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1917-1927)
即: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框架: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准备
•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
• 第三节 外来文艺的影响
• 第四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 第五节 文学思想论争
• 第六节 文学革命的意义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准备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 涉及内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学变革。
•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1917年文学革命前,总计2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或现代文学)发生的准备阶段。
• 意义: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2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
1、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这样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
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由官办出版业转移到了民营出版业,由此现代出版业具有了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的特征,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繁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这样知识分子传统 地位和角色就发生了转换。
4)大量读者群的培养。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了民众参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接受与反馈中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文学接受队伍扩大。
二、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的变革
1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晚清开始)的观念变革,首先归功于梁启超。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
2、“三界革命”
★诗界革命: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今”
★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旨在提倡白话文,实现 “文言一致”,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
★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新民自新小说始”。 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
3、戏剧观念的更新:重视其开启民智作用(P7-8):
代表人物陈独秀及其观点
4、白话文运动(语言观念变革)
文体观念革命背后有着相应的 “言文合一”的语言观念变革的意愿诉求。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尊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
之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主张做“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言文合一”的“活文学”。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他最早提出 “纯文学” 概念及超功利文学观。
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周作人的文学“立人”思想。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
(一)散 文
◆政论散文:
以梁启超成就最高,他是本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报章体”。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等。
◆革命派散文
本时期重要的革命派散文,如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秋瑾等人的创作。以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成就最高;辛亥革命后的散文家有章士钊。
革命派散文家: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
(二)话 剧
◆“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
◆一是旧剧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
◆一是文明戏——在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
(三)小 说
◆本时期小说的发展道路则是曲折的、多元素的,形式上是逐渐改良,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
1、清末小说
◇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政治小说
宣传政治观念,关注社会问题。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等。
◇李伯元、吴沃尧等人的谴责小说
讽刺带谩骂。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jiǎn)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清末域外小说翻译运动:
林纾为清末民初翻译界的主将,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迦因小传》等,
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等。
2、民初小说
市井通俗言情、奇侠、黑幕小说,倡导文学是消遣的游戏的金钱的文学观念。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
◇民初小说的主流是鸳鸯蝴蝶派,最有影响的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李涵秋的《广陵潮》等。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
◆总之,晚清文学曾一度繁荣,也曾充满了革新的朝气,但 因为这种革新缺乏强大的社会基础,并且维新派人士只是把文学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不重视文学艺术自身的特性,在政治热情消退之后,文学又向着旧的封建传统回转。所以近代文学变革总体上仍囿(yu)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彻底的文学革命运动。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发生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 文学革命的直接的背景和动因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 新文化的阵地:《新青年》
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移址北京。发刊词《敬告青年》提出 “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青年》集结激进知识分子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
A、重新评价孔子与传统文化
B、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二、“五四”新文学运动
1、文学革命的发动:(标志:两篇文章)
(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发难文章,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观点:
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贡献:
提出确认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新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表,就成为“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一个标志。
