为8-50MN。 立式挤压机的主要部件的运动方向和出料方向与地面垂直,所以占地面积小,单要求较高的厂房和较深的地坑。后者是为了保证挤出的管子平直和圆整,以便随时的酸洗、冷轧或带芯头拉拔等。因运动部件垂直地面移动,所以磨损小,部件受热膨胀后变形均匀,挤压机中心不易失调,管子偏心很小。挤压机的能力最大不超过15MN,常为6-10MN,主要用作生产尺寸不大的管材和空心制品。 由于本设计选用19.6MN的挤压机,所以为卧式挤压机。 第三章 模孔布置 3.1模孔的布置 采用多孔棒材模时,金属流动要比单孔模均匀,故可以减少中心缩尾形成的几率。但是,如果模孔排列不当,会使挤出的制品长短不齐,增加几何废料,恶化表面质量;如果模孔靠近挤压筒边缘,也会使制品表面产生起皮、分层等缺陷。此外,多模孔过于靠近挤压筒边缘时由于内侧金属供应量大、流动速度快,而外侧由于金属供应量不足,流动速度慢,会造成制品出现外侧裂纹;当模孔太靠近挤压筒中心时,外侧金属供应量大与内侧,则制品易出现内侧裂纹。应将多孔模模孔的理论重心均匀的分布在距模具中心和挤压边缘有适当距离的同心圆周上。多孔模的同心圆直径D心与挤压筒直径Dt之间的关系可以按以下的经验公式来确定。 式中:—多孔模模孔断面重心分布的同心圆直径; —挤压筒内径,n—模孔数目,—经验系数,一般可取2.5~2.8,n值较大时取下限,挤压筒内径大时取上限,一般取2.6。 代入数据,求得D心=200/[(2.5~2.8)-0.1(2-2)]=71.43~80,取=80mm。 为了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孔离模具外径圆周的距离和模孔之见的距离都应保持一定的数值,这个数值与挤压机的大小有关。对于49MN以下的挤压机,这个距离可取15~50mm;对于大型挤压机,应加大到30~80mm,如下表所例的经验数据,以供参考。 表3.1模孔间最小距离 挤压筒直径mm 80~95 115~130 150~200 220~280 300~500 最小距离mm 15 20 25 30 50 结合所给出的挤压机为19.6MN,挤压筒直径为200mm,以及表3-1的数据可选模孔间距离为25mm<80mm。 表3.2模孔与挤压筒壁间的最小间距 挤压筒直径mm 85~90 115~130 150~200 200~280 300~500 >500 最小间距mm 10~15 15~20 20~25 30~40 40~50 50~60 实际距离为(200-80)/2=60>(30~40),符合,则。 模孔布置如图: 图(a) 图(b) 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图(b)中下边模孔挤出的制品长度比上边的长,则选取图(a)方式布置。 3.2工作带长度的确定 工作带又称定径带,是模具中垂直模具工作端面并保证挤压制品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区段,也是模孔重要的组成成分。正确选择工作带长度h有利于提高挤压制品质量与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工作带长度h的选择应根据挤压机的结构形式(立式或卧式)、被挤压的金属材料、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来确定。 若工作带长度h太长,则挤压金属材料易粘结在工作带表面,使制品表面出现划伤、毛刺、麻面、搓衣板型波浪等缺陷,同时增大模具与被挤压金属的摩擦力,金属流速变慢,增大挤压力等现象;若工作带长度h过短,则会加快模孔的磨损,使制品尺寸不稳定,出现超差现象,且因金属流速较快致使制品断面各部分金属流动不均匀而形成波浪、扭拧、弯曲等缺陷。 工作带长度h的确定原则如下: 1)工作带的最小长度,应按照挤压时能保证制品断面尺寸的稳定性和工作带的耐磨性来确定。一般最短1.5~3mm。 2)工作带的最大长度,是按照挤压时金属与工作带的最大有效接触长度来确定。铝及铝合金一般最长不超过15~20mm。 3)挤压型材的模具工作带长度取值时,应视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一些简单断面实心型材,如壁厚角形、丁字形、工字形之类,模孔各部位的工作带长度可以是相同的,一般取值为2~8mm;而对于建筑型材,因挤压比大,挤压速度快,制品长度较长,即使是等截面等壁厚的情况,模具工作带取值也应不相同,要参照生产实际经验确定。 表4.1模孔工作带长度 金属种类 轻金属 紫铜,青铜,黄铜 白铜,镍合金 稀有金属 钢 工作带长度 2~8 8~12 3~5 4~8 4~6 本设计为挤压黄铜,因而模孔工作带长度h为8~12mm,取h=10mm。 3.3模孔尺寸的确定 模子工作带直径与实际所挤压出制品直径并不相等。在设计时应保证在冷状态下不超过所规定的偏差范围,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延长模子的使用期限。通常是用裕量系数来考虑各种因素对制品尺寸的影响。为挤压不同金属与合金时的模孔裕量系数的值。 模孔尺寸的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裕量系数;型材的名义外形尺寸(指型材的宽高); 表4.2裕量系数 合金 的值 含铜量不超过65%的黄铜 0.014~0.016 紫铜,青铜及含铜量大于65%的黄铜 0.017~0.020 纯铝、镁合金 0.015~0.020 硬铝及锻铝 0.007~0.010 本设计中为挤压黄铜圆棒材,故取为0.015。 则模孔的宽A=5=5.08mm,取5.1mm。 模孔的高A=3=3.05mm,取3.1mm。 3.4模孔出口尺寸 为了防止划伤制品表面,一般出口端尺寸比工作带尺寸大3~5mm,本设计取4mm。 出口端尺寸为:宽A=5.1+4=9.1mm,高A=3.1+4=7.1mm。 第四章 模具外形尺寸设计 4.1模角 根据挤压机的结构,用途以及所生产的制品类别的不同,挤压工具的组成和结构形式也不同。挤压工具一般包括:挤压模、挤压垫、挤压杆和挤压筒。模角是模子的基本参数之一,它指模子的轴线与其工作断面间所构成的夹角。当模角α=90。挤压时,可以,形成较大的死区,从而获得优良的制品表面。但是,倘若死区发生断裂时,则会在制品表面发生起皮或分层。挤压力较大,特别在较高温度和高强度的合金是,模孔会因塑性变形而变小。应用:挤压铝合金型材、棒材,镍合金、铜合金管、棒材。本实验设计中采用模角为90的平模。 4.2模子的外形尺寸 4.2.1模具外径D 为了便于制造和更换,模具外径可标准化与系列化。模具外径尺寸标准化、系列化的必要性有三个方面:①减少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②通用性大,互换性强,只需要配备几种规格的模支撑和模架,可节约模具钢材,容易备料,便于维修和管理;③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因此,对于一台挤压机来说,模具外径最好根据挤压机配备各种规格的挤压筒,有1~3种规格为宜。