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捡大观园》风起于青萍之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抄捡大观园》风起于青萍之末.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风起于青萍之末小说的本质是叙述故事,因此,叙事艺术就是小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叙事艺术关涉的其实就是文本与读者交流的艺术。因此,读者通过对小说叙述艺术的分析往往可以实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抄检大观园一节文字体现了曹雪芹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可圈可点。分析它高超的叙事手法,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一、倾向与主旨作者总是通过自己的叙述来控制读者的。作者选择什么角度进行叙事取决于他希望读者看到什么和怎么看。小说家选择一种叙述角度总是以排斥其他角度为前提的,当他选用某一特定角度来叙述时,他实际上就是在引导读者按照特定的方向来理解故事。抄检大观园一节文字涉及众多的人物与复杂的情节。按照红楼
2、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这一事件中,黛玉的内心感受应该最为丰富深刻;而按作者通常的写法,黛玉的敏感多疑向来也是叙述的重点所在,但是,在抄检大观园一节文字中,作者却一反常态。这种反常其实就是一种指引读者解读文本的重要路标。仔细梳理有关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侧重从探春的角度来叙述这一事件的。在抄检过程中,作者着重写了探春对此事的强烈反应,写探春内心强烈的悲愤以及她对事件本质的洞若观火的预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抄检潇湘馆作者在叙述时只是一笔带过,一向敏感多心的黛玉对此事的态度作者也只字不提(须知,这次抄检王熙凤等人根本就不去“薛大姑娘屋里”,不难揣测黛玉得知后会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其余如李纵
3、等均无多笔墨,叙述迎春、惜春等人虽然文字稍多,但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对探春的叙述强度与深度相抗衡。作者如此浓墨重彩将探春作为叙述重点,实在是有深意在焉。“抄检大观园”虽说是基于绣春囊“风化案”,但由于王夫人如临大敌严密封锁消息,探春对此实际上并不知情探春的愤怒实际上不是针对“绣春囊案件”而是针对有人“生事”“自家抄家”而发的。她痛斥王善保家里的“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背地里就只会调唆主子”,她痛心疾首地说道:“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她极为清醒地看到:“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
4、。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抄检”一事,本来确实是一桩小事,但是探春却能够见微知著,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盘根错节的深重的家族内部矛盾,并且清醒地看出这些矛盾所蕴含的巨大危机。作者如此不惜笔墨写探春,其实就是在引导读者从探春的角度去理解“抄检大观园”的本质意义。因此,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对作者的意图以及文本主旨的理解就要大打折扣。当然,探春把“抄检大观园”事件上升到家族生存危亡的高度上,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她的预见极为准确深刻,而这一预见完全是建立在她对贾府不断激化的
5、内在矛盾的清醒认识基础之上的。于是读者就可以借助探春的思路梳理小说的基本走向这时,我们忽然会发现有许多人物与情节事实上都可以在这一条线索之下得到合理的解释。二、偶然与必然“抄检大观园”缘由十分偶然。但几件偶然的小事偏被人做大,而其中每一件事情孤立地来看都十分微不足道,但最终却造成一股大势,遂演变成为抄检大观园的悲剧。偶然中有必然。事实上,矛盾一旦激化到一定程度,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导火索。偶然之一:小雀报信惹事端抄检大观园不是偶然的,但引发的事由却十分偶然。第73回中,赵姨娘房内的丫矍小雀偷听到贾政、赵姨娘谈话的片言只语,赶紧跑到宝玉处讨好报信“我给你一个信儿方才我们奶奶这般如此在老爷面前说了你
6、。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这番话引得怡红院中一片混乱,宝玉慌忙起来披衣温书,一房丫头在旁伺候;晴雯为了帮助宝玉逃过次日可能发生的责罚,借着门外一声响的小事大造声势说外面有人入园吓着了宝玉;探春因为近来治家颇觉家风败坏纲纪松弛,遂在贾母面前汇报近来赌博成风。贾母一怒之下下令盘查,于是查出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犯禁,其中有迎春的奶母;邢夫人因为是自己房中的女儿身旁人出了事,觉得脸上大为无光,认定这是针对自己而来的,是有人故意找茬。于是早在心头积郁一腔怒火,只等寻得机会趁机发散怒气。在这样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背景下,忽然冒出来一桩大事:偶然之二:傻大姐误拾绣春囊这是“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贾母手下做粗活
