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下 册
乐山市第七中学
物理组
实验一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一、原理和构造: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弹簧测力计都由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
二、使用方法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尽量使用用挂钩把物体向上拉的测量方法。因为它就是按照这种方法设计的,使用其他方法的误差相对较大。
三、读数
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注意读数时一定要由零刻线往数值增大的方向读)读出所测量力的大小。
四、使用弹簧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②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③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④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⑤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⑥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⑦手拿挂钩,把物体挂在吊环上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3N、5N等处,感受一下1N、3N、5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500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情况
挂质量约500g的物体
拉木块水平匀速前进
拉木块沿倾斜木板匀速上升
挂钩上拴一根头发,当头发被拉断时
拉力F/N
【评估与交流】 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实验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4、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提出问题】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照图那样,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kg
重力G/N
2、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你发现它们落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或直线上?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m/kg
O
G/N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坐标纸
【分析和论证】
1、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3、质量是5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
4、根据自己的质量,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实验三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初步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难点:二力平衡的知识的应用
课前预习(限时10分钟)
【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20—p22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 、 、且作用在 。
3、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是6000N,此时小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 .若阻力不变,牵引力增大,则汽车速度将 ;若关闭发动机,汽车速度将 。
4、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要 ,而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即保持 或_________直线运动。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
二、新课引入,激发情趣
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就一定不受力呢?
6、什么时候物体所受的几个力互相平衡?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举例说明.
7、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1] (1)二力大小不相等: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放手后木块将由 开始向 运动.
(2)二力大小相等:左、右两端各挂1个钩码.放手后,木块将 .
问:是否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就可以互相平衡呢?
[实验2]把两根细绳的一端都挂在左边分别的挂钩1上,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看来两个力只是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反,是不能互相平衡的.如果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反,是否就可以平衡呢?
[实验3]如图所示将小车转过一定的角度,放手后,木块由静止发生转动.
实验小结:由此可知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要想互相平衡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 ,
(2) ,
(3) ,
(4) 。
8、吊在空中重5牛的电灯,静止不动时,电线对它的拉力是 牛。
9、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
(1)
(2)
实验四 测量滑动摩擦力
实验五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目标】
1. 通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实验,领会控制变量法与等效法的思想,加深对科学探究基本要素的认识。
2.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识别摩擦的利与弊,能提出有效的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提出问题】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猜想或假设】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
1、取一方木块及长方形的长木板、毛巾,用弹簧称拉着方木块在两种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比较摩擦力的大小。
2、把木块放在木板上,加上砝码,再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与第一次实验比较。
3、把木块侧放在木板上,再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即为摩擦力的大小,并与第一次实验比较。
所需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方木块、长木板、毛巾、砝码、细线
【进行实验】
1、分别测出木块在长木板、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将结果记入表格。
2、在木块上另上砝码后,再测出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将结果记入表格。
3、把木块侧放在木板上,再测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次数
压力大小
接触面
摩擦力大小(N)
1
木块重
木板
2
木块重
毛巾
3
木块加砝码重
木板
【分析和论证】
1、分析比较实验1、2可得: 。
2、分析比较实验1、3可得: 。
小结与归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 有关。
【评估与交流】
1、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必须注意什么?当速度不一样时摩擦力大小有没有变化?
2、如何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达标训练】
1 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
A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B 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头与纸的摩擦
C 用手握住竖直的瓶颈时,手和瓶颈之间的摩擦
D 自行车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钢圈之间的摩擦
2说明下列情况是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少摩擦的
在结冰的公路上撒沙子:
轮胎上刻有花纹:
给机器上上润滑油:搬衣柜时在地上撒些水
用力搓手让手感觉暖和,皮带松了将皮带勒紧
轮轴两圈之间装有滚珠:
3(2010.年烟台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实验六 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
2、学习探究摩擦力影响物体运动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摩擦力及控制变量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惯性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
2.学习探究摩擦力影响物体运动的方法。
【实验预习】
1. 什么叫做惯性?
2.既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那么,为什么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的汽车还需要动力呢?
【实验用品】斜面、小车、毛巾、棉布。
【实验方案】
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每次水平面的表面不同)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分析:
2.结论:
实验七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2、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总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学习难点: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用具:铅笔、小桌、钩码、海绵、。
教与学过程设计:
【实验预习]
1.什么是压力?举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
2.什么叫做压强?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实验用品】铅笔、小桌、钩码、海绵、。
【实验步骤】
1.按照右图进行实验,体验铅笔两端对手指的作用效果。
2.把长、宽、高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先后以同样大的接触面积放在同一块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绵上。
3.按照右图进行实验,把同一个小桌按照右图的方式先后放在同一块较大的泡沫塑料或海绵上。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显著。
2.当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用压强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是 ,用符号 表示。压强(P)与压力(F)、受力面积(S)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
实验八 液体内部的压强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探究液体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压强的方法。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所遵循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液体压强规律的总结。
三、教学难点:压强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
五、教具:压强计、水、烧杯、盐水、。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 学习探究液体内部不同深度、不同方向压强的方法。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预习】
1.用怎样的方法能证明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观察微小压强计的结构,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液体中哪一部分受到的压强?
(2)微小压强计是怎样显示液体压强大小的?
