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出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方案计划教案(全册).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致同学们》教案(1课时)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如使用档案夹,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课堂规则和每节课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是课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充分运用好。同时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及进行课改的必要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教学目的: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材料器具:藤缠树的标本、磁带(校园歌曲)、录音机 实施步骤: 涉及报刊有关信息:列举事例,如:成都七中学生童一在世界生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说明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我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却没有,为什么?让学生明白今年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及上课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变化。 给学生提出当今科技两大革命之一有生命科学技术革命,为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打下伏笔。 从学生生活实际及学校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思考: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1)学校的垃圾问题,用哪些方法解决?哪种方法最好?分析原因。 (2)学校的厕所问题,怎样解决?哪种方案最好?(想象) (3)出示:藤缠树的标本。学生受到启发,发现学校某些树木、花草长势不好,原因是什么? (4)学校的沟渠问题,污染较严重,怎样解决?什么途径最好? (5)伙食团周围树干与其它区域树干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校园内麻雀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为什么? (7)为什么政府要制订《禁止焚烧秸杆》的措施? (8)今年天气的变化造成粮食的减产,说明什么问题? (9)关注学生自身:有的同学长得健康结实,而有的同学长得瘦弱,你知道原因吗?你能简单回答你是怎样由小长到大的吗?你希望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长得更健壮吗?更聪明吗? (10)列举我校前任校长的肾衰竭疾病,探讨疾病问题,器官移植问题? 师生共同阅读课程《致同学们》的第一、二段,欣赏这两段话,提高文学修养。讨论:生活离得开生物吗? 教师启发,通过平常看报、看电视、看书、听广播或在网上查询的资料,谁能说说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以外,你还知道关于生物学的其它方面的知识吗?(最后教师补充)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生物知识有用吗?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公民,是否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是否应该具备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呢? 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作评价: 因为本节课是第一节课,学生第一次分组完成不同的讨论项目,然后进行表达交流,所以无论对与错,应首先给予充分的鼓励,通过交流,辩清正误,这样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高昂激情,否则参与的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以致影响以后的教学。 本节课体现了学生自主、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学习方式。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 物 的 特 征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设计 1.什么是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 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第二节 调查 我 们 身 边 的 生 物 教学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设计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地调查 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 布置课下内容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较。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 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 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教学设计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①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②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②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设计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①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 ②分析教师举出的例子,从而归纳出结论。 ①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学生分析教师举的例子,最终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教师可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①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②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①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②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布置课下作业 ①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②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 ①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③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⑤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⑦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和重点 ①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③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 复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实例描述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环境因素。 ②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教师启发学生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谈出生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即生物也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②教师启发:在讨论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影响的基础上,同学们自然会考虑生物对环境变化会产生什么反应,生物是如何面对环境的变化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出本节新课的内容——适应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也影响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①学生根据图片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注意纠正补充。 ③让学生了解在自然界各种环境中都广泛分布着生物。让学生初步懂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①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②教师启发学生:哪位同学知道不同的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而生活的?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是普遍的。 ③教师播放影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学习了“适应的四个典型实例”和“适应的普遍性”后,在解释时要注意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原理。 探究结果交流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学生展开讨论: a.蚯蚓的益处? b.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要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谈谈这样做的道理。 ②学生举例。 ③学生讨论,进一步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 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提炼本节生物学观点,指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课后练习题。 第三节 生态系统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难点和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概念 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 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 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 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 重 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 点: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设计 复习什么是生态系统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②学生设计: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一个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的生态系统。 ①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注意纠正表达不准确的地方 ②教师假设:假设给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设计你周围的环境及各种生物,那么你要怎样设计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 生态系统的类型 ①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各种生态系统。 ②学生看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通过影片让学生来认识所看到的各种生态系统。 ①教师引导:你认为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①我爱我家。学生分组扮演各种生态系统,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组内先交流,然后向其他组同学介绍)。 ②团结协作:大部分的生态系统学生比较了解,但有一些生态系统有的同学不大熟悉,这时让学生提出一个他不熟悉的生态系统,由其他的同学帮助他,给他介绍一些通过查阅资料所获得的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知识,体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③学生详细介绍几种熟悉的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的详细资料由学生课下查阅完成。 ①教师帮助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家”。 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其他同学进行帮助,不全面的由教师来引导和帮助。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①学生分析:这些生态系统虽然各有特点及作用,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来说都有共同之处。并由学生讨论找出共同点,从而得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②学生分析:假设其中某一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了,会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从而得出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①学生在分析联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②教师引导学生脱离个体,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③教师提出假设,让学生分析,从而由小到大地引出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学生互相交流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为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①学生交流:从自身做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生物圈。 ②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讨论,制定保护校园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①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保护环境的例子,并让学生想想我们应如何做? ②教师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从校园开始,帮助学生制定计划,鼓励学生在课下实施。