因设计条件为在19.6MN挤压机的200mm挤压筒上生产,所以取模具的外圆直径为198mm。 表4-1 棒材模具外形标准尺寸 挤压机能力/MN 挤压筒直径/mm D1/mm H/mm b 7.35 11.76~14.7 19.6 34.3 49 122.5 196 f85,f95 f115,f130 f170,f200 f270,f320,f370 f300,f360,f420,f500 f420,f500,f650,f800 f650,f800,f1100 113,132 148 198 230,330 270,306,360,420 300,420,570,670,880 570,670,900,1000 16,32 32,50,70 40,60,80 60,80 60,80 60,80,120,150 80,120,150,200 3 3 3 3 6 6,10 10,15 4.2.2模具厚度H 一般H=25~80mm,80MN以上吨位挤压机取80~150mm。考虑标准化及强度等因素,将H放大,取H=80mm。 4.3入口圆角半径r 在工作带模孔入口设有圆角半径r,可以防止低塑性合金在挤压时产生表面裂纹和减轻金属在进入工作带时所产生的非接触变形,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在高温下挤压时模子的入口棱角被压颓而很快改变模孔尺寸用的,以保证制品尺寸精度。 入口圆角半径的选用与被挤压金属的强度、挤压温度、制品断面尺寸有关。根据表,本设计中的入口圆角半径取值为r=4mm。 表4-2模具入口处圆角半径/mm 金属种类 铝合金 紫铜、黄 铜 白铜 镍合金 镁合金 钢、钛合金 入口圆角半径 0.40~0.75 2~5 4~8 10~15 1~3 3~8 4.4挤压模结构形式与模具外形锥度b 挤压模具的外形结构根据其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卧式挤压机上用的挤压模有圆柱形、带正锥和带倒锥三种形式。带正锥的挤压模在操作时逆着挤压方向放到模支承中,为了便于装卸,锥度不能太小,否则,人工取模困难;但如果锥度过大,则可能出现在模座靠紧挤压筒时,挤压模容易从模支承中脱落出来,故正锥的锥度在130~4范围内选取。带倒锥的挤压模在操作时顺着挤压方向装入模支承中,其锥度为3~10,一般取6左右,为了便于机械加工挤压模的外形锥度,一般在锥体上有一段长10mm左右的圆柱部分。 由表4-1查得,b=3,因此,应选择带正锥的挤压模,如4-1所示 图4-1 带正锥体的锥形模示意图 4.5模具材质的选取 对于热挤压模具,由于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挤压生产中长时间的承受高温、高压、强摩擦及循环载荷的冲击作用,导致模具使用寿命低且损耗大,通常模具费用占挤压生产成本的10%到15%。因此,延长模具寿命,降低模具成本,一直是挤压生产过程中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模具寿命不仅与挤压工艺、模具制造工艺过程有关,而且还与模具的材质选择有重要的关系。模具材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足够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磨损性能、足够高的抗疲劳性、良好的导热性能以及良好的热处理淬透性和可氮化性;这些是模具材料选择的首选条件。 热挤压模具中,主要是含碳量为0.3%—0.5%的钢中,添加W,Mo,V,Cr,Ni的合金元素的高合金亚共析钢。添加上述合金元素,可提高模具的高强度、耐热性、抗热磨损的性能。目前,我国用于热挤压生产的模具材料,基本上是3Cr2W8V,4Cr5MoSiV1登高温耐热钢。对于3Cr2W8V模具钢,其特点是较好的高温强度,但存在较高的脆性和热裂行,不是个用于挤压断面形状复杂的铝合金制品挤压模具;所以采用3Cr2W8V模具钢对于挤压简单型面的棒线材叫适合。 第五章强度校核 对于多孔棒材模,需要对模孔之间和模孔与模具外径圆周之间的危险断面进行强度校核。 多模的剪切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 (5-1) 式中:Q模具上承受的总压力,一般取Q=0.8P,有时为了安全起见,可取Q=P; P挤压机的公称压力; rx各模孔均布的同心圆半径; d棒材直径; n多孔模的模孔数; 模具材料允许的抗剪强度,在450℃时,3Cr2W8V钢取 在450~500℃时,取=(0.5~0.6),有下表可得,,取=882.6MPa。 牌号 试验温度℃ 力 学 性 能 sb MPa s0.2 MPa d% y% ak HB kJ/m2 热处理制度 3Cr2W8V 2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1863 1491 1471 1402 1314 1255 1716 1373 1363 1304 1206 7 5.6 8.3 25 15 290 607 506 556 570 621 481 429 429 402 405 363 325 1100℃淬火,550℃回火 由上式可得到: (5-2) 根据设计条件及计算,已知P=19.6MN,rx=,H=80mm, 等效直径,n=2,则有,H=80>73.14mm,则校核通过。 第6章 绘制模具图 设计小结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将要结束了,在这一周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浅。 本次设计的是生产3*5mm扁线材的双模孔挤压模具。本次设计主要包括模孔布置、设计工作带长度、型材模孔尺寸设计、模子强度校核、画出模具图等主要任务。在此次设计任务中,我所负责的任务是模子的校核。 在这一周里,我们小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了课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小组讨论分工、完成挤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个人小结的任务。虽然我负责的是模子的校核,但也要对前面的所有的设计过程和内容更有所了解。