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案计划有效性的实践与分析研究.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包长淮 扬中市外国语中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从2010年4月开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将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我们的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屡见不鲜,提高教学效率使教育教学有效性提高,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关课改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暴露的问题最多,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无奈而痛苦。因此, 有必要使我们的教师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解决问题。   2.1 课题研究的意义   2.1.1理论价值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需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按照整齐划一的教学设计、目标、要求授课,只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一言堂,学生就端坐教室迷迷糊糊地听,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别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掉队,丧失学习的信心。课程改革确立的新理念以及两纲教育的提出的目标,都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发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这是教学的根本归宿。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经过科学实际的检验。回眸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捧着一本书,从头讲到尾,课后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对学习已经没有任何兴趣,造成了教学的高耗低效,毫无效益可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践行课改新理念,强化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实现和谐、有效的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2.1.2实践价值   在课改深入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课程改革领会的偏差,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仍沿袭传统形式“以讲代练”、“重教轻练”“练不到位”,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节奏拖沓,课堂练习时间不足,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课业负担日益加剧,学生厌学、怕学。反思我们目前的教学,本课题的研究有助教师更新理念,从改革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入手,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守住课堂,正本清源,这是以求教学效益提高的一次智慧的挑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实践平台。对于减负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主要解决问题   本课题研究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2.2.1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形成“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   2.2.2以实验为载体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和研究,关注研究过程中的教师的体验、成长和数学教育观的更新。教师的数学教育观,会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目标的方向,从而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目标能否真正有效地体现新课程的目标。   2.2.3探索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设计,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为有效教学的“辅助”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3.1理论依据   3.1.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应被动地接收外在信息,而应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知识的生成环境与运用知识的环境尽可能相近,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适用的、有效的.有效的实验教学就是创造含有丰富的信息,使学习能在其中积极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   3.1.2认知精制理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的已有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知重组或精制.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考建构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种顺应认知心理的学习活动,是理所当然的高效学习活动.   3.1.3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物理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方式.教材中安排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就有许多的物理探究实验,物理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是实验教学有效的基本要求.有效的实验教学,要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等能力.   3.2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们本着“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原则,把研究的主阵地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目的是为了弄清有效课堂对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对比各种因素进行评价,从而能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   3.2.1行动研究法。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每天坚持读好书的同时,多倾向于对教育经典名著的学习与研究,学习专家的思想理念,灵活创造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3.2.2案例研究法。积极参加校内外听评课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研究观察名师的经典课堂,分析其课堂教学艺术,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落实理论的,站在名师的肩膀上打造自己的经典课堂。   3.2.3实验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尝试在小范围、一段时间内运用实验法,从实验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为研究成果提供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坚持观察研究对象(学生)在数学有效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情感、方法和成绩等方面的变化,作好状况和历史材料,并加以科学地分析整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调整研究的方式手段,逐渐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能发掘出一套较为科学完善,操作方便,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1.宣传发动.以扬中市外国语中学数学组为主体,邀请市教研室的叶纪元教研员,以及联合中学、兴隆中学、西来中学的教研共同体中的数学教研组长或数学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的中心组.对课题组成员,实行自愿原则,进退自由,原来没有列入课题组的教师愿意加入的最终也可以成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   2.学习提升.让参与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网络寻求研究的方法。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理论学习,特别是对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学习,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和动态.课题组要求成员学习以下书籍:《数学教育学导论》(罗新兵、罗增儒)、《学会数学地思维》(成尚荣)、《新课程教学设计》(杨九俊)、《备课新思维》(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杨九俊)、《新课程理念的探索实践》(潘小明)、《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何乃忠)等。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0年11月~2012年12月)   1.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信息。构建以“自主、合作”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探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我校于2011年3月中旬对即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点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目中的理想课堂”问卷调查。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寻找机会,参加各个层次的听课、评课活动,收集积累相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成功经验,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收集案例,撰写自己针对课堂教学常态课时的教学反思,形成分析材料。   2.聆听教研部门的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10年12月10日,时任外国语学校教务主任的潘金城老师为课题组成员做了《加强概念理解,改进教学设计》的主题报告,提出了数学课堂中概念教学的策略和方法。