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设计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 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 1.取镜和安放 2.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3.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情况可能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 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 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 看着物镜。 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练习: 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 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 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设计 : 观察植物细胞 ①:观察、识别 ②:四人一组为单位识别  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①: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玻片标片。 ②:按小组准备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各一。 实验方法步骤 一、制作临时装片 1.示范 准备 擦→滴 制作临时装片 取→展→盖 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  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板书提示制成的主要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引导众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注:应用此策略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当中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 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 方法步骤提问、思考,以解决不解之处,扫除制片中的障碍,以便下一步自行操作能顺利进行。 2.变化制作方法和步骤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用具考虑取材、染液、染色如何改革一下? 提示: ①取村:黄瓜改“刮取果肉”为“削取薄片”,挑选最薄的一片制片;番茄可挑取果肉或吸取果汁; ②染色剂: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如何? ③染色:可在盖上盖玻片之前直接滴加染色剂染色(黄瓜、番茄不必染色) 3.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自行选择一种所给材料及相应的染液和方法,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及时指导: 发现制作较好的装片,展示。 二、观察临时装片  使用显微镜观察,初步感知细胞,注意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参考教材和教具)。同时注意观察制片的效果。考虑:有了污点怎么办?细胞、气泡有什么区别?染色剂对细胞有什么影响? 三、再次制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细胞核5液泡(叶绿体) 选取其他材料(相应变化染液和方法),制成临时装片,逐渐熟练操作,加深体会,避免不规范操作,力求完善、成功。在观察了多种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后,讨论、归纳、总结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并适当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提示观察示范镜鼓励 ①:通过细胞结构的彩色挂图、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的结构; ②:有条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这样更直观。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1.真实; 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 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绘图。注意把握绘图要领。 (真实、科学是第一,大小位置掌握好,线要轻轻点要圆,名称标注要齐全。) ①:边讲解生物图的画 法和注意事项,边在黑板上 画板图示范; 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铅笔、图画纸示范,更为真实。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②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 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教学设计 (复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题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提出问题: ①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吗? ②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激起疑惑:口腔上皮细胞在哪儿?怎样获得? 提出疑问: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方法步骤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取村、方法、染色剂的变化); ②制作:同组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制作临时装片,增加对比性。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然后同学间交换观察。借鉴老师摆放的示范镜。 发现由于取材、染色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效果。 绘制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②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难点: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教学设计 复习:细胞都有哪些结构? 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交换的。 通过观看课件讨论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对图片进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量。 理解加油站和汽车的发动机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 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提供给同学们教学图片。 能量有不同的形式,汽油中含有的是化学能,当汽车开动时,化学能就被转化成动能,使汽车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汽车的哪一个部件在起作用? 植物体中,叶绿体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被线粒体转化成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我们把叶绿体、线粒体称为能量转换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③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制作等活动,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模拟制作的能力等。 重点和难点 学生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 一、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交流汇报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信息。 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积极地评价。 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1.资料分析:小羊多莉的身世。 结论: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2.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结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观看“小羊多莉的身世”课件,经过思考提出有关问题。小组内进行资料分析后在全班交流结果(学生互评)。观察教师模拟制作的一条信息载体。 利用教师准备好的卡片模拟遗传信息的组成。 演示“小羊多莉的身世”的课件,鼓励学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组织分析活动并适时评价。板书小结。示范制作一条信息载体。组织和帮助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卡片摸拟遗传信息的组成。 三、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1.结构2.基因 认同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调控,最后小结信息的多样性取决于“字母”的不同组合方式。板书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四、DNA和蛋白质组成 列举由于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的例子。 分析染色体的作用。 引导举例:信息的存在及其载体;导入DNA;演示“DNA分子片段”课件;巩固遗传信息存在于DNA上。演示“染色体”课件;常识性介绍染色体的形态;列举由于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的例子;引导分析染色体的作用。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目标 ①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②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③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④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 ①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你知道这描述的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吗?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长大呢?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二、讲授新课 探究提纲: 首先,阅读本节内容,独立分析、解答探究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在组长组织下,小组成员有计划地讨论交流。 最后,将有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 1.你能试着边绘图边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吗?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如何? 3.作为生物体结构、功能基本单位的细胞能永远长大吗?  4.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  5.阅读“脱缰之马——癌细胞”后,你有什么体会? 出现两种答案: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 ②染色体数目不变。 在教师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三、分层次练习 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吗? 2.有人说单细胞动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其实就是繁殖后代的过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作业 进一步探究:细胞 远具有分裂能力吗?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细胞分裂过程。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利用课件演示细胞分裂过程、分层次提出问题,同时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复习导入: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评价并引导: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 分化: 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此过程叫细胞分化。   大屏幕展示肌肉组织的形成,然后将该组织放大展示肌细胞,再将肌细胞放大展示肌纤维。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分化的原因。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 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脑、胃、心脏等是器官。  问:为何胃、脑、心脏均是由四种组织构成?  皮肤也是一种器官 人体有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 哪些器官系统在起作用呢? 评价并总结 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小结人体的结构层次。 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的 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四种组织永久切片,进一步理解组织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小结并对同学们寄以希望:世界上有很多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 1.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会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4.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预习提纲 1.绿色开花植物体是怎 样生活的? 2.绿色开花植物有哪些器官,分别有何功能? 3.植物怎样由受精卵形成组织的?与动物一样吗? 4.器官是由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