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城市经济学 概论 城市规划的经济作用: (1) 积极作用 ①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有助于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土地供给与消费结构的平衡,达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目的。 ②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经济功能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环境更加适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 ③确定城市建设的开发方针,统筹安排大型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投资环境的选择,发挥城市整体投资利益,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 ④保证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共同需要,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公平和效率原则。 ⑤限制有害公共利益的建设行为。 ⑥规划可以有效保护城市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景观,提高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⑦贯彻国家城市发展方针,控制经济活动的整体规模,确保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承载力的平衡,使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得到合理发展。 (2) 消极作用 ①政府干预系统的内在缺陷。其典型特征是它的低效率。城市规划自我调节机制缓慢而迟疑,常常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和满足市场迅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规划管理部门仅仅是一种引导和协调,最终的开发还是取决于投资者的价值取向和偏好。 ②政治因素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政府干预也很难完全杜绝为了城市的某些政治目的或短期效益,超越法律的那些违背规划的城市建设行为,已是经济社会中屡见不鲜的常例。 ③不确定因素较多。由于客观因素多变,人为干预难以驾御全部经济过程,尤其是国际资本进入城市后,增加了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市场调节机制更难以凭常规来操纵。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干预政策的失败,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实施的正常发挥。 城市经济发展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专题研究 主要任务: 遵循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针,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对未来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发展目标的设定、以及对相关的空间产业布局做出战略安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先导性工作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核心:把生产力布局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使之一方面符合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原理,另一方面又符合城市发展和布局的需要。 学习的内容和框架 1. 城市经济增长的机制、途径与方式 2. 城市经济规模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基础 3. 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决定因素 4. 城市经济空间是城市经济增长的载体 5. 城市经济功能则是城市经济增长和扩张的外在表象 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全局的专题学习: 1. 城市土地经济:学习土地经济原理,指导城市土地的合理配置,带动其他经济要素的有效配置; 2. 城市公共建设经济:学习公共经济理论,指导城市公共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硬件 3. 城市生态经济:学习生态经济原理,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4. 城市管理经济:学习管理经济理论,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运行环境保障 现代城市经济的概念 现代城市经济是以现代城市为存在与发展空间,以各种要素的高度聚集,各种经济活动的频繁开展并能取得高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为特征的非农业性产业、公共经济、消费经济、土地经济、生态经济、管理经济等的有机综合体。 城市经济规模 城市经济规模的内涵: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的综合容量与范围,它是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资产规模、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 1. 城市人口规模就是城市人口的数量,它是衡量城市经济规模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国际上城市规模统计的通用指标。2015年武汉年末常住人口1022万人,上海2415万人。 2. 用地规模是指城市所占用、使用土地范围的大小。武汉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05城镇建设用地667平方公里。 3. 城市资产规模是指城市自身所拥有的财产数量,其中包括城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城市资产规模是整个城市经济规模的底数,是规模扩张的基础。2015年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25亿,上海市6352.7亿。 4. 城市市场规模是指市场的数量、等级、辐射范围及市场交易流量。市场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经济规模扩张的幅度。市场规模越大,幅度也越大,从而有效地发挥出规模大的优势。2011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9.04亿元,上海6777.11亿元;2016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0.59亿元,上海10946.57亿元 5. 经济当量一般以人均 GDP 来表示,主要反映在一定经济规模下的单位经济实力,可对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实力作客观的评价。 2012年武汉GDP8004亿,人均GDP7.91万元 2012年上海GDP20101亿,人均GDP8.56万元 2016年武汉GDP11756亿,人均GDP11.09万元 2016年上海GDP26688亿,人均GDP11.05万元 概念补充: 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出的价值。 它是衡量一国商品和服务产出总量的最综合的指标,是既定年份一国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货币价值的总和。『最终产品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而产生和出售的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即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GDP计算: a) 支出法: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b) 生产法(部门法):各生产部门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c) 收入法: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 2.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出的价值。 3. 