【实验用品】压强计、水、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1.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人水中较浅处(如图),记录玻璃管两侧的高度差。
2.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重新记录玻璃管两侧的高度差。
3.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重复以上实验。
4.将烧杯里的水换成浓食盐水,重复以上实验。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对于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 (都有/都没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4.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无关),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 ,压强越
实验九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目标:
(1)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计算浮力的大小
重点: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创设:
1、鸡蛋沉于清水中,加盐搅拌,鸡蛋最终浮起来,说明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变 。
2、游泳时,身体被淹没得越多,感到身体越轻,说明所受浮力变 。
那么,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 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2、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3、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
设计并进行实验: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石块在浅水中测力计的示数、石块在深水中测力计的示数、石块在盐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A
B
C
D
石块在空气中重G/N
石块在浅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浅/N
石块在深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深/N
石块在盐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盐/N
浮力的大小F/N
----------------
F浅=
F深=
F盐=
1、比较B、C同一石块完全浸没于水中不同深度时,浮力的大小 。
说明物体完全浸没时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关系。
2、比较B、D同一石块完全浸没于水和盐水中时,浮力的大小 。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石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在空气中重力G/N
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的大小F/N
石块
-----------------
铁块
铜块
3、比较不同体积的石块和铁块完全浸没于水中时,浮力的大小 ,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 关系。
4、比较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时,浮力的大小 ,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自身的密度 关系。(填“有”“无”)
5、比较同一铁块从刚接触水面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没过程中,测力计示数变化以及浮力变化,并作出浮力随下表面到液面距离(h)的变化图像。
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或排开液体的体积) 关系,和物体的密度 关系,和液体的密度 关系。(完全浸没时与浸入液体的深度 关系)。
实验十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学生自学
1、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真假的故事: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 。
4.使用阿基米德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浸”的含义:一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还有一部分体积露在液面以外。
②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本身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③由公式变形可用来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 可用来计算液体的密度。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提出问题】
1、同样大小的石块和木块,投入水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铁块投入水中会下沉,而铁做成船之后,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或假设】
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质的体积有关。
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质浸入的深度有关。
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也就是与V排和ρ液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合作探究: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烧杯、石块、细线、水。
1.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浮力。
步骤:① 物体的重力G
② 物体浸没水中的示数为F
③浮力大小F浮 。
2.用溢水杯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1)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1
(2)把物体浸入液体,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3)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2。
次数
物体重力G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小桶重
G1
排开的水和桶的总重G2
排开的水重G排
1
2
3
发现规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用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被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实验十一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的关
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因素
实验器材
木板 长方形木块 质量不同的小球
实验原理
观察下车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如果木块移动的越远,
表示木块做的功越多,说明小车具有很大的动能;
实验内容
1、将木板的一端垫高,组成一个斜面;
2、让小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推动木块在木板上前进,观察木块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做三次)
3、换做质量在较大的小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观察木板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做三次)
主要现象
数据记录
1、同一小球在斜面越高的地方滚下,木块被推的 ;
2、质量不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滚下,质量越大的小车,把木块被推的
实验结果
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 ;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 ;
3、故:动能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运动的 有关
讨论与分析
1、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2、只要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无论质量大小,运动到底端的速度相同;
3、从斜面越高的地方滚下,滚到底端的速度相同;
实验十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杠杆的平衡条件有哪些应用?
【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
1、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使杠杆平衡,钩码的重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即为动力、阻力大小,挂钩码处到支点的杠杆长即为力臂的大小。然后计算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并比较两者乘积的大小,归纳得出结论。
3、(1)用弹簧秤作为动力作用的物体,在挂钩码的同侧提起杠杆,使杠杆平衡,读出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以及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然后比较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
(2)用弹簧秤拉着杠杆加速转动,读出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计算并比较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的大小。
所需器材:杠杆和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尺、线
【进行实验】
1、把杠杆的中点挂在支架上,首先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照图25-1那样,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1、根据钩码的质量计算出重力大小即为动力和阻力大小,再读出力臂的长,把数据记入下表。
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cm)
阻力阻力臂
1
2
3
4
【分析和论证】1、通过测量数据分析: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之间存在怎么的关系,你得出的结论是
文字表述:
字母表示:
实验十三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现目的】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提出问题】(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距离?
(3)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分别使同一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时匀速运动,记录整个过程需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到结论。
【实验器材】钩码、滑轮两只,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实验过程】
1、按甲图所示测出钩码的重力。
2、按乙图所示安装好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按丙图所示安装好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注意事项:(1)弹簧测力要匀速拉动,(2)动力的方向要与并排的绳子平行。
【实验记录】
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
钩码个数
拉力的大小(N)
钩码上升10CM时绳端
移动的距离(CM)
不使用机械
4
6
8
使用定滑轮
4
6
8
使用动滑轮
4
6
8
【交流论证】
(1)对比甲乙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定滑轮的特点:
(2)对比甲丙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 。
(2)使用定滑轮, 。
实验十四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目的】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器材】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重量已知)、铁架台、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线
【进行实验】
1、照图28-1那样,把实验装置安装好,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离桌面或地面的高度)。
2、匀速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中。
3、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记录表中。
4、照图28-2那样,把实验装置安装好,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记录】
实验装置
钩码总重力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拉力F/N
拉力移动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