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美丽”主题征文作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身边的美丽”主题征文作品.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她心一片磁针石,耕耘杏坛乐无忧她从不张扬,就像罗北山间的一株小花,静静的散发着自己的芬芳;她从不抱怨,恰如大山田野的一头耕牛,默默的负重前行让犁铧闪烁;她从不退缩,更是那扑向烈火的飞蛾,以自己的奉献,换得学生的光明,以自己的执著,造就学生的成长,以自己的睿智,张扬学生的未来。她,就是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罗田县优秀教师、九资河中学优秀班主任余丽贤。忠诚事业,勇挑重担。1990年罗田师范毕业后,余老师就一直耕耘在九资河镇的教育田野上。在二十三年的教育过程中,她曾有过跳槽的机会,也曾有过进城的机遇,但她都放弃了,在这偏远的罗北山区,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坚守着自己教书育人的事业。在工作中
2、,她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已经拿到了本科文凭。多年来,她用“钉子”精神,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育教研,钻研教学方法,探索班级管理模式。她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全校有口皆碑,带了二十多年的化学(一般都在三个班以上),学生人人叫好;当了二十年的班主任,每一年的班级工作都是名列前茅。严格管理,言传身教。一个班级是师生荣辱与共、成败相依的集体,也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小社会”。在二十年的班级工作中,余丽贤老师从来不以“管理权威”自居。她知道: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她在实践中探索出“以学生自主为主班主任参谋为辅”的班级
3、管理模式。她从选拔、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热心班级工作品学兼优作风正派的班委会入手,通过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在班级先进分子的带领下,她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她除经常教育学生爱护学校一草一木外,还通过制度约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已。尽管学校财产每期均有不少损失,但她带的班寝室、教室财产是学校唯一无任何破损的班级,教室玻璃破了,会有人不声不响地换上新的;有学生故意将废纸丢在她班的教室里,当即有同学迅速捡起来送到垃圾箱。寝室文化始终是个难题。为创建文明寝室,布置寝室文化,很多班主任感到难操作。余丽贤老师召开主题班会,聚思广益,学生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她率先动手布置,搞出了样子,深得学校领导
4、好评,并号召其它各班前往参观。“爱人”和“被人爱”是爱的两个方面,平时很多同学想得更多的是被人爱。为了让自己的学生树立爱人的观念,具有大爱的情怀,她总是对学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总是在关键的时候作出榜样。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余老师带头捐款,班上的学生也踊跃参加,每次捐款金额总是全校最多的。关爱学生,转变差生。二十三年来,余丽贤老师平等的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关爱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已的朋友和共同求知的伙伴。她的法宝就是坚持家访,每学期从不落下一个学生的家访,真正实现全覆盖。为了和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她一个一
5、个地走,家家户户地访。二十三年来,她的足迹踏遍了九资河镇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你要问九资河镇的什么地方,怎么走,余老师就是活地图;如果你要了解九资河镇的什么人,孩子叫什么,余老师就是活字典。正因为这样,她对学生的管理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2010年冬天,罗家畈村罗双雄同学因天气寒冷,吃不来苦而跑回了家。当晚风雪交加,余老师冒着风寒雨雪连夜赶到罗双雄家中做其思想工作,起初罗双雄执意不肯返校,余老师耐心教导,反复动员,直到罗双雄答应第二天返校。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外面的风雪更大了,地面上的积雪也更厚了,为了不耽误学校工作,余老师硬是冒着风雪从四公里外摸回学校,一路上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
6、倒,回到家中已是十一点多了,一身的雪,脚、手都冻肿了。令人欣慰的是,苦没有白吃,罗双雄同学第二天如期来到了学校。家住黄泥唐村的张玉君同学得了怪病,余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叫丈夫骑车送自己到该生家中走访,当车行驶到花油畈村的时候,车突然爆胎,两个人都摔在了路边,余老师的手被蹭得鲜血直流,腿也一跛一跛的。丈夫劝她回去,过几天再去,但她一想到生病的学生就拒绝了,于是到附近的医疗所简单包扎后,叫丈夫搀扶着自己到学生家里,十五里的山路,走了三个多小时。张玉君的爸爸感动得眼泪直流:“孩子有您这样的老师是她的福份,我代她谢谢您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性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要使孩子的心
7、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余老师牢记着这蕴涵教育哲理的话语,记不清有多少次她利用课余饭后和学困生进行沟通,查漏补缺;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学生酣然入梦后,她依然守在宿舍的窗外,阻止外来的干扰;记不清有多少次她利用节假日到贫困生家中走访,了解其家中疾苦,施以援手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关爱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一拨一拨的学生走了,却带不走他们对余老师的那份牵挂,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那一个个的贺卡纷至沓来:“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教知识,教做人,您为我们插上了奋飞的翅膀!”“原指望您给我们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们整片枫林!”看到这些精美的贺卡,读着这些滚烫的话语,余老师总是被深深地震
