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重要资料概括.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 主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1月20日 14:00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4、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是确立奠定了基础,也是继承发展的基石。《内经》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较详细地描述了脏腑的生理机能。《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提出:“观其脉诊,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 (2)治疗技术的发展:①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寒病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七情六合”的药物配伍理论。《内经》载13方。②针灸技术的发展:针灸疗法早于药物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期。记载了逢时补泄、迎随补泻、疾徐补泄、深浅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泄、提插补泻等多种操作方法。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在汉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3) 魏晋隋唐时期: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诊法”;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侯学专著;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4)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时期。 张仲景的《三因方》共18卷,将病因分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刘完素 创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李杲:倡言“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朱震亨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5)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 明代命名学说的产生,为医学添加了新的内容。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的重要性,尤其对养生防病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有指导意义。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吴有性,著《温疾论》创“戾气”说,温疾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 叶桂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 薛雪,著《温热条辨》 对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做阐述。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症的有效方剂。 (6) 近代与现代:(近代)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①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②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医学衰中参西录》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现代)三方面的趋势:①是中医学理论经过梳理研究而更加系统、规范;②是用哲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现代实证科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学;③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发生之源与继续发展、创新之路。 2、 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基石,继承的目的是创新。 (1) 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2) 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 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整体观念: 是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一是五脏一体观[五脏(心、肝、脾、胃、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口、鼻、耳、前阴、后阴)];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心因其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二是形神一体观: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形体,是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知、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 (2)病理上的整体性: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性病理反映统一起来、 (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式辩证统一的。验舌诊病是一种由外察内的诊病方法。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 (二)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学认知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1、 病、征、症的基本概念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一定的症状、体征等疾病现象而表现出来的,人们也总是透过疾病的现象去揭示疾病的本质。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体征为基本组成要素。 症,症状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则称为体征。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证,又称证候。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核心。证是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变化的反映。 病,又称疾病,是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病是由证体现出来的,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和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症、证、病的关系:症、证、病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均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之上;但是,症只是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证则反映了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它将症状与疾病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症与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病则反映了病理变化的全部过程。 2、辩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 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 辨证论治的运用: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常用的辨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等。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在辨证论治中,必须掌握病与证的关系,既要辨病,又要辨证,而辨证更重于辨病。 四、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主要阐述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精气学说, 是古代先哲探求宇宙本原和阐述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古人认识宇宙本原和阐述宇宙变化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五行学说,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原始而质朴的系统论。 中医学思维的特点: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 (二) 中医学对人体理的认识 主要阐述和介绍中医学有关人体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基础和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 (三)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1、 病因学说:是关于致病因素的致病途径、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的理论。 2、 发病学说:是关于疾病发生的机理和方式的理论。 3、 病机学说:是关于疾病发展、变化和转归机制的理论。 4、 防治原则:是关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思想和原则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2月20日15:00—17:00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 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 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二) 气的基本概念 气,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狗成本原。气的概念源主于“云气说”。 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质 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机制。 (二) 精气的运动变化 1、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形式。 2、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化:量变;变:质变) (三) 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1、 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 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宇宙万物皆有精气构成,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 阴阳的概念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德概括。最初含义: 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后变为:概括世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二)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二) 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三)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四) 阴阳消长 1、 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 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 2、 阴阳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 (五) 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称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反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六) 阴阳自合与平衡 阴阳自合,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趋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 最根本的原则是“法于阴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①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②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③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采用阴阳互补的治疗原则。 五行学说 主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3月22日15:00—17:00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最初含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三)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气:生、长、化、收、藏。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胃、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情志:怒、喜、思、悲、恐。 形体:筋、脉、肉、皮、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克相生 1、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制化的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 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2、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则引起其所不胜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的规律:“有胜则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生的次序与相克的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相乘与相克的区别: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 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德应用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3、确定治则治法:(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确定的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精气血津液 主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4月24日15:00—17:00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是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的概念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精于气相对而言:精有形,是气的化生本原,藏于脏腑之中,主静而属阴;气无形,由精化生,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主动而属阳。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三个不同而关联的阶段 (一)精的生成 1、精的生成: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2、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 (二)精的贮藏于施泄 1、精的贮藏:藏于脏腑,主要藏于肾中。(依赖于肾气的封闭作用) 2、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蓄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 (一)繁衍生命(二)蓄养(三)化血(四)化气(五)化神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二)生殖之精(三)脏腑之精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 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2、脾胃为生气之源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有运动的特性,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止息,机体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因而停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作用)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活动。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气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时。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时。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时,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气化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是构成人体各脏腑组织,并运行于全身的极细微物质。