7、的丫鬟“傻大姐”在大观园中假山石后检到一只绣着两人赤裸相抱的香袋,恰巧被邢夫人见到,邢夫人本来就对王夫人、王熙凤大为不满,于是借此机会向王夫人、凤姐发起攻击。她故意将这一“有伤风化”的东西封好后打发自己的陪房王善保家的送给王夫人看,于是引起了王夫人的震惊和愤怒,导致了暴风雨般的抄检事件,于是引发一系列悲剧,大观园内从此愁云惨淡!起初王夫人以为这是王熙凤大意遗失的,立刻前去斥责王熙凤。经过王熙凤辩解后,又怀疑是大观园中的丫餐们所为,于是,在王善保家的建议下,王夫人令王熙凤带人彻底搜查园中丫餐的东西。确实,“傻大姐”拾得“绣春囊”是偶然的,如果是其他丫鬟拾得,一定会秘而不宣;如果不是恰巧又被惟恐天
8、下不乱的邢夫人发现,至少不会闹得大观园鸡犬不宁。但是,由于贾府中种种矛盾早已激化,这些矛盾迟早会借助各种可能的形式予以爆发因为,邢夫人、王熙凤以及邢、王二夫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请看第71回:(邢夫人)后来见贾母越发冷淡了他,凤姐的体面反胜自己自己心内早已怨忿不乐,只是使不出来。又值这一干小人在侧,他们心内嫉妒挟怨之事不敢施展,便背地里造言生事,调拨主人。先不过是告那边的奴才,后来渐次告到凤姐只哄着老太太喜欢了他好就中作威作福,辖治着琏二爷,调唆二太太,把这边的正经太太倒不放在心上。后来又告到王夫人,说:老太太不喜欢太太,都是二太太和涟二奶奶调唆的邢夫人纵是铁心铜胆的人,妇女家终不免生些嫌隙之心
9、,近日因此着实恶绝凤姐。”第73回,迎春乳母聚赌被查、邢夫人又拿到“绣春囊”之后,邢夫人在迎春面前有过一段愤激之言:“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表面上是在为迎春抱不平,实际上是在发泄内心的极度不满。在这种情形之下,邢夫人一旦得到了“绣春囊”,当然会抓住机会全力攻击,而王夫人、王熙凤为避免“治家不严”之名必然会不遗余力地大力清查。于是,对大观园的“抄检”就注定无法避免。偶然之三:仆妇泄愤进谗言“绣春囊”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是司棋,相关受害者是入画,而这一事件又因为错综复杂的矛盾而波及到更多的不幸者!抄检大观园本夹只是为
10、查找“绣春囊”的所有者。不料,经过王善保家的一番谗言,打击面立刻扩大。王夫人于是从单纯的“抄检”发展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儿子宝玉的声誉前途,开始扫荡大观园中一切可能“危害”自己儿子的“妖精”。“抄检大观园”性质发生了变化,于是,原本与“绣春囊”无关的晴雯、四儿、芳官都成为这一事件的牺牲品。乍一看,晴雯等人的不幸似乎纯粹是偶然遭遇小人。但是,她们遭受诋毁和中伤必定是迟早的事,即使不以这一方式出现,也会以其他形式爆发。事实上,她们因为宝玉而养尊处优、目空一切的做派早己成了大观园中不少人嫉恨的对象,一旦有可趁之机,众人就立刻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请看:“这王善保家正因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
11、里大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又听王夫人委托,正拴在心坎上,说:这个容易。不是奴才多话,论理这事该早严紧的。太太也不大往园里去,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倒象受了封语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闹下天来,谁敢哼一声儿。不然,就调唆姑娘的丫头们,说欺负了姑娘们了,谁还耽得起。”这是对大观园中众丫鬓的群体攻击,由于目标过大,打击面过宽,打击效果就不够明显,所以,王夫人也不曾在意“王夫人道: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你们该劝他们。连主子们的姑娘不教导尚且不堪,何况他们。”于是,中伤者立刻改变策略:“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
12、,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走乔趫走乔趫,大不成个体统”于是,晴雯立刻便成为这次抄检的牺牲者,居然因此葬送了性命!事实上,嫉恨晴雯的人又何止王善保家的,当王夫人下令驱逐晴雯出大观园时,会有那么多人幸灾乐祸:“几个老婆子走来,忙说道:你们小心,此刻太太亲自来园里,在那里查人呢又吩咐快叫怡红院的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出他妹妹去。因笑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这就是晴雯等人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仅仅是由于她生性傲慢,就有那么些人必欲置
13、其死地而后快!看来,在贾府下层人员之间的矛盾也早己激化到势不两立的程度了。综上所述,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冲突汇合的产物:小雀报信。晴雯造势,探春推波助澜;邢夫人借机攻讦,王夫人怒火攻心,王善保家的挟私泄愤:不同的人都在各自位置上点火,最后燃起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三、铺垫与切割“抄检大观园”始自第71回司棋与表兄幽会丢失“绣春囊”,终于第78回晴雯惨死宝玉痛写“芙蓉诔”,而教材所选则是事件的高潮。一桩事件,以八回书的容量予以展示,作者是如何安排的呢?作者对整个事件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使得这一事件更加立体化、复杂化,完全突破了一般故事单线或双线发展的套路,而使小说呈现出多侧面、多线索、多角度的特征