8、撼了,感受到了莫大的欣慰,正因为这些,让她在理想的守望中行走得更稳健,更有信心了。关注留守学生,促其健康发展。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越来越多,留在家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他们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有强烈的孤独感,极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导致品德素质下降,产生逃学、打架、成绩滑坡等不良后果,还有的留守学生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面对这种种情况,余老师经常想到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她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少了对抗,多了合作。余老师颇费心思,终于找到了
9、使“留守学生”较好健康发展的途径:一是教育“留守学生”不做“小老头”,要做活泼的小精灵;二是教育“留守学生”不做“小皇帝”,要做礼仪的“小天使”;三是教育“留守学生”不做“小财神”,要做勤俭的“小主人”;四是教育“留守学生”不做“小懒虫”,要做热爱劳动的“小帮手”。余老师还定期不定期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联系,建立立体网络,多管其下,使得这些“留守生”得以健康正常的成长。同时,她从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研究和救助帮扶入手,通过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四生”信息库,详细记录“四生”的个人情况、经济来源、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监护人或委托人的基本情况
10、。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结对帮扶制度,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做法,学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潜移默化中就有了一种“爱家”的责任意识,时间长了,个个如此,班级自然就和谐了,就风清气正了。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班主任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导航员,决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余老师眼里“没有百分之一,就没有百分之百”。她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班上成绩优异的同学,鼓励他们志存高远,力争成为栋梁之才。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给他们顽强拼博,“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同时因材施教,激发他们成为可塑之才。难能可贵的是,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短期的,而是放眼未来,力求发展,她每送走一个毕业班,都
11、非常关注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她牺牲一个又一个暑假,顶着烈日在一条条山间小道上奔忙,动员一个又一个学生到高一级学校学习。2006年她听说黄泥塘村张辉同学想上高中,可由于家庭原因未能如愿,她往返30多公里,先后走访动员了十几次,在她的努力下,最后终于圆了张辉同学的高中梦。其实,象这样圆了高中梦的何止数百人。二十三年来,余老师送走毕业生一千多人,一百多人进一中,两人被黄高录取。加强联系,创造和谐。作为班主任,余老师经常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介绍班上任课老师的优点,如性格、爱好、特长、教育教学方面的成绩等,以博得学生对任课老师的尊重和信任,使他们因尊其师而重其教。同时她自己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特
12、长、爱好有哪些,课堂纪律如何,学习态度怎样,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等。根据这些,余老师恰当的开展班级工作,例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经常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荣誉感、竞争欲,而且师生之间更加和谐。秋去春来,年复一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余老师凭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用自已的心血在山区教育这块园地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为本镇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成为同行中的优秀代表。她荣获“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罗田县优秀教师”、“罗田县第一届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罗田县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九资河镇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东方风来花满树,气象万千满目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余丽贤老师明天的教育教学,必定是又一个灿烂与辉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