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目前使用户籍人口)相比 4. GDP和GNP的区别:例如,当一个美国教授到中国讲学时,讲座收入应计入中国的GDP和美国的GNP;又如,当新加坡到苏州来投资建厂时,这些工厂的产品应计入中国的GDP和新加坡的GNP 聚集的经济与不经济和城市经济规模 聚集效应 聚集经济: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效益的提高等。原因:成本节约和效益的提高。 1.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加强专业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各费用和交易成本; 2. 有利于建立高效率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并形成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 补充: “外部性”:对他人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这是经济效益外溢的现象,这种效应有时是正面的,即外部经济;有时是负面的,即外部不经济。 3. 有利于产生巨大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使各种经济要素在这个大市场中合理流动,达到最佳配置,并产生内生效益; 4. 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中,各种先进思想的碰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原因: 1. 规模不经济;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提高和效益的降低。例如,规模过大会带来管理效率降低,官僚主义滋长,工作人员会互相扯皮。而且,当一个工业、区域或人口聚居地变得过大时,它的排污量就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交通量超过城市交通的容纳能力等。 2. 外部不经济;物流、商流、人才流等的聚集会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现象。 城市经济规模: 1. 要素聚集的程度与城市经济规模存在直接关系 一方面,聚集经济作为空间聚集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另一方面,聚集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 2. 规模与聚集经济:规模较大城市有更多的聚集和规模经济利益。 在大城市中,由于有足够的需求支持,市场规模一般较大。 城市经济规模扩张会带来供给基础的改善(包括城市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城市投资的聚集程度,及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 规模较大城市还有城市区位方面的利益 3. 规模和聚集不经济 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地价一般较高,并在城市中心达到最高,然后随着和中心距离的增加以递减率下降,城市规模越大,地价增加的距离就越长。 大城市中职工所要支付的住房费用、交通费用等也相当高,随着规模的扩大,因以上费用的上升,实际工资收入是以递减率增加的。外国学者霍奇发现,城市人口平均增加 10 倍,城市生活费用平均提高 5 % 。 城市生产费用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规模理论:(要点:成本/效益;聚集力/扩散力) 1. 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就是同效益成本交汇点相对应的规模点 2. 合理规模:城市总体所形成的聚集力大于扩散力的规模区间 3. 最佳规模:使城市创造出最高经济效益;总体聚集力超过扩散力,其差值达到最大的点 三种理论的评价: 缺陷: 1. 三种理论假设主要是指人口规模或用地规模,规模的内涵不够完全; 2. 其聚集力和扩散力难以量化; 3. 由于城市经济规模是动态的,因此在实际中很难达到最佳规模。 启示:由于影响城市经济规模变动的因素较多,因此,只要达到适度规模或者合理规模即可。其含义: 1. 城市经济规模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与匹配程度,如城市人口规模同用地规模的配比是否合理,城市资产规模和经济当量同人口规模是否相适应等等。 2. 城市经济规模同城市性质、功能、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容量以及该城市在一个国家或世界某地区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的吻合度。 城市规模等级分布 “中心地”理论 核心内容: 1. 中心地(城镇)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不同等级; 2.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职能具有不同的市场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市场区的形状为正六边形; 3.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数量关系和功能控制关系构成一个等级数量体系, 市场原则(K=3):1,2,6,18 ,… 交通原则(K=4):1,4,16,64,… 行政原则(K=7): 1,6,42,294,… 规模——顺序法则 1. 主要内容: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广泛使用的公式:Pr=P1R-q(式中Pr 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 是最大城市的人口; R 是Pr城市的位序;q为指数);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位序和规模数据进行回归,得出区域的位序——规模公式,一般不将P1作为常量处理,而是以回归得到的参数取代P1。 2. 目前的应用: a) 可以根据 q 判断城市体系的位序——规模特征,一般以q=1为理想状态,q<1为分散分布状态,q>1为集中分布状态。 b) 在规划确定合理的 q 值和总区域城市人口后,可以用区域分配法得到各序列城市的人口,作为区域城市规模人口预测的参考 城市首位率 1. 主要内容: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最大城市远大于区域第二位城市的规律性现象。 2. 首位度和4 城市指数和 11 城市指数: a) 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b) 4 城市指数和 11 城市指数定义如下: 4 城市指数 S = P1 / ( P2 + P3 + P4) 11 城市指数 S = 2P1 / ( P2 + P3 + … + P11) 『所谓正常的 4 城市指数和 11 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而两城市指数应该是2』 城市金字塔 1. 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 2. 城市金字塔从城市规模等级(即按规模划分的等级)和各等级数量城市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城市规模分布 3. 把这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用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4. 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城市经济结构 涵义:组成城市经济系统的各要素的组织体系 构成:见图。 (一) 城市产业结构:指城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特定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城市生产力结构中的首要组成部分,通常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1.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2.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 第三产业则含有三个层次: a) 流通部门,涵盖有交通、邮电通讯、商业、物资供应和仓储; b)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饮食业,居民服务和各类中介与技术服务; c)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其中包括教育、文化、广电、卫生、社会福利等。 