14、,使小说具有多维度的原生态生活特征。为体现“抄检”的必然性,使得“抄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作者进行了大量的铺垫和渲染。“抄检大观园”在本质上是贾府内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矛盾由来已久,所以作者必须事先加以铺垫。故事发生在第74回,但作者却在第一回就预先做了铺垫。首先,是家族望子成龙的高期望与儿子“愚顽不肖怕读书”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全篇,成为小说的主要线索,许多情节也都据此衍生、发展。早在全书第2,第3回,作者就预先介绍了宝玉的天性:“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
15、涤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此后,宝玉的所有活动无不与这一性格基调密切相关。后来宝玉的挨打,宝玉的出家这些大事,都是基于这一性格的。而本回的“抄检”,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王夫人对宝玉“不肖”的深深担忧。在第30回中,宝玉就在王夫人面前与金钏儿调笑导致金钏儿被逐投井;第34回,宝玉挨打后,袭人又建议“将宝二爷搬出大观园”,那一番话说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一般。儿子的名声前途是王夫人所有的指望、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这位母亲,一方面护犊情深,一方面也深知自己儿子的“不肖”,每每为此痛心忧虑。因此,忽然在大观园发现“绣春囊”自然会如临大敌,“泪如雨下”“又哭又叹”。
16、后来的清查结果,更加让王夫人胆战心惊:“竟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这正击中王夫人的心病“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除此以外,大观园中的混乱无序也是被抄的重要背景。第21回,袭人说“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说明宝玉等人在园中毫无顾忌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不满了;第62回,宝钗见大观园是非日多,于是命人锁住角门,并对宝玉说:“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获荃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经过这样多层
17、的铺垫,抄检大观园就显得顺理成章。为使故事更加丰满充实,作者又对故事进行了多角度的切割与拼接。至少有以下四条线索交织在“抄检”这一焦点上:1司棋爱情故事;2晴雯故事;3邢、王二夫人故事;4探春、迎春、惜春故事。司棋的爱情故事、晴雯的故事固然不仅限于这一回书,但由于作者的剪辑,二人各自独立的故事,一起交汇在“抄检”的焦点上,在本回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各色人等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各异:晴雯孤注一掷做最后的抗争;司棋是这次抄家的直接原因,也是最大的牺牲者付出了生命、爱情,但是她的从容镇静,令人钦佩!此外,惜春的冷酷无情,迎春的怯弱胆怯,在“抄检”中都得到了体现。而通过探春的角度,作者把更加深广的事件纳入
18、了“抄检”事件,如果仔细考察探春对“抄检”的愤激之言“乌眼鸡一般,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还会有更多的故事被拼接到“抄检”事件中来。探春此言绝非空穴来风。她目睹了王熙凤如何设下计谋一步步害死柔弱的尤二姐,这种内部的自相残杀一定在探春内心引起了强烈的震荡。果然,王熙凤为除掉尤二姐而设下的计谋,到后来就成了整个贾府被抄的重要根由。探春还耳闻了江南甄家被抄之事,于是在抄检时才会发出了沉痛的斥责。于是,遥远的江南甄家的故事也被拼接到本回故事之中了。于是,到下一回开篇作者便写甄府被抄。“将真事隐去”,这是作者的良苦用心。“甄(真)”即是“贾(假)”,“甄家”自家抄家之后,果然外面来抄了;“贾府”内抄已
19、毕,外抄自然不远矣!这就是探春的远见卓识。抄检本身并不是件大事,引发抄检的缘由更是微不足道,但是,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极小的事情当中蕴涵着大的危机,若干小事交织激化正酝酿着巨大的矛盾,极小的事情导致了巨大的后果。这一切,如果没有高明的叙事艺术,小说必然杂乱无序颇无章法。因此,我们庶几可以“风起于青萍之末”来比喻本文的叙事艺术。这里,不妨引用学者的有关评价作为我们对红楼梦的叙事艺术的总结:“千头万绪的事件和矛盾,就好像在生活中一样,是在同一时间里互相影响着、纠葛着、齐头并进地向前发展,好比一条河流,只见它汇合、起伏、迂回、扩展、奔腾,却不见有任何中断、割裂、猫合之处。”(傅继馥:红楼梦艺术欣赏札记,参见红楼梦的语言艺术P37,语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