(2)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文学革命”。
观点:
提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评价: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2、《新青年》反封建思想文化战线及主要人物——响应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等的响应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刘半农上演的一场双簧,史称“双簧信”:(见教材P19)。
起因:★胡适、陈独秀虽然提出了“文学革命”,但在思想进步的“无声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发难者甚至有点寂寞。于是刘半农、钱玄同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以引起社会的重视。
过程: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仿照旧文人的口吻,汇集其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
★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信,逐一辩斥。
结果:★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摆出了与旧文学对峙的主战姿态。
3、文学革命的实绩
• (1)《新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增大,并发表了大量的白话新诗与小说。
• (2)发表新文学作品的园地增多。除已有的《新青年》、《新潮》之外,又增加了《星期评论》和《少年中国》两个刊物。同时,京沪四大报纸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等也开始重视发表新文学作品。
• (3)白话文正宗地位的确立。“五四”以后,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据统计,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即从1919年下半年起),全国至少有400余种白话报刊出版。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也不得不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 (4)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的还是在创作。影响深远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及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等诗歌纷纷见世。
第三节 外来文学的影响
一、理论渊源
★进化论是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
★胡适受意象派主要是庞德影响,陈独秀受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周作人受日本文学的影响,李大钊受俄国文学的影响等。
★怎样建设新文学?更是参照了西方文学的历史和经验。写实主义得到提倡,是借鉴了西方文学由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再到新浪漫主义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当时大量译介了外国文学的理论文章。
二、翻译作品
★《新青年》从第一卷起就译介了外国作家的作品。第4卷6号推出《易卜生专号》,掀起了易卜生热。许多欧美和日本作家作品都被介绍进来。
★文学革命者几乎都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品。新文学期刊几乎都刊登过外国文学作品。
★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给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实际上构成了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外国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未来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哲学思潮如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弗洛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等都有介绍。
第四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在众多的文学社团中,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湖畔社等自成流派,贡献突出,是最有影响者。
说明:
• 文学社团关键词:时间、地点、出现原因、发起人(代表人物:理论或创作)、宗旨(主张)、主要刊物、活动范围与情况、创作、影响、评价
(一)文学研究会
• 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耿济之、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目标。主张文学“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被目为“人生派”。以《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开展活动。1932年自行解散。
(二)创造社
•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成仿吾等发起。主张写“内心的要求”,表现自我,抒情色彩浓,追求“全”与“美”,被称为“艺术派”。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后期提倡革命文学。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
(三)新月社(具体参见教材)
• 1923年在北京开始活动。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等均为英美留学生。初为俱乐部,主要开展戏剧活动,后创作诗歌,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办《诗镌》、《剧刊》。被称为 “新月派”。其内部以《晨报诗镌》为阵地,形成一个诗人群,称新月诗派。致力新格律诗创作,主张“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乐意带着脚镣跳舞”,取得突出成就,又称“新格律诗派”。 代表诗人及诗作有: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1926年离散。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新月》,是为后期。1932年停止活动。
(四)语丝社
• 《语丝》周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1924年11月17日于北京。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章川岛(章廷谦)等。其中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发表杂感、时评、小品,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文体”,对后来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年3月10日《语丝》第5卷52期终刊。
• “语丝文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鲁迅语)。散文创作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锐利活泼的杂文;二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文。因提倡这种幽默活泼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五)湖畔诗社
• 以写爱情诗闻名。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因出版四人诗合集《湖畔》而得名。成员有: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的诗集《惠的风》。
第五节 文学思想论争
• 一、2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的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与斗争:
◇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的论争
1、早在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林纾便写了《论古文之不当废》的文章,盲目地维护文言文的正宗地位。