d)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如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 研究城市产业结构的意义: 根本目的:不断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增加城市总供给,推动城市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关系: 『城市资源配置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供给结构~城市供给总量』 城市资源的产业配置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包含着城市各产业的生产能力结构,而各产业的生产能力结构又决定着城市供给结构,供给结构又决定城市供给总量;城市总供给是城市后期增长的主要动因,总供给量的大小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的幅度和速度。 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从城市生产的先后顺序看,必须要使各部门按其本身的投入产出关系,形成一定比例的生产能力结构;从各产业的关联度看,必须让各产业在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从最终产业看,必须要求最终商品或服务同最终需求相吻合。 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是建立在城市各产业间和各产业内部各行业间比例协调的基础之上的,是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比例协调。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变化规律: 1. 从三次产业的变化看,经济越发达,城市化程度越高,第二产业占 GDP 的比重就走低,第三产业的比重就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则持续下降。 2. 从产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为资金密集型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演进。 3. 从规模看,为争取占领产业高地,产业间的并购活动越演越烈,通过并购形成了新的产业巨人,它们以城市为依托,在世界经济的某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城市消费结构:指在一定的支付能力下,城市居民为满足生活消费的需求而从城市市场获取各种消费资料(包括服务)之间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从消费资料对居民生产的需要看,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生存资料,包括衣、食、住、行; 2. 发展资料,包括教育、文化、卫生; 3. 享受资料,主要是各种服务和娱乐。 消费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城市消费结构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变化。确定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城市域内的消费倾向 影响—— 1. 在较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消费,消费引导资源的产业配置,资源的产业配置结构决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又影响城市供给,最后有效供给满足需求和消费。 2. 在某一时期,城市居民消费的偏好,往往会促使某 1 ~2个产业迅速扩张,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改变原有的城市产业结构。 3. 消费结构变动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不断产生对新产品、新的服务品种及新工具的需求。这种需求在相当程度上拉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进。 消费结构变动的制约因素: 1. 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供给结构影响城市消费结构:在城市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较低层次的城市消费结构同低层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高层次的消费结构必然有高层次的产业结构作为支撑。 2. 商品流通网络和服务网络的完备性制约消费结构的变动: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完备的商品流通网络和服务网络不仅可以影响与改善城市供给结构,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总量,而且能拓宽消费主体的选择面,为消费结构的变动提供更广泛的空间和信息渠道,否则,消费结构的变动将会变得迟缓。 3. 居民的收入构成和水平会对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个人收入水平是最主要因素。 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1. 城市消费结构呈现出居民需求由低到高逐渐升级的多样化趋向 首先是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系数下降 其次,衣物消费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再次,住房消费比重随收入水平提高而上升 2. 城市居民消费及其结构的变动,层次的提升已成为拉动城市 GDP 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并且,将在今后的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住房消费增长的拉动力量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作用。 3.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更为明显,消费层次也会越来越分明。收入水平高的城市居民将消费的重点逐步放在了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上,而收入较低的居民则以生存资料为主要消费对象。 (三) 城市基础结构: 涵义:它包括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暖、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园林绿化以及防灾设施和环保设施。 基础设施的作用: ① 为城市物流、能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提供必要的载体和通道,有利于各经济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产出较高的综合效益。 ② 为城市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安静、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工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改变落后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劳动力这个最积极的生产力要素的潜能。 ③ 为城市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提供有力的防灾保障。 ④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生产力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适度超前,至少是同步进行。 (四) 城市科技结构: 要素:活动主体和发展环境: 1. 活动主体: 政府、企业和大学及研究机构 2. 发展环境: 发展依托 ― 可得到取之不尽的科技智力资源的高智力密集区; 发展条件 ―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发展氛围 ― 宽松优惠的政策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发展保障 ― 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 激发机制和超流动性运行机制: 1. 激发机制: 建立“三位主体”的合作伙伴关系, 借助资本、技术、人才、管理、政策等调控手段,运用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措施激励科技人员不断突破研究禁区,创造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 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尽快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从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着的需求 2. 超流动性运行机制:科技人才和投资资金的反向流动和与此相伴随的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的反向流动机制。