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 1.刻度尺是测量 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 、 和 。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 刻度线;估读到 。 (3)记录:数据包括 和 。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 ) 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 2.用停表测量 ,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 ,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 乙 丙 (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 3.利用公式 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 和 ,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和 。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 ;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 ;由此,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我们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再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到,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而__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到桌面上,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听到敲击声。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中和空气中哪个传播速度更快?__________________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_敲打的声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时,将钢质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它振动发声,显著改变钢质刻度尺______________,比较改变前后钢尺振动的____________和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频率与单调之间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声波传感器,计算机等。当在声波传感器附近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观察到甲、乙两个音叉产生声波的波形分别发图a、b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相同(填声音的特性),你是通过观察图中声波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②由图可知, ____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我们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当用小锤以更大的力敲击音叉的时候,会发现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较轻触时音叉弹开的幅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这表明响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7.下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的波形图,发出的都是C调|(do)。 从上面的声音波形可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___________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___________不同;波形的___________反映了响度大小。 (1)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水瓶琴 8.如图,同不们的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9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9.在筷子上捆上一些棉花和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往上推“活塞”,音调会变_______,往下拉“活塞”,音调会变_______。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_在振动,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听到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10.如图,将杨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我们能看到____________,这说明取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 11.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器声的波形,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现噪声,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声音会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取出后,分别用塑料袋、报纸、海绵绵等不同材料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再放入盒中的同一位置,我们会听到声音在__________中最小,__________中最大,由此说明,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好,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差。 13.如图所示,为一自制温度计。 (1)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___。 (2)自制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1)下图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 (2)读数时,温度计的__________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__,如右图__________(“A”或“B”或“C”)正确。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 (4)如图中所示的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15.小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在7min处于________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通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 (4)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16.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_____min。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17.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从热水中命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他在大烧杯上加了一个盖子,是为了__________。 (2)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3)实验时,当看到水中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4)该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19.纸锅中盛满了水,将盛满水的纸锅在火的上方(不让火苗碰到水面以上的纸)水沸腾了,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普通煤炉的火焰温度约600℃,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 20.(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感觉__________.。》。。。 ..,原因是酒精在__________过程中, 会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 (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果温度计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__________。 2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会发现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_________并充满试管,迪种物质从__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这时再把试管放入冷水中,试管中又出现了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我们能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 23.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的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成__________的像,原因是从烛焰的不同位置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后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 24.如图所法,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________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一束光沿BO方向射到O点,它反射后沿________方向射出. (4)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上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镜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将位于玻璃板前5cm处的蜡烛A以5cm/s的速度匀速沿直线远离玻璃板2s,蜡烛B应放在与A相距_________cm处,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实验中,若观察到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4)该实验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6.让一束光以一定的角度射入水中,我们能观察到光束进入水中后传播方向发生了_________,并且向法线方向_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_。 27.在图中起初茶碗是空的,当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我们看到的硬币是它的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28.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我们会发现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在没有三棱镜时,可以用下列方法来分解太阳光:在较深的盆中放入一些水,靠盆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壁上,就能观察到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在可风的色光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色光。 30.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 (1)小云拿一透镜正对太阳光放置,透镜另一侧20cm处的白纸上出现一个小亮点,则此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此透镜为_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 (2)如右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1.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__________; (2)小华绘制的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 ①如图甲,由图甲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 ②若她把蜡烛放在图乙中A的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蜡烛以1m/s的速度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且像移动的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m/s。 ③若把实验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关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32.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工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33.(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发现两次所称质量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将白糖溶于水,再称糖水的质量,发现两次量的结果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位置而改变。 34.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上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写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刻度的一大格表示的体积是________,一小格表示的体积是________。液面原来到达的刻度为________,放入固体后液面到的刻度为________,可以计算出该固体的体积为________。 