2011年4月2日全体课题组成员聆听了来自北师大教育学部的钱志亮教授做的《有效课堂哪里来》专题讲座。2010-2012年课题组成员多次开设公开课,展示课,相互观摩,相互学习。   3.结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积极实施初中数学课堂的“一案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为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整合教学模式,根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推行“一案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三)对比提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1.召开中期研讨会,针对各方面的专家对中期研究的反馈情况,对课题研究中不足进行补充,对偏离方向的思路进行矫正.   2.整理、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 督促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反思课题实践中的得失,总结和提升课题理论层次和水平。   (四)结题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1. 整理过程资料,借助于各种平台以讲座、公开课、论文发表等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根据扬中市教育局的统一布置,结合“生本课堂”,课题组在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实践和研究,并于2013年12月参加了主题为“生本课堂 精彩课堂”的数学教研主题沙龙活动。   2.完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现场结题.   五、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研究,结合我校教师在全市上示范课、竞赛课等活动,使我校数学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新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   1.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结合我校推行的“一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实践,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面貌,使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变革:一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探究;二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理想的课堂应有六条评价标准:一是参与度——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二是亲和度——师生平等合作交流;三是自由度——课堂宽松和谐自然;四是整合度——知识方法能力交融;五是练习度——引领发现体验实践;六是延展度——着眼关注生活实践。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树立“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自练、自纠、自 思,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一案三环六步”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3.课题的研究明显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是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和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二是提高了教师研究学法的热情和能力,在探究学习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研究每节课教什么,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三是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不具有探究精神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学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积极主动地探究.四是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课题开始以来,课题组成员共撰写论文42篇,其中有31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另有11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发表。计有34人次在各级层次上公开课、评优课或开设学术讲座。 2009-2013学年课题组发表论文情况 序号 姓名 作品名称 级别 发表刊物(出版社) 发表时间 1 严伟娟 例析解开放题的基本思路 省级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0年第3期 2 蔡文婷 浅谈如何用师爱转变学困生 省级 《新课程》下旬 2011年第5期 3 潘金城蔡雪梅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图形解法及其应用 省级 《数学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 4 潘金城 倾听学生心声追求高效课堂 省级 教研参考(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12 5 潘金城 “图形与证明”解读 省级 初中生世界(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11 6 潘金城 证明的简化和作法的优化 国家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2012.7 7 潘金城 漫谈“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串性质” 国家 中学数学(湖北大学) 2011.9 8 潘金城 “瞬息万变”从何来 省级 中学数学月刊(苏州大学) 2011.6 9 潘金城 导思疑相结合的四环节数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省级 数学教学研究 2011.6 10 潘金城 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教学案例 省级 国家课程标准教学经验材料汇编 2010.12 11 潘金城 处处留心,皆可创新 国家 中学数学 2010.11 2010-2013学年课题组论文获奖情况 序号 作者 作品 参赛名称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1 蔡雪梅 从理解教材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镇江市优秀案例评选 二等奖 2010.09 2 包长淮 例谈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江苏省第四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二等奖 2012.9 3 施妍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镇江市数学学会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1.5 4 严伟娟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 江苏省第二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二等奖 2010.9 5 严伟娟 巧设课堂提问 赢得满堂精彩 江苏省第九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三等奖 2011.10 6 严伟娟 巧提妙问——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三等奖 2012.12 7 黄加红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江苏省第二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三等奖 2010.9 8 黄加红 刍议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中的误区 镇江市第十七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0.12 9 吴剑锋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镇江市数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1.5 10 吴剑锋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江苏省第四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三等奖 2012.9 11 吴剑锋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江苏省第二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三等奖 2010.9 12 郭道香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江苏省第四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二等奖 2012.9 13 郭道香 例谈创造性的利用教材资源 江苏省第九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一等奖 2011.10 14 郭道香 做学习的主人 镇江市第十八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1.12 15 郭道香 例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镇江市第十九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2.12 16 王小梅 浅谈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镇江市数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 一等奖 2012.5 17 蔡文婷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 江苏省第四届“行知杯”征文活动 一等奖 2012.9 19 黄加红 例谈初中数学习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镇江市数学学会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1.5 20 黄加红 新课堂教学中的误区与思考 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2.12 21 黄加红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中的一点思考 江苏省第九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三等奖 2011.10 22 赵慧香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江苏省第八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0.10 23 赵慧香 南风暖人心 镇江市第三届“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评选活动 三等奖 