这种超流动性会带来新的机会和创新组合,实现同科技有关的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 城市孵化器和风险资本 1. 城市孵化器:孵化新公司服务的一个区位,这个区位经常在城市地区迁移。它主要为初始公司提供廉价的空间、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和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等。城市孵化器必须与风险投资结合。 2. 风险资本:从广义讲是指用于高风险但又有潜在高收益的科技项目投资;从狭义讲就是把专业管理的风险投资资金以股权形式投资于尚未建立或建立不久的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是以成功项目的高收益来平衡其他项目的失败的;风险投资公司所追求的是新兴企业或技术成长期的高额利润,它的投资收益方式主要靠分红和股权转让 风险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周期: 风险资本是发展城市高新技术的生命线,风险资本将在调整城市科技结构,提升科技水平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催化剂的作用。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主要着眼于创立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为应用开发提供源泉,同时,它应带动新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促使城市经济增长。 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这个城市在一个国家或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城市科技创新的基础: 1. 高科技专业人才的聚集, 2. 不同研究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各服务机构的聚集, 3. 信息基础设施的聚集(信息港的建立) 4. 公共基础设施的聚集; 城市科技创新要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扩散过程。这种扩散随着时间的拉长,其累积比不断上升,并形成 S 形扩散曲线 (五) 城市劳动力结构: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城市劳动力在其各经济部门的分布比例。城市劳动力结构包括数量结构和质量结构。 1. 数量结构:数量结构就是城市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同一产业或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 数量结构是衡量城市劳动力结构合理与否的基础。 数量结构同城市经济规模和城市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就越高,反之亦然。 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在同一产业或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从中可以在数量上判断出劳动生产率的情况,其合理性是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产业或经济部门中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销售人员的比例能达到 1:1:1 ,那么,其劳动生产率相对会较高。 2. 质量结构 质量结构包括劳动力的素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文化知识用学历来衡量, 技能用技术等级或各种技术考核结果来测定。 对素质的界定较为困难。劳动力的素质,就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能力、特长和业绩的综合反映。 城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能使资本和其他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城市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由于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于是劳动推动城市经济的动力加强。 (六) 城市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经济(国有、集体) 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个体) 混合经济(股份制等) (七) 城市分配结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城市财政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经济运行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使城市分配结构更加合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财政:国家为执行各种社会职能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2)城市财政的收入构成: 税收收入 1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2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和行为税类:土地增值税、城乡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遗产税 利润收入: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控股企业利润 费用收入:公用设施使用费、土地使用费、管理费等 债务收入 3)城市财政的支出构成 市政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生产支出;生活支出;管理支出 (八) 城市管理组织结构 模式: 1. 直线型:各层次管理机构按等级序列置于一条垂直线上,由高到低,依次逐级排列,下级接受上级领导,上级对下级执行全部领导职能,责任和权限明确,信息一般沿垂直线上下传递。 这种模式结构简单,指挥命令系统单一,但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复杂情况,故而运用范围不断缩小。 2. 职能型:按不同职能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凡与完成某项管理职能有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由该组织机构管辖。该机构的领导者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所有问题拥有指挥权,各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发布指令。 这种模式比较适应城市管理活动复杂化的需要。由于实行了管理分工,各管理者只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这就为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创造了条件。但是这种模式往往会造成多头管理和各管理机构之间的不协调,容易产生管理上的混乱。 3. 混合型:这是一种直线型和职能型结构形式相互组合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它是以直线型为基础,每个环节又设若干职能部门,职能部门拟定政策、方案等,由直线管理的领导人批准,并下达给下级机构。 混合型模式可以协调纵横向关系,使同一层次的各职能管理机构在同一领导的指挥协调下分工协作。 4. 矩阵型:这种模式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列组成的结构。其中一套为职能系列,另一套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项目系列。 它适用于完成临时的重大任务,但由于实行多重领导、极易使管理复杂化。 城市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经济结构的特征: (1)整体性与复杂性并存 (2)开放性和动态性并存 城市经济结构作为一个中观结构体系是一个面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的开放系统。 从宏观讲,它同更大范围(一个地区、国家或国际区域)的经济结构发生着紧密联系,并且受其影响; 从微观看,它对微观经济又是开放的,因此,微观经济的任何变动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在开放的条件下,城市经济结构必然是不断变动的。 (3)均衡性和非均衡性并存 在城市经济结构的开放和不断变动的条件下,它始终在一种从非均衡~均衡~非均衡~新均衡的状态之中。 