36.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人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___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7.在室温下,用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可观察到橡皮膜会________,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橡皮膜会________,整个过程中,瓶内空气的质量不变,放在热水中时,其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放在冷水中时,其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所以________会影响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汇总 第七章 力 1.如图7-1甲所示,让一个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的运动路径侧旁放一个磁体,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7-2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力推门,我们感觉在_______处最轻松,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3.如图7-3,在两个靠的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看到的现象是两小车都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如图7-4让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向右推墙,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示,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写出此现象中包含的两个相关的物理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练习使用弹簧计 (1)在使用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图示该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 分度值为__________。 (2)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__________。 (3)弹簧测力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7、如图7-7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板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跳板的力改变了____________,跳板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___形变,产生的弹力使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8、如图7-8示,将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松开手后液面回到原位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的重力,这是因为钩码所受重力与弹簧对它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____。 (2)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图7-9甲) (3)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画出G—m图像。(图7-9乙) (4)由实验数据和图像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测得的G与m的比值g=________________,它与9.8N/Kg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m/kg 0.05 0.1 0.15 0.2 0.25 重力G/N 0.5 1 1.5 2 2.5 7-9(甲) 第八章 运动和力 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用图8-1所示示中的同一小车,从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__,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_____________,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若小车不受摩擦阻力,则小车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金属片被弹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球没有被弹出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_____,保持了原来的___________状态。 3.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前倾是因为刹车前人与车是一起运动的,刹车后由于人的下部 与车之间有___________所以随车停了下来,但人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状态。 4.如图8-4所示,同学们在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两盘的砝码质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丙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平衡,此时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4)若只在一个盘里放法码,小车不会静止,这说明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时_________平衡(填“能”或“不”能”)。当两端放相同数量的钩码时,,小车可以平衡,这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 5.小明用如图8-5所示的步骤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拉动木块,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步骤___________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丙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到一辆汽车陷入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了上来,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5)某同学还想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请你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章 压强 1.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用控制变量法 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图9-1 (1)观察比较甲、乙两图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比较图甲、丙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用控制变量法还可探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只填一个)。 (2)做实验时,要把泡沫塑料放到水平面上进行,这是为了使物体对泡沫的压力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用泡沫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作用效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液体可以从小孔喷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靠近下面的小孔喷出的水越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饮料瓶底切掉后扎上橡皮膜,将液体倒入瓶中,会发现橡皮膜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这时的饮料瓶放入水中(瓶内水面不低于瓶外水面)会发现橡皮膜的形变程度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这说明液体有向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方向)的压强。 图9-2 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9-3所示的操作。 图9-1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丙图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______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4. 如图9-4所示,两侧液体都是水,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检验“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隔板两侧应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液体,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9-5是卫生间“地漏”结构示意图,存水杯与“扣碗”形成了______________,当卫生间有水时,水会通过存水杯进入_________________,因存水杯始终有水,故下水道内的异味____________通过存水杯进入卫生间(填“能”与“不能”)。 6.洪运通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9-6甲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试回答: (1)此时此地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____mm高水银柱,合____________Pa。 (2)如图甲所示,将试管口略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水银槽内水银面),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____________mm高水银柱;将试管口略向下压(管内仍然有一部分真空),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____________mm高水银柱。 (3)如图乙所示,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___________,高度____________;如果此时测量液柱的高度,将水银柱的长度当高度,测量的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4)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管中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如图甲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钻一小孑L,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6)在做实验时,选用粗一点的或细一点的玻璃管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影响; 将该实验装置移到高山上去做,水银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___,若将实验装置移到地窑里去做,水银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能跳过木块,这是因为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__,硬币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示,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模型,MN是固定在“机翼”前端的细线。把细线拉平绷紧,用嘴对着“机翼”前端细线沿水平方向吹气,可以看到“机翼”会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过的路程__________________“机翼”下方空气流过的路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速大,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速小,压强____________;这样就产生了向____________的压力差,这就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10.如图9-10所示是某种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喷出时,小孔附近 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____________,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____________,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第十章 浮力 1.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萍在水宙上,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l: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作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0-1撕示实验。 图10-1 (1)图乙、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__________(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做__________ (填写序号)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做丁、戊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 (4)如图10-1甲,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的__________,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__________。 (5)该图(10-1)还说明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