2013.6 24 朱华飞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及思考 江苏省第九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三等奖 2011.10 25 朱华飞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镇江市第十七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 三等奖 2010.12 26 朱华飞 简单有效才是美 镇江市第三届“我的教育故事”主题征文评选活动 二等奖 2013.6 27 朱华飞 我的课堂学生做主 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2.12 28 祝瑞珍 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探究 江苏省第十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 三等奖 2012.12 29 祝瑞珍 精心设计有效研究 镇江市第十九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 二等奖 2012.12 30 祝瑞珍 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第十一届全国“校园杯”素质教育论文大赛 一等奖 2011.2 31 祝瑞珍 数学教学有效探究性学习方式和实践研究 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优秀论文征集活动 三等奖 2011.4 2010-2013学年课题组公开课、评优课、讲座 序号 姓名 课题 名称 级别 时间 1 潘金城 苏教版初一数学第五章第一单元 省市合作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班 省级优秀 2013.12 2 潘金城 锐角三角函数——正切 江苏省基础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评比 省级一等奖 2012.12 3 潘金城 圆 镇江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 大市一等奖 2011.12 4 潘金城 九年级复习课 镇江市学科带头人说课视频评比 大市二等奖 2011.5 5 潘金城 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 镇江市网络同步助学资源视频课 镇江市 2010.2 6 潘金城 三角形基本知识 青蓝工程培训活动示范课 扬中市 2010.4 7 潘金城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扬中市拔尖人才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扬中市一等奖 2010.12 8 潘金城 九年级复习课 扬中市拔尖人才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扬中市一等奖 2011.12 9 潘金城 八年级新授课 扬中市拔尖人才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扬中市一等奖 2012.12 10 潘金城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四届“相约润欣”教育教学活动 镇江市 2010.12 11 潘金城 实数 北师大初中数学学科入区培训活动 扬中市 2012.2 12 吴剑锋 数轴(2) 扬中市级教研活动 优秀 2010.9 13 包长淮 勾股定理的应用 扬中市级教研活动 优秀 2012.10 14 严伟娟 平行 扬中市级教研活动 优秀 2012.12 15 包长淮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扬中市级教研活动 优秀 2011.2 16 郭道香 合并同类项 镇江市首届教坛新秀扬中选拔赛 二等奖 2012.2 17 冯锦罗 平行 扬中市拔尖人才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一等奖 2010.12 18 冯锦罗 一次函数 扬中市拔尖人才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一等奖 2011.12 19 王小梅 三角函数 扬中市2012“教坛骨干”教学比武 三等奖 2012.12 20 蔡雪梅 完全平方公式 校级教研课 优秀 2010.5 21 蔡雪梅 加权平均数 扬中市级教研活动 优秀 2010.12 22 蔡雪梅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校级教研课 优秀 2011.4 23 蔡雪梅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校级教研课 优秀 2011.12 24 赵慧香 圆的对称性 扬中市级公开课 优秀 2013.11 25 潘金城 学术讲座《加强概念理解改进教学设计》 “青蓝工程”培训活动 扬中市 2010.12 26 潘金城 学术讲座《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青蓝工程”培训活动 扬中市 2010.12 27 潘金城 学术讲座《加强理解轻教重学》 “青蓝工程”培训活动暨课题组培训活动 扬中市 2011.4 28 潘金城 学术讲座《构建学生心中的理想课堂》 “青蓝工程”培训活动 扬中市 2011.4 29 潘金城 学术讲座《倾听学生心声构建有效课堂》 扬中市级学术讲座 扬中市 2011.5 30 潘金城 学术讲座《漫谈试卷编制的技术》 扬中市级学术讲座 扬中市 2011.10 31 潘金城 学术讲座《新课标下试题走向及教学启示 扬中市级学术讲座 扬中市 2013.3 32 潘金城 学术讲座《新旧课标比较与分析》 扬中市级学术讲座 扬中市 2012.4 33 潘金城 学术讲座《几何画板培训》 扬中市级学术讲座 扬中市 2012.5 34 潘金城 学术讲座《中考试题命制与课堂教学》 扬中市级学术讲座 扬中市 2012.9   4.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   近年来,通过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次期末调研检测和中考分析显示,我校数学成绩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处于我市各类学校领先地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体现学习主体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在探究性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索、勤于动手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数学综合素养。  5. 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个人专业发展   本课题组成员有学校副校长1名,市数学青蓝工程学员2人,高级教师11人,本科以上成员23人,扬中市骨干教师2人,市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4人。叶纪元担任扬中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被评为镇江市骨干教师,全面负责扬中市初中数学教学;潘金城担任扬中市第一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并从原来的扬中市骨干教师晋评为镇江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担任扬中市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他的个人网站获江苏省初中组个人网站类评比一等奖;石甘生担任外国语中学数学教研组长,担任扬中市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冯锦罗老师担任扬中市数学学科中心组成员,安排和指导八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使得本组多次获得学校优秀备课组称号,并多次带头开设公开课、完成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得各类表彰;吴剑锋、祝瑞珍老师被评为市青蓝工程优秀学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赛课,获得优异成绩;赵慧香老师积极投身生本课堂研究,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获得多项市级奖项;严伟娟老师通过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方面成绩卓越,公开课获扬中市一等奖,其本人也成为扬中市青年骨干教师;包长淮老师注意学习和研究,例如参加省级教学案有效设计研修班学习,多次开设市级教研课,被评为扬中市青年骨干教师;其余获得各类表扬表彰的老师还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六、收获与感悟   经过近三年多的探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已经快要结题,除了取得上面的成果外,我们觉得还有以下收获: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了教师教学观念,巩固并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拓宽了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路,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要改革、模式要更新、教育科研必须先行。   2.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密不可分,同样,教师的督导和学生的督促缺一不可。在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校本研究的思想,本着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让教师们从行动研究中尝到了甜头,利于今后真正做到教与研的有机结合。   4.结题不息题。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将要结题了,但我们仍要坚持本课题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例如本课题组的赵慧香、祝瑞珍老师将代表外中参加“生本课堂”比赛,续写“以生为本,精彩课堂”。   七、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课题组成员都处于教学一线,理论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2.课题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总结,理论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3. 我们进行的是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它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研究的具体内容不能面面俱到,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 如何和校本教研有机结合?   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展开。   八、课题研究的努力方向   当然,我们的研究与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本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有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努力实现充满活力、愉悦、高效的数学课堂。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有效教学,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课题组工作报告完毕,请专家予以审查。   执笔:包长淮   时间:2013/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