因此,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的手段和途径,争取结构的相对均衡,以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在现实中,城市经济结构的均衡是相对的,非均衡是绝对的。 城市经济结构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如图 具体地说,城市经济结构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双向的,即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 (1)城市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是决定城市经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2)城市经济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城市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 (3)城市经济结构的应变能力决定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前景 (4)城市经济发展为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必要的保证 城市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推进器。 产业分类和主导产业: 城市产业按产业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 主导产业:指以优势商品和服务产品为基础,具有较大的规模,较强供给力与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后劲的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 量化指标:主导产业生产总值占城市全社会总值的5%以上 特征: 1. 具有较高收入需求弹性; 2. 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 3. 科技进步潜力大,有着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4. 具备极强的市场渗透和辐射能力。 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原则: 1. 要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成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基本组织保证; 2. 必须具有较大的现实市场或潜在市场占有率,具有高效、高值、低耗、低污染的特点,并对城市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3. 必须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跟上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步伐,在较高的商品和服务层次上具有进入国际市场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能力; 4. 必须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能对消费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反应,并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同时通过产业链带动前后相关产业的发展; 5. 既要从国情,市情出发,又要适应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的需要。 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1. 在政策导向方面,制定城市产业体系目录,并且标明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行业(包括商品、服务和技术)及其将达到的目标,定期公布,从而明确产业政策导向。 2. 在土地供给方面,将城市国有土地的租赁作为向主导产业提供发展空间的主要形式,通过土地级差的作用,扩散或异地改造非主导产业,为主导产业腾出空间。同时,采用弹性租金制,对主导产业企业实行累进或累退差额租金,鼓励主导产业企业通过合并、兼并、购入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壮大自身实力。 3. 在财政税收方面,政府应制定介入主导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以财政投资为引导,动员社会资金,以配比投资的方法为主导产业的启动提供资金支持,并以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的方式和建立投资风险担保基金来扶持主导产业。并且,通过优良的税收服务来鼓励主导产业的发展。 4. 在投融资方面,主要是对产业政策鼓励的主导产业规定较为优惠的贷款条件,建立良好的融资服务体系。如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或者提供较长期限的政府贷款;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逐步拓宽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的渠道等。 5. 在技术进步方面,城市主导产业企业应首先确立在技术进步中的主体地位。城市政府必须鼓励这些企业独立设置 R&D 机构,鼓励它们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联合开发机构;同时鼓励这些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境内外进行联合开发 6. 在产业组织方面,推动资产重组,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企业按产业体系目录中的主导产业要求进行资产重组,形成一批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竞争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主导产业企业集团。 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优化: 基本目标:就是使不尽合理的结构合理化,为城市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结构基础。 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的主要途径: 1.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提高城市第一生产力的能级 1)建立高新技术园区; a) 新技术园区的发展模式:依托较易获得技术支持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聚集地建立创新与孵化器型高新技术园区, b) 利用原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与升级为目的,创办研究与开发型高新技术园区;以组合科技产品为主,以出口加工为导向,建立出口加工型高技术园区等 2)通过市场实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 2.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高地 产业高地:就是某城市的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垂直分工中具有整体优势,在产业横向分工中其有很强的竞争力。 产业高地的核心是“高”,即商品或服务高质量、高技术性能;对市场的强影响力和独特的竞争力;并且还表现为较大的规模扩张力。 产业高地的立足点是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要求形成产业高地的产业体系具有独特性及各层次衔接上的完整性,同时,在全国或全球产业分工中创造某些方面的优势。 产业高地的基础是科技和经济融合,以高新技术提升主导产业层次,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方式: ① 在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制约的基础上来调整产业供给结构。 ② 重点建立、完善企业研究开发体系,完善微观科技开发基础,提高产业发展后劲。 ③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 ④ 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和完善城市所有制结构,推动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 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和经济结构分析: 当前的主要预测方法的弊端: 1. 人口规模预测:主要从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着手。