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www.ks5u.com
广元市高2018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统考
数学试题(理工类)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得,
∴.选B.
2. “且”是“”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若“且”成立,则“”一定成立.反之,若“”成立时,但“且”不一定成立.
故“且”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3.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直线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故不正确.
选项B中,直线可能平行或异面,故不正确.
选项C中,平面可能平行或相交,故不正确.
选项D中,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正确.
选D.
4. 已知向量,且,则的值是( )
A. -1 B. 或-1 C. -1或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
∴,
解得.选A.
5. 执行如图所求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是( )
A. 4 B. 5 C. 6 D. 7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为奇数,,,?否,为偶数,,,?否,为偶数,,,?否,为偶数,,,?否,为偶数,,,是,输出.选B.
考点:程序框图
视频
6. 在航天员进行一项太空实验中,要先后实施6个程序,其中程序只能出现在第一或最后一步,程序和在实施时必须相邻,问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共有( )
A. 34种 B. 48种 C. 96种 D. 144种
【答案】C
【解析】先安排A两种方法,再安排BC,有种方法,剩下全排列,所以共有 ,选C.
7. 如图,在长方形内任取一点,则点落在阴影部分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长方形内面积为 ,故点落在阴影部分内的概率为
选D
8. 已知函数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则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 120 B. 135 C. 140 D. 100
【答案】B
【解析】由题 ,则函数在处切线的斜率为,又切线与直线平行,故 ,则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可由如下得到:
展开式中含 的系数为 的含x4的系数加上其含的系数 展开式的通项为 令分别得展开式含 项的系数为C94,C91,
故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故选B.
9.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图象关于(1,1)对称,,若函数图象与函数图象的次点为,则( )
A. 8072 B. 6054 C. 4036 D. 201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函数的图象也关于点(1,1)对称.
故,
所以.选C.
10. 已知是函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上的五个点,如图所示,为轴上的点,为图象上的最低点,为该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与关于点对称,在轴上的投影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是函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上的五个点,如图所示,为轴上的点,为图象上的最低点,为该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与关于点对称,在轴上的投影为,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正确利用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 在中,,点是所在平面内一点,则当取得最小值时,( )
A. 9 B. -9 C. D.
【答案】B
【解析】等价于等价于等价于,以A为坐标原点,直线AB,AC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设,则,所以最小,此时,,
,,。
故选:B
12. 已知函数,对任意,存在,使得,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令 则 ,令 ,可得 ,
则
显然, 是增函数,观察可得当 时,,故 有唯一零点.
故当 时,取得最小值为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应用,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小值,属于中档题.此题中导数零点不易用常规方法解出,解答时要会用代入特值的方法进行验证求零点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已知是实数,是虚数单位,若是纯虚数,则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由题意得,解得.
答案:1
14.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作出不等式满足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
直线与直线交于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
直线与直线交于点,可得
设,点是区域内的动点,可得,表示直线的斜率,当与重合时,
最小,最小值,故答案为1.
考点:线性规划的应用.
15. 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边长为1,粗线或虚线表示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的三棱锥.
由题意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即为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外接球,设球半径为R,则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
答案:
16. 若正项递增等比数列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设正项递增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则,根据已知则由
即 故 ,设 ,则构造函数
求导得 ,可知函数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故当 取得最小值,即
即答案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得,然后根据与的关系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1)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试题解析:
(1)当时,,
解得.
∴.
当时,,
又,满足上式,
∴ .
(2)由(1)得,
∴
∴.
18. 设函数 .
(1)求的最大值,并写出使取最大值时的集合;
(2)已知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求的最小值.
【答案】(1) 的最大值为2, 的集合为; (2)
【解析】试题分析:
(1)将函数解析式化为,根据的值域可求得函数的最大值及相应的的集合.(2)由可得,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得,根据不等式可得的最小值为.
试题解析:
(1)由题意得
,
∵,
∴,
∴的最大值为2.此时,即,
所以的集合为.
(2)由题意得,
∴,
∵
∴,
∴,
∴
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又,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为.
点睛:和余弦定理有关的最值问题,常与三角形的面积结合在一起考查,解题时要注意对所得式子进行适当的变形,如,以构造出和的形式,为运用基本不等式创造条件.另外,在应用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19. 某中学为研究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关系,对该校200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平均每天运动的时间(单位:分钟)进行调查,将收集的数据分成六组,并作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将日均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学生评价为“课外体育达标”.
(1)请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课外体育达标”与性别有关?
(2)现按照“课外体育达标”与“课外体育不达标”进行分层抽样,抽取8人,再从这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参加体育知识问卷调查,记“课外体育不达标”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答案】(1)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没有没有理由(或不能)认为“课外体育达标”与性别有关(2) 分布列为
故的数学期望为: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得“课外体育达标”人数为50,则不达标人数为150,由此列联表,求出,从而得到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没有理由认为“课外体育达标”与性别有关.
(2)由题意得在不达标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6人,在达标学生中抽取人数为2人,则的可能取值为1,2,3,分别求出相应的概率,由此能求出的分布列和
试题解析:
(1)由题意得“课外体育达标”人数:,
则不达标人数为150,∴列联表如下:
课外体育不达标
课外体育达标
合计
男
60
30
90
女
90
20
110
合计
150
50
200
∴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没有没有理由(或不能)认为“课外体育达标”与性别有关
(2)由题意采用分层抽样在“课外体育达标”抽取人数为6人,在“课外体育不达标”抽取人数为2人,则题意知:的取值为1,2,3.
故的分布列为
故的数学期望为:
20. 如图,是以为直角的三角形,平面分别是的中点.
(1)求证:;
(2)为线段上的点,当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时,求三棱锥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 体积为
【解析】试题分析:以为坐标原点,为轴的正方向,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出相关点的坐标,可得即
.....................
试题解析:
以为坐标原点,为轴的正方向,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1)由题意得
所以
(2)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
则且
∵
∴,即
令得
又平面的法向量为
解得,即为中点.
,故所求体积为.
21. 已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证明: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在有两个不同根处理,令,求出,令可得的取值范围.(2)由(1)知当时,在恒成立,令,可得n个不等式,将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可得结论.
试题解析:
(1)由题意知,函数的定义域为.
∵,
∴.
∵函数 在其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方程在有两个不同根.
令,则,
①当时,则恒成立,故在内为增函数,显然不成立.
②当时,
则当时,,故在内为增函数;
当时,,故在内为减函数.
所以当时,有极大值,也为最大值,且.
要使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则需,
解得.
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为.
(2)由(1)知:当时,在上恒成立,
∴,
,
,
┄
,
将以上个式子相加得:
,
即,
又,
所以,
所以.
请考生在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为极点,以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设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的值.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
(1)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将普通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将代入,可得,设两点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则是方程的两根,利用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
(1)将方程消去参数得,
∴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将代入上式可得,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2)设两点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由消去得,
根据题意可得是方程的两根,
∴,
∴.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有解,记实数的最大值为.
(1)求的值;
(2)正数满足,求证:.
【答案】(1) (2)见解析
即,
则,
又因为,所以.
试题解析:(Ⅰ), 若不等式有解,
则满足,解得.∴.
(Ⅱ)由(Ⅰ)知正数满足,
∴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考点:1.含绝对值函数的最值和不等式的求解;2.等量代换、均值不等式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