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作用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①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②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①生成与分布: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②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①生成与分布: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②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面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①生成与分布: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②生理功能: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阔,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 营气与卫气的关系:(相同)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有脾胃所化生。(不同点)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 的功能。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脏腑之阴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脏腑之阳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 经络之气,是运行于经络系统的极细微物质,是各种刺激、信息的感应、负载和传导者。 血 主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5月22日15:00—17:00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环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多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称为“血府”。 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多的基础。 (一)化生之源 血液以水谷精微化神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的津液是由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脾胃是血液化生之源。 2、心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 3、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三、血的运行 血液运行于脉道之中,循环不已,流布全身。 —— 傢伙 號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推动作用和温煦作用是血运行的动力;2、气的固摄作用使血不致逸出脉外。3、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4、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粘稠状态。以上的协调平衡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2、肺朝百脉,主治节,辅助心脏、脉管和血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主要环节。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由上可见,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 四、血的功能 主要由濡养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津液的代谢 津液在体内的代谢,是一个包括生成、输布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复杂过程。 (一)津液的生成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的生理机能而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 ① 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三焦等脏腑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②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脾气散精”;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靠于肾气的蒸发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 (三)津液的排泄 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呼气与粪便也将带走一些水分。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主讲人:邓先立 时间:2013年6月22日15:00—17:00 一、神的基本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广义之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知、思维、情感、性格等精神活动。“两精相搏谓之神” 二、神的生成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精、气、血、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心藏神,肺藏魄,脾藏魂,肾藏志。”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外界刺激下,人体内部脏腑将做出反应,于是产生了神。 三、神的作用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又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基本物质而产生,又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功能。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 (一)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1、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2、气能行血,是指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3、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体现了气对于血的统帅作用,故称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 1、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2、血能载气,是指气存在于血中,依附于血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二、气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二)气能行津(三)气能摄津(四)津能生气(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事物关系 (一)精血同源: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二)津血同源: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分。 “夺血者无汗”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二)精能化气(三)精气化身(四)神驭精气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二、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应相通的事物和现象。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六腑,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奇恒之俯,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 象:1,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2,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1,古代解剖学认识。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自身,自然环境) 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俯。 第二节 心 一、 心 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本”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至为喜,在液为汗。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血:基本内涵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另一内涵是心有生血的作用。 2、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人体之神分为:(广义的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观和(狭义的神)人得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机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主要生理特征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其窍在舍:1,心与舍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2,心主血脉,其舍体血管丰 富,外物表皮覆盖,故舌色能灵敏的反映出心主血脉的机能状态。3,舌具有感觉味道的机能。4,舌与言语、声音相关。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与夏气相通应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 二、 肺 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 (一)主要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①主呼吸之气。②主一身之气,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2、主行水 3、朝百脉。主治节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2、肺为娇脏 3、肺为宣降:肺气宣发:1,呼出体内浊气。2,将脾所传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3,宣发卫气于皮毛,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膾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肺气肃降:1,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并将清气与谷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部散致齐下,以资元气。2,将脾传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微精向下向内部散于其它脏腑以濡润之。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内经,把汗孔称为玄府又叫气门 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临床上把鼻的异常 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 3、在志为忧 4、与秋气相通应 三、 脾 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运华,统摄血液,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生化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水谷微精,故脾胃称为后天之本。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喜燥厌湿。脾在体和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纯,在志为思,在液为延 (一)主要的生理机能 1、主运化:①运化食物:1,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传输其微精。2,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致倦怠、消瘦等为脾气虚所致。。②运化水液:1,指脾气的吸收、传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2,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可同时进行的。 2、主统血 主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脾气不统血与气不摄血的机理亦是一致的。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1)生清(脾主生清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 (2)升举内脏(补中益气为补之)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舌。其华在唇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 肝 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疏通和主藏血“体阴而用阳”生理特点是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为“刚脏”“肝者,将军之冠,谋略出焉”肝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通达全身气机。(特点)是主升、主动;(作用):调畅全身气机,表现:(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肝主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主要生理意义: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 肝藏血失职,引发各种出血,为肝不藏血,一是肝气虚弱,收慑无力。二是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而出血不止。三是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二)生理特性 1、肝胃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燥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2、肝气升发:是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三)与形、窍、志、液、时 的关系 1、在体合筋: “肝为罢极之本。”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与春气相通用 五、 肾 肾的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为“先天之本”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封藏之本”。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化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一) 主要生理机能 1、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①藏精; ②主升发发育和生殖 (天葵,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孰和维持人体的生殖机能的作用。) ③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 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2、 主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 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主司和调节作用: 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肾者,胃之关也:肾气对于机体水液代谢起着主司和调节作用,故说肾主水。 3、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二)生理特性 肾的生理特征是主蛰守位, 生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阳气,称为少火。病理状态下是各脏腑的亢盛之火称为壮火。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 肾生骨髓 (三)与形、窍、志、液、时 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液为唾 4、在志为恐 5、与秋气相通应 第三节 六 腑 六腑的生理机能是化传物,且皆属中空有腔的管状或囊状器官。生理特点是“泄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点“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一、 胆 生理机能是储藏排泄胆汁,主决断。 (一)主要生理机能 1,胆汁来源于肝,由肝血化生,或由肝之余气凝聚而成。 2,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 三、 胃 胃是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脏器,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生理特点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一) 生理机能 1、主收纳水谷 2、主腐熟水谷 (二)生理特性 1、胃气通降 2、喜润恶燥 三、 小肠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①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发挥,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 四、 大肠 包括结肠和直肠,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液的生理机能 五、 膀胱 又称“浮”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肾主水机能,由肾气对膀胱中水液的蒸化作用来体现 六、 三 焦 (一)六腑之三焦 六腑之三焦其机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者,孤之府也” (二) 部位之三焦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 三焦的生理机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其运行水液的机能是由六腑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延伸而来。(1)通行诸气:三焦“有源气之别焉,主持诸气”(2)运行水液:“三焦气化”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