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拓展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安排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人与人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计这样集体的任务光靠团队里的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好的,合作的原则就是要利益均沾,责任公担。如果让任务交给一个人,那样既增加了他的压力,也增大了完成任务的风险,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所以在集体工作中,团结是必备因素,要团结就是要让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真诚,自然,微笑;说礼貌用语;不斤斤计较;多讨论,少争论,会谅解对方;对他人主动打招呼;会征求同学的意见,会关心同学,会主动认错,找出共同点;会接受帮助,信守诺言,尊重别人,保持自己的特色。 总而言之,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明白了仅仅只是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虽然短暂的实践会渐渐的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远去,褪去,但是它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是永远抹不掉的。让自己深深的认识到,只有选择振作,去做,去思考,去学习,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 签名: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这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这次的课程设计深刻的反映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真谛。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大概和我们讲了一下挤压模具设计的情况,首先老师先介绍了这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然后同学们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和集成组组员,各组进行分工安排、制定计划,组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后,互相合作完成工作。刚开始对模具设计还一无所知。但由于时间紧迫,在接到老师的任务书之后,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仔细分析任务书的要求和挤压模具设计中的步骤,并和同组学员讨论和分析了设计的内容。 其次,在编写说明书时,参照资料,列出说明书里,所需要的步骤和内容。根据自己所列的目录进行接下来的工作,这个方法我觉得很受用,因为做设计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每天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为了保证说明书的一致,不重复使用数据,使设计的步骤更加清晰。在目录下,每个大标题下都有几个小标题,每个数据的查找和每个表格的应用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的,这个工作量不仅繁重,而且需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否则破坏设计的流程。例如:为了剪切说明书的图案,修改零件图的尺寸,剪切完成后,将尺寸保存在该文档中,最后,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重画之前的图形。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在这次模具课程设计中,不能说自己真正明白里面的机构和原理,但是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设计的严谨性。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还有初步具有查阅手册,使用国家技术标准以及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了自己设计开发系统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虚心学习,更加完善自己,为今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足够的基础。 签名: 本次设计的是在19.6MN挤压机的Φ200mm挤压筒上双模孔生产3*5mm扁线材,本次设计的主要包括模孔布置、设计工作带长度、型材模孔尺寸设计、模子强度校核、画出模具图等主要任务。在此次设计任务中,我所在这组的材料为铜及其合金,我所负责的任务是模孔布置。如果模孔排列不当,会使挤出的制品长短不齐,增加几何废料,恶化表面质量;如果模孔靠近挤压筒边缘,也会使制品表面产生起皮、分层等缺陷。此外,多模孔过于靠近挤压筒边缘时由于内侧金属供应量大、流动速度快,而外侧由于金属供应量不足,流动速度慢,会造成制品出现外侧裂纹;当模孔太靠近挤压筒中心时,外侧金属供应量大于内侧,则制品易出现内侧裂纹。 本次关于挤压模具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熟悉所学知识,对挤压成形的基本原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从而掌握挤压模具设计过程。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学习中不足之处,对我所学知识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应用机会。同时让自己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对一些薄弱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强化理解和记忆,此外各种常用软件的训练得到了一定程度地加强。 