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小数的性质丨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小数的性质丨浙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课前质疑 师:小明的爸爸最近开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想请大家帮忙设计价签,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出示中性笔和笔袋)每支中性笔2元5角,每个笔袋8元,价签该怎么
2、写呢?(出示几种写法:2.5元、2.50元、8元、8.00元,引起争论) 师: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价签一般是这样的:2.50元,8.00元。2.5元和2.50元都表示2元5角吗?8元和8.00元相等吗? 生:2.5元和2.50元都表示2元5角,8元和8.00元相等。 师:为什么会相等呢?上完今天这节课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打开切入口,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做出数学猜想,以此猜想引领全课。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小数的性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使等式成立。 1()10()100() 学生
3、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指名汇报。 预设 生1:1元10角100分。 生2:1 m10 dm100 cm。 生3:1 dm10 cm100 mm。 出示课件,一边讲解一边动画演示。 因为1 dm10 cm100 mm,所以0.1 m0.10 m0.100 m。(板书:0.1 m0.10 m0.100 m) (2)提问:根据0.1 m0.10 m0.100 m,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小组活动进行探究。(出示课堂活动卡)学生汇报: 预设 生1: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右往左看,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
4、的大小不变。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来进行验证。(3)验证结论: 这两个小数谁大谁小?(让学生应用结论猜一猜) 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想的方法越多越好,教师提供两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一张数位顺序表) 预设 生1:在两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上涂色比较。 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3;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用小数表示为0.30。左图与右图分的份数不同,正方形的大小和涂色部
5、分的大小相同,说明0.3与0.30相等,证明刚才的结论是正确的。 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其余的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1:小数中间的“0”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的中间添上“0”?(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字所在的数位就变了,小数的大小也就变了) 提问2: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4)揭示小数的性质。 通过验证,我们发现小数拥有这样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齐读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探索、验证,展开交流、讨论,积极主动地掌握小数的性质,经历获得新知
6、识的过程,培养了创新能力。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学校超市购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价签吗?(雪人每支1元5角;脆皮每支2元5角) 2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A12.2B12.02 C102.0200D102.02 完成后提问: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 (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各数分别可以去掉几个0?这些0分别在什么位置? 309 0.3001.80005.00 0000412.0
7、0260.06500 009012.000010.5060506030.0 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39页1、2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m0.10 m0.100 m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化简: 0.700.7105.0900105.09 改写: 0.20.2004.084.08033.000教学反思: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导、积极主动地学。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智育与德育溶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从生活
8、中引入,鼓励大胆猜测。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由此,在课伊始,利用给毛巾、帽子标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矛盾冲突,引导学生猜想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取新知的方式和途径。 二、通过观察比较,激励自主探索。 波利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生命线。纵观本课,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的得出,都是在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机诱导。如:在验证猜测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方法,并通过
9、量一量、折一折、叠一叠等多种方法证明自己所猜测的“一样长”是可靠的,教师让学生通过横向观察、纵向比较,围绕“变与不变”的特点引导观察、思考、讨论。学生们不仅很快归纳出小数的性质,而且使他们明确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采取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较好的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通过做一做的再次动手操作实践和实物的运用进一步理解和消化小数的性质。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应用。本课采用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联系生活、应用新知的教学过程,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学问,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观察中归纳,提升,在不断发现中逐步完善。 四、深刻反思,还有很多不足: 本节课中教师还是讲得多了一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处理得急了一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