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 2.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课程标准总纲是什么?悬赏分: 30 | 解决时间: 2009-3-10 13:58 | 提问者: 偶林鱼最佳答案2003 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即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那么,新课标与现行的指导纲要(2000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在认真研究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 理解了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并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有了较深的认识,下面就把我对信
2、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献给大家分享并恳请指正。一、课程目标(1)指导纲要将小学、初中、高中合在一起,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 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3、础。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
4、动。(2)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它标志着信息技术逐渐趋于成熟。 信息素养四个要素: 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
5、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二) 过程与方法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
6、想方法。(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二、课程内容1.指导纲要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6 模块和拓展模块 2 模块(带 *号),具体是: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模块五数据库初步、 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 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
7、系统。2.新课程标准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六个模块,每个模块2 学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 2 学分,科目内选修 2 学分,跨领域选修 x 学分。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 ” 一个模块, 2 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 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
8、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部分包括“ 算法与程序设计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 ” 和“ 人工智能初步 ” 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 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 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选修部分的五个模块中“ 算法与程序设计 ” 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
9、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内容相衔接;“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 ” 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设置的; “ 人工智能初步 ” 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并行设计,相对独立。其中“ 算法与程序设计 ” 模块三、教学评价1.指导纲要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2.新课程标准(1)评价原则:1、强
10、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2)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1)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量规(2)通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3)评价结果的处理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3)评价的组织实施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
11、价,提高评价效率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评价方式有过程性评价方式、 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总结性评价方式。 很显然,新课程标准力求教学评价在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上进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 情感体验以及学习成果的整体考核,以便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水平。 强调要关注学生成长轨迹的真实记录和检验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这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评价的复杂程度以及工作强度, 对教师的素质、 教学评价能力和水平都提出了挑战。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信息素养的目标在标准中得到了较为恰当的表述。 让我们携起手来, 沿着课程标准确定的思路, 不断地改进自己提升认识,共创信息技术的灿烂明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