总而言之,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加强了我继续努力学习并不断回顾温习专业知识和各种软件运用的毅力与决心,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课程设计是让我们了解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规范设计过程,为以后的设计提供经验和思考方法,这便是课程设计的最大意义。 签名: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知识,和以往对知识的疏忽得以补充,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相当的基础知识,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实际与理论之间的差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其还可以培养和熟练使用资料,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把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设计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本次设计综合三年所学的专业课程,以《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思想为中心,参照有关资料,有计划有头绪、有逻辑地把这次设计搞好!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收获很多、学会很多、比以往更有耐心很多。感谢学校及老师给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最真挚的感谢我们的辅导老师 ,在设计过程中,老师精心的辅导和不厌其烦地的态度才使得我们以顺利的完成这次设计,他那无私的奉献的精神照耀着我们对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增加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欲望度。 签名: 本课程设计为挤压模具设计,在19.6MN挤压机的Φ200mm挤压筒上采用双模孔生产出3的扁线材。 我主要负责模具尺寸的确定,及排版工作。主要分五个部分,概述部分介绍模具应用于发展,之后依次为模孔布置、模具尺寸设计、强度校核、绘制模具图,最后总结此次课程设计。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学及相互讨论,完成了本次设计。其中一些设计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工作带长度的确定,可以根据挤压机的能力得到,也可以根据比周长公式计算而得,而我采用了最小壁厚经验数据得。型材模孔尺寸设计也是一个难点,根据公式A=A计算得到,K是裕量系数。设计完成后,进行强度校核,本次设计符合规定。根据小组分工在画出模具图及实体图。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系统性的总结,掌握了模具的结构,模具的分类,及模口尺寸计算,厚度计算,在模孔布置时要考虑到产品的截面形状、尺寸、产品类型、是否是多模孔挤压,以及挤压制品的材料等。使我们掌握了简单模孔的设计,掌握了挤压成型原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熟练运用有关技术、资料。课程设计是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我们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课程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具体运用和巩固专业课程及相关理论知识,加强我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通过团队成员的之间的密切配合,加强我们团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自己对文档、表格的编辑以及对AutoCAD及ProE绘图软件的运用熟练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签名: 在这为期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在小组里分配到的任务是模孔的布置,一开始没感觉到有什么难的,经过和同学们探讨之后才发现,在模孔布置中我需要先确定工作带的长度,再确定模孔的尺寸才能准确的知道应该模具的出口部位结构和尺寸。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之前的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初步培养了我冷冲压模具设计的独立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树立正确的设计思路。 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里,从白纸到完成模具总装图,零件图,设计书。学到了原本学到的但不是很懂的知识,了解了一些设计的原理和过程。 虽然在这次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与麻烦,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帮助和与同学们的探讨,克服了这些困难。在此,想说一声谢谢! 在这次设计中,我总结了:要学会亲自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失败也是一份财富,经历也是一份拥有。 此外,这次设计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如意和不完善的地方,通过这次的经历,希望以后越做越好! 签名: 参考文献 [1]樊刚.热挤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马怀宪.金属塑性加工学——挤压、拉拔与管材冷轧.[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3]余桂英,等.机械制图[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余桂英,等.AutoCAD 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