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移民潮的出现,许多城市把暂住人口也纳入城市规模中去。但是,对就业岗位的研究较少;对产业结构与劳动结构的关系,就业岗位和人口规模的关系的论证也较少。这样确定的城市规模,很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校核,以说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 用地规模预测:往往不从城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出发,只简单地用人均 100 一 120平米的标准为上限控制用地。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很难适应千差万别的城市状况。 从经济规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1)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分析 1)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比较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但以下两个因素影响较大。 一是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越大,劳动生产率就越低。 二是劳动生产率与就业率成反比例关系,即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就业率越低,反映出来的劳动生产率越高 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产业劳均 GDP 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与劳动结构细分: 第二产业细分: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两者在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化不大,多数情况下,工业占 75%一80% ,建筑业占 20%一25% 第三产业细分:…… 工业用地: 概念: 1.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2.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3. 为解决工业用地估算,还需把工业增加值(即 GDP)换算为工业总产值。根据北京历年的统计,工业增加值约为工业总产值的35 %一52% ,平均为 43 . 5 %。 4. 地均工业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达到每平方米工业产值 10000 一 12000 元 5. 劳均占地:据统计劳均占地在不同阶段的差别并不大。即劳均占地为 87一105 平米 估算。(劳均:指从业人数) 第三产业:…… 计算方法: 在已知计划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状况下可以按以下公式测算工业生产总值、就业岗位数和所需工业用地数量。 1. 公式一:工业生产总值为计划第二产业增加值乘以工业增加值占二产的比重(一般为 0 . 75 - 0 . 8 )除以 0 . 43 2. 公式二:就业岗位数为计划第二产业增加值乘以 0.75一0.8除以劳均工业增加值 3. 公式三:工业用地总量为就业岗位数乘以 87 一 105平米 4. 公式四:地均工业生产总值为工业生产总值除以工业用地总量 城市经济空间 城市经济空间的涵义:指城市各经济要素在城市这个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连接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为各经济要素的流动、配置、整合所提供的载体和场所。 传统城市经济空间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 最低成本学派: 以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为代表,主要内容如下: 1. 提出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概念,即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 2. 揭示了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的基本指向起最主要的作用,并推导出工业区位的基本图形; 3. 提炼出纯“集聚”概念(排除他称之为“偶然性”集聚的大城市、港口、运输枢纽集聚的情形),创造出等费线的研究方法。 运输费用学派: 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空间经济学家胡佛和美国学者赖利。 1. 胡佛的主要观点: 将运输费用划分为装卸费用和线路营运费用,不同运输方式都存在着运费递减现象,从而修正了阿 韦伯理论中运费与运距成比例的观点 由于中转运输、回空运输,造成运价率变化,并出现了运输中转点现象。为在港口或交通枢纽点发展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赖利的主要观点: 交运货物运费计算的不同价格政策(出厂价、统一空间点的定价和全国或区域统一定价)对工业区位产生的新影响,如按全国统一定价交货,则工业企业应尽可能地定位于市场中心。 市场区位学派: 该学派认为:最低成本学派理论的重大缺陷是建立在“产品价格固定,需求无限的前提下”,没有考虑消费需求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没有考虑企业之间的市场分割。 最主要代表是古斯特 廖施。 在理论上提出了单个企业产品市场的概念,认为与运输成本有关的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存在着反比递减的需求曲线和需求圆锥体; 社会行为学派: 倡导者是阿伦 普雷特。 针对成本学派和市场学派排除社会文化因素的缺陷 结论,即国家的各项政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地租与利息、理想的文化活动环境以及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因素,都有可能通过企业家的行为决策影响工业区位,因此,一个企业分布要达到最优区位,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具备较强的使用信息的能力。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城市经济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之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区位理论 城市区位理论是以克里斯泰勒和洛奇的中心地模式为基础的。 影响城市区位的经济因素主要是转移成本和聚集效益。 1)对于每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转移成本和市场区的需求密度起着决定作用,而这个决定因素又要求不同规模的交易区和疏密不等的城市(又称中心地)分布与商品或服务的生产地点相适应 2)在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中,相对处于中心地位的城市都经营较低级别城市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同时,还从事较低级城市所没有的较高层的经济活动。因此,大城市的聚集力日益加强,经济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中心区位的地位日渐巩固,同时,在城市内又出现了次级中心现象。 现代城市经济空间理论 空间聚集理论 集聚的意义:四个有利于 1.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细化,加强专业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各费用和交易成本; 2. 有利于建立高效率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并形成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 3. 有利于产生巨大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使各种经济要素在这个大市场中合理流动,达到最佳配置,并产生内生效益; 4. 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中,各种先进思想的碰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城市空间聚集的涵义 1. 城市和城郊居民点在一定地域空间的紧密组合;各种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部门溶入一个复杂活跃的局部系统; 2. 空间聚集将形成一个网络型的高城市化地区; 3. 城市在社会和经济关系中会注入新的更为复杂和有效的活力。 城市空间聚集的作用 1.从宏观讲,城市空间聚集可以带来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