2、1919年初,趁政治形势日趋严峻之机,保守派便对文学革命以至整个新文化运动发起了疯狂的反攻。林纾也重新披挂上马,发表了致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公开信《致蔡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等人文,攻击当时主要由北大教师编辑的《新青年》是“覆孔孟,铲伦常”,攻击白话,宣称“拚我残年极力卫道”。,蔡元培立即写了一封题为《答林琴南书》的公开信,据理反驳了林纾的责难,并且声明了自己的治校原则:“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3、1919年2、3月间,林纾又在《新申报》上连续发表题名《荆生》和《妖梦》的两篇文言小说,以影射手法攻击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者。对此,新文学阵营也都给予了揭露和批判。李大钊写了《新旧思潮之激战》,揭露了林纾之流的阴谋;鲁迅在“随感录”等一系列杂文中讽刺抨击了“国粹家”;《新青年》对《荆生》逐字进行批驳。林纾便成为“拼我残年,极力卫道”的悲剧。林纾只能寄望将来。
◇与封建复古主义“学衡派”的论争
1922年1月,梅光迪、胡先骕、吴宓办《学衡》月刊,打着“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号,批评新文化运动。梅光迪写《评提倡新文化者》,胡先骕写《评〈尝试集〉》、吴宓写《论新文化运动》,提出较系统的批评,以文化重构中的稳健立场批评运动中的偏激,但基本持否定态度。
新文学阵营及时进行了揭露和打击。鲁迅首先写了《估学衡》一文,着重揭露其“学贯中西”的假面。
◇与“甲寅派”的论争
章士钊先是在《甲寅》周刊第1卷第9号上重登了他在1923年发表过的《评新文化运动》,该文极力否认文化有新旧优劣之别,企图以此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存在依据和历史意义。接着,又发表了《评新文学运动》一文,说“吾之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提倡“读经救国”,兴起复古思潮。实是对新文学和白话文进行攻击,对文言辩护摆好。
高一涵、郁达夫、成仿吾写了关于“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文章,鲁迅写《十四年的“读经”》、《古书与白话》、《答KS君》等批驳。“甲寅派”随段琪瑞政府倒台而消匿。
评价:
在新文学阵营的强大火力打击下,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倒台,“甲寅派”的进攻也很快宣告失败。可以说这是新文学与旧文学,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自此,新文学和白话文的脚跟站得更稳了,虽然后来还有复古的沉渣泛起,但再也没有形成大的气候。
• 二、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争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
1919年5月,李大钊将其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期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的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仅引起了当时军阀政府的恐惧和仇恨,也使胡适等在政治上主张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不安。于是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1919年胡适接编了《每周评论》,取消了该刊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并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从而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他在该文中提出,应多研究具体问题,少谈“好听”的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还说要对社会问题作“根本解决”,乃是“自欺欺人的梦话”。
文章刊出后,李大钊立即著文《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后来,胡适又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继续宣传其思想;李大钊则继续宣传社会主义,不断批判胡适。
评价:这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新文学阵营内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温和、改良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冲突的开始。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不久即导致组织上的分化。
◇对“整理国故论”的批判(1923年-1925年)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6个字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才能区别“国故”中的“国粹”和“国渣”,才有利于批判“国渣”和继承“国粹”。
1923年以后,胡适竟大张旗鼓地提倡起“整理国故”来。1924年,他还为青年学生开列了一份将近200部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胡适对青年学生的错误导向很快就引起进步思想界和新文学阵营的关注。成仿吾的《国学运动的我见》、郭沫若的《整理国故的评价》、沈雁冰的《进一步退两步》等文,都批评了胡适的错误,指出了“整理国故”口号的消极作用。
鲁迅当时在中国小说史研究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却能从民族进步的大局出发,坚决反对引导青年学生去钻故纸堆。他的著名的《青年必读书》一文,就是针对由胡适等人造成的读古书的风气而发的。他诚恳地告诫青年学生:“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评价:
在当时新文化尚未站稳脚跟,军阀政府极端恐惧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参预政治活动的情况下,胡适的这种作法实际上起到了有利于文化复古思潮和军阀独裁统治的不良作用。
◇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1924年)
1924年底,在胡适的支持下,陈源、徐志摩、王世杰等人创办综合性周刊《现代评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发表新文学作品的园地。但在发生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时,《现代评论》“闲话”栏的主要撰稿人陈源却站在校长杨荫榆和教育总长章士钊一边,污蔑进步学生,攻击支持学生的鲁迅。在这些问题上,鲁迅与之作了持久而又激烈的斗争。写了大量文笔犀利的杂文,剥下了陈源貌似公允平和的假面具。这些杂文后来大都收入《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
第六节 文学革命的意义(参考教材)
一、头十年(或“五四文学”)的阶段划分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0年白话文胜利,文学革命仍在前进,至1927年形成一个时期。
这十年的新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17年初--1920年:萌芽阶段。创作实绩: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都产生,但除鲁迅的几篇小说外,都很幼稚。
★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文体大解放的活跃阶段。创作实绩:鲁迅的《呐喊》、《彷徨》、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女神》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新文学第一代作家都在这一时期登上文坛,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已经走向成熟。
★1926年春--1927年冬,沉寂阶段,主要原因是新文学作家投身革命,置身于北伐战争。作家南下,创作减少。但此期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和最初实践为下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 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 文学观念。白话文,“人”的文学,审美多样,革命使命。
• 联结中外。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吸收了外国文学营养,形成开放态势。
• 形象更新。帝王将相、秀才英雄、才子佳人被农民、市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取代。
• 或内容上;文学观念上;世界性上(教材p27)
三、文学革命的特点
• 理性精神的显现。启蒙、改造社会人生、人生探索、“问题小说”。思想大于审美。
• 感伤情调浓厚。问题、乡土、自叙传小说,以及诗歌、小说、戏剧都有。因生活痛苦和醒来后无路可走所至。
• 个性化追求。写个人,“表现自我”、主观情怀、个人心理、独特风格。
• 创作方法多样。现实主义被众多新文学作家所认同,并逐步成为主流的原因。但在“五四”时期,并不存在现实主义独尊的现象,现实主义与其他思潮、方法多元并存,形成了非常活跃的创作局面。只是到了第一个十年的后期,一般新文学作者在进行了各种创作方法的尝试之后,逐渐都转向现实主义。这种转变,对于小说创作来说收获更大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