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5731642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剑阁县高池小学梁红琳文化教育学家普朗格曾经说过: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它既要求学生主动参与, 勤于动手, 乐于研究,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背景和时代要求下,中学语文老师倍感责任重大。现代科学技术能发挥功能,传达教学信息,用图、文、声、像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唤醒学

2、生对学习创造的乐趣,使学生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与课堂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张扬和发展学生个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一、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1、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语文课上不出语文味, 令学生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 充满了诗情画

3、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如雨中泰山的雄伟高大, 长江三峡的雄奇险怪,月下荷塘的幽静朦胧;还有那浔阳江上的琵琶声,威尼斯运河中的刚朵拉阅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 。俗话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去“行万里路” 。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还“隔了一层” 。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教学朱自

4、清春一文,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边演示动画边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引入新课,三幅动画依次演示: (1)山坡上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 山坡变绿了; (2) 小河边柳树吐出了一粒粒新芽, 柳树渐渐被绿色包裹了;(3)乡村农家庭院周围桃蕾竞放,桃树被桃花盖住了。春满人间的动画,欢快无比的乐曲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学生兴趣盎然,激情高涨,学生感受春天,赞美春天的情怀油然而生。第二环节,伴随课文音乐,观赏五幅图。将“春草图” 、 “春花图” “春风图” 、 “春雨图” 、 “迎春图”逐一呈现,一幅幅直观、形象、动感的画面把大好春光活灵灵地体现了出来,一句句充满情感,

5、如痴如醉的朗诵,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春”的天地,朱自清散文的那种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在同学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多媒体教学能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感知丰富形象,提高认识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界定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有: 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是对听、 说、 读、 写综合能力的描述, 是在实践运用层面上对语文“工具性”内涵的准确概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

6、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多媒体可以大量存储信息和快速检索信息, 能够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并灵活掌握教学节奏,增强语文课堂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执教最后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对二战历史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先播放了二战史录中巴黎沦陷的片段,调动起了学生情绪,然后播放最后一课的配乐朗读,让学生的情绪再次深化,接着把“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片断放给学生看,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让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畅所欲言。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使课堂优化。在语文教学中,各类文体有其

7、特点,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设计使用电教手段,使课文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如指导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重点,理解童话中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应用,我在分析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两框投影片,一框是骗子假装做新衣的动作及皇帝看新装的神态, 以此说明想象手法的应用。 另一框是课文插图,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丑态,用以说明夸张手法的应用。学生一边看一边发挥想象,感知骗子的狡猾,皇帝的荒唐。教师做适当的提问点拨,以便较好把握这篇童话的寓意与理解奇妙的想象和夸张的特色。 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 使课文的难点得以突破。4、运用多媒体弄清文章篇章结构。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

8、结构, 理清其思路是关键。 例如: 在教 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 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

9、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胳”之所在。5、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 展示学习目标、 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 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 学习苏轼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

10、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提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和充分讨论,然后回答解决以上问题;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对作品的背诵、理解、欣赏以及对内容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的测验和训练 (比如, 苏轼还有哪些思乡怀人的作品?运用什么手法?古代还有没有类似的作品?其中有哪些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等等)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器官, 能使其不同的器官得到延伸因此, 运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11、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代替或包办一切语文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及时处理好可能出现的以下问题:1、人机对话多于师生交流 。在使用现代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方面,我们的老师认为把传统的“一张嘴十一支粉笔”换作“屏幕+鼠标” ,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了,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部分“教与学”的过程,忽略了学生才是主体的实际情况,而只是片面强调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已,根本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反而歪曲了现代教育本身的含义,在资源的利用上也极大的浪费了。2、课件过于花哨,杂而不精。有的教师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于是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整堂课课件

12、画面变化频繁,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3、师生感情“冷漠” 。文章不是无情物, 师生师俱是有情人。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 而这个冷若冰霜的电脑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 进行多媒体教学变成了进行多媒体演示。 没有了奔泻的激情、 思辩的火花、 迸发的灵感,岂不悲哉?!我自己有时候在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是静如“死水” ,鼠标点击的声音响得自己直发毛,回去总结一下,其实那堂课不用课件会比用的效果好。4、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由于教师事前已经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教师为了求

13、得“最佳”答案,让学生的回答尽可能与自己一致,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导。在新课标下,语文不只是“文本课程” ,而更是“体验课程” 。教师和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去探讨、理解,得出属于自身的独特体验,因此课程具有动态的生长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应该是一个最能体现学生个性的行为,因此,阅读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特别是学生的个人色彩的情感体悟。在新课标下,教师永远带着未知走进课堂,针对同样的文本可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出截然不同的认识, 并且每一种认识都是师生独到的体验, 因此重过程体验的语文教学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这个过程本身是不可预设的。5把制作课件当

14、成备课。有的教师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他们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要过好教材关和学生关。而制作课件只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备课。三、尊重语文教学规律,正确适度地运用多媒体,实现与语文教三、尊重语文教学规律,正确适度地运用多媒体,实现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学的最佳整合“语文教学就是教语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语言”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与语言接触。 基于此, 在多媒

15、体技术的运用和语文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笔者提出以下几项原则:1.教学内容决定多媒体的运用与否。教学中, 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多媒体的运用与否。 语文教学主要诉诸语言,只有那些语言所不能达到的, 或者超出学生的理解体验范围的, 我们才诉诸于多媒体的辅助功能。2.信息量适当。多媒体所涵纳的信息量是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但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给予适当的信息量的刺激,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否则,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还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令学生在 “海量” 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3.与传统教学方法和其它媒体有机结合。多媒体的优势并不是以否定传统教学

16、方法和其它媒体的作用为前提的, 它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后者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传统教学方法和其它媒体各自有其适用范围, 而且在某些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只有实现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其它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效。4.课件设计应呈现开放性。课件设计的开放性, 一是指课件本身内容的开放性。 课件的设计制作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反映,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课件具有很好的应变功能,以适应课堂的动态发展;二是指课件资源的共享性。正因为好课件制作难,课件资源共享才有其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师如何将手中已有的多媒体资料和现成的课件进行整合再加以运用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

17、。互联网加快了信息的传输和资源的共享,我们不能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有借鉴,有选择、有创新,去体现我们的教育教学思想,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乐于教,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但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它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 无法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存在着诸多缺陷,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降低了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文字为本的地位、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等。教学是一个育人过程,它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要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与教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品格、美德的熏陶。 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树立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正确态度,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优化教学手段等为原则,适时、适量地运用。那样我们就能真正发挥其辅助语文教学的优点,服务于我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让现代语文教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参考文献1、彭鹏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中学语文课堂的优化功能2、沈伟